卢卡尔打死不知火舞: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37:14
作者:诸城市龙…
实验学校:诸城市龙源学校
课题主持人:孙立平
实验教师:孙庆海 毕金善 李志海 王新屏 王克军
执笔人:孙庆海
2002年12月,我们学校接手了潍坊市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实验与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下,由于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三年多来,我们围绕“创新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这个中心任务,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已告结束,我们特准备此报告,申请对我们实验和研究的成果进行鉴定。
一、回归人文本质,做好“作文创新”课题研究。
我校是一所建校时间接近五年的年轻的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有初中四个年级计42个教学班,小学于04年8月份建成,共六个年级计24个教学班,三千多名学生。作为一所年轻的普通初级中学,我们没有历史的负累,没有成见的束缚。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是我们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一个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定基础;办学目标是:以生为本,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基于这样的理念和办学目标,我们决定将思想内蕴丰富,教育功能显著的作文教学作为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抓手,并进一步丰富作文教学的内涵,努力变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教学”为创新意义上的“作文教育”。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的发下几点: 一是随意性:表现在随意布置作文题,想到什么就布置什么,无目的可言。二是无序性:表现在作文训练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缺乏有效的训练内容及步骤使得作文教学没有效率。三是死水型:表现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内容单调、枯板,很难超越以下三项:①不注重生活积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②过多地传授作文技巧;③考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作文训练。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建校伊使就提出了这一个要求:主张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为载体。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引导评点,师生共同积累。努力拓展作文教学的思维空间,尽快形成“创新作文,提升学生品味”的教学理念。
2002年12月我们被确定为“潍坊市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实验与研究”课题的实验学校之后,经过学校相关领导和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的多次会商,召开了“龙源学校创新写作教学研讨会”,我们这个会议由全校的语文教师参加,专门聘请了诸城市教育局教研员郝忠勇老师到会讲学。会议由孙立平校长总结了前段作文教学的情况,分析了当前作文教学的形式,提出了进一步落实作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意见;然后由郝忠勇老师对于我校作文创新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会后,我们又对这个科研课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二、工作重点明确,为课题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
为了这个“创新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课题的稳步发展,学校为课题组搭建了多种平台。
(一) 为“创新作文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积淀“源头活水”
学校从物资、精神、空间、时间等方面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1.物资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
(1)学校给老师订购了一定数量、种类的教育报刊,理论专著,订购了足够的教学参考资料,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每个教室内配备多媒体,四台微机,电视等;建设了电子备课室,集体备课室;教师每人一台微机;实现教科研设备现代化。
(2)为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会议,聘请专家来校讲学,指导教科研工作等活动提供经费,还专门成立了专家办公室:龙源学校自建校以来,校级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教师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与研究,创造机会搭建教师的自身发展的平台。多次组织语文教师观看了全国创新作文示范课教学录象;组织语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宝贵经验等等。不断地派老师到外地参加有关作文教学的学术活动,先后到过了山东东平、博兴、胶州等许多地方参加全国创新写作教学研讨会;派语文教师到过北京、上海、慈溪、洋思中学、潍坊、安丘、高密等许多地方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派语文教师到潍坊等许多地方听过潍坊市创新作文教学观摩课、山东省创新作文教学观摩课大赛等等。同时,我们还多次聘请市教研员郝忠勇老师、还有我们学校的办学顾问中央教科所范志兴教授、梅汝丽教授等学多专家来我们学校讲学,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等。
(3)对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以奖励,对于论文发表、指导学生作文获奖,教研积极分子等视获奖等级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从而调动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
(二) 营造学术氛围,更新教育观念
开题不久,我们学校召开“龙源学校创新写作教学研讨会”,同时请教研室领导到我们学校指导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课题组的实验教师要求做到:①每学期必须有计划,有总结;②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有计划、早安排、有记录;③建立观摩课和研究课制度。每学年每位语文教师必开一节创新作文教学公开课,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的老师,回校后要开设一节汇报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有记录,并做好课堂教学评价;④建立创新作文总结制度,每学期至少总结教学经验一篇。⑤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教师会议,要求总结上段工作,布置研究下段工作。⑥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有创新下水作文。
(三)以校园文化为特色,带动课题教研的发展
学校注重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目标是:文化立校、环境育人、建设生态型环保化温馨校园。学校景色优美、宜人,集美化、绿化与现代园林建设于一体,已经建成富有象征意义的柿子园、龙柏园、芙蓉园等“十园胜景”。突出文化特色,建成“六条文化长廊”(“育才长廊”、“普法教育长廊”、“书法艺术长廊”、“科普教育长廊”、“环保教育长廊”、“体育知识长廊”)。让草木劝学、让墙壁说话、让石头砺志成为龙源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学生置身校园中,时时处处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处处点点都是景,点点处处都含情”,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陶冶了学生的创作心灵和热情:杨惠珺同学在写《龙源,我以你为荣》的时候身有感触的说:“我觉得这里蕴藏着一种美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使我天天精神饱满,同这里的花儿、草儿共享快乐……”等等;会说话的墙壁上 “文学天地”、“雅文共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点亮了一道新文学的风景;“文学擂台”、“自由论坛”、“敢与名人比高低”,道出了学子们朝气蓬勃的拼搏精神;“丹青绘出世上风情,妙笔写尽心底风流”展现了学生的无穷无尽的思维和奇异的创造力;“希望”工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学子们的心;“书法苑”、“钢笔字欣赏”笔笔足见真功,力道雄厚;“剪出美丽的世界”展示出了龙源学子们灵巧的动手能力。墙上的风景没有一处不显示着学生“自我锻造、自我发展”的创造灵性……这给了学生以极新的创作素材,也在悄悄地发展着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成立“臧克家文学社”和“臧克家儿童诗社”,用名人的思想引领创新作文教学的研究
为了更加深入地学习臧克家,进一步推进创新作文教学,进一步推动文化立校,打造龙源品牌,在臧克家诗歌研究会的关怀下,龙源学校成立“臧克家儿童诗社”和“龙源文学社”。会上,贺惠邦、李洪波、臧春霆、陈柏林代表臧克家诗歌研究会为为“臧克家儿童诗社”和“龙源文学社”授社牌,并赠送研究会的会刊——《故土》210本。
(五)成立语文“名师工作室”,用名师思想引领创新作文教学的发展
05年初,学校大胆实行改革,成立我们学校的名师工作室,通过严格的打分,选出了毕金善老师作为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用我们身边的名师指导创新作文教学的研究。
(六)自主开发学校课程,出版龙源期刊,提高学生作文创作水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确立“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育人目标,大力实施教育创新,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自主开发学校课程,并以课程开发和使用为契机,建立适应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多元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中国教育报》举行的“我爱戴的老师”征文活动中,郭庆、王玉龙等10名同学拿起手中的笔,倾吐着对老师的深厚情感唱出了一曲曲深情的颂歌。他们的作品分获全国一、二等奖。学校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整个山东省仅有两家获此殊荣。李志海老师也因此被评为全国百名“深受爱戴的世纪教师”。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人格的完善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创办了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刊、校报、班报。校刊《龙源交流》、校报《龙源之光》、文学期刊《龙源采风》均被评为诸城市“十佳校报(刊)”,其中文学期刊《龙源采风》被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第十七届年会评为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这些文化阵地的开发利用,极大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三、措施扎实有力,做法灵活多样,研究成果显著。
(一)我们的措施主要有:
1、指派专人负责。我们在开题之初就明确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由孙庆海老师具体负责。语文教研组所有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相关工作。
2、职责明确,考核到位。根据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实施方案,我们在课题组内部进行了职责明确的分工。孙庆海同志负责制定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实施方案,其余同志也各有分工:或负责校刊校报的编辑出版,或组织作文教学大赛,或举办征文竞赛活动,或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教案,或制定校本课程考核标准……。
3、建设实验平台,稳步推进实验进程。我们一方面将“课题”研究与实验的计划纳入到学校教研教改工作计划中,把创新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工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也十分重视学生文学社团——文学社(后来改为臧克家文学社)的建设和创新作文展示版面的建设。
(二)创新性地开展作文创新教学工作,做到了“百花齐放”
1.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思维
(1)举办作文擂台赛
以班级为单位,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围绕一个话题组织3—5篇学生习作,分别以“擂主”和“挑战者”的身份开展作文的“友谊赛”。同时,鼓励所有对自己的文字和思想充满自信的“挑战者”自由加入,互相切磋学习,凭实力争取擂主资格。一轮打擂结束产生新擂主,重新确定打擂主题和创作要求,文字比拼活动继续进行。
这个活动增强作文的趣味性、挑战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在初中生中引发一场文字与思维的大比拼。
我在04年毕业班搞过一次这样的活动:在一次作文课上,我突发奇想,模仿电视台上李咏主持的幸运52节目,挑战者与擂主比赛,产生新的擂主的活动,作文课上何不采用这种方式呢,于是,我就确立了一个话题“从颜色看人生”,全班5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人,展开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产生了擂主,然后由擂主确定一个话题,在下次的活动中由挑战者挑战擂主。这次活动组织虽然不是很严密,但是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参与热情非常的高涨,创新思维的火花丛出不穷。学生范文新谈到了绿色,她说:绿茵场上,我们看到了绿色,公园里我们看到了绿色,草原上我们看到了绿色,可是在战争笼罩着的伊拉克国土上,我们却看不到一点绿色……小作者采用了排比和对比的手法谈出了对当今世界上战争极端分子的控诉,很有创意;孙天天谈到了白色,她这样说:看到了白色,我想起了信鸽,她带来了和平的讯息;看到了白色,我想起了白衣天使,在非典横行的岁月,她们拯救了受苦的人们……等等。
(2)举办征文比赛
学校每年都举行各种各样的征文比赛,比如:我与祖国共成长、迎奥运作文大赛、现代科技带来的——等等,征文比赛的结果公布,发奖品,同时择优发表在校刊《龙源采风》上和创新作文展示版内。
(3)举行演讲比赛
充分利用学校和级部组织的演讲活动,在班内开展演讲活动,锻炼学生的说的能力。
(4)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前2分钟活动
课前两分钟,由学生主持,开展成语接龙、绕口令、猜谜语、讲故事、脑筋急转弯、即兴演讲等方式,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了作文能力。
(5)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方式,给学生以广阔的创作空间
在实践中,我们先后曾让学生尝试过以下众多内容题材的写作与创作:
①用插图进行片断作文训练。
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两篇文章,就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依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扩展充实,把插图还原成富有个性特点的作文来。
②课本剧编写。
给学生讲明剧本的一般写法并提供名家名作,让学生依照编写。可以有自己的内容,语言依据原文适当更改,人物动作也可以适当夸张。
③广告制作设计
④寓言写作与创作
⑤诗歌创作
以上三点是随时性的作文训练,我们每学期开学初就在班内宣布,教室后面或者墙报上专门开设一个栏目:文学园地。在这里,学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各类体裁题材的作文张贴此处,进行交流并随时记下自己心灵一刹那的感动。
⑥仿照文章句式仿写句子。这一方面的内容对仗句居多,主要让学生在工整的句式、限定的字数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力求使学生形成凝练、含蓄而又意味隽永的语言风格。
⑦自己编写小品、快板、相声等表现复杂的社会人生,抒发自己的爱憎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
给学生创作以广阔空间的同时,我们还力求给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作文活动,抓住所有可能作文的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有空间有机会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如课前2分钟演讲活动的开设:在这里,学生可以发布消息,可说自己的心愿,谈自己的理想,可以倾诉自己的苦恼,也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可以评说别人,可以审视自己等等。在运动会期间,我们让学生积极投稿并督促鼓励,让他们细心捕捉场上的任何一个可以触发灵感的场景,仔细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引申发挥,变成笔下一首首可爱而又赏心悦目的小诗。
⑧我们还提倡学生创作自己的格言警句,我们班教室张贴的班训标语等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看着学生笔下层出不穷的优秀诗作,我不得不惊叹:学生的潜力无穷,创造无穷!举例:
刘炜楠: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努力+方法=重中。
苏喆: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会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李兵:在平凡中创造奇迹,在短暂中寻找永恒。
李斐斐:最后一滴,致整杯水洋溢
宫雪伟:不要在中学时代的最后一页上写下永久的遗憾。
王锐:生命不是一次彩排,他绝对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别拿命运做赌注!
管晓雪:一个人要时刻告戒自己——我的位置在最高处,让世界在最高处看着我
周大勇:如果有人帮助我,那是的幸运,没人帮助我,那是公平的命运,生命是我自己的,别人为什么要为我做点什么呢?我得为自己负责。
冯冰:有毅力的人,能从石缝中找出宝石。
2.创建多种创新教学模式,
新型的教育呼唤新型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写出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文,首先老师应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备课时,在拟定作文的题目时,要设计出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文题目、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思路。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尝试过这几种模式。
(1)听声音写想象作文
耳朵是人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把对外在事物的感觉通过分析传递给大脑。学生在课堂获得知识大半也要靠耳朵去认真听。而这种作文模式主要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几种声音让学生用耳朵去听,并据此想象这是什么声音?可能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由此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播放溪流声、踏雪声、轰隆声、小鸟叫等几种大自然的声音,让同学们展开想象,这时老师再次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遐想,不一会儿,一个个美丽生动的故事就诞生了。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播放了水流动的声音,我班刘倩同学用到了拟人化的手法构思了一篇文章:“我的名字叫水。我是地球上最多最美作用最大的一种自然资源,如果要给我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应该说我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无色……再次,我本身的美是无与伦比的,在我的怀抱里,有小鱼小虾在快乐的游来游去。我是那么的澄清,那么的纯洁,我记得有位作家曾经这样赞美过我:“水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显得更白了,蓝天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显得更蓝了……”这正是对我的真实写照,还有什么“心清如水”呀等等,我就不一一再说了。”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省级刊物《初中生话题作文》上。
(2)连词成篇写作文
思维是有连贯性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这种作文模式主要就是老师提前在黑板上写几个看起来好像毫无关联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几个词语连成一个通顺有趣的故事或者是一篇作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看漫画写作文
观察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要打开学生创作的源泉,就必须教会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关系。学生进行观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尤其是要有一种兴趣和一种愉悦的心情。这种作文模式主要就是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出几幅生动有趣的漫画,让学生根据漫画的内容串成一个通顺的小故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根据漫画相像创新出新思维作文。
比如:一副漫画,一个人在众人面前表现很好,不在众人面前又是另一面。根据这个漫画,我班杨森同学发挥自己的相像写出了《对立的两个“我”》:“2703年8跃28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我幸运地被选中往我的大脑里移植一位科学家的记忆。选我的原因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符合要求,移植一位科学家的记忆意味着什么?哈!意味着我再怎么迟到,再怎么旷课,在怎么玩学习成绩也不会差,因为我是科学家嘛!我偷偷地笑了。
移植后我总觉得怪怪的,……在大学里,我整天看电影,玩游戏,有一次,我约同学在周末八点钟去看电影,而“我”故意在星期六晚上看书到了两点多,害得我足足迟到了半个多小时。这还不算,在看电影时还冷不妨冒出一大串一大串的公式和定理,害得同学们以为我是神经病。我对“我”的不满越来越强烈,只得和“我”摊牌了,让“我”别来打扰我,“我”一口答应了,这样自由了一些日子。要考试了,我请“我”来帮忙,“我”说什么也不肯,哎,谁让我有求于他呢?……”
(4)开展创新作文专题训练课堂
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课题组教师举行了多节公开课,进行了创新作文专题训练。比如:创新思维训练专题、创新作文快速拟题、让相像插上翅膀(培养学生的联想与相像的能力)、逆向思维与作文立意、如何写出真情实感、怎样使语言生动形象、怎样进行作文修改、怎样审题、怎样写好开头和结尾、作文快速思维能力的训练、创新思维口头作文能力的训练、话题作文的创新方法、模仿与创造专题等等,当然每个专题我们都做到了系列化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创新作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5)开展作文模式的创新
在创新作文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作文样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特别是话题作文的写作样式也出现了创新,归结一下有以下几种:小标题式、联想式、问答式、日记式、自白式、对话式、书信式、讨论式、辩论式、采访式、新闻发布式、题记式、散文式、小说式、戏剧式、诗歌式、童话式、寓言式、故事式、议论式、反复强调式。这些新的样式拓展了学生作文创作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放的开。
(6)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模式
2004—2005学年度,我们学校孙立平校长提出了“在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化发展”课题,在这种形式之下,我们课题组又本着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创建了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的模式,倡导学生个性、弘扬学生个性。
通过促进学生广泛阅读,主动积累,快乐作文兴趣的形成。让学生把作文回归到“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的生活作文中来。引导学生关心生活、感悟生活,在参与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积极的表达动因,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的一种需要。
在短期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需求,激发他们作文中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体现“采集——构思——表达——看法”的个性化特点。既注重全体学生的稳定发展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再结合教师的分层指导,学生就能向着自己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不能,“穷的不穷,富的更富”,人人有追求成功的动机,个个有品尝成功的喜悦。我们还注重了学生阅读、积累、表达兴趣及习惯的养成,不是纸上谈兵似的传授。
当然,学生个性化作文本身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这种创新来源于学生个性化的观察、分析和创新意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动力。个性化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关键在于多读书质疑,立足生活,丰富社会实践,成熟思考感悟。我们主要做法是:让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允许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及课本的看法。鼓励学生不囿于权威的课本,不囿于老师的定论,敢于大胆质疑,大胆创新,使创新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创新;克服定势,求异思维。
(7)亲情作文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就读,两个周回家一次或者三个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的时候学校会布置一点人性化的作业,我们课题组也定期布置同学写亲情作文,以书信的方式跟自己的家长或亲戚朋友交流。也是学生在心灵上的一次洗礼,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我班有一个学生王辉,平时跟自己家人不和,我就抓住这个机会给他布置了一个亲情作业,给父母说说心里话,他一股脑地把他的烦恼全部写了出来,寄给了自己的父母,结果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父母给他的回信中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朴实的话语也深深地感动了王辉,从此,他跟自己的父母关系非常的融洽,由此,我更能感觉到亲情作文的重要性。很多学生正是伴随着亲情作文而逐渐成长起来的。
(8)让学生自己也搞研究
学生自己能不能搞研究,这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个问题。我曾经在04年毕业班三班搞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一次,在放假前的班会上,我布置了一个灵活作文作业,让同学们每个人准备一个话题,在假期里收集资料,然后提出问题;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问题,针对这个作文话题,可以有多少个作文立意,有多少种写法,可以引用哪些事例等等,形成一个翔实的研究材料。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开始不抱有很大的希望,我就想让学生在假期里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多学习、多搜集点知识,以便于回来小组之间交流。可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许多学生利用家里的电脑下载了丰富多彩的资料,许多学生从许多书籍上查到了许多资料,而且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学生管硕搜集了“水”的话题的资料,她的研究成果里这样写:“本题是一开放式非命题作文,选材广泛,命题灵活自如。从文体上看,可以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童话、寓言等。从选材上看,记叙文可以围绕着水在人们生活中引发的一系列的故事,反映一定的社会主题,参考题目:《“一碗水”带来的笑声》、《“水”美人》、《那一次,“水”救了我》、《“水”的表演》、《没有水的感觉》等;说明文可以写水的作用,水的分布以及水带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危害,水的利用、保护和开发的前景,还可以围绕环境污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参考题目:《水》、《水的作用》、《水的自述》;议论文可以针对一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做一下评论,还可以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做一下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写水带给人们的启示……”
由此,我们想到了学生长期以来一直被看成是知识的接受器,学生时时处处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本来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的主人,却成了被填的“鸭子”,知识的“奴隶”。在教学中,如果敢于打破这种现状,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就必须去运用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动态的运用能力,来推动静态知识进行循环,是非常有好处的。上面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模式外,我们还采取了许多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创设一种情境,或以童话形式演出,或以小品形式表演,或以相声的形式出现,或以竞赛形式出现,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进行重点观察、对比观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听说欲望。
3.以积累为本,建立基本的写作体系
为了长久地刺激学生的写作欲,从而获得良好的写作习惯,除了以上的创新教学的做法之外,我们觉得最根本的还是让学生多多积累,做到厚积薄发,形成一个基本的写作体系。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平日的学习过程当中,建立剪贴本、摘记本、日记本、随笔本,随时收集一些他们作文所需的资料,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想,另外,定期举办手抄报比赛,黑板报、壁报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刺激学生积累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我们还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体系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①教会学生对知识进行筛选、收集、整理和归类,对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进行手把手地指导,教他们按照时间地点的不同,心情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记下来。日积月累,他们的知识储备多了,也学会了收集、整理素材。
②让学生的作文拥有自己的读者,这样非常能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我们为学生作文建立读者群包括:同班同学、自己的好友、亲戚、老师,以及作者本身。
③跟老师交笔友。通过写作的方式交流,还可以写信谈心事或议论某些事件、现象等。
④让学生自发成立自己的小文学社,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和壁报,作为他们的活动场所。通过文学社活动的开展,让他们试着创作文学作品。并通过文学社成员的作品展示,带动全体同学的写作。
4.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至今,通过积极探索,努力耕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总体效果
①从教师的教学方面看,解决了作文训练的传统性,使传统的无序的作文训练变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难度,有创新性。
②从学生习作信息材料贫乏方面看,开展活动教学、走进生活教学、创新作文教学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直观的视听感受,拓宽了学生的感知领域,激活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2)教师学生成果
除了上文提到的哪些成果外,以下教师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和直属教育机构组织的论文征集和比赛中发表或获奖:
孙庆海老师的论文《活—课堂产生活力的源泉》获得潍坊市初中作文创新教学二等奖,并且在诸城市创新作文教学执教公开课《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王新屏老师的论文《作文贵真》发表在山东商报上;王克军老师的《激发学生作文的几点尝试》发表在《课程研究》上(中央教科所);孙安平、孙庆海老师写的论文《引之以趣,动之以情》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作文论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刘新芸老师的《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获一等奖;王焕彩老师在潍坊市组织的世纪泰华杯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得优秀辅导奖;李培金老师的《作文批语要不拘一格》获得潍坊市教研室组织的创新论文竞赛二等奖;程志猛老师在诸城市作文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第一次作文指导课》;李志海、臧梅的《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李志海毕金善《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论文大赛二等奖;现有268人次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导报》、《作文报》、《学习方法报》、《潍坊日报》、《诸城市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在2003年5月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创新作文大赛中,我校孙莎莎的《今日的西郊》、池国柱《父爱如山》、葛雪《生命的滋味》、 郑伟康《人债》、管斌《我也拥有一片海》、王超的《我的家乡沈阳》获得了一等奖;王清涛《感受龙源》、刘娅娜《脚步》、孙琦《海.女孩.石子和月亮》、林璐《老师,您辛苦了》获得了二等奖;乔昌美《情系秋天》、孙晓真《生命的承诺》、韩艺莹《美丽的符号》、王清洋《贴春贴》、杨梦瑶《我爱蓝色》获得了三等奖。王新屏、李志海、孙安平、毕金善、李建秀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朱文玲、郭清秀、徐珍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 ; 李玉莲、齐艳艳、白素琴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孙庆海、王素美、李增娟、李建秀老师指导的学生作文发表在《初中作文》(省级刊物);孙庆海老师指导的学生作文《水滴的力量》(管硕)、《水的自述》(刘倩)、毕金善老师指导的学生作文《寻找幸福》(谭霞)、郭清秀老师指导的《化蝶》(李涵)、《老师,您懂得尊重吗?》、(王磊)、朗明杰老师指导的《人生之旅的发现》(曹文慧)、《出人意料的发现》(程彩萍)、齐砚艳老师的《书啊,我离不开你》(孙圣楠)、《读书风波》(闫波)、发表在《初中话题作文》上(省级刊物);王新屏老师的《悟》(解娜)《雨中,有一把伞》(高芳)、李玉莲老师的《归来》(孟凡林)发表在《初中话题作文》上(省级刊物)等等。
四、我们的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1.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全力打造创新作文的“大课堂”。作文教学理念的创新,作文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是创新作文教学研究成功的关键。
2.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积累素材,离不开不断地持之以恒的写作。
3.要使课改活动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学校要给课题组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我们学校的这种做法我们认为非常好。
(二)启示
从事创新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
1.教师不应该只是作文知识和写作方法的继承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是勇于探索的开拓者。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永远只能是个蹩脚的“匠人”,不可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者。
2.在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应该是教育教学质量得以迅速提高的新的增长点。
五、今后的任务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照我们课题,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有许多工作做得还很不到位。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把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诸城市龙源学校
二OO五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