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皇1.02swf:“中国书法主义”的当下关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1:21:42

  1992年4月,洛齐与邢士珍等先生在筹措"书法主义"理论与创作之时,即在"书法主义"这一概念之前缀以"中国"一词作为内涵限定。1995年第二届"中国书法主义展"及《书法主义批评》年会在烟台召开时,洛齐、邢士珍仍然将"中国"一词缀于"书法主义"之前。
  "中国书法主义"是一完整的概念。
  只有在"中国书法主义"这一语言"背景"下,《书法主义批评》才是洛齐、邢士珍所倡导的"书法主义"。
  不过,必须首先说明的是,洛齐倡导的"书法主义"绝不是闭关自守、封闭僵化、拒绝与世界其它文化进行交流、对话的代名词。它没有"国粹派"色彩,但它确实是以"书法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当下关注。

  我们正在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具体而言,当代中国的艺术问题有中国自己的特殊性。一方面,当代的中国文化具有全人类对精神问题关注的同一性,如对公平、友爱、美的生活等理性追求的共同关注;另一方面即是立足当下中国文化圈看艺术文化,东西方优秀的知识阶层人士对社会和谐发民的关注角色不同,譬如西方现在关注女权问题,这是人权问题有了某种展示之后的问题;西方现在关注暴力和吸毒以及艾滋病等问题,这是对自由思想的反拨;而所有这些东西,当下中国文化似乎并不对其有过份的热心,我们有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
  在我看来,"中国书法主义"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从理性分析,即精神上的对书法传统的批判走向艺术本体的直觉寻构,使艺术本体成为人文精神与人本之需的复合代码。这就是说,纵观"中国书法主义"这一学派展示给人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可分为"有标题"与"无标题"两大类,而无论那一类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是以表现"生命意志"为终极审美追求的。
  "中国书法主义"的作品,从目前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成功之作看,它的图像应当与当代中国社会群体潜在的心理愿望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书法主义"作为一个当代书法艺术学派,它本身应当具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即它必须随着此一学派自身的发展,淘汰一些投机分子,并不断充实新的充满学术精神和高尚品格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从近年发展态势看,"中国书法主义"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

  艺术家以表现"生命意志"为终极审美追求,其主要功能就在于这样做可以获取在自我满足的同时,使物化出的艺术品得到具有社会公众属性的潜意识的认同。在原则上,一切现代主义艺术(包括后现代主义)能在公共传媒中传播,其原因即在于此。
  问题的关键是,艺术家要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的生命意志,就必须要以直觉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艺术活动。同理,艺术家要以直觉的方式反映生命意志,则又必须以"文化"作为动力基因。所以,真正的艺术家,包括"中国书法主义"在内的一切现代艺术家,谁也不会去反对传统,而恰恰相反,他们正是我们时代的"活的传统"。这正如洛齐先生在《收法主义宣言》及第二届书法主义展的基本主旨,即《书法主义批评》一文中所明确指出的:"’书法主义’尊重传统,尊重历史给予我们的’背景’,’书法主义’这个概念已消除了’传统’与’现代’的争端,所以它使一切与传统对立的有关争论都将变的毫无意义。""’书法主义’尊重传统,尊重历史给予我们的’背景’,这就是’批评’的原因所在"(见《书法导报》洛齐《中国书法主义批评》之一、之二两文)。
  关于上文谈及的"生命意志",这不是一个复杂的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思辩的问题,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说过的两段话可以辅助我们快捷地完成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说:
  "如果一位歌唱家或音乐家用反复思索来指导他的演出,那就会得死症,这各情况在作曲家、画家、乃至诗人,也是一样的真实,概念用于艺术总是效果不佳。"
  "在主要方面,理解固然无能为力,但可以支持艺术工作进展;因为人的天才是不能随时招之即来的,而一件作品却要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完成才能圆满地完成创作"。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意志"本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确定某种目的,并选择手段设法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所谓书法对人生的生命意志的表达,无疑是将自己的情感、潜在的精神欲求灌输于意志这一形式范畴之中。所以所谓书法对人的生命意志表达,也即是生命在自由抒发、宣泄的过程之中,以直觉、突发的无意识灵感来对人们自身先期给予的审美尺度予以反拨。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说"中国书法主义"出现之前的"前现代书法"是以理性精神来批判以往僵化了的、固态化了的传统,那么,"书法主义"则是接踵而来的以前卫性"个体话语",向群体潜意识中的公众审美热望介入了。

  一般而言,人们生活的历史空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发展变化的,我们所能感知的即时空在每一瞬间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历史空间。所以,就文化发展而言,在人们生活的时空中,永远会蕴含有一种潜在的共同的新形态的文化心理愿望弥漫在即时性空间、时间中,因而在社会公众中,就会不断产生具有"先锋感觉"的公众群体。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公众中的"先锋感觉群体",不是在无任何依托中生成的。它只能生成于社会群体无意识(或曰集体前意识)之中。按一般解释,群体无意识指历史积淀下来的社会集团心理上的某种潜在的东西,譬如某种宗教情结,譬如对英雄人们的依赖情结等。但在本文范围内,它还指弥漫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除去智力因素而外的社会群体非智力感情活动,譬如十年动乱末期涌动的社会情结等。并且,重要的是,这种躁动的社会情结,有它的总的精神功利上的价值取向(如当下表面来看近于"六朝金粉"式的享乐主义社会情结)。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社会情结称之为"群体潜能当下关注"。如果在这个意义上,即我们众"群体无意识当下关注"这一前提给定下切入对"书法主义"的思考,就可以发现,洛齐提出的《书法主义批评》,指向超越社会时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并通过其艺术创作,直接揭示了当下社会群体无意识的本原需求,所以,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来说,其功是不可灭的。换言之,这就是"书法主义"走出理性破坏,进入艺术本体创造的价值与意义--它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揭示了一种新形态的美并能让公众认同,而且还将有可能使旧有的美得到文化需求上的拒斥--这就如人们不再喜欢过时的服装,不是这服装不美,而是当下人们对美有了新的界定。
  行文至此,我们有必要温习一下洛齐在《书法主义宣言》中所说的一段话:"如果一种行为具有某种粉碎的性质,那么它就如同一种思想可怕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因为它改变了他们以往最坚固、最心爱的理想和生活方式。"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习惯于传统的人们来说,"书法主义"永远带有未来派的色彩,并且,我们也可以认知:对于习惯穿古装的人来说,在"新潮服装"大成气候之后,他们才有可能小心慎重地一步一步地改装。
  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生活的现实已经证明了此说不谬。

  中国书法主义的当下关注,是在关注着创造一种新型的前所未有的书法样式。
  "书法主义"在努力创造书法主义美的样式并使"书法主义"作品的样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纵观"书法主义"作者及其作品,其中最能撼人心扉的是王冬龄忍气吞声"无题"、洛齐的"交往--兰亭序与林迪斯芳福音书"、邢士珍的"NO"等,它们都是与当下审美公众潜在的文化心理企求同构合拍之中才能产生出来的。所以我认为,这些"书法主义"的代表之作可以视为是中国书法文化现代转型历程中的一个历史见证。
  自1992年以来,我一直关注着洛齐、邢士珍策划、倡导、主持的"书法主义"活动及艺术发展。如今通过《书法主义批评》,我们将有可能对我们的艺术家的人格质量、文化胸怀以及他们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与展望。我相信"中国书法主义"正在健康地由青春期向成熟期成长发展,其标志便是:从《书法主义宣言》的诞生向《书法主义批评》的不断扩充和迈进。

  十年前,当我们的艺术家投入现代主义大潮,如果说还是想用西方的艺术手法彩饰我们那古老苍白的面孔,那么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国书法主义"已在向《书法主义批评》转向之中走出了对传统的狂热颠覆行为,走出了寻找心灵寄寓的狭隘天地,而进入了一种大我之境。这不仅仅是因为"书法主义"已经认识到书法本身即是东方文化的产物,而且还在于他们认识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只有在对"他者话语"的批判与反省之后,回归东方"背景"、东方文化基因之中才能健康发育成长。我们希望:将来,以洛齐为代表的涉及到"第三世界社会文化背景"的中国书法主义的当下关注能获取更长远的发展。因为这是当代中国艺术走出被西方奴化与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话语,是争取与世界上先进文明平等对话的必然途径。
  在如上意义上,"书法主义批评"是当下书法变革话语的"背景"。

原载《书法导报》199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