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um金家潘出招表:3计折服全楼住户促成集资加装电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8:58
天河东小区一栋住宅老楼里上演真实版《七十二家房客》,而他们集资的方式也成为广外为职工宿舍加装电梯的模式

广州本土喜剧《七十二家房客》相信不少“老广”印象深刻,里面讲述在一栋老房子里住着72位租客,他们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有问题就群策群力解决,邻里之间的感情让人感动。在天河东路小区一栋8层楼高的住宅里,因旧楼加装电梯一事也上演了温情的一幕。
这栋楼的居民多是老人,于是决定集资建电梯。为了取得低层住户的同意,发起人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达成一致。而他们集资的方式也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老职工宿舍建电梯的模式。
旧楼加装电梯招致邻里不和的事情时有上演,天河东小区的这个例子,仿佛给大家一个启示:几十户人达成一致的意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有倡导者们的坚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精神,事情是难以推进的。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吴彤
实习生 傅颖怡
引怨
首次集资筹备不足  游说不当失败收场
雷伯是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退休副教授,家住天河东小区,住宅的楼层不高,只有8层。他们的电梯是去年6月中下旬动工,在今年过年前,1月18日就正式使用。出入电梯都需用卡启动,既方便,又能提高安全性,雷伯介绍这是“电梯自动控制系统”。
雷伯所住楼有8层高,共有56户人家,虽不多,但要求每位住户都同意集资不是一件易事。在2006年前后,他们曾经商讨建电梯,但由于集资方式不尽如人意,游说方法不恰当,最终也没建成。
当时集资是按人口摊分,这样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2楼住户所付的钱与最高楼层8楼相当,这样容易引起不满,而且游说的人经验不足,方法不当。雷伯回忆,当时游说的人是这样做工作:“以后你老了,身体不好,多病痛,还不是要电梯?!”住户听了,有心出钱都变无心。因各种原因,2006年第一次集资,可谓即得罪人,又办不成事。
雷伯说,这次集资装梯前有借鉴其他各栋楼的经验和吸取教训。据了解,有些旧楼安装电梯后才向住户要钱,有住户就不愿付钱,导致钱直到现在也无法收回来。
经历了教训,也了解其他楼的操作经验后,他们决定谨慎再谨慎地对待这次集资。
施计
二次集资用足心思 三计折服全楼住户
为期半年的“游说工作”,雷伯他们可谓费尽心思,第二次集资,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电梯加装起来,“我们年纪都大了,早装一天,我们舒服一天”。于是,这些老教师们想了很多“计”。
一计:从分摊入手
在该楼居住的多是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退休老师和老职工,而56户中,有8户是学校公产。为了建电梯,居民成立了“三人筹备小组”,义务负责统筹、财务、做思想工作。集资重要的是分配问题。2006年的建梯是按人口分摊费用,2楼住户要付的钱与8楼住户相当,这样就引起住户的不满。因此这次他们分摊费用是按楼层数和住户面积计算。2楼两房一厅需付2000多元,而8楼同一户型需付14000多。
二计:游说讲策略
除了要公平分摊,还要游说有法。雷伯的太太黄姨是筹备小组的副组长,负责对各户做思想工作。游说不是一件易事,可谓要“24小时随时standby”。雷伯回忆:“我们那段时间真是吃无定时。”
说到吃无定时不是夸张。2楼有户是对年轻夫妇,他们认为建电梯用处不大,开始时拒绝集资。但黄姨说:“你们以后有小孩,需要老人家带,而且用婴儿车,上下楼也需要电梯。”这对夫妇不常回家,为了说服他们,黄姨告诉年轻夫妇的邻居,如果他们家亮灯,马上通知她。在黄姨的坚持下,这对夫妇最后乐意集资。
遇到“钉子户”怎么办呢?其中一位邻居,直到电梯快安装完毕还没有给钱。筹备组决定,如果还是说服不成功,就把他这一户的钱摊分到各楼层,但他们家就不能使用电梯。但黄姨还是尽力做思想工作,把他国外的孩子也请来了,最后,费用由他孩子交。
三计:账本全透明
据雷伯说,他们一共集资513601元,而建电梯用了40多万元,其中梯井用了20多万元,买电梯用了近15万元,还有一些花费用在水管、遮雨棚等方面。那剩下10万元用在什么地方?雷伯介绍,剩下的钱用来换整座楼的防盗门门铃,不锈钢护栏和给电梯前的水泥地铺上瓷砖等等。
这座楼不是新楼,已有多年楼龄,防盗铃基本全部用不了,平日有客人来,在楼下按,楼上是听不到的,这样实在麻烦。但现在换了,方便很多。原本还打算在楼梯级铺瓷砖,但考虑到有了电梯,楼梯也少用,所以最后没有铺。
据了解,负责财务的是马姨,退休前是这行业的专家。为了让大家知道钱花在哪里,马姨过年后整理一份财务表。
献策
成事全靠各方力量 清洁工建议被采纳
筹备组的成员都是义务为大家工作。筹备组组长黄先生,为了筹划这事,不断与学校沟通,70多岁的老人一个星期内多次往返学校与小区。黄姨,也吃无定时地给不愿意集资的住户做工作,另外一位副组长马姨多次进出银行,负责资金问题。这单位义工成员在装电梯期间也常常到场监督,看材料是否自己所订的,看施工进程,有时他们还在自己家煮开水给施工工人。
清洁工人也帮上了忙。有位清洁工人负责维护电梯,看到雷伯他们准备装电梯,清洁工提了自己建议:“不如你们把电梯换成不锈钢,这样不易生锈啊。”筹备组的人与各住户商量后,决定按清洁工意思做。
推广
广外认可这一模式 适用其他职工宿舍
黄老师是退休的英语老师,他说,虽然现在可以轻松上落楼,但筹划建电梯前,他曾周围找房子,为以后打算。据黄老师说,走楼梯对年纪大的老人家来说不是易事,每次上楼都扶着扶手,喘着大气,且每走一层,要休息一下。从1楼走到8楼,要十多分钟。楼层高的老人不愿下楼。就算耍太极都只在走廊,不会落楼下。
住在7楼的陈伯已经在同小区的电梯楼买了一套房,原本打算再过几年,上楼感觉吃力,就搬去新家。陈伯说,其实他不愿搬,一方面,在这栋楼住了很多年,周围的邻里都熟悉,搬走会不舍得。另一方面,新的房子不如旧房子舒服。现在,有了电梯,陈伯十分高兴。他决定一直留在这里住。开心之下,他和住在旁边的黄老师两户再集资近10000元,把7楼的水泥走廊铺上瓷砖,弄个花基,改善环境,好让大家住得舒适。上下楼邻居见到都有意效仿。
住在二楼的居民对装电梯也很满意,虽然住的楼层低,利用率不高,但付出较少钱,能惠及大家,而且住处“升级”成电梯楼,也是件好事。
雷伯说,由于这栋楼有8户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公产,因此,建电梯的事学校也知道,并有份集资。建成电梯后,学校认为这样的模式很好,可以推广到广外其他教职工宿舍,惠及离休员工。
对话热心人
雷伯:
想要实现通力合作
先要顾及别人感受
羊城晚报:完成这件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雷伯:这个春节过得好愉快,亲戚来拜年都觉得好意外,我们晚年不用再奔波辛苦了。
羊城晚报:你作为这栋楼的主心骨,你觉得在集资过程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呢?
雷伯:工作要做仔细了,才能完成,我们在开工前达到了通过率100%,实在不容易。不仅仅牺牲了吃饭休息的时间,还想了很多点子,把整栋楼住户都动员起来。打个比方,二楼有一户人家常年没人在家,我们也想办法联系,幸好,住在隔壁的那户老师帮忙“盯着”。凡看到邻居灯亮了,或者有声音赶紧通知我们。无论我们正在吃饭还是睡觉,都会第一时间冲下去敲门,去谈装电梯的事情。
羊城晚报:除了通力合作,还需要什么?
雷伯:哈哈(大笑),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咯。第一次加装电梯的时候,我们筹备组没注意说话要婉转,像用“过几年你坐轮椅了,上下也不方便”之类的话跟住户沟通,大家一听,掉头就走了,都不高兴了,还谈啥呢。还有,一对年轻夫妇住在二楼,我们想到过几年他们家有小孩了,小孩需要老人家带,于是就从这方面入手。“到时候,婴儿车上下楼,老人家买菜也方便……”我们经常用这样的话鼓动这对年轻夫妇,他们想了想就答应了。
吴彤、傅颖怡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