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汉化大作:善导大师之他力本愿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40:21

善导大师之他力本愿思想 

内容提要: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大派系,在历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即宋元明清时期,它与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两大主流系派。杨文会曾说过,佛理之深远,莫如禅宗;流传广之,莫如净土。善导作为净土宗实际的创始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自然也显得耀眼和突出。在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中,“往生境界论”占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善导所讲的境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滔滔苦海众生念佛所追求的理想归宿。善导大师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报土世界,末法众生内在根机和条件太差,依靠自己的微弱的力量是无法解脱的,是很难进入阿弥陀佛的报土世界,必须凭藉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量的帮助下,超越生死。大师这一思想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阿弥陀佛的报土虽然难以进入,面对这样的一个远而遥之的报土,我们望却而止步,凡夫所以得以进入,这完全是依靠佛之愿力这一强大的外缘,从而也就解决了凡夫二乘不能往生报土的问题,这对每个受苦的众生都很重要的。我们应知,大师在此揭示西方净土是实报土的本质,正是宣扬世尊的本怀,大师为了末法人生,悲心不可遏止,他力本愿思想,是大师之思想中一个最富有特色的思想,大师是如何建立净土宗,是如何揭示此说,并予以发展的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略作讨论,以及他的弘教理论,对净土宗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影响及现实意义做一个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本愿  总愿   别愿   他力本愿   善导大师


 

 

人生寂寞,红尘喧嚣,面对今天这样一个极度的时尚使人们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人们道德、价值、伦理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人们在三界六道中,苦苦挣扎,找不到心里的归宿,信仰的依赖;不知道如何得出,谁是黑夜里的明灯,谁是苦海中的舟航?佛教三藏十二部,一偈一句都是圣言量,都可以通向西方之彼岸!但面对今天去佛时遥、障深慧浅,虚掷年华之我们,是不是让我们有点力不从心?面对浩瀚的三藏十二部,面对纷繁驳杂的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当何去何从,如何抉择?

众所周知,目前净土宗法门最为流行,然是否我们就可以按照其经典的圣言量去修行,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归呢?薄地凡夫的我们如何选择修行方法,怎样才能速疾成就佛道,不退佛道,这是我们当今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昙鸾法师(476--?)给我们透露了这样的一个信息,讲出了修行的难易两道:难行道的难行性。他在《往生论注》卷五说: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恶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而易行道呢?他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加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我们知道时教相应的重要性,正所谓对机下药,探究本源。碌碌无为的我们,因虚度年华而悔恨,遥想祖师大德,在莲花里曾为我们黯然神伤,我们迟迟未回家。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应当选择他力易行道来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修行法门呢?!

所以说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相继出现,并对我们修行来讲,都能通向清净之彼岸,那么他力本愿易行道的出现对我们凡夫来说是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之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叙述本愿的起源、过程及发展,并从原始之佛教菩萨本愿的肇始入手、展开;介绍善导大师的生平事迹,随后着重探讨善导大师的他力本愿思想往生净土的理论,最后简单总结善导大师佛学思想的特点,并评述其对后世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一、本愿思想之渊源及开展

 

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所说的菩萨本愿Purva,pranidhanam,是菩萨在其修行时代,于将来成佛道时,在其所建设之佛国土内,欲实现功能作用或状态预之先誓愿。而且不是于今世发愿而于今世成就,而是涉及生生世世经过长远之修行,最后逐实现其所计划之念头,乃是本愿思想之特色。

一般来说,本愿分为总愿(Samanyapranidhanam)与别愿(Vissa pranidhanam)二种。总愿是一切菩萨共同之誓愿,简方之,成为一切智者,成为佛陀之事,分其内容成四项。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立誓济度无边之众生),烦恼无尽誓愿断(立誓断灭无边之迷执),法门无量誓愿学(立誓学习无量之法义),佛道无上誓愿成(于是遂成就最高无上之佛道)。将此四句缩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二句,这就是大乘佛教精神之根本。

别愿是关于其下化众生之样式之特殊念头,其菩萨的誓愿、种类或性质各有相异。例如在数字上,千手观音有六愿,药师佛有十二愿,阿弥陀佛有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有五百大愿云。盖消极言之,应付有无限弱点之无限众生,在其救济之成佛或菩萨亦有从其意图特注力于某一方面之相异;积极言之,虽一般之解释谓:佛、菩萨在建设理想之国(净土)之时,有几分嗜好之相异所致,然亦不可疏忽此间有思想开展程度之相异。

此总别二愿中,在历史、教理或是现代的意义上,最有趣的就是别愿思想。盖总愿虽谓代表大乘佛教之根本精神,不过是抽象的标语,有些显得空洞。别愿是其具体的规定,而且富于种种教训与暗示,为现代吾人以最高文化之目标而应学者所不能缺少。特别在各种净土的具体规定,不但反映各自产生的时代,地区的文化,道德、宗教特色、而且反映出本愿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本愿思想亦如其它总题,欲得其整个形态,需要经过种种之阶段而开展。

本愿思想的萌芽,出现于小乘佛教的《本生谭》(亦称佛本生故事)。大乘佛教初期出现的《小品般若·甚深义品》谈菩萨六愿,兼总愿与别愿,是最早的初期大乘本愿思想。菩萨于无数劫前示现出种种身分,牺牲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众生成佛而努力,是以几百种本生故事为要素。此牺牲的努力若以目的论解释之,则为本愿。种种努力之终局是在成为以菩提为内容之佛陀。成为佛陀为救济迷涂之众生,则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所谓总愿成为其根底。这是最原始的本生故事所明言。佛陀之前生(不论是猿还是兔)称为菩萨(Bobhisattva,求一切智之人)之理由。应解为不管其形体如何,凡志于菩提道者都是成为佛陀之修行的意思。进而至后之大乘,有种种菩萨自苦心努力而成佛陀,建设特定之净土,而立容易引导众生至其处之本愿思想亦可以说是释尊以本生故事的修行之结果而成佛,而案出所谓速成科,使其诸弟子开悟之思想之模写或扩大,亦无不可。然而事实上思想之开展,本生谭本身内亦有许多阶段之展开,在进到大乘思想之经过种种之开展,所以后学应慎重找出其结论。

要之,由原始佛教之表面立场而言,则本愿思想并不代表其中心思想,应是属于傍系。但是从内在而言,则此思想之萌芽是已包括在原始佛教之中心问题中,而且与佛身有关联。在其通俗化运动中发芽之点,还是应当于原始佛教之中求之,否则不能说明其起源。

(一)、本生谭经典与本愿思想

《本生谭》是从原始佛教过渡大乘佛教时期产生的经典,其旧部分联络原始佛教,其新部分联络大乘佛教,其中蕴含着对四乘行人宣说念佛法门的善巧方便法门。

原始佛教重在自力悟证,于现世获得解脱,而实际上多数修行者亦有不少中途退转者,这就预示必得隔生继续修行,方得究竟解脱。小乘四个果位,前三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均得多次天上人间往返的修证,方得漏尽证阿罗汉果。这就显现福德圆满的佛陀与四果罗汉实际上是有差别的。这样,关于佛陀因地种种修持的《本生谭》便应运而生。

《本生谭》中,菩萨现种种形,立种种愿,捍劳忍苦,济度苦难之众生。《本生谭》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任何人设立菩提大愿,均能成就佛果。已成佛陀的亦不限于释迦佛一人,十方世界有无量诸佛存在。十方无量菩萨立种种誓愿而修无数善行,悉在努力建构各自的佛国土,用以度化众生。《本生谭》认可大乘佛教所展示的种种佛菩萨净土。

本愿思想之起源虽在本生谭,本生谭本身亦经历许多变迁和发展,所以本愿思想起初自是通过本生谭系统之经典而次第发展。本生谭是从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之间所产者,其旧部分联络原始佛教,其新部分联络大乘佛教。其联络大乘之新部分,于此间所发展之本愿思想,在本愿思想史上可以说是代表其初期。大略可以为三期:第一、是以五百数十种为一类之本生谭所代表者;第二、是圣勇(西元六世纪倾之印度佛教文学家,为继马鸣后之佛教诗人,曾以本生谭为题材,以梵文写成一部佛教故事集。)所编辑汉泽菩萨本生胜曼论(十六卷)所代表者;第三是菩萨六度集经(康僧会译八卷)。第一类中,虽亦有变迁,总而言之,是原始的,其中仅将当时行世之教训寓言改为菩萨谭者不少,所以亦有于本愿思想殆无关系之部分。但是其重要的,则菩萨所行之一切功德,终是回向一切智(成佛陀事)之事,显然记载于故事之前后。不但如此,种种之本生谭中,力倡着真实之祈誓,然而这不是关于隔生之将来,自不得本愿,但是从含有念愿力、有实现力之意思而言之,无疑地成为本愿思想之一要素。汉译本生曼论中,其第十二有举起称念三宝功德缘起,叙说念佛称名之功德,为本愿思想之先驱而含有重大之意义不少。至最后之六度集经,可谓是小乘之本生谭将大乘化时之产物,所以本愿思想亦明显,总愿思想之将来成佛之誓愿勿论,亦发现所谓别愿思想之萌芽。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受着种种苦难,一边自甘忍受,而又誓愿将来成佛之时,将先除去该苦因。与将来成佛之总愿,同时济度世上苦海之人,而除去世间之恶害忧伤即是别愿。这些不免是片断的,而且誓愿亦是消极的。但是后来整齐而积极的本愿,亦是由此发展的。在如此追究本愿谭系统之材料,六度集经之本愿思想已相当成熟。

(二)、大乘与本愿思想

小乘之目标无疑是个人的解脱,并不以带同他人而救济为其必然条件。其最高理想之地位,亦满足于佛弟子即声闻,认为救济众生之事,是求之亦而不可得。以为佛陀被选出之人,他们无法悟到法空般若体性,以为佛陀是数亿岁出现一次,绝无二佛并出,这是通常的见解,不许同时有文殊、普贤、观音等之诸大菩萨,立种种誓愿而修无数善德。大乘之特色是自己要成佛,并且成佛之后,普渡众生,亦使他人也成佛。任何人苟若立志则能成为佛陀,我们知道已成为佛陀不限于释迦牟尼佛一人,诸方有种种佛陀,其候补者之菩萨亦有种种,各在努力建设各自之佛国土。如此限定大乘之特色,而看大乘经典中之本愿思想展开之经过,则大乘有数百种之经典,因其立有无数之佛、菩萨,其本愿亦有种种,由此可见其发展之脉络之线索。这是在研究本愿条项之增加状态,例如某菩萨有六愿,其佛有十二愿或二十四愿,则是表示一定秩序之发展阶段。

实际上,如果单以数目之多少而其发展之前后,是相当危险,同是亦要探索其思想内容之性质而后定之。然而属于同一思潮之诸经典内之本愿条项之多少,是表示于此间这发展经过之有力证据,这是无须争论之事实。而且想必是原始佛教资料之经内已有明言,此数目之增加开展有一定秩序,例如关于五盖障或七觉支云:“此五盖障或七觉支之说,虽外道不信之徒亦知之,知其如何五开展为十,七开展为十四者,则只有佛教徒而已。”之类。

据本生谭,佛陀在其前生菩萨时代,生生世世为其众生而做善事,为其菩提而努力苦行,而且以最积极完全之程度实现之,所以名为波罗蜜(Paramita),即完全行也。行波罗蜜视为菩萨特有之修行(波罗蜜亦翻为度),而且分菩萨之诸善万行分六类或十类,即所谓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这是本生谭分类之方式,尤通例为六波罗蜜,所以代表本生谭经典最后期之经典名为六度集经。菩萨之诸德分为慈善(布施)、德行(持戒)、忍住(忍辱)、努力(精进)、精神统一(禅定)、睿智(般若)之六德目,其实例则配种种故事。如此修六波罗蜜成为菩萨之特色,乃至大乘,以菩萨思想为其中心,六波罗蜜思想亦非常发达。以一个意义言之,大乘教之种种相,不外乎是六波罗蜜思想之分化。从而本愿思想亦自然地怀此六波罗蜜关联而被考察,尤其是行六波罗蜜事,是全体的,所以回向总愿,同时其一行一行亦就是他日建设净土时,所以道德的文化的造就净土之特色之别愿。这是在小乘之本生经所寻找不到的,而为大乘经典之一特色!

逆溯经典,关于六波罗蜜与本愿,而兼总愿与别愿之最古老经典,当是小品般若(Astasahasrika Prajnapamita,八千颂般若,道行般若)。盖般若思想本是从六波罗蜜中,第六智慧(般若)波罗蜜开展,总是代表初期大乘,特别是最早期之小品般若,所表现之文献具有重要之意义。小品般若中,说本愿思想者,是其第十九章甚解深义品。于此力说,从行六波罗蜜之各个,在消极的是征服自己内心之私欲,其结果解脱一切痛苦或恐怖,同时从此功德立本愿,便将来所建设之净土自初成就无有痛苦、怖畏、不如意,不平等,这即是依般若之菩萨精神意旨。举起大意如下:

若菩萨行布施波罗蜜,虽恶兽亦不足恐惧。在菩萨,舍其身本来不是什么一回事,为了众生,其目的为了众生亦成佛,或者将来自己建设之净土没有一切恶行或者恐惧;又行持戒或忍辱,在精神上虽得解脱由怨贼而生畏怖,且必须誓愿使将来之佛土自初成就全无怨贼。从行精进,切断一切懈怠,切断心之渴爱,而得绝灭渴水之苦,但于佛土必须誓愿自初使八功德水充满;又从禅定得法喜禅悦食,而得免饥馑,但要使净土自初为充足之处;从修习般若,虽达观人之病患是常事而解脱痛苦,但必须誓愿使将来净土自始成就为无疾病之健康地,这是菩萨在因地为了成就众生和自己的佛土所必须修之一切功行。

从小品般若经始结合六度集经来确立六愿思想者,在数目上言之,其次来之当是十愿思想,而后发展的有药师佛本愿经之十二愿与十八愿,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与二十四愿,大品般若之三十愿,无量寿庄严经之三十六愿,大无量寿经之四十八愿。

以上从本愿思想之主潮流,调查其发展之次第,然而关于本愿之文献并不尽于此,在其傍系或其后起,尚有种种之本愿说:文殊、普贤之本愿,观音、药师之本愿是也。比较对本愿思想有深的关系者是《悲华经》,亦可说是本愿丛书,集诸本愿而欲调和之。释迦之五百愿亦是记载其中。所以欲穷究本愿思想,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以上所述简缩言之,本愿思想之开展可归纳于五点:

一、本愿思想之大特色虽在大乘,而其起源的萌芽已含有原始佛教,尤于本生谭的关系。

二、从本生谭开展六波罗蜜思想,应六波罗蜜而生起六愿思想。

三、以六愿思想为原型,般若教系与净土教系,互相展开其各本愿数,次第增加六数,遂至净土教系四十八愿为其顶点。

四、由思想内容观之,起初专以消极的无罪过与困苦为目标,渐次积极化,到以文化道德的艺术的完备为本愿内容。

五、本愿不过是净土建设方针或图样,所以本愿思想之开展,不过是佛教之净土建设之发达。

当我们在本愿思想中徜徉,寻找一条最捷径之路通向彼岸,可是有些望洋生叹。不知道那一种本愿更适合我们慧浅障深的根性,来顺水扬帆在苦海运行。

翻开浩如烟海的经典,我们会发现净土经典的宣言,在所有关于本愿的思想中,阿弥陀佛的本愿最为著名。基于净土经典的这样的一个宣言,给我们透露一这样的信息,诸佛皆有本愿,为何阿弥陀佛之本愿最富有特色?由于基于篇幅之考虑,无法汲及其它本愿之探索!

佛法,毋庸置疑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建立;本愿,直言不讳是为了苦海而扬帆。

无可厚非,阿弥陀佛的他力本愿是从本愿思想中开展出来,但是,一切本愿思想中,他力本愿是最富有特色的,最富有生命力的,纵观本愿思想,庞大复杂;每位菩萨都有自己的本愿,誓愿成就自己的净土。可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尽管其它思想也是精彩粉呈,异放奇香。可是与阿弥陀佛他力本愿思想相比也难免稍逊一筹,为何他力本愿思想有如此之潜力,能呈现出“家家弥陀佛”的现象,我想这与善导大师的大力弘扬分不开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很有特色,在信仰上具有浓厚的宗教感情,在理论上继承了昙鸾、道绰二大师的净土思想,并将之发展成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体系,澄清了诸多净土理论上的迷语,为净宗在中国的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善导倡导众生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国土,善导的净土思想是在争论中发展起来的,善导的净土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他力往生,这就与主张自力成佛的其他宗派形成尖锐的冲动,善导净土宗理论的各个方面几乎都遭到其他宗派的反对,善导依据对佛教经典的理解和诠释,回答了其它宗派的批评和诘难,阐发了净土思想。

大师不可遏止的悲心直到今天还是令人高山仰止,他力本愿思想在佛教史上能独枝一秀,是与大师大力弘扬分不开的。

二、善导创宗的历史背景

善导创立净土宗的背景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唐初的佛教发展;二、末法思想的流行。

(一)、唐初佛教的演变与发展

隋唐之前,由于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佛教形成了南北两地不同的学风,即所谓“南义北禅”,北方重禅定,南方重义理。大致说来,出现这种差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佛教本身的原因,这就是汉魏以来,传入中国为时不久的佛教大体上分两个系统:一个是般若说,一个是禅学。南北朝时,南方佛教之义理之学,基本上继承了般若学的传统,同时,在相当程度上,它又受了魏晋玄学和清谈的影响。北方的佛教,则是继承了禅学的传统;另一方面是社会变动的原因,在南方,晋室南迁以后,大批的豪门世家出身的知识分子,即所谓的士大夫,纷纷南下,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当时的佛教界,如东晋高僧慧远南迁,这些后来都是属于义学的沙门到了南方以后,自然也都推崇“义理”之学。《续高僧传》之<义解篇>正传中,属于南北朝的有七十五位僧人,其中南朝的五十四人,北朝仅有二十人,可见南方义学的兴盛。北方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之下,他们的所受的苦难,较之南方人民更为深重,与此相应,为了解除苦难,佛教也大力提倡“修福”、“行善”等等的活动,净土宗倡导简便易行的称名念佛,而不注重佛教烦琐义理的解析,也受到了北方重“修福”、“行善”、“禅定”等学风的影响。

进入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南北学风互相融合,渐趣于一致,进而推动了佛教宗派的创立。创立宗派的前提是“判教”,所谓“判教”,即佛教学者各自站在本宗的立场上,对佛教经典加以排列,以突出本宗所尊奉经典的权威。随着先后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判教,许多大的宗派出现了,著名的有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智者的天台宗,玄奘的唯识宗,法藏的华严宗以及律宗等等,诸宗派的纷纷成立,一方面象征着佛教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表明一些宗派的注意力集中于深奥的义理,出现了使原本面向民众的宗教变成了一种经院哲学的倾向,这就减弱了一般民众对于佛教的热情和兴趣。为此,有的僧侣又将目光转向社会大众,去开拓新的领域。善导开创的净土宗就是为了广大的民众,使佛教走向民间。

(二)、末法思想的流行

末法思想的流行是净土宗产生的又一重要背景。所谓末法是指佛教教法住世三个阶段的最末阶段。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佛教的发展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在正法时,佛虽已逝,法仪未改,佛法隆盛,众生根器利明,任修一法都可以成就正果,故称为正法时。像法的“像”是相似的意思,谓佛法去世已久,道化讹替,人心不古,思虑日杂,一般人依据教法修行,得不到正果,只能得到近似的果。到了末法之时,离佛灭度更加久远,世道日益混浊,众生业障深重,只有教在,可是却无行无证,亿万人修道,难有一人成就。有关三法存在时间的长短,佛教经典说法不一,如《大悲经》说正法千年,像法千年;《大乘三聚忏悔经》说正法、像法各五百年;《大集月藏经》说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至于末法,各经都说为万年,并于分歧。一般流行观点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宣传末法思想的重要经典,有北齐昙景译的《摩诃摩耶经》和那连提耶舍译的《大集月藏经》。特别是后一部经在中国的影响更大。《法苑珠林》中记载了末法社会状况,文说,末法社会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乱;五者,当来比丘娶妻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所谓白衣,指世俗之人,魔家比丘指行为放逸,不行真正佛法的僧侣。这“五乱”是末法社会佛法混乱的外在表现。

在中国,北魏武帝、北周武帝曾两次废佛,一些佛教信徒据此认为,末法时代来临了。北魏武帝崇信道教,在道教徒寇谦之、崔浩的鼓动下,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下,诏废毁佛教,据《高僧传》载:“以伪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分遣军中兵烧掠夺舍,统内僧尼悉令罢道,其有窜逸者,皆遣人追捕,必得枭斩,一境之内无复沙门北魏大部分的土木塔寺都遭到破坏,佛教经卷当众烧毁,一些沙门被杀,佛教的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时隔百年,又出现了北周武帝的灭佛。据《历代三宝记》载,北周灭齐后,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开始宣布废佛,“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周武帝的灭佛,涉及了北方的大部分以及现在的四川、湖北部分地区,对佛教的打击范围更大。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形势,然在短短的百年间,连遭再次沉重打击,致使广大的佛教徒深感末法时代的恐怖。

此外,佛教内部也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如一些佛教徒然热衷名利,巴结权贵,亵读佛教。一些正直的佛教徒自然也将这些现象与末法的来临联系起来。

据载,南狱慧思(公元515—577年)是最早意识到末法来临的人,净影寺慧远、智者,吉藏等人也都相信末法的来临。隋代信行禅师(公元540—594年)就依据末法思想而创立了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以正法往世时为第一阶,像法为第二阶,末法为第三阶。信行认为,当时已进入末法时代,若依前二阶的方法来修行是非常困难的,必须皈依一切三宝,断除一切恶,修持一切善,始易有成,这叫做“普敬普行”。北魏武帝、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焚毁经典,及末法思想的流行,使一些佛教徒专心在石头上雕刻佛经,深埋地下,以保护佛法,永存不灭,隋代静琬说:“今经为未来佛法难时,拟充经本。”佛教认为,末法时期众生根本力浅薄,业障深厚,单凭自力几乎难有出离之日,这实际上否定了众生靠自力成佛的可能性,为净土宗教宣扬他力本愿法门埋下了种子,道绰引《大集月藏经》说“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末有一人得者.”众生必须靠念佛,才能求得解脱。唐代道镜、善导共集的《念佛镜》也说:“正法五百年,持戒坚固;像法一千年,禅定坚固;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入末法来二百余年,是念佛时,不是坐禅时强调进入末法时代二百多年,必须修持念佛法门。善导提倡念佛修行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更可以说是大师悲天悯人的心肠,使如来教法,众生苦难联系在一起,提倡念佛他力本愿思想

、善导的生平及与创宗活动

关于善导大师的生平,众说纷纭。在很多佛教典籍中都有记载,但内容比较简短,也比较混乱。如《续高僧传》卷二十七之<遗身篇>、《放生净土瑞应删传》、《念佛镜》、《佛祖统计》卷二十七、《净土往生传》卷中、《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五、《净土全书》、《净土十要》、《金石萃编》等等。这些文献中都有记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善导生平的依据。不过,关于善导生平的记载,在四个问题上比较混乱,大家翻开净土史可以明了看到,善导是何方人士?卒于何年?死因是什么?善导、善道为一人,还是两人?

(一)、善导的生平

善导(公元613—681),山东临淄人,幼年从密州明胜法师出家,经常读诵《法华》、《维摩》等经典。一个偶然的机会,善导读到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颇多感触,大为欣赏,于是便开始依《观经》修习十六观法。认为《观经》的修行手段最易超脱, 其他的修行手段则迂僻难行,他仰慕东晋慧远大师结社念佛的高风,来往庐山寻找慧远遗迹。从此以后,他周游寰宇,求访道津;后又遁迹终南山悟真寺,专门修习般舟三昧。《新修往生传》中有意渲染善导的修行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如去:“末逾数载,观想忘疾,已成深妙。”但是给我们透露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大师的修行境界已非是常人可及,为了道果勤苦修集,忘形瘁心!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即善导二十八岁时,赴并州(今山西太原)石壁玄中寺访当时大名鼎鼎的净土教高僧道绰禅师,至玄中寺后,道绰为之传授《观经》的微言大义,善导因已有般舟三昧的实践经验,又闻道绰一番理论上的阐释,更加心领神会。他慨叹道:“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于僻难成,唯此观门,速超生死!”于是更加勤笃精修,昼夜礼诵,很快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说。有一次善导问道绰,念佛可得往生,有什么验证?道绰回答说:“辨一茎莲花,置之佛前,行道七日,花不萎悴,即得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