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原亚衣 推荐重口:五行中的衍生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2:15:31

中医五行  五音

五音

  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相当于现在的12356,即:do、re、mi、sol、la。
  (2)声韵学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分别与喉、齿、牙、舌、唇的不同发音部位相配。梁顾野王的《玉篇》卷末附图《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前者分为喉、舌、牙、齿、唇,所谓自内向外,后者分为唇、舌、齿、牙、喉,所谓自外向内。戏曲演员准确地掌握了五音的部位,再配合“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运用,即能做到吐字准确,称为五音齐全,而不能准确掌握五音的演员,被称为五音不全。
  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 “五音”。
  【宫】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商】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角】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徵】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羽】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 怒,病因学名词。系七情之一。表情因素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与怒五行同属,故肝与怒关系最为密切。

  发怒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情绪发泄,人发怒是在自身受到威胁或压力时的一种情感宣泄。一个人是否易怒,跟这个人的成长经历又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人小时的成长经历不好,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多,那他便会缺少安全感,所以一受到压力,他便会用怒火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

“喜”属于会意字,甲骨文的“喜”是上为“鼓”本字,下为“口”,“鼓”表示欢乐,“口”则指发出欢声。准与其说它是一个汉字,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吉祥图符
 喜则气缓
 气缓,心气舒缓或和达之意,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和达,气机通利,但狂喜暴乐,反会令人精神涣散,心所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症状
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素问·举痛论》 

  “思”是个会意字,也是个多音多义字。在战国时期的印文中,其形体上部是“囟”(xìn,亦声),本义:(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盖各骨间的膜质部),下部是“心”,合起来表示从囟至心,相贯不绝。② 在小篆中的形体,与印文中的形体基本相同。大约在晋代至东汉时期,“囟”变为了“田”,最终变形为现代楷书的形体。注意:这种变形,本人不认为是一种“讹变”,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改变”!其近义词“想”也在此时段完成其变形。从此,“思想”组合而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新的名词。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引申为“悲”。张华《励志》:“吉士思愁,实感物化。”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悲”: 痛也。从心非声。府眉切哀痛,伤心。“五志”之一。《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悲哀: 伤心痛苦。《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灵枢·本神》:“肝悲哀动中则伤魂。”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至于悲谷

 “恐”:①证名。容易恐惧或无故自惧之证。出《素问·调经论》。又称善恐:“恐者,心肾肝胃病也。”②生理名词。七情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

五志: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

      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是刘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热而提出的,他认为“五脏之志者,

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志活动过度,躁扰阳气,化生火热,而致中风偏枯、惊惑、悲笑、谚妄、癫狂等。反之,火热亢极,又可扰乱神明,出现神志异常。但刘氏又认为五志化火生热的关键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风偏枯、谚语、狂、癫、悲痛苦恼,其因是由肾水虚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肾水。

  五志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等五脏,五脏又分别主筋、脉、肉、皮毛和骨等五体,五志与五体均为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正常的五志对五脏功能无不良影响,但五志太过均可伤及五脏相关功能,使各脏的气血运行出现异常,进而影响五脏主五体功能,表现于五体之上则出现筋脉失养、面色无华、肌肉枯萎、齿摇发脱等虚损之象,影响人的容貌.。

中医五行  五液

 五液 泣 汗 涎 涕 唾

“五液”,在《内经》中有两种说法:

一是《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即“五液”是指汗、涕、泪、涎、唾而言;

二是《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即“五液”,是指溺、汗、泣、唾、水而言。亦称之为“津液五别”。

由于肾主水,五液与肾脏关系密切,如李士材说:“肾水主五液,五气所化之液,悉归于脉。”

  心主血,血汗同源,所以“汗为心之液”。在病理上出汗过多,易耗伤心血,则见心悸、心慌。阳气熏蒸津液出皮毛而为汗,汗多不仅要伤津耗液,同时也会耗伤心气,故大汗淋漓不止就有可能导致亡阳的病变。也就是常说的“气随液脱”。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临床若心气或心血不足亦可引起病理性的汗出。如心气虚的“自汗症”,心血、心阴虚的“盗汗症”,在诊断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涕出于鼻,鼻为肺窍,故“涕为肺液”。肺司呼吸,鼻为气之通路,肺和则气道通畅且能辨别五气(五种气味)。若肺发生病变,则涕也会异常,可以从涕之改变作为肺病辨证的根据之一。若鼻干无涕,往往是肺阴虚,或津液不能上承所致;若鼻流清涕,常为风寒束肺,肺气失宣所致;若鼻流黄浊脓涕,常为热毒壅肺,肺失清肃所致等等,均可作为临床辨证之重要参考。

  泪出于目,目为肝之窍,故“泪为肝液”。生理情况下,泪可滋润眼目,使之濡而不干涩,并能经常冲洗异物,维护目内之洁净。若发生病变时则泪的分泌出现异常。如肝阴虚,津液不足,泪无所化,则两目失养而干涩;肝经感受风邪则迎风流泪而两目作痒;如肝经有热,热泪胶粘,两目畏光作痛;若肝肾阴虚、老年气血虚弱、亦可见冷泪长流不止等。对于临床辨证与诊断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唾为肾之液”,张隐庵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说“肾络上贯隔入肺,上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肾为唾。”从引文所述,唾,似指舌下腺所分泌之唾液,为肾所主。生理情况下唾液有滑润口腔,湿润食物及清洁口腔等功能。但病变时也会发生异常。如肝肾阴虚,唾无所化则感口干舌干,入夜尤甚。

《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说明胃中有热,则虫动荡于肠胃之间,气上逆故导致唾液增多。从临床观察,有些则是胃排空有饥饿感时,出现的逆蠕动,而造成口腔分泌液增加,唾而不止,尤其青少年较多见。当然亦可因肾虚水泛而见多唾或唾液清冷。

  涎出于口,口为脾之窍,故曰“涎为脾之液”且常与唾合称涎唾或唾液,有人认为涎是腮腺分泌液,有其一定道理。但如果说涎是口腔分泌液的总称似更合适。因脾开窍于口,胃与脾相互协作,脾胃功能正常,水湿得以运化,则津充液足而口中和,不燥不淡,食则能辨五味。若脾胃虚寒,水液不化,冷涎上逆则口淡乏味,泛恶涎多;若胃火炽盛,热灼津伤则口燥涎少;若胃有停食、虫积或湿热蕴结,则常见口角涎液自流,入睡尤甚,小儿更为常见。

  总之,正如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所说:“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又说:“五液者,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液,复入心而为血,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为唾。是以五液皆咸。”所以五脏所主五液是津液淖注于外窍而致,而肾主水,故五液皆与肾有关。临床可以通过五液各自病理变化,分析判断本脏的病变,甚或作为肾病辨证的参考。唾是肾主的   是膀胱经(走头)把肾液带上来的是正常的唾液
涎是睡觉等时候流出来的...证明脾虚有湿
1、古人称“唾”“涎”为口津,均属五液,口津只有唾和涎这两种。
2、现代“唾”的意思是“口腔里的消化液”;“涎”的意思是“唾沫,口水”,基本是同属概念。
3、中医把汗、涕、泪、涎、唾五种分泌物或排泄物称之为五液。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即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4、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涎具有保护清洁口腔和帮助消化的作用。在进食时涎分泌较多,可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和消化。
涎为脾之液,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胃火炽盛则涎少口燥;脾胃湿热或内有虫积,中风或癫痫发作,多有口角流涎。
5、唾为口津,即唾液。唾液中较稠者为唾。唾液除了具有湿润与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以及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外,还有滋养肾精之功:因唾为肾精所化,多唾或久唾。则易耗肾精,所以气功家常吞咽津唾以养肾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