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作galgame推荐: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46:11

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来源:央视网     解说:霍懋征,全国特级教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从教60多年,她参与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小学教学大纲,编写了第一部小学语文教材,由于在教学上的突出成就,她受到了几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温家宝总理称她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年轻时的霍懋征

  主持人:教育界有一个所有的人都知道的话,但是又很难做到,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霍懋征:我教了60年的书我没丢一个学生,所以在我60年教龄大会上,这次在钓鱼台开的,大家总结我六十年来,把所有的学生全叫来,所以得出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主持人:您完完全全做到了。

  霍懋征:做到了,因为别的老师,他看不到。

  主持人:或者说别的老师他不敢说。

  霍懋征:我都看到了小的时候这孩子怎么样,今天他怎么样。

  主持人:您看到了结果。

  解说:1921年霍懋征出生于山东济南,母亲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学老师, 1939年霍懋征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1943年毕业时她主动要求到小学教书,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二试验小学教数学。新中国成立时,作为优秀教师的代表,霍懋征参加了开国大典。1956年,她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并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级教师”。

  主持人:对这个称呼您还记得怎么得来的?

  霍懋征:那个时候我自己爱这个事业,我们学校有好多,像刘少奇的孩子,朱老总的孙子。

  主持人:那时候算是一个高干的学校?

  霍懋征:把这高干子弟学生,我们校长都交给我,都搁到我班上,因为知道我这人脾气好,不会对孩子们怎么样,可是这些孩子,都特淘气,我就知道朱元朝,没办法,他爷爷是带兵打仗的,他一天到晚就打,折腾。

  霍懋征:我就跟他玩,因为我在中学的时候,我是排球队的,他拍着球,他抢球,谁也抢不了他,可是他拍着球跑着,我过去一下就把球过来了。

  主持人:打球打不过你。

  霍懋征:我抢过球来以后,我跑到篮球筐前,我一伸手进去了。他说不行,他说你个头高。

  主持人:还不服。

  霍懋征:他让我站在那个罚球那地方,那线上,咱俩在这儿扔,我说行,可是我一扔就进去,他一扔就进不去,所以就跟他玩,在玩的中间让他服了我。所以这孩子回去以后都有所转变,这些家长领导们开会,都说明孩子的转变什么的,所以总理他就知道我了,知道我是挺不错的,又年轻又有为,又能做得那么好,有一次看见总理他握着我的手,他说:你呀,可是咱们的国宝。

  主持人:国宝级的老师就是这么来的。

  霍懋征:对。

  解说:北京市第二试验小学创办于1909年,当时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31年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试验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不但招收了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孩子,同时也有许多普通人的孩子在那里就读。

  主持人:您教的这些孩子都是党的国家领导的孩子,是不是因为他们这些孩子的特殊性,所以您对待他们也会比较特殊。

  霍懋征:也不,我对待所有孩子一样,一视同仁,这个家庭困难的孩子,我也一样,有的困难,爸爸妈妈要出差没人管,有一个全总文工团的孩子,他很淘气,妈妈爸爸要出差,搁得留守处,留守处不收,后来爸爸妈妈找我,我说你给我吧。但是他不听我的,那叫做软硬不吃刀枪不入。

  主持人:这样的孩子您也遇到不少。

  霍懋征:不少,我就照样慢慢教育他们,有时候讲乔木,他就喊乔老爷上轿子,我每天驮着他,骑车驮着他回家。

  主持人:每天您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去住。

  霍懋征:没办法,我就把他带我家去,但是我带家去怎么办呢,我的女儿会弹琴。他爸爸让他拉提琴,他带了一个提琴,但是他每天就拉怪声。

  主持人:拉怪声?就故意捣乱?

  霍懋征:故意捣乱,后来我让他站在旁边,看我女儿弹琴,我说你看姐姐多用心呢,你也会,你给她配合,她弹,你们俩人合奏,就这样情况,让他学琴。后来等他考上兰州军区,毕业以后大了,到北京来演出,在民族文化宫请我去,我一看站在台上一表人才,小提琴手。当时我就哭了,看着孩子成长起来了。多调皮的孩子你有多种方法激励他,引导他。

  解说:2004年的一天晚上,霍老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一声称呼把霍老师吓了一跳。

  霍懋征:打电话,娘啊娘,我的亲娘您答应一声啊,您答应一声!吓我一跳,一个大小伙子,我说我不能答应你,我说你是谁呀,请你告诉我贵姓。他说我姓何,我说你是何永山吧。

  解说:何永山,一家军工厂的技术工人,现在已退休。曾经是霍老师的学生。霍老师因多次搬家,他们失去了联系,何永山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老师,他辗转打听到了联系电话。

  何永山:老师不错,叫一声娘行不行,哎,儿子,这是我母亲,这是我老师啊,这并不是逢场作戏,而是呢,师生情,让我由心里面叫她一声。

  解说:何永山小时候家境困难,母亲是街道女工,父亲是工人,家里没有人管他,他爱打架骂人,事事跟老师对着干,还留了两次级,那时候外宾来参观,学校就设法把他藏起来。

  霍懋征:后来谁也不要他,我们的校长就把他搁在校长室,校长办公旁边搁个小桌,你就在这儿念书。他就能在这儿念书了,他怕校长搅他,就没法办了。后来我知道这事以后,我就跟校长说,你把他给我吧。

  主持人:主动要求教育他。

  霍懋征:校长说不行。

  主持人:怕你对付不了他。

  霍懋征:说我班上优秀班集体,他哪儿能去,后来校长决定给送工读,我一听送工读,我说不行,我又找校长,我说校长他学习不行,但是他要做人,您给我吧。我把他要过来了,要过来了,我就看他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解说:何永山来之前霍老师先给班里做好了工作,她要求同学们欢迎他,帮助他,谁也不许歧视他。后来霍老师发现他比别的学生大两岁,个子大有力气,就决定利用这一点,那时从学校门口到东楼,是他们班的卫生区,霍老师就成立了一个卫生小组,安排何永山当组长,带着老师和同学们打扫卫生。

  霍懋征:这就拉近了他和老师的关系。

  主持人:他觉得他是一个小领导。

  霍懋征:每天一早就来。扫地,因为我只想他有这么点优点,他没别的,每天扫地,可是有一天忽然间他就拿着大把笤帚,到我跟前悄悄跟我说,霍老师您以后就拿这把笤帚扫吧,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发现您腰有毛病。因为我腰椎胝化,扫扫以后就直一直腰,你说一个害群之马的孩子,他能够细心看到老师的问题,而且他能够拿一把大笤帚来给老师用,我用完以后他就悄悄拿走,明天再给我,这样热心祝人,这孩子还是很有可取的地方。

  主持人:你就是从对这个孩子的一点长处,对这个长处的肯定。

  霍懋征:赏识他的点点滴滴。我们是红领巾中队,鼓号队,列队的时候他站在旁边看着,他不是红领巾也没有红领巾,一天到晚看着,每天都看着,馋的要命,我就跟大队辅导员商量,我说能不能让他打大鼓,他有劲。

  主持人:他不是少先队。

  霍懋征:但是特殊。

  主持人:你就要求给他特批一下。

  霍懋征:他高兴极了,认认真真地学,到六一儿童节,我们到少年宫活动,我给他买了一个白衬衫,买了一条蓝裤子。他扛着大鼓走在队伍前面,我就跟他说,我说何永山你现在漂亮,但是这儿缺东西。

  主持人:缺了一点东西。

  霍懋征:他说老师您放心,我会很快地带上领巾,后来带上领巾了,就调动他的积极性。

  主持人:那个时候您有没有算过,您把多少个孩子带到家里去过?

  霍懋征:我带过好多小孩,孩子只要有困难,家长有困难,我就把他带到家去,你像王翻身也是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逆反心理了,从小就是一个乖僻孩子,他很难过,所以他很孤独,而且他自己性格很暴躁。那么我呢,就把这孩子带到我家,跟我的孩子享受到妈妈的爱。

  解说:这是霍老师教过的54级二年级班全班学生的合影,坐在最后面举着手的同学就是王翻身,他小时候打架、捣乱,给霍老师惹过不少麻烦。

 


  王翻身:我印象非常深,我会和霍老师捉迷茫,小时候身手敏捷,如果霍老师的突然袭击使我无处可藏,我可以躲到厕所里。

  霍懋征:男厕所,我进不去,我在外等他,等他半个小时,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主持人:出来以后您跟他生气了吗。

  霍懋征:不生气。因为他是孩子,我是老师,我不给他们生气,从来不生气,我没罚过一个学生,没向一个家长告过状,我不罚,我觉得我要罚学生,我要向家长告个状,是我无能的表现,不能那么做。

  主持人:在您看来,耐心是对待孩子一个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

  霍懋征:爱心,耐心、信心、细心。

  解说:后来,王翻身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亲生的妈妈,另一个就是霍妈妈。”2001年,当王翻身病重住院的时候,他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霍老师。

  王翻身:可是当你在病床上,看到霍老师八十多岁,而且她身体也不是很好……可是她不顾她自己的身体,不顾她的高龄,年事已高,她来到病房来看我。而且她还说了让我现在一辈子直到死不会忘的话,你在北京就一个人,长辈都不在,老师就是你的妈妈,孩子病了,妈妈能不来看你吗?眼泪啊,控制不住,老师对我们五十年的爱呀,我们在老师的心目中永远是她最最亲爱的孩子。

  解说:2004年教师节刚过,霍老师教过的54级二年级班的学生又聚在了一起,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老班长给同学们来了个突然袭击。

  霍懋征:同学们,现在把手都伸出来,把你们手绢拿出来,让老师检查卫生。吓我一跳,我一想小的时候每天我们都这样检查,就是每天都要检查手,都要把指甲剪好,每天每个人,都要有手绢。你像我现在也是一样。

  主持人:那天您那个学生让大家都伸出手,掏出手绢检查的时候,您说您心里咯噔,您是担心。

  霍懋征:我担心都大了,都是国家干部了。

  主持人:没有这个习惯。

  霍懋征:可能都忘了,而且现在是餐巾纸了。

  主持人:更方便的替代东西。

  霍懋征:可是没想到,全拿出来了,我也拿出来了。我自己心里也挺自豪的,挺高兴的,而且这手绢都叠的有一定的规矩,你看这边用完了用这边,翻过来,这边用完了这边,我教过他们用手绢,一天手绢都是干净,翻过来调过去,到晚上洗,早晨装兜里,所以每天洗手绢,洗袜子,养成的习惯,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解说:这是8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电教馆专门给霍懋征拍摄的一部语文教学示范片——《月光曲》。1981年,霍老师的一个班参加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被编为“303”号,所有的试卷成绩都非常优秀,以至于阅卷老师竟不敢评分,主管领导批示:“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主持人:这个太奇怪了,这一班成绩怎么会这么好?

  霍懋征:都觉得是不可能,但是我不,我就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都很好地学习,学习完了以后,46个学生参加毕业考试,44个学生一类的90多分,只有两个二类文,一个89、一个87,最后总平分,97.46分,……这个班的成绩轰动了北京市,都不可思议。

  解说:后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为霍老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书作序,他这样评价“霍老师有高深的学养,而坚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为改进小学教学做出了成绩。”

  教了几十年数学的霍老师为什么会在语文上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呢?原来十年浩劫将她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而此后的遭遇则让她改变了对教育的看法,她甚至放弃了最热爱的数学。

  主持人:我还非常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一般人想可能有点残酷,因为您的两个孩子,一个儿子是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扎死的。

  霍懋征:一年零九个月不让回家,所以我到家去的时候,军宣队押着我回家,我一看孩子13岁死在地下了,15岁的女儿,吓傻了,屋子里翻的乱七八糟,抄家。我当时不可思议,所以我就心里想,如果一天能让我回到讲台上,审查完了我没问题,我一定改教语文。

  主持人:这是在您看到您的孩子被扎死之后。

  霍懋征:我是随便被扎呀,那些中学生看见我们张嘴就骂,当然不是我的学生,所以我觉得这是教育的失败。所以我就要教语文,语文一篇一篇是育人的。

  主持人:我感到有一点点的不理解,有一点奇怪,当您看到您孩子这样一种很让人伤心,很令人难过的这样一种情景,您想的不是您孩子自己,您的家庭,您想的到是……

  霍懋征:未来,所有的。

  主持人:更多的孩子,这是在当时那个现场您就这么想的。

  霍懋征:是,因为我平常挨打,我就觉得不应该,因为都是学生,都是中学的学生,张嘴就骂,动手就打,那你怎么对人呢?

  解说:霍老师的心里始终装着更多的孩子,有时候哪怕为此委屈自己的孩子,她也毫无怨言。

  主持人:对您来讲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另外一个孩子是您上课的时候,您知道这个消息,你没有去。

  霍懋征:那是红高粱疮,后来那医院来电话给学校,孩子病危了,让我赶快去,我们的书记就告诉我,你现在赶快停下课去,我说不,我说我是一个孩子,我现在班上这么多孩子,我不去,我等下课再去。

  主持人:您当时想没想过,您可能就见不她了,如果您不去的话。

  霍懋征:因为我也不遗憾,反正我放到医院里给她看病了,没看就算了,我不遗憾,因为我没耽误孩子们。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也许这也正是为什么多人,会叫您妈妈。

  霍懋征:我们学生也都管我叫妈妈,我们都有第二个妈妈,觉得我爱他们,所以我现在我这么多孩子。

  解说:今年85岁的霍老师精力非常充沛,她的健康秘诀是: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天伦之乐。

  主持人:您每天能工作十个小时,为什么会保持这么年轻呢?

  霍懋征:我主要就是心里高兴,心态高兴。我给你举一个例子,1989年,我的一班学生从一年教到六年毕业的,他们开联欢会把我请去了,到那以后我想给孩子们带点什么礼物呢,我就带了一张我在海拔四千米的长河边,骑上牦牛照着相,骑上牦牛鞭子那么一甩,甩的挺直的,所以有一个教育家,彭清一给我写了一打油诗:人生七十古来稀,骑上牦牛变十七,挥手扬鞭千重意,晚辈我等要牢记。我一看这个诗挺有意思的,我就给他们印在后面,我就把这个相片带去了。

  主持人:七十岁的老人,骑上牦牛照的。

  霍懋征:七十六。说给我们每人一张照片一说以后,这学生们,马上自动排成两行队,都伸着两只大手,站在那儿,站得直直的,这时候我们的心情特别激动,我就说了几句话,我说同学们,四十五年前的今天,因为他们是五四年入学的,你们每人每天伸着两只小手让我检查卫生,转眼间今天你们伸着两只大手来接我的相片,我是你们的小学老师,我今天深深感觉到我拥有了你们,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