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社小说:看电影,学写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21:41
学生在进行记叙文的写作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生活素材积累了不少,平时也能做到观察仔细,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仍是平淡无奇呢?此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就成了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怎么办?找些范文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没兴趣,就算是记住了什么拟题技巧之类,也是囫囵吞枣,很难有深刻的印象。  
  相比较而言,看电影——是一条可以提高写作技巧的有效途径。  
  电影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它的直观性、通俗性的特点是它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同时它与文学创作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苏联的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剧作》一书中就曾提到过:“电影……同文学的相近在于电影通过情节反映相似世界的一切关系。”的确,一部成功的电影,往往都有令人久久难忘的镜头,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而这些镜头的拍摄,情节的剪辑与写作中的诸多技巧,都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  
  (一)电影的图像形式感与写作画面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  
  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是一个事件发展过程的绘图形式。传统连环画有过其辉煌的历史,它的长处在于它不像影视剧、戏剧那样把文学作品叙述的情节用真实的动作、语言演给你一看而过,它有让你细细品味的时间和条件。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二)电影镜头中的音像效果与听觉描写(《深入敌后》18分“飞机躲避导弹”)  
  我们知道有声电影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同时,还能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解说、音乐和音响。很显然这比默声电影更有利于观众理解导演的拍摄意图。同样的,人物描写要栩栩如生,使读者见文如见人,仅靠视觉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对听觉的描写就很有必要。基于此相似点,给学生欣赏同一组镜头的有声与无声效果,很容易给他们一个印象,那就是优秀的描写片段一定要关注听觉的感受。  
  另外:电影镜头中的色彩运用与视觉描写  
  电影《英雄》因完美的利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情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欣赏该电影,学生知道了可以用色彩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感情和意义,而恰当的使用表色彩的形容词,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奕奕生辉。  
  (三)电影镜头中的特写与细节描写 (《小鞋子》)  
  特写是摄像机贴近拍摄对象时拍下的镜头。这种镜头只显示事物的局部,给人强烈而又清晰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突出事物状态,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而细节描写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相同的目标,将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写法及意义,我特意让学生欣赏了电影《哈利波特》。在这部电影中有多处对邓不 利多 教授面部表情的特写。通过这些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面对困难,沉稳、冷静、胸有成竹的校长。如果没有这些镜头,或者摄影者在远处给邓不利多一个远镜头,会发生怎样的效果呢?对比之下,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是很难做到情节生动,更别说引起读者共鸣了。  
  (四)电影镜头中的近镜头、远镜头与全景描写、局部描写(《微观世界》42分“下雨”)  
  学生写运动会这样一些大场面时,常常对全景与局部的描写,拿捏不到位,最后写出来的文章难免犯假大空的毛病。这时就让学生看看电影吧。在电影拍摄中,经常借助远镜头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和环境气氛,借助近镜头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手势。这种近镜头、远镜头的切换是让观众熟悉大场景,了解主要人物的主要途径。电影《魔戒2》中进攻的情节,就充分展示了近镜头和远镜头互相切换的方式在表现大场景上的独特之处。影片先着意刻画了铺天盖地的魔族战队和人类士兵的严阵以待,以表现即将开始的战斗会相当的惨烈。期间又特别表现了魔族头领表情的跋扈和精灵王的严肃。如此近镜头与远镜头的切换,一次伟大的战争就生动的表现出来。对此镜头稍作分析后,学生就能很快明白,写场景即要有全景的描述,也要对个体或局部的刻画进行描述。彼此相互呼应,才能表现一个真实可感的画面。  
  (五)电影创作中的蒙太奇手法与结构安排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蒙太奇是电影独特的语言,也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手段。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愿意是“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创作上来,就是按照一定目的对镜头进行分切与组合的手段。举例说明:同样的镜头组合经过不同的剪辑,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蒙太奇基本的作用。蒙太奇还可以实现比喻、联想、暗示、象征、渲染、借代等艺术效果,可以创造独特的时空、节奏和思想。正是蒙太奇使固定不变的场景变成活动的镜头,并且把这些镜头以各种方式组接在一起,使得电影从戏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夏衍在《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一书中说蒙太奇就是:“依照电影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与关心的程度,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的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由此可见,恰当的运用蒙太奇可以充分揭示画面的内涵,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同样的,写作顺序的巧妙安排也是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于是,我借用这种对镜头的处理方法,在作文评讲课作了一次成功的尝试。首先,我选择了这样一篇文章。小作者以时间的推进为写作顺序,以小章节的形式表现他在不同年龄对考试的认识。然后,我这篇文章的若干章节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再让学生重新排序并辅以一定的衔接文字。这个过称很像蒙太奇的手法。经过多次组合排序后,学生很容易的就发现这篇文章的最佳写作顺序是插叙。
  在光与影的变幻中,学生理解及掌握写作技巧,显得更轻松,更容易。如此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比如说学生不再简单的写“门开了”而是“吱——门开了”,不再是“录音机发出难听的声音”,而是“录音机发出嗞嗞哑哑的声音,像一把钝锯割着我的耐心”,毫无疑问,他们开始有意识的用细节描写来代替象“难堪、痛苦极了”这样大而化之的语言表达。  
  写作与生活中的多种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巧妙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水平。以上内容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如何利用电影具体而又深入的辅导学生写作,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