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加的意思:说不尽的饺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24:10

  把一则旧稿《饺子和饺子宴》挂在博客上,博友“独自踏节拍”很快就在文章后面评论道:“据说这玲珑的劳什子,是医圣张仲景于东汉末年从长沙传承来的。那么,饺子最初是否应算南方食品?只是多年后,南方人吃了米,而不喜了面食,于是,饺子便堂而皇之成为北方佳肴。近日在北京看到更有改良者,将饺子包成包子大小,煮熟,一打半斤,称这是北京的‘名’小吃。我晕……”

  “独自踏节拍”是经常来我博客指导的一位博友,印象中,此君乃极聪慧之智者是也。感谢他(抑或她)的提醒,使得记忆深处张仲景发明饺子的说法浮上脑海,但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十分模糊了。于是赶忙去查书、查网,还好,很快就有了眉目。

  先来抄一段《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中的文字─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名机,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人。幼好学,后拜张伯祖为师。据传曾任长沙太守。时瘟疫流行,他即辞官业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着《伤寒杂病论》,记治传染病方三十种,治疗原则三百九十七条。该书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再来讲一个从网上看来的传说──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的时候(按:此处和辞书上的说法略有不同),正赶上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受。

  回到家后,由于张仲景的名声早已经闻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门求医。张仲景有求必应,整天都很忙碌。忙碌之余,张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终于,经过反复试验,张仲景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按:这可能是出自河南人的说法;另有一种可能是出自湖南人的说法,认为张仲景是在长沙发明了“祛寒娇耳汤”,我的博友“独自踏节拍”好像就是持此种观点)。

  张仲景让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其实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娇耳”煮熟。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就在平时经常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有人去南阳看望。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

  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

  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就在那一年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在冬至这天去世,又曾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为了纪念他,也为了健身防病,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吃“祛寒娇耳汤”。后来,“娇耳”这个名称逐渐演变为饺子,而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的说法,也不胫而走……

  好动人的故事啊!看来,如今经营饺子的餐饮店,理应把张仲景供奉在厅堂之中,因为,创制饺子的祖师爷,分明非此人莫属也!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商子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