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姓蔡的有多少人:中国工艺品——泥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3:50:35

中国工艺品——泥塑  

2010-08-27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风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泥塑作为我国传统的工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泥塑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很多分类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题材分类,像泥塑的人物、动物、花鸟、建筑物等,还有各种器物,比如说小盆,小碗,小茶壶;如果从工艺上分类就是手捏成型的泥塑作品、模印成型的和半捏半印的,比如说做一个骑马人,人物是模子印的,马是捏出来的,然后把人物再安在马上,因为泥塑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很重要的工艺美术的品种,具备很强的艺术价值,艺术性很高,所以它那个作为一个收藏的选题还是挺重要的,一般泥塑都是三分塑七分彩,做好了以后要上底色,然后加饰彩绘,最后完成这个作品。也有一部分是保持泥土本色,不加彩绘的泥塑,像这样的作品都反映了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的成就,反映了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创作风格,是我们工艺美术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间艺术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民间泥塑的地方特色非常鲜明,每个地区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像无锡泥人,造型非常圆润,色泽比较典雅,做工也都很细,体现了江南泥塑秀美甜润的艺术风格;陕西凤翔的造型就非常简洁,色彩非常响亮,大红大紫,体现了一种喜庆,热烈的气氛;河北的题材比较多样,造型比较小,比较活泼;河南的淮阳、浚县这些地方泥塑的特色更为鲜明,比较古朴,另外有很强的神秘感。
   具有收藏价值的泥塑作品可以分三大类,第一类就是名家名作,著名艺人,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等创作的作品,比如像无锡柳家奎先生,做的《我爱北京天安门》,阿富等;第二类就是那些濒临灭绝的,濒临失传的泥塑品种,比如说像兔儿爷这是中秋节用的 ,兔子山的作品现在很少生产了,市场上较多的是复制的,那么原作品收藏价值就比较高,第三个就是现在各地生产的精品,那些粗制滥造的和地方特色比较弱的,收藏价值相对就较弱。
   现在一般对泥塑作品的评判可以掌握两个基本的标准,一个是它的审美标准,就是一定要体现它的艺术性,可以分析它的造型,分析它的色彩,包括表现的题材,这就需要不断的提高收藏者的鉴赏水平;第二个标准就是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是指泥塑的工艺,材料,他们所造成的作品的特性。
   在收藏方面除了我们掌握评判标准,掌握鉴赏标准以外,还要注意保存,防潮、防震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因为泥玩具牢度很差,另外最怕的就是水,所以注意好防潮,注意防震,另外一个就是一般的收藏家不太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注意避光,民间泥玩具的很多色彩都是品色,这个品色很怕光,所以最好是装在一个避光的环境里保存,这样对保护它的色泽,保护它的艺术品相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在投资方面主要就是现在有很多作品的作者已经不在了,另外有些品种已经面临着失传了,不再生产了,这样的东西相对的经济价值就比较高。

 

天津泥人张彩塑         

泥人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民间美术品,它由张明山先生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乃至世界认可。令人万分喜爱。“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朝的张明山是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1826-1906)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以家族形式经营泥塑作坊塑古斋。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

 泥人张的彩塑是用湿润软和易于捏塑的黏土,将形体大局依附于骨格的肌肉运动、衣纹变化、面部表情等,自内而外地逐步塑造而成,通过塑造把一切可以观察的色相、体积、造型、神态等综合的体现出来,成为体质、神态、光色相结合的形、神并足的塑像。它不单形象地表现人物,而且是「随类赋色」地刻划了人物的丰采,使默不作声的塑像成为「凝眸欲语」的有生命力的生动造像。在绘色时又须运用绘画的技巧,用勾描、渲染、烘托地达到苍劲、秀丽、典雅、素质、艳美的目的;表达出雅而不俗、丽而不华、素而不旧的效果。『泥人张』的作品是以塑为根本为骨法,而画则是使造像达到体积、光色合一的更接近真实的人物在创作上对不同题材采取不同的创作方法—文者肖长青秀文雅,武者肖短虎背熊腰。

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它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柔而成“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
   塑造好的作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泥人”彻底干燥后要入窑烘烧,温度要达700摄氏度左右,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
  彩塑的用色,现在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的颜料为水粉色,覆盖力差容易爆裂、脱落、褪色,不能长久保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使用丙稀色,尽管价格较贵,但优点很多,覆盖力强,不爆裂、不脱落、不易褪色,干后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冲洗,一件完整的作品一般需要30天左右。 泥人张官方网站地址:http://www.tjnirenzhangjyb.com/index.htm

 

 惠山泥人

         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末张岱的《陶庵梦记》卷七(愚公谷)里曾有一段记述“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泥人等货”。这是目前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查考,由此可见惠山泥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惠山泥人的原料──黑泥,取自于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1公尺以下,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极佳,非常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凭借这独特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了巧夺天功,灿烂绚丽的民间艺术文化。最初的惠山泥人属家庭副业,艺人们大多出自看管祠堂和种田的农民,他们在农闲时利用惠山泥捏制一些小玩意,俗称“耍货”,这些泥粗货大都用模型刻制,制作方便。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情趣盎然,每逢庙会、香讯、考讯、茧讯等季节,艺人们或摆摊或手托盘子,到处叫卖,彼受各界人士的喜爱。           
        惠山泥人代表作品“大阿福”,是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他是一个被神化的民间中健壮孩子的可爱形象,主要是取其镇邪,降福之意。相传在远古时代,无锡惠山周围丛林密布,古木参天,山林中出现了一只怪兽,称“青饕”,经常出没山林,伤害百姓,尤其专爱吞食小孩,祸横村舍,百姓不得安宁。于是,上天命“沙孩儿”下凡除害,扮做一对金童玉女,嬉闹游乐,引“青饕”出林,奋力搏斗,终将怪兽降服,惠山的百姓为敬重“沙孩儿”的恩德,取惠山黑泥塑像供奉,尊称为“大阿福”,如今“大阿福”她那笑容可掬、墩憨厚实的形象征兆着国泰民安,是欢乐祥和、友谊的象征。
       堪称“中国一绝”的手捏戏文,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 创作大都取材于京、昆、锡剧,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其制作全凭艺人用手捏塑,搓、揉、挑、捏、印、拍、剪、包、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装,统称“手捏十八技法”,拍拍捏捏,瞬臾之间神形生动的艺术之作便展现在眼前。据《清稗类钞》卷四十五“工艺录泥人条记载”,高宗南渡驾至无锡惠山,山下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繁万端,至此命作泥孩数盘,饰以锦片,金叶之类,进御时,大称赏,赐锦甚丰。其物至光绪时,尚存颐和园佛香阁中,庚子之乱,为西人携去。另有慈禧太后五十寿庆时(公元一八八五年),无锡地方官特意到惠山定购了一套精微的“八仙上寿”大型手捏品进贡朝贺,惠山泥人再次传入宫延。清宣统二年(公元一九一0年)南洋劝业会“审查得奖名册有着无锡泥人获银牌奖的记载,该会研究报告书(民国二十五年版)中说:“陈列手工业中有泥人,多数制其贫贱富贵之像精神体态,形音丰姿,面面俱到,旁观近视,宛若生人……”从中可窥探出惠山手捏泥人高深的艺术造旨。据一九三五年出版的《无锡概览》所载,当时惠山泥人作坊,店铺四十六家,从业人员二百余人,其生产形式是家庭作坊自成一体的个体经营,有泥制品、手捏泥人、石膏品三大类,每年入秋以后,有数百条船,至惠山浜龙头河,到惠山采购泥人再沿河运销各地,高档泥人,则随着前来无锡经营蚕丝米面的各地商贾,作为礼品带往远方。
        惠山泥人艺术土生土长于民间,几经苍桑,顽强地生长。在建国后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传统艺术得到保护、提高和发展。当时华东文化局专门抽调干部从事整理、发掘、研究惠山泥人,成立了“惠山泥人辅导工作组”,做了大量的考证、收集指导工作,留下了相当宝贵的历史资料。一九五0年十二月和一九五一年四月,先后成立了“无锡市手工业工会泥人石膏品业基层委员会”和“无锡市工商联泥人石膏品同业公会” ,以组织机构管理形式协调、管理、指导惠山泥人行业,制订了生产,审批管理办法。一九五二年六月,由著名艺人高标联合30多户店坊成立了“无锡市泥人石膏品第一分产联销处”,各户之间取长补短,统一对外销售,大大地增强了经济实力。当时惠山泥人行销全国各地,居东向西至青海乌鲁木齐,南至昆明、海南岛,北至齐齐哈尔。
        一九五四年七月一日,成立“无锡市泥人石膏品生产合作社,首批社员100人,这是泥人行业第一个集体经济实体,到一九五六年社员人数达到800多人,生产品种玲郎满目,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一九五七年惠山泥人开始出口苏联,东欧、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走向世界。同年在宝善桥堍(现址)新建1412M2厂房,成为无锡市最早的旅游开放单位之一,开始接待中外贵宾来厂参观,一九五八年七月三十日,在第二届第三次社员大会上,社员们要求并一致通过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惠山泥人厂”,同年八月十日,正式成立“无锡市惠山泥人厂”性质大集体,隶属无锡市手工业管理局。当年,派出专业技艺人员参加首都十大建筑的工程,重点参与军事博物馆的艺术装饰制作和沙盘模  型的制作。     
       惠山泥人发展迅速,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出口业务逐年提高,旅游开放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宾客,并且不断有国家级元首的来访。一九五九年五月,郭沫若同志来厂,见到惠山泥人欣欣向荣的景象感叹地写道:四十年前曾来惠山,泥人工艺已十分惆怅,甚为叹惜,今日复来见已成立工厂,集中八百人从事生产,此乃解放以来人民创造性活动,解放之最生动的联系化,古代传说人乃泥所造成,满眼泥人出自手中,八百工友均当今日之造化也。即兴挥毫赋诗一首“人物无今古,须臾出手中,衣冠千代异,肝胆一般同,造化眼前妙,流传域外雄,集中人八百,童叟献神功”的赞美诗遍。
        惠山泥人以其独有的艺术风貌,不仅受到国内人民的广泛青睐,还受到国外人士的欢迎。艺人们曾多次被邀请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香港、台湾等地,进行现场艺术表演和技艺交流,惠山泥人被誉为最富有东方神韵的民间艺术。
       如今的惠山泥人厂,占地18000M2,建筑面积14000M2,职工200余名,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于的工艺美术家、政府授予的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技艺人员30余人,是我国著名的研究、设计、展示、制作、销售惠山泥人的基地。许多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各项大奖,或被博物馆收藏,其中有:
   《金童玉女》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福子》获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山花奖。
    惠山泥人代表作《阿福》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
   《老渔翁》获全国旅游产品天马奖。
    为香港《天坛大佛》设计小样。
   《惠山阿福》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惠山泥人官方网站:http://wuxidaf.com/html/profile.asp

 

老北京泥塑

       北京有泥塑脸谱是久负盛名的,但这门艺术也经历过一段沧桑。
  据老人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北京各大庙会的玩物摊上就有脸谱出售。那时西城有位姓桂的满族人,爱好京剧,能诗善画,尤其爱好京剧脸谱。他每月领了俸禄钱粮,吃饱了没事可做,就用胶泥塑了一具脸型,晒干后,用它做模子,翻出些泥坯,模仿舞台脸谱勾画上色,经过不断改进,越做越精细,送给亲友,很受欢迎。后来,闻名求其绘制者渐多,人们称呼他“花脸桂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满族人没有地方领俸禄了,桂老先生眼看着自已那点家底越来越少,便开始做脸谱售卖。白塔寺的玩物摊很多,有个摆摊的姓李,一看脸谱很稀罕,就收下了,当天被一个顾客全部买走。此后,送去多少脸谱就收多少,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继“花脸桂子”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许多泥塑脸谱艺人,比较有名的如登如霖、李荣山、赵友三、石家兄弟、马成子等。这些老先生在脸谱艺术上各有风格,各具特色。
  从二十年代后期起,泥塑脸谱除在各大庙会上出售外,又发展到东安市场,各玩具商店和艺术品商店等都有经营,很受顾客欢迎;尤其是到京的外国人,回国时都想带些富有北京特色的泥塑脸谱馈赠亲友。
  二十年代后期,由北平丙寅采油公司东家傅某出资,开办了北平教育模型公司,聘请赵友三等人为技师,制作教学模型、泥塑脸谱 彩塑沁泥人。同时,东安市场丹桂商场开设了松竹梅商店,专卖泥塑脸谱,生意兴隆,除少数内销外,大部份供出口。他们还重金聘请著名京剧演员侯喜瑞、朱斌仙等为他们设计脸谱,大大丰富了北京的脸谱艺术。
  正当北京脸谱艺术呈现空前繁荣的时候,“七七”事变爆发,许多商店作坊倒闭,大部分做脸谱的艺人被迫改行。李荣山被迫去卖报,汪崇斌去拉黄包车,还有的去当小工以及闯关东。北京泥塑艺术顾显凋零。
  日寇投降后,又由于法币贬值,物价一日日涨,脸谱生意仍无起色。据说李荣山老师傅上午出卖力气,下午在家做点泥人、泥鸟;有时等米下锅,不得已到街头闹市,在地上铺一张高丽纸,摆上几个泥人、泥鸟、脸谱叫卖,以勉强维持生活。 
    兔儿爷的历史
  泥玩“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俗的标志之一,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说是“兔面”,也不完全是兔脸,只有嘴是三叉形的兔唇,其它部位更象人脸。兔儿爷的起源已难考证,至少明代就已经流行了。明朝人纪坤在《花王阁賸稿》中云:“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清代此俗更盛,兔儿爷的品种也更多,一般形象都是金枪红袍,雄踞在黑虎、白象、麒麟等身上,讲究的还有张伞盖或背插纛(音“倒”)旗的,像戏台上的武将,猛一看,威风凛凛,细看却是以性情温顺见称的兔子,令人忍俊不止。民间艺人别具慧心的创造,表现出北京人的浪漫心性和乐观幽默性格。而以兔儿爷为题材的歇后语,象兔儿爷拿大顶----窝犄角;兔儿爷掏耳朵----歪泥;兔儿爷着雨----一滩泥等等,更是表现出北京地方语言的诙谐特点。
  旧时京华,中秋节前半个月,东安市场、前门五牌楼、东四、西单等地,都有售卖兔儿爷的摊子,摊上架设数层楼梯式的木架,逐层增高,上面摆满大大小小的兔儿爷,人称“兔儿爷山”,为花团锦簇的团圆佳节,增添了烂漫色彩和欢乐气息。

 

黄陂泥塑
 

黄陂泥塑

黄陂是著名的泥塑之乡,尤以塑佛像见长。木兰山菩萨和武汉归元寺五百罗汉皆为黄陂泥塑中的杰作。黄陂区泥塑工艺厂制作的《七品芝麻官》、《八仙过海》、《金童玉女》和《莉娜小姐》等,形象生动,妙趣横生,逗人喜爱。他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到英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黄陂区泡桐店镇是著名的泥塑之乡,农民泥塑大放异彩,小型多样,造型富有泥土气息,既有严肃端庄的人物,又有滑稽诙谐的变型漫塑,从木兰将军到红楼仕女,从中国的神话人物哪吨到西方的著名艺术大师卓别林等,都塑造得栩栩如生。老艺人戴和清曾为来访的外宾当场塑像,在国外传为佳话。泡桐的泥塑曾到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受到欢迎。近年来通过推陈出新,创作出的很多题材新颖、构思巧妙、工艺精细、色调柔和、欣赏和实用价值兼备的优秀作品。如“花木兰”、“哪吒”、“孙悟空”、“卓别林”、“七品芝麻官”等,均以形态自然传神而获好评。此外,滑稽、诙谐的变形漫塑也获得成功。

 

灵台泥塑

来自自古崇尚礼仪,素有热情好客传统的灵台县。源于民间陶艺流行乡村农舍,初为玩具,后赋以祈祥,艺人代为传承,至今形成具有关中风格的工艺模式。制作中采用灵台“板板土”,经过砸泥、制坯、塑型、精抛、酚洗、勾线,妆色等十几道工序,全部手工制作完成。制作的泥塑充分运用夸张造型、线描形体、勾填绘彩等艺术表现手法、熔奇异、热烈、大气、朴拙、有趣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视角冲击力和装饰性。彩绘饱和喧嚣,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西部人粗犷豪爽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劳动者的生命内涵与纯朴感。近年来经过抢救、扶持、引导,灵台泥塑代有传人,尤以新开乡左相、张培弦、姚拴玉、独店镇冯兴业的作品精到传神。


 

      浚县泥沽沽
      河南浚县地方民间泥塑艺术。其产地集中在城关镇杨屯。传说当年瓦岗军打黎阳,在山上屯兵马。在瓦岗军中,将士们为了悼念阵亡的战友,就用泥捏制成他们的模样,从此就流传下来这种习俗。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庙会上,“泥沽沽”(中间圆,两头细尖,可吹出海螺号声的泥玩具)是农村大娘媳妇爱购的玩具。她们赶会后坐船回家,岸上的孩子唱道:“给个沽沽鸡儿,生子又生孙儿”。妇女们便在笑声中把泥玩具撒上岸去给孩子们玩耍。这种活动意寓添子添孙的瑞祥吉兆。 
     浚县泥塑有一百多种,分系列品种和单个品种两大类。系列泥塑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如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三国的刘关张和五虎将军,西天取经中的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杨家将、瓦岗寨中的程咬金、岳家军等,形象逼真,另外还有十二生肖等,既成系列,又可单个 看。与著名的淮阳太昊伏羲陵庙会泥塑相比,浚县泥塑更接近现实生活,显得生动活泼,自然,通俗,幽默。 
       单个泥塑的题材更为丰富。以鸟为最多,大的五寸许,一般两寸许,最小者二指大小。鸟类以喜鹊和燕子为主。各类鸟相映成趣,以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其神态,或憨态,或狡黠顽皮。鸡在泥塑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着红色的公鸡最多,多为站立,母鸡则以卧为主,即俗语所称"公鸡打鸣,母鸡抱窝"。 单个泥塑中的连体形象亦具特色,如猪八戒背媳妇,胖墩儿骑鸡,胖墩儿骑鱼,小妞儿坐莲花盆,小猴儿抱蟋等。 在单个泥塑中,艺术形象最为奇特的是长颈马,马头和脖子比全身还要长两倍。此外还有小猪,猪头比身子大两倍。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格外传神,体现出浚县泥塑的基本特点。 
       浚县泥塑在艺术传承中出现了几位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各具有特色,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艺术家有勤劳刻苦的精神,从少年时代即掌握了泥塑艺术,他们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虚心好学,自成一家。如:王兰田的作品以精致著称,造型生动、富有情趣;王廷良的作品朴实憨厚;李永连的作品则富于夸张,以豪放著称;而侯全德的作品以新奇而著称。他们中的"泥猴张"--张希和先生,更是饮誉海内外。

 

       淮阳泥泥狗
       河南淮阳地方民间泥塑艺术。淮阳古为陈国,传说是上古伏羲和女娲结合,及女娲用泥造人的地方。至今淮阴泥塑中仍有形如“人祖”猴的作品。淮阳城北有座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二民间举行太昊陵庙会。淮阳泥塑是庙会上引人注目的艺术品。人们将之作为辟凶、纳吉求子的吉祥物。泥泥狗是淮阳泥塑中有特色的一种,其它的“草帽老虎”、“猴头燕尾”、“四不象”、“歪嘴斑鸠”、“甩尾连鱼”、“猴骑猫”等,其造型多古拙神奇。现在淮阳县城东北的金庄、盛庄、陈楼等村庄,仍有许多艺人在做泥塑。 
       淮阳泥泥狗的历史:淮阳,古称陈州,是中国历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淮阳城北有“太昊陵”,俗称 “人祖庙”。“太昊”是形容伏羲像日月那样光明,以赞美他在茹毛饮血的人生之始,教民“作网罟,以佃以鱼,以赡民用;养六畜,以充庖厨”的圣德(《史纲评要·太昊伏羲篇》)。太昊陵“人祖庙会”的原始主题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娲,以求子孙繁衍。所以,至今仍保留着远古初民“生殖崇拜”的遗俗,如颂扬伏羲、女娲的“履迹舞”,再现“生殖崇拜”上古遗风的“摸儿洞”、“献旗杆 ”、“拴娃娃”以及各种动物下部的女阴符号等等,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延的永恒主题。淮阳“泥泥狗”,就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
        泥泥狗,又叫“陵狗”,在淮阳,人们称其“泥狗子”。在古代,“子”字多用于人名。有人把泥泥狗视为玩具,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无论从其实用性,或是就其显现出的艺术品位来看,回避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都是有失偏颇的。尽管其中的微型小燕、小香鳖之类是卖与儿童的,但那是被当成保护神而馈于孩子的,况且它又是教子思源敬祖的志铭。 
       淮阳泥泥狗的种类:“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泥泥狗”又称“陵狗”,当地人说它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淮阳“泥泥狗”造型古拙、怪诞,色彩艳丽,以黑色垫底,周身施以五彩纹饰。品种约有数百种,多为奇禽异兽或人、兽同体,诸如“人面猴”、“人面兽”、“猴头燕”、“九头鸟”、“人头狗”、“双头狗”、“ 多头怪”等等。其中,“人面猴”的形象被视为“人祖猴”,其造型肃穆、神圣,绝无一般玩具中动物猴的顽皮神态。  
       淮阳泥泥狗艺术魅力:“泥泥狗”中奇禽怪兽的造型,已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形体,艺人凭直观感觉进行创造。那些具有再现“女性 生殖崇拜”的纹饰符号,随艺人本能的直觉感受,施绘在虚幻、神秘的怪异形体上,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艺术 的魅力,使古老的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 使人仿佛又回到那个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 淮阳“泥泥狗”艺术的存在,实质是一种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 、罕见的民间艺术,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并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  
       淮阳泥泥狗工艺特点:泥泥狗是用胶泥(类同黄土高原的粘土)捏制而成,全身染黑色作底,然后用大红、黄、白、绿、桃红五色点画出由圆弧曲线、直线和点组成的各种图案,线条稚拙而生动,色彩绚丽又不失沉稳。泥泥狗造型古朴浑厚,形状奇特怪异,其题材包罗鸟、兽、鱼、虫与人物,可谓无奇不有,个个充满着一种虚幻的超脱神秘感,散发出浓烈的乡土气味和野性的芬芳。泥泥狗都是有孔可吹,声音悠远明亮。 
       1983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河南省民间艺术展览》中,泥泥狗一亮相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真图腾”、“活化石”、“现代的古文物”的美誉不胫而走。到淮阳对泥泥狗进行考察、采风者络绎不绝,还有的艺术家向民间老艺人学习,吸收泥泥狗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新的雕塑艺术品。现在,泥泥狗不但成为人们选购、馈赠和收藏的珍品,而且对于研究有着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及该社会人类生存状况、风情习俗都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泥泥狗是民间美术园地里携带有远古生命基因的长青树,愿它能给每一个接触或见过它的人带去福祉吉祥,也愿每一个人都能喜欢它。

 

     玉田泥塑 
    河北泥塑,雅拙有趣,题材吉祥,色彩喜庆,别有情趣。玉田县、新城县、蔚县、泊镇等地生产泥玩具自古有之。其中,唐山地区玉田县素以“古人种玉”而得名,该县以传统民间泥塑的乡土艺术为一绝,于1993年1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一—民间泥塑之乡”。从远古人类在狩猎实践中“灼土为埙”,到创造具有实用和审美价值的民间泥塑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以戴家屯刘凯为代表的泥玩具艺人就已蜚声于世。此后,经过历代泥塑艺人的不断努力追求,使玉田泥塑延续至今。玉田民间泥塑,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田园动物等为题材,用泥土捏塑形象,经彩绘后成为泥埙,供少儿把玩,有的在泥腹底镶一支用芦苇制作的小笛,有的在顶端扎两个“鼻眼”直穿两侧深孔,口吹顶部或背部等处小孔,泥埙便发出奇妙悦耳的音响,玉田泥塑俗称泥人或泥笛,造型一般为椭形体,单纯简练,内镶苇笛,外观色彩强烈而协调。在制作工艺上,大致需取土和泥、捏泥胎、制泥模、合模装笛、修整晾晒、铺白粉底、调胶、敷彩等八道工序。其代表作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大公鸡》、《搬不倒》等。这些半塑半画以画为主的小体泥彩塑,造型单纯简练,以白色做底,敷以红、黄、绿、黑各色,内藏皮筋、铁丝簧,能活动,苇哨作响,牛皮纸连结,兔皮做鼓,摇动能出声。


 

       高密泥塑
       高密泥塑起源于明代万历初年,原由高密聂家庄一户穷苦艺人从捏锅子花开始;经过本庄艺人们世代相传,使其由粗到细,由简单造型到复杂结构的生产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形、色、声、动俱佳的民间工艺品。主要产品有“叫虎”、“摇猴”、“摇蝉”、“叫鸡”、“座狮”、“泥娃娃”、“牧童”、“花姑”、“梁山伯与祝英台”、“刘海戏金蟾”、“八仙”等70多个品种。这些产品自进入市场以来,久销不衰,供不应求。高密泥塑,粗犷豪放,构图完整,色彩艳丽,独具一格。因此,在参加全国举办的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中连连获奖,被收入《中国民间工艺大典》,曾到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还被宋庆龄基金会收藏,并作为礼品赠给外国贵宾。 
       高密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罕有之佳品。

 

       聂家庄泥塑

       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是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聂家庄分东西聂家庄,地属高密县的姜庄镇,东西聂家庄聂姓为大姓,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制作“锅子花”(一种以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形极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可作为礼花点放)进行销售谋生开始,便有人跟着仿效。到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此时演化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出现了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民谣说:“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此后又经过近200个春秋,使其完成由简单造型到复杂结构的演变,逐步形成现在具有声、形、色、动的艺术品,品种达150余个。 
       高密姜庄镇聂家庄的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罕有之佳品。 聂家庄泥塑无论是创作题材的选择,还是泥玩的造型、色彩的运用,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深刻影响,扑灰年画和剪纸表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鸟兽虫鱼等,都可以在聂家庄泥塑中找到。在艺术造型上,聂家庄泥塑向剪纸靠拢,大胆夸张,注重神似,力求简约概括,似于不似,与天津“泥人张”注重写真的艺术手法大异其趣。在色彩运用上,聂家庄泥塑追求鲜明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用色少而精,以桃红和大绿两种基本颜色为主,却能把动物和人的神情衬托得恰到好处,又不失浓郁的民间情调,在这一点上,聂家庄泥塑与扑灰年画是一致的。聂家庄泥塑还吸收了扑灰年画上“明油”和“涮画”的技法,加强了泥塑作品色彩的亮度和晕化效果。

 

大吴泥塑
   潮州民间有两名俗语叫“银湖小姐,大吴翁仔”(“翁”谈“安”),不仅形容银湖的小姐美貌俊俏,更赞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土翁仔”,巧夺天工,美妙绝伦。 
   大吴泥塑历史悠久,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南宋末年,曾随父亲在江苏无锡经商并学会了惠山泥塑艺术的福建漳浦人吴静山,南迁入潮至此定居,以制作泥塑玩具为生,从此此艺代代相传,至明朝中期初步繁荣。清朝乾隆至清末最为鼎盛,1000余人口的大吴村就有泥塑艺人400多人,几乎是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研究员罗雨林说:大吴“这段时间(1736至1911)的生产规模、数量,远远超过当时全国最出名的江苏无锡惠山和天津‘泥人张’。” 
   大吴泥塑的类型:土翁仔
   大吴泥塑产品最多的是戏剧人物造型,有一出戏几个人物的,有剧中的一两个主角的。整台戏的称“大斧批”,一两个人物的分“文身”和“武景”,即文人或武将中的老中青男女,都包括生旦净末丑。这些产品,一是供人家厅堂或神像前陈设,称为“翁仔屏”;一是供社团元宵游灯之用,称为“花灯”。它们的身高一般在7市寸至12市寸之间,“花灯”则比此高大得多。 
   其次是俗称“土翁仔”的玩具型泥塑,有各式各样被称为“喜童”的儿童人物和各种动物造型。其中的鸟兽类还被做成洞箫式吹得响的,俗叫“土唏胡”。 
   再次是木偶头像。清朝末年,自古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的皮影戏(潮人称“纸影戏”),其泥塑头像(俗称“翁仔头”),全部都是“大吴产”。 
   泥塑产业的兴旺,使大吴村泥塑作坊林立,并涌现一批很出名的“字号”,如利合、财合、福合、祥合、财记、喜记、荣记、金记、胜记、秀记等40多家。台湾吉特利美术馆至今仍珍藏着这些字号的300余件泥塑代表作。台北艺术大学雕塑系讲师陈奕恺赞扬大吴泥塑人偶的五官神态、身段肢体或武功姿势等,彰显出主题故事性的戏剧张力,其艺术成就不亚于天津泥人或佛山石湾。 
   大吴的泥塑作坊不仅引来四面八方的商人到此采购,而且他们还在浮洋镇开设一条“翁仔街”,“翁仔街”的俗名至今犹存。 

 

 

嵊县泥塑

一、生产历史和现状
  嵊县泥塑是嵊县传统的手工艺品,它以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而驰名国内外,远销世界各地。嵊县泥塑创制于民国前,当时该县城关镇东街设有菩萨店,艺人们用“手捏泥人”的方法,手工制作并出售出售观音、财神等泥塑产品。1978年,嵊县成立了泥塑厂并投入小批量生产,1979年正式投产。目前该厂已有职工130多人,年产值60万元,泥塑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从1981年起销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等10多个国家,外贸收购额达20多万元。1983年,嵊县泥塑获全国旅游内销工艺品大会表扬奖,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出口产品,品质优良”的荣誉证书。1984年被评为省优产品。《乔太守》、《梁山好汉》获省玩具旅游产品一等奖。《少林武僧》、《京剧脸谱》、《钟馗》分别获省创作设计一、二等奖。
  二、产品及工艺特色
  嵊县泥塑造型简洁洗炼,讲究艺术趣味,强调姿态传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外形精雅小巧,便于携带。最小的微型沁塑只有钢笔那么大,然而嘴眼分明,形态传神,生动细腻,在的也不过20厘米。表现技法精炼,造型精美。 嵊县泥塑产品花色品种多,共有200多种。产品造型以夸张变形写意为主,情调文雅,题材广泛。有古典名著里人们喜闻乐观的人物;有神话,民间传说和人们向往的喜庆吉祥题材,也有戏曲、舞蹈、少数民族题材和各类动物等。
  嵊县泥塑采用当地的特产乌黑泥为主要原料,经过轧泥、翻模、低温烧结(部分泥坯)绘彩、喷漆等工序加工而成。乌黑泥细腻洁净,砂子小,粘性好,可塑性极佳,资源储量丰富,为发展泥塑产品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安塞泥塑

安塞民间泥塑制作的主要材料是当地产的一种红色粘土,俗称红胶泥,先把胶土用水和成糊状,经地窖过淋,等余水渗干,把泥挖出在平板上,加适量麻纸或棉花,用木棒反复捶打,直到纸絮或棉絮在泥内分布均匀时,再用双手举泥在板上用力摔掼,到泥成总块,再掼成长方形,用塑料纸包严,三天后便可捏制。作者创作时,为了充分表现各自的审美要求,还得借助用柏木制成各种尖、细、圆、扁、方、斜、凸、四和多齿等大小不同的工具,通过点、按、挑、刻、画的手法和泥点、泥线的堆积去塑造各自认为最美的形体。
   安塞现代民间泥塑,虽然是安塞民间艺术中的一朵新花,但她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虽源于面花,保留有面花的捏塑痕迹,但又能充分发挥“泥”的性质,通过多种不同工具和手法,把一个具体的形象刻画得丰富多彩。再加上她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淳朴的认识,创造出了具有一定的气势性,传神性,情趣性和启迪性的似象非象的原母体造型,使安塞泥塑有了内在美,与这里的天、这里的地和这里的人形成了和谐与统一。人们可以从这有限的具体形象中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可以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安塞现代泥塑和安塞民间绘画、安塞剪纸一样,都是自我表现自我欣赏的民间艺术品,前面说过,它源于面花,广大妇女在捏百花时,从来不考虑透视比例,不求其样,比如捏雀雀燕燕和鸡,头都是一个样子;只是在身子、翅膀和尾部稍加变化便可分清是雀是燕还是鸡。捏塑老虎和狮子,只在头部和尾部变化便可说明是什么。从不细雕细刻,全靠她们平日对生活的认识,感觉和各自的审美意识,凭借灵心巧手,抓住既能表现其特征,又能表现其神韵的特点去塑造形象。
       安塞现代民间泥塑是刚刚兴起的一枝民间艺术新花,但已初步形成安塞地域文化的艺术特征,她不同任何地区的泥塑,已引起国内外艺术界的重视和赞赏,前景十分广阔。

 

 

白沟泥塑

河北高碑店市白沟镇是全国闻名的泥塑之乡,据传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开始主要是塑泥人,俗称"泥娃娃",也叫"寸人",內容多喜慶吉祥,先上粉底,再施彩繪,線條簡練流暢。分吹響、擺設、手捏、印模等類。白沟泥人是用模子叩成素坯后,涂一层白粉底儿,用红、绿、黑、蓝、黄等着色、品种造型粗犷、质朴,色彩简练、鲜艳,富于民族特色。工艺虽然简单,但形象生动,颇为有趣,泥人底部还装有苇笛或塑有口哨,价格低廉,很受农村儿童喜爱,销路甚广。它所用泥土幹後堅實不裂,造型古樸、粗獷,色彩濃重、艷麗,構思大膽,富於幻想。还塑一些口哨、小鸡、小鸭之类的小玩艺儿。后来学艺人员增多,不断创新,发展到高达尺余的大泥人、佛像和飞禽走兽。白溝泥哨多取材於禽獸,亦有部分神話人物。造型注重突出頭部特徵,強調神似形略,誇張變形,哨體下部留回氣孔。大可近尺,小者不足一寸。随着人们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开始塑造戏剧人物群像,如《穆桂英挂帅》、《三打白骨精》、《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人物等,并出现大量当代题材的塑品。这些艺术品经过粉白、上色加工,形象逼真,妙趣横生,畅销各地。 

 

凤翔泥塑

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于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经考证专家们认为,其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所不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它以创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出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并以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威武可爱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而称道,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喜爱,是馈赠亲友的艺术珍品及陕西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镇宅辟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日常清洗:使用柔软干布轻擦忌用湿布及水洗。

      

东巴泥塑

东巴教中用泥作材料塑造宗教形象,远没有面塑那样普遍。面团造像在宗教中有多重的含意中。首先它是食物,以食物来招引神鬼聚拢,是先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在招鬼行为中表现尤为突出。东巴取面团在所有祭祀主人身上吸几下,在所有房屋圈舍门窗上吸几下,其目的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鬼魂,从人们身上诱引而出中,吸附于香味四溢的面团之上,这是功能一,有招引神鬼之功效。然后将面团造成神象,让被祭祀者形象化,使参与祭祀的众人感受到鬼神的存在,亲眼看到恶鬼(鬼偶)被破杀或被抛向深渊。此乃功能二,使玄乎而神秘的宗教观念变成一出情节生动,并可参与可体验的戏剧。最后,神偶被焚烧,诸神随烟升天而去,鬼偶被砍杀后扔向深谷。完美的结局让人振奋,这便是功能三了。      
       用泥造像没有这许多功能,首先它不能引导神鬼的到来,神鬼缺场,祭祀何用。其次,泥为贱物,造神不恭,所以泥是决对不能用来塑造神像的。然造鬼无所不可,但只能造些居于远处的鬼王。仪式之目的并不是要招引这些鬼王,而是要把作崇村寨家人鬼赶往鬼王处。纳西民间有传说:史支洛恭,南方鬼王,牛首人身,血盆大口,喜食各类小鬼。所以,东巴们乐于将小鬼赶住史支洛恭鬼王那里。 

东巴们会在房院的一角或院外的树林草丛中,做一个鬼寨,用泥捏个鬼王坐寨中,并施丰厚的鬼食,让其安心寨内,不外出侵挠民众,同时也有诱惑小鬼们前往的用意。总的来说,在纳西东巴教中泥塑用得不多,造形也较之面偶简略。

 

西藏泥塑

西藏的泥塑工艺历史久远,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就产生了泥塑工艺。 
        泥塑的主要材料是塑泥;泥塑的工具藏语叫“代万”,可称作“抹子”。它是一种铅笔状的木棍,两端各有一个平行的铲面,有的铲面刻有相互交叉的印槽,专门用于塑造像的泥壳,还有的铲面用于抹光塑像的泥壳。  
        泥塑制品及工艺
        1.泥塑佛像,特别是泥塑大型佛像,首先,按一定比例做一个尺寸合适的木架(木模),周围缠绕上能粘附塑泥的禾秆;其次,用兰草绳和绵线把禾杆捆扎起来,做成毛坯;再次,在毛坯上涂抹覆盖上塑泥;最后,用扶子等工具,塑造出所要塑造的佛像的骨形、躯体、和衣饰,至此,佛像就算塑成。
         2."擦擦"是藏语的译音,意思是"用模子挤压印制的泥塑"。这种泥塑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佛陀、菩萨、神灵、上师及其象征供品等的浮雕,是用硬模挤压而成或用单面凹凸板模压成;另一类是小型的佛像和带有佛塔的"佛塔小山",是用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软模的一种模子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