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让生活更美好:脏腑与五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2:31:21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并没有清晰的脏腑概念,往往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等并称,没有脏与腑的概念区别。最早提及“五脏”一词的是《庄子》一书,而集中体现了齐国稷下学宫思想的《管子》一书,最早明确指出五脏即为脾、肺、肾、肝、心,并将之与五味、五肉、九窍等相配合,已经能够初步体会到五脏与五行间的联系。

早期藏象学理论众多,莫衷一是,仅“脏”的数目就有“五脏”、“六脏”、“九脏”、“十一脏”、“十二脏”等很多种说法,“胆”、“胃”、“肠”、“脑”等在不同的书中被指为诸脏之一,直到两汉之际,《黄帝内经》在经学思想的指导下,以五行学说为核心,将各种不同说法都基本统一到同一个藏象学理论体系框架之中,即形成了后来我们所熟悉的藏象学内容。

战国时代,中国的解剖学是非常发达的,医家们对尸体的解剖活动也非常重视。《灵枢·经水》篇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灵枢·肠胃》对人体消化道的各个部分,包括唇、口、舌、咽、胃、回肠(即小肠)、广肠(即大肠)的位置、长度、广度、重量、形状、递接关系等,一一具体描述,而且这些记载还是相当准确的,如大小肠长度与食管长度的比例为35:1,这与现代解剖学测量的37:1,基本吻合。



五行万物归类示意图

《内经》根据人体内部五脏六腑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将它们分为三类: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内经》对前两类尤其重视,对两者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与区别:“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本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这种理论,由于其概念明晰,很快为人们接受,并为后世所遵从。《内经》中对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分别有详细描述,如心主血脉和神明;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与分清泌浊;肝主疏泄和藏血;肾主生殖、生长发育及水液代谢;胃主受纳水谷;小肠主受盛和化物等。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命活动。机体生命活动十分复杂,有些生理功能往往需要几个脏腑配合才能完成。如水谷的转化、输布和排泄,除靠脾胃的腐熟运化和传输作用外,还必须依赖肝气疏泄、肾气温煦、肺气宣散、心脉载运功能等,这都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

在两汉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经学是当时的显学,《内经》对藏象学的认识深受其影响。尤其是五行学说,对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藏象学说认为,虽然五脏六腑都各自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但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脏、腑及各器官、组织、形体诸窍之间,是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的。藏象学以五脏为主体,运用五行理论的组织原则,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联系成有机的整体。五脏则代表着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藏象学又运用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方位、季节、气候等与人体五脏功能系统密切联系,勾划了一个内外相应的整体脏腑模式。

   

自然界

方位

西

季节

长夏

气候

湿

星辰

岁星

荧惑

镇星

太白

辰星

五化

五畜

五谷

五音

五色

五味

五臭

人体

五脏

五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体

五官

五华

五声

五志

发育

 
《内经》通过五行归类,运用五行学说来推求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生命之间以及脏腑与体外自然界的同类相应与五行生克关系。中医基于“天人相应”的观念,认为可以通过天地五行之气的盛衰变化来推知人体五脏之气的盛衰变化,从而对疾病的发生与变化趋势做出相应的判断。由此形成了相应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等理论。

五行学说的引入,促进了中医藏象理论体系的成熟,标志着中医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