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用韩文怎么读:家誡---歐陽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04:46

家誡                                 歐陽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1。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2,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3玉也;人之性4,因物則遷5,不學,則捨6君子而為小人,可7不念8哉?

 

 

一   作者簡介

 

歐陽修(公元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親用蘆桿教他認字。仁宗天聖年間進士,曾任參知政事等職。由於支持范仲淹推行政治革新,與朝廷中的保守勢力形成對立,也因此而遭忌恨彈劾,曾屢次被貶。

 

歐陽修是當時公認的文壇領袖,對宋代文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散文、詩、詞各方面都成就卓著,其中散文的成就最高。他的文章,無論議論、 事,或是寫景、抒情,都簡潔曉暢,氣度從容。他平易婉約的文風,代表了北宋散文的主要風格特色。

 

二   注釋

 

1.        「玉不琢」四句:原出《禮記?學記》。意思是璞玉不經琢磨,不會成為貴重的玉器。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會明白道理。

2.        常德:恆常不變的本質。

3.        害:損害。

4.        性:品性。

5.        因物則遷:隨 外部環境改變。

6.        捨:放棄。

7.        可:這裏表示反問,難道可以的意思。

8.        念:考慮,反省。

 

三   賞析重點

 

本文把人的品性與玉的本質作對比,闡明了學習對於人的重要意義。

 

《禮記?學記》這樣說過: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人不通過學習,不能知道做人的道理。然而玉石作為一種天然物質,具有恒常不會變化的品質,即使不將它雕琢為玉器,也不會損害它作為玉石的本質。但是,人的品性則會隨 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不學習,則不可能成為君子而只能變成小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幾句話引自《禮記?學記》。《禮記》常常用比喻的方法來說明道理;這裏 眼的是人和玉之間相同的地方,用玉的雕琢成器,來比喻人們需要通過學習才能明白道理。這幾句話對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來說可說是耳熟能詳。歐陽修在文章的開頭提出來,似是陳套,但原來他並不是要再闡釋這幾句話,而是提出一個新的角度去看事物。他敏銳地捕捉到二者的不同,由舊句生出新意:玉有「不變之常德」,即使不經雕琢,仍不失為玉;而人的品性「因物則遷」,若不學習,則無法成為通達事理、有益社會的君子。通過這一對比,更深化了學習的重要性。

 

這篇短文見解精闢,雖只寥寥數語,卻意味深長,發人深省。

 

【想一想】

 

1.        你為甚麼上學讀書?你從學習的生活中得到了些甚麼?

2.        我們除學習課本知識外,還需要甚麼方面的鍛煉和培養,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3.        除了上學讀書外,我們還可用甚麼方法去學習呢?

4.        上美勞課時,當你悉心地完成一件作品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