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复数用什么表示:理性与概率———经济分析中人的行为假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9:18:25
        抽象的最优状态是不存在的,理性的人也只有在现实中的种种约束下去寻求最优的状态。

  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这是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基本行为假定。在经济学家眼里,人们出于本能地追求自身私利的行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要假定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呢?因为经济分析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成本收益计算,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在一定的条件约束下实现某种最大化。

  人是生存在一个稀缺性世界中的动物,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成本收益计算,有道是:天上不会自动掉馅饼,免费的午餐并不存在。人们必须通过付出才能得到,但人们也不会长期做无效的付出,只有在付出带来的好处大于此付出的代价时,人们才会选择付出。人们心中的这本账就是成本收益计算。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想要做的事情很多,然而能做成的事情却很有限,因此便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一个经典性的难题所提出的:“假如你的老娘和女友同时落入了湖中,在只能救一人的情况下,你会救谁?”若将这一问题询问不同的人,也许答案会各不相同。譬如,第一位先生说:“我会救老娘,因为老娘今生今世只有一个,女朋友嘛,以后还可以再有!”而第二位先生则说:“我会救女友,因为老娘会游泳!”

  由此看来,这两位先生自然是有一些不同的。第一位先生可以说是一位亲情至上主义者,而第二位先生则是一位地道的现实主义者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两位都是理性的,在紧急情况下,他们都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假如他们在此紧急情况下,不是如此而是惊慌失措,既想救老娘又想救女友,结果两个都救不了,那才叫不理性呢!

  理性也是在一定约束下的某种最大化。按照经济分析的逻辑,抽象的最优状态是不存在的,理性的人也只有在现实中的种种约束下去寻求最优的状态。在前述的难题中,将老娘和女友都救上来岂不是更优的结果吗?但在实际给出的条件下,这又是极不现实的想法。因此两位当事人就只能在只救一人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的选择。但具体来说,第一位先生在此约束下选择救老娘是一种最优选择,因为他是亲情至上主义者,所以选择救老娘;而第二位先生在老娘会游泳,而女友不会游泳的条件约束下,选择救女友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务实的最优选择。

  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这一经济学的行为假设如果是可以接受的,那么现实中怎么还会发生种种似乎是不理性的行为呢?比如,大家都知道酒后驾驶是相当危险的行为,可交警总是经常查到有人酒后驾驶。人不是理性的吗,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里我们需要把理性和概率联系起来分析。从个人驾驶的角度来看,这种危险性始终只是一种概率,而并非必然发生。假如这个概率为1%,那只是意味着他每酒后驾驶100次,可能会发生一次事故,因此,一个理性的个人也完全有可能冒一冒这个险。

  但若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酒后驾驶却是十分可怕的行为。因为如果社会每纵容100次酒后驾驶,根据1%的概率,总会出一起事故,尽管其它99次没事。所以,从全社会的角度,交警严查酒后驾驶也是理性的选择。由此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性和社会的理性有时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