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宾语从句有哪些: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的“徐汇模式”—上海市徐汇区教育系统中小学党建工作访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48:05

      近年来,上海徐汇区教育系统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二•三”的党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使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高度融合,保障了校长负责制的正确运行,使校长专心办学,推动了徐汇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编者按] 第一次听上海徐汇区教育党工委王纪远书记讲徐汇区教育系统的党建工作是在2009年9月。随后,我们认真研读了相关材料。2009年10月底,我刊又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有关研究人员一起,就这个主题与王书记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走访了几所学校。通过采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过去8年来,徐汇区教育系统突出“大党建”的思路,以“民主、公开、服务”为基本原则,创造了“一个主题、两个载体、三个坚持”的党建工作的“徐汇模式”,使校长负责制始终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了徐汇“一流城区、一流教育、一流队伍”的工作目标,印证了“党建就是生产力”这一重要结论。
      在我们的印象中,基层教育系统能够像徐汇区这样,使党建工作摆脱形式主义、融入中心工作,做得如此全面和透彻的,在全国还很少见。  

        一、徐汇区中小学校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的背景
        问:长期以来,我国基层教育系统都在摸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徐汇区教育系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格局,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王纪远:徐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是在实践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是努力把党中央关于基层党建的一系列指示内化为我们的认识,与我们的实际相结合,转化成我们自己的思路和举措,找到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的过程。这些年来,徐汇区逐步形成了我们称之为“一•二•三”的党建工作格局:一个主题,即“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发挥好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两个载体,即“让群众高兴、让党放心”活动、深化“凝聚力建设”活动;三个坚持,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坚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一个主题”确定了校长对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系和党建目标,“两个载体”确定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内容,“三个坚持”确定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抓手与途径。三者的目标、功能、运作规则形成了一个系统。这样的党建工作格局和校长负责制的全面贯彻落实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
       问:徐汇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王纪远:那是在本世纪初。当时的情况,一是中小学校推行校长负责制后,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党的组织功能退化、组织作用弱化、工作边缘化、党员意识淡化等情况,集中表现为组织比较涣散;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种情况必然反映到教师队伍中,集中表现为教职工对自身的个体利益越来越重视,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跟不上,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比较混乱;三是中小学校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聘用合同制,还出台了“内退”等制度,许多学校出现了聘用纠纷,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投诉基层干部的信件急剧上升。
       问:党建工作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党建工作与校长负责制是什么关系?您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
       王纪远:中小学党建工作是校长负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必须解决上述问题。1999年,上海市出台的《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明确表述:校长负责制是中小学校的领导制度体系,也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它包含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既互相支持、协调、配合,又相互监督、制衡,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缺少,否则就不是全面把握校长负责制。那么,为什么校长负责制在贯彻中存在许多偏差呢?一是教育培训不够;二是有些干部素质不高,适应不了新要求;三是指导乏力。因此,中小学比较普遍地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行政,轻党组织;重校长,轻书记”的现象。
       再如:在学校干部任用方面,虽然上海市有关校长负责制的文件中既有“校长有提名权”的规定,也有“党管干部”的要求,但在执行中,不少人把“校长提名”的前置条件忽略了,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虚化了。于是,许多学校出现了在干部任用上党组织知情不畅、群众参与不了的局面,中层干部的任用也成为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中小学校无论实行什么领导体制,都离不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研究中小学的管理制度,包括讨论现代学校制度问题,如果撇开了学校党组织作用和党员队伍建设这个要素,都是脱离国情的讨论,容易产生误导。同样,校长负责制如果不包含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会在方向上发生问题。因此,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校长负责制这一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二、中小学校党的建设与校长负责制
       问:如您所言,校长负责制本质上并不是“校长说了算”,还必须包含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这两块。但要改变实际上存在的“校长说了算”的状况,你们是如何起步的呢?
       王纪远:我们首先抓培训。基本办法之一是让每个干部认真研读文件,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程序进行开卷笔试,保证每一位学校主要领导都接受过培训;基本办法之二是在培训中展开研讨,允许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但我们对讨论中的观点要进行旗帜鲜明的讲评,该肯定的要肯定,该批评的要批评。在原则性问题上,主要领导要敢于讲原则,不能怕得罪人。这一轮的培训成效比较明显,至少澄清了许多错误观点。此后,大家对校长负责制的认识就逐步清晰起来了。
       问:解决了观念和认识问题,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还得有具体办法吧?
       王纪远:这是我们紧接着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有制度、有程序。十六大报告强调党的建设要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据此,我们在2003年制定了《关于徐汇区中小学校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实施意见》。这个文件有两点贡献:一是规定了学校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形式和程序,在实践中,我们还不断强化“程序大于权力,过程重于结果”的理念,使党组织参与决策变得可操作、可检查;二是规定了十余类大事、要事必须依照程序首先提交支委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后,才能交付有关会议(如校行政会议、教代会等)正式审议,这就保证了党员对学校重大工作、重要事项、重要问题做到“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形成了“党内三先”的制度,使得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做到了有内容、有程序。与此相应,我们也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立足岗位、体现‘三高’”的要求,即党员在自己的岗位履职上要比同类岗位的其他教职工体现出更高的思想境界、更高的工作能力和更高的实绩贡献。由此逐步形成了党内“三先”、党员“三高”的机制,使得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权利、有义务。
       问:这对党组织自身和党员自身的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啊。
       王纪远:确实,党组织要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党员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给党组织和党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2006年以来,我们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先进性建设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为抓手,以先进性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主线,逐步形成了具有徐汇教育特色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大体有学校中心组学习、党员每年不少于96小时集中教育活动等制度,此外还建立了中小学校党建督导制度。在全区教育系统进行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受到中组部有关领导的肯定,这与四年多来我们坚持不懈抓“先进性建设”是分不开的。
       问:依此看来,在纠正了有关校长负责制的片面理解后,党组织的作用凸显出来,并形成了校长、书记融合,党务、政务融合,党员、群众融合的“大党建”格局。
       王纪远:“大党建”是我们的目标,现在,我们把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解释为包括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内容,这也符合十七大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问:党组织如此全面地介入学校管理,那校长的权力又怎么体现呢?
       王纪远:校长的职权主要体现为办学上的管理和教育教学上全面负责的自主权。党组织不直接做行政工作,不直接组织教学工作,而是围绕学校的发展,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保证学校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我们有不少校长在办学方面很有思路,他们的思考和举措都得到党组织的充分尊重和党员的大力支持。所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包括保障和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三、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问:前面您提到,在校长负责制下,学校党组织要发挥作用,那么,最能体现这一作用的地方在哪里?
       王纪远:在党管干部原¬则的落实上。2002年,我们抓住中共中央颁布《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机会,建立起一套选拔任用干部的制度和程序,并形成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党组织主导、全员参与,即教育系统校级(含幼儿园)后备干部的推荐采取每次推荐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步,全员参与、人人推荐,通称为“海推”;第二步,全体党员、管理干部对“海推”上来的人选进行“再推荐”。在这个过程中,党组织的“作用点”有四个:一是全员动员,宣讲上级文件和本校操作方案;二是主持两轮推荐,在第一轮推荐后,对“海推”结果做具体分析后提出人选,进入“再推荐”程序;三是根据“再推荐”结果,按1:2确定考察人选,并实施考察、出具考察报告,再确定正式人选;四是经党内通报、校内公示后,正式上报区教育党工委。我们明确,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必须由支委会集体讨论形成支部意见,支部书记要在考察报告上签名。
       问:全体教职工参与推荐能做到吗?
       王纪远:能做到。2003年以来,我们已连续做了4次全系统、全员参与的校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平均全员参与率达到95%以上。现在,全系统已经形成了干部没有经过规定程序的不提任、多数群众不认可的不提任、未经组织考察的不提任的共识和规则。
       问:6年来,这一制度实行的效果怎么样?
       王纪远:第一,2003年以来通过推荐走上领导岗位的200多名年轻干部绝大多数都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他们很珍惜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在岗位上都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履职,他们也都比较认同和支持这一制度。第二,年资较深的校长书记们也都认可了这个制度,他们认为这套办法减轻了自己的压力,不会像过去那样容易招来非议。第三,2005年以来,各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也开始参照这一制度进行。
       问:采用“海推”的方式,有没有可能使“好好先生”被选出来,或者使业务强但不适合做管理的教师被选出来?
       王纪远:这些年来因干部提任工作而收到的反映信件极少,但有一件我们就会认真处理一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突出的问题。至于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我们有一套全员参与的年度考核测评的综合评价机制。几年来,也有个别因年终考核不合格而调离岗位、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但绝大多数年轻干部的考核评价结果都比较好。这说明全员参与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总体上是成功的。
       问:那么,徐汇教育系统是怎样评价干部的?
       王纪远:从2003年起,我们将校级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民主评议工作由教代会代表参与扩大为全体教职工通过无记名票决的方式参与。基本步骤为:干部年终述职报告在校内公示三天,让全体教职工都看到;在考核测评会上,由全体教职工进行民主测评;如果有1/3以上的教职工认为某位干部不称职,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做出不同的组织处理,有的调整岗位,有的改任副职,有的退出领导序列;教职工测评占综合评价的50%,上级和职能部门的评价占综合评价的50%;在什么范围考评,结果就在什么范围反馈。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考评机制,但上述几条原则始终不变。
       问:我们感到,你们在党建工作中对培训非常重视,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王纪远:干部教育的关键是如何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针对干部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中的问题实施教育。我们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训“内化、结合、转化”的要求,即要把中央和上级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做法。相应地,我们在每一次主题轮训中,学习交流发言也体现这一要求,规定交流发言的“4:2:4”的结构比例,即40%的容量谈体会和认识,20%的容量分析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40%的容量谈培训后推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教育培训工作分为两大块:一块由教育党校负责组织。每个干部每年都要参加一到两次专题研训,每个干部在三年内都要参加一次为期两周的轮训,每个党员都要参加五年一次的集训;另一块由各单位党支部负责组织实施经常性的教育。现在,全系统党员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不少于96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活动。
       问: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效果如何?
       王纪远:三年前,上海市和兄弟区县教育评价部门的专家对我区44所小学进行了全面调研,他们认为学校领导的精神状态普遍良好;2008年上半年,市教委组织100多位专家对我区学校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价干部队伍“精神状态好,办学有思路,执行力强”。
       四、民主、公开是学校党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形态
       问:我们了解到,徐汇教育在管理中十分强调民主、公开的理念,您能否谈谈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是什么关系吗?
       王纪远:党务公开带动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党内民主带动学校的民主管理。
       2003年以来,教育党工委把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列为基本工作任务。我们首先抓教育,在全体干部中逐步强化两个意识:一是牢牢树立党内以党员为主体、办学以教职工为主体的意识;二是强调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党的工作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其次,抓制度。2003年以来,我们出台的有关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文件达十个以上,比较重要的有《徐汇区教育系统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徐汇区教育系统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评估办法(试行)》和《徐汇区教育系统基层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与要求(试行)》等。这些制度的起草都按照“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审议稿”的递进程序,在全系统干部群众中上下结合、反复讨论,因此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较强的操作性。再次,抓推进。基本方法是调研与检查。从2005年至今,我们每年都对全区所有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累计检查学校536次;2007年还对全区134所学校的7412位教职工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最后,抓评估。每年我们都针对调研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鼓励先进、批评落后、纠正不规范,并把检查评估的结果纳入到学校年终的绩效考核中。
       问:校务公开到底包括哪些事项?
       王纪远:学校工作能公开的统统公开了,公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问:徐汇教育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以来,取得了哪些实效?
       王纪远:这些年的实践表明,没有公开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和谐,没有和谐就没有凝聚。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在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改善干群关系、密切党群联系、维护教师权益、促进校园和谐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举个例子:局里收到反映干部问题的举报信、投诉信,2004年为50封(人),2005年为22封(人),2006年为19封(人),2007年为21封(人),下降了60%左右。2005年以前许多校长书记会认为校务公开是工会的事,现在校长书记都认为校务公开是自己的事、是党的事。
       五、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让校长专心致志办学
       问:据我们了解,徐汇教育在干部管理上比较严格,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纪远: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校长们面临的诱惑很多,弄得不好就会跌入陷阱,因此对校长们要施大恩、行大惠。所谓施大恩、行大惠,就是要结合日常工作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并努力在制度、程序建设中予以体现。这是对干部的真正爱护。这些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与教育系统的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紧紧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岗岗有责、覆盖全体、“三风”并建的路子。我们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建立起“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度,不断增强带头、带班、带队的“三带”意识,对发现的违纪违规情况都实施了责任追究,每年至少有一次以案说法、以案说纪、以案说规的“三风”建设推进会,以此长敲警钟。这几年来效果明显,行风、政风测评满意率不断提高。
       问:你们有哪些具体做法?
       王纪远: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第一,校级干部的收入与学校分配脱钩。从2002年开始,校级干部的收入报酬标准由教育局确定,津补贴由教育局统一核发。现在,校级干部不在学校领取货币收入、不享受学校的行政福利已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为。
       第二,强化监督,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我们从2002年开始着手治理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在全区逐步推行“明白交费卡”,一校一卡,把收费项目、收费价格、批准机关逐一列清,每个学生家庭都有一份;把学校规范收费列为年度办学绩效考核的红线,对违规撞线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并公布结果,还要公开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这几年被追究责任的处级干部就有4人,其中两人还是上海市特级校长。
       第三,停止学校经营性行为,不再有所谓的“ 经营性收入”。一是从2002年起,用两年时间关、停、并、转校办工厂130余家;二是从2002年起,把学校门面出租的租赁权收归教育局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收款项全部纳入教育经¬费事业账;2006年进一步加大“退租还教”力度,所有出租出借的校舍,合同到期后一律收归学校使用,至今已办结学校70多所,共退出商家200余户,面积2.8万多平方米;三是从2004年起,严格禁止学校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提供校舍,清理和关闭“校中校”,切断了学校的所谓创收渠道。
       第四,重点整治“小金库”,保护干部不犯错。2002年以来,我们根据举报线索认真查核“小金库”,无论涉及哪所学校、哪个校长,都予以严肃处理,还在系统内进行通报,处理一例教育一批。两年前,一个曾获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称号的年轻校长,因“小金库”问题受到了留党察看和行政撤职的处分。
       问:除了这些措施外,有没有建立一些长效机制,保障校长专心办学?
       王纪远:有的。一是2002年就组建了教育局的会计管理中心,实行统一记账和委派管理,会计由学校管理改为教育局统一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审计、监察机构。2002年我们建立了教育局审计室,对校长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现在已形成了3年一轮“审计-反馈-整改-回访”的机制。
       六、“高兴、放心、凝聚力”是学校党建的载体
       问:您能否介绍一下徐汇教育党建的“高兴、放心”和“凝聚力建设”活动的情况?
       王纪远:“高兴、放心”活动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密切基层干群关系的¾¬常性活动。2005年以来,我们把“民主、公开”作为“高兴、放心”活动的重点,不断完善“公开、    公平、公正”的制度程序,让教职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氛围中愉快工作,形成了“高兴、放心”活动的长效机制。
       “凝聚力建设”活动是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¾¬常性活动,也是学校党建的总抓手。2005年以来,我们把“服务”作为主题,以“成就教师”作为着力点,以制度的公开、程序的透明鼓励教师将个人的发展需要与学校的发展要求紧紧结合在一起,在学校发展的同时让教师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形成了“用感情凝聚人、用事业凝聚人、用发展凝聚人、不忘帮困凝聚人”的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凝聚力建设”活动长效化的路子。
       问:您是否认为在学校的所有管理中,“公开、公平、公正”最为重要?
       王纪远:是的,在当前的形势和环境下,尤其要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加以建设。因为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全部工作要求我们的党政负责干部一要讲忠诚,二要讲感情。忠诚,即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忠诚;感情,是指我们对办好学校的主体-教职工和我们的教育培养对象-学生充满感情,唯有如此,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结 语
       徐汇区一直是上海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较高、质量最优的地区,可以说,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系统创新功不可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高度融合,民主、公开和服务的机制凝聚了广大教职工,推动他们在创建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徐汇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表明:党建就是生产力!
                                                                                                          (编辑 沙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