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最好的汽车:也说“庐山烟雨浙江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19:41

清·袁江  观潮图
佛学研究网讯  很多学佛的师兄和一些对唐诗或国学有兴趣的人都已经将大诗人苏轼——苏东坡居士这首《观潮》作了很多注解。末学对中国文化诗词没有研究也于佛法所知甚少,本不应胡乱说三道四,但是却对这首宋诗打从第一眼起就说怎样也难以忘记。
全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一样的,于此也是其神髓及禅意所在。
第一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就如我们常常久仰一些名胜古迹,对于某些东西或事物非常憧憬向往。对于庐山的烟雨凄迷之景因为经过他人的赞赏就更加令人神往。同样地,浙江省钱塘江的观潮闻名天下,就好像很多在他省的人都很希望有一天看看中国的首都再到天安门广场看看方能称自己为中国人,也有很多外国人和海外华人也希望能够一登万里长城,亲身体验一下这威巍的古老建筑如何令到当时的人民免受蛮夷的攻击和侵略,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壮大和文化的酝酿。就算现在追星一族也是一样,很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偶像合照、拿签名、甚至近距离接触。我们在平时也逃不出这样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惯性地就被平时接触的广告宣传所诱导,希望拥有一些名牌货某一类产品。这里头都是我们自己的攀缘心在作祟,听人家说一下就怡然神往。
“未到千般恨不消”正是我们的“有所求”心。既然有了这些不断的期望、盼望,如果不达到目的的话这颗妄心就不断地追求。但是如庐山或钱塘江这样闻名于天下的地方,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缘分去游玩一番的。于是心里面就七上八下的,一定要亲身体验方能满足。正是佛说八苦里面的“求不得苦”。看到小孩子要玩具要吃东西时候,不就是“未到千般恨不消”吗?我们因为这颗心妄动,被境缘所牵,心里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上上下下,如猿猴满山跑没有一刻宁静。
对于“及至到来无一事”,有人认为这正是当那些苦苦的追求达到了之后才发现不外乎如此,没有什么特别,真的是见面不如闻名来的有吸引力。也有人认为这和辛弃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那首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如今识尽愁滋味”的时候。可是末学的感受却和这两种意境有出入。首先于“不外乎如此”的说法就是本身的期望比现实高,而苏东坡居士在写此诗时已经是晚年了,其对佛法及禅悟已有相当高的造诣。随年少时自视甚高,东坡居士到了暮年已经看破很多对立攀缘之事,应不会还用如此高傲气势写出此诗。另外的“如今识尽愁滋味”的说法却是反过来又一种沧桑落魄、屈屈不得志的感觉。虽说苏东坡被贬边疆,但于此抱怨即不似学佛已久且有一定领悟的大居士。此句所指正是“歇”了之时。一切追求都因为我们这颗妄心处处攀缘没有停歇。就算我们学佛人也是一样,到处学法参访,找明师求悟道,处处落在相中,以为有一实实在在的佛法可求,执着在法上。却不知道一切本自具足。参禅者抱着一句无味话头,咬着含着,就是吞不下吐不出,一下碰个正着得见本来面目,才知一切参话头,参公案、看话头功夫只是借妄修真,把自己逼得喘不过气来,在无门前入门。得见本来面目、得知本地风光也就是找到让此心歇却之处。本来无事,我们却自添烦恼。
最后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巧妙地将禅悟境界描绘得淋漓尽致。在上一句的铺垫下,当能歇去,当原来本无事,再重新看一下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原来我们加诸于境上的一切贪求和艳羡目光已经再无意义,其空性与不实已被看透。就好像从前的追星族长大了,发现以前的不实际,再看以前崇拜的明星,已经可以脱离往日的痴迷来重新看待。庐山的烟雨就是庐山的烟雨,在这时已经不被世间的吹嘘左右我们的观察。就如彻悟了的大德高僧,已经过了见山不是山的阶段,到最后见山仍是山。也是区别于用“识”观察而自己妄自添加感慨的迷时,达到以“智”直视万物实性,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不妄加标签,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不再以“我”为颠倒分别想,而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即汉来汉现,胡来胡显而本身纤毫不染。同是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却意境完全不同。
迷和悟在事上可能没有区别,但是在理上早已是两回事。看到很多人对悟境有所追求,以为神通以为在生理上的变化就是悟境,那么就且看“庐山烟雨浙江潮”。(信息来源:西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