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calculations:有孩子的请进:给孩子完整的成长,而非完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48:04
有孩子的请进:给孩子完整的成长,而非完美 

生活小感:

  • 天真: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布莱尔

  • 好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莱辛

  • 兴趣: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黑格尔

在家上学——父母“宣战”了

浙江义乌商人徐雪金放弃自己打拼的公司,回到家里办起“学堂”,专职教育自己的儿女,今年春天他创办了“在家上学联盟”网站,仅仅半年时间,就引来了全国各地“在家上学”家庭的关注,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知音”,每天谈论火热。该网站的会员已经达到了1800人,徐雪金创建的“在家上学”QQ群已经开通了3个。
“在家上学”已经出现在全国各地,河南郑州、新乡、南阳、信阳都有追随者。“在家上学”为何兴起?“在家上学”的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在家上学”培养的孩子能不能系统地学到知识?会不会缺乏伙伴?
放弃生意专门在家教育孩子
今年36岁的徐雪金,是江西景德镇人,他2003年初到了浙江义乌,经过打拼创立了一家从事出口生意的公司。公司生意正红火的时候,他却作出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2009年时,他暂离“老总”的职位,专心在家教育他的一双儿女。从此,他开始了两年的“妇男”生活,到后来,他的小儿子徐晓朗和外甥徐博洋也加入了进来。
他的这一决定缘于徐雪金女儿一次不成功的学校教育经历。2009年,5岁的女儿徐菲娅到了学龄前受教育的时间。他不惜花重金把女儿送到了当地一家颇负盛名的幼儿园。一个月后,他发现活泼开朗的女儿并不适应“条条框框”过多的幼儿园生活。


从最初缺少概念,到逐渐有所感悟,他对“在家上学”这种新形态的教育方式产生浓厚兴趣。今年春天,他在义乌成立“在家上学联盟”网站,志在把全国“在家上学”的家庭联系到一起共同探讨……[详细]
金领放弃百万年薪 与妻子创办小学堂
为了孩子的教育,老李和妻子叶万红可谓煞费苦心———2008年至今,为了迁就孩子上适合的幼儿园,他们搬了5次家;去年,他们的孩子天天从幼儿园毕业,当过12年小学语文老师的叶万红辞掉工作,自己在家教了天天一年……他们一致想给孩子找一所奉行“爱与自由”理念、让孩子“完整地成长”的学校。
“心理、精神与灵性教育,是我们传统教育最忽视的。一个老师要教四五十个孩子,压根没精力去关注这一块。”叶万红说,孩子的创造力都被扼杀了。老李则认为,传统学校老师更多是研究教案,而没想过弄懂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加上中国家长也不懂孩子,是很糟糕的事情。
今年5月,两人租了一套一厅一室的房子当学堂,取名“六月小学堂”,并动员朋友把孩子送来上学。开始朋友都一拍即合,但后来都一拍两散,

学生虽然没招够,但小学堂还是在6月份开学了,当时只有天天与另外一名小孩。
叶万红说:“爱一个人就让他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尊重他的个性,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如果将来天天觉得扫马路也觉得开心,只要他能养活自己,那我也赞同。”……[详细]
武汉个性妈妈培养“圣贤女”
客厅中放着2米长的特制书桌,旁边还有黑板;房间里摆着上千册图书,大多是古今中外经典;墙壁上挂满书法、国画作品;卫生间贴着数学算法卡片……目前10岁的彭心慈,在校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半:2岁时上过几个月幼儿园,小学一年级上了一学期,一年级下学期至二年级上学期每天在校上半天课。三年级起,她完全“在家上学”。
刘红介绍,女儿现在的生活安排如下:周一至周五凌晨5时30分左右起床,读经典或英文一个半小时,然后早餐;8时至9时,周一、周三、周五做家务(洗碗、拖地、择菜等),周二、周四做运动;9时至12时,读中文国学经典;12时至13时30分,午餐时间,同时看电视(限看《百家讲坛》栏目);下午阅读中英文经典;晚餐后运动、学习数学、自由阅读、写日记等;周六、周日是玩乐时间,没有学习任务。“读中文经典、学英文等,我和丈夫陪她一起;数学由她爸爸下班后教,也请了优秀老师教;我们还请了专业教练教她锻炼身体,如武术、游泳等。以前她还专门学过美术。”刘红说。

记者眼前的彭心慈,会背很多经典,爱画画,英文十分流利。她自称“无漏居士”,并在自画像边写道:“总不知愁为何物,因号无漏焉。繁闹多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从不会意,也不忘食……好友或于电话邀而请之,或于楼下呼而喊之……尝画烂画自娱,颇示己志……”
刘红曾在书店工作,后辞职当起全职太太,一心一意相夫教女。“我认为,孩子12岁前,多读国学经典更重要。我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很早,上小学前她已经背完《大学》、《中庸》、《论语》,以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等。到6岁多上学时,她已经可以自由阅读小学阶段所有语文教材……[详细]

自由自在,美国200万人在家上学

“在家上学”在中国绝对算得上新鲜事物,但在国际上,“在家上学”有一个通用英文词“homeschooling”,是美国19世纪末开始萌芽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并于20世纪50年代蓬勃发展。1993年,父母自教自养的法案在美国50个州均获通过,目前在美国已有200万学生在家上学。在家上学已经成为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教育形式。
一个家庭的“非主流的教育试验”
因为厌倦每周40个小时的枯燥工作,父亲在1972年时辞去了当时在出版社的工作。那时,父母刚刚30岁出头,按照父亲现在的回忆,当时两人“仍想探索整个世界”,于是他们买了6张去欧洲的单程机票,带着四个不足7岁的孩子,以及仅有的3000美元资产便上路了。年轻而又富于理想化的他们,认为可以让这段旅程成为我们的“移动课堂”。
在这之后的4年中,父母践行着他们“自由自在的存在方式”,带领我们游历了西班牙、英格兰以及墨西哥,并最后定居在圣路易斯。除了传统的写作、历史以及地理课,我们也会在体育课上跟随父亲练习瑜伽。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我们还可以走上街头,自己去发掘、感受当地的环境与生活。
最终,我们每个人都安定了下来,甚至于我那秉持“自由放任”态度的父亲,也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与人们当年的担忧完全相反,我们四个

兄弟姐妹没有一个成为“社交无能儿”或学校里的后进生,我们当中有三个人毕业于优秀大学。玛丽现在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合伙人,詹姆士克服了阅读与拼写的问题,并先后成为几家主要报刊的首席编辑;我则与父亲一样,成了一名作家,还是一名剧作家;约翰的人生道路走得稍微曲折一些,他现在是一名成功的地产开发商。
母亲在文章中总结说,家庭教育体现了她最为珍视的信仰。“孩子的人生不是产品,不能因社会、学校或工作环境而被模式化。”时至今日,母亲仍认为当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详细]
美国200万人在家上学
在美国,有很多家长放弃公共教育的“福利”,自己担任教师在家教育孩子或是聘请专职老师,在家上学的人数不断上升,从2007年的150万达到了现在的200万人以上,大约占学龄儿童的3%。这些孩子中有“星二代”,也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但更多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们随时可以进入公立或私立中小学继续学习。

教材可由家长编写:美国基础教育包括十一项课程,它们是英语阅读能力、拼写、语言运用、数学、科学、社会学、历史、健康卫生、体育、职业教育和音乐入门。教科书可以自选,另外由于美国在家上学发展已久,有专门的出版社为他们准备课本和教师指导手册,就算使用自编教材都是合法的。
家长多才多艺:如果家长不能教授某些课程,可以自主选择老师,老师无需拥有教学证书。不过,担任教学的家长或教师都是多才多艺的人……[详细]

愚蠢的考试和绝望的体制,怎奈何?

“在家上学”到底是不是好事情,现在实在说不清楚。表面看来,这是对公立学校的一种挑战,姿态绝决,包裹着太多的教育希望。冷静下来想想,这样选择何尝不是太过悲情。毕竟,对现行教育制度与教育模式的彻底不认同,是必须为之付出现实代价的。
逃离北京,办中国的“夏山学校”
大理苍山学堂,建在云雾缭绕的苍山半山腰,面朝洱海,溪流茶园环绕,再往上走就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学堂的创办者陈阵今年初“逃离北京”,他诗意地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了追寻梦想的生活;为了远离都市,回归自然,有诗意的栖居;为了让孩子逃离永无止境的作业、愚蠢的考试和绝望的体制,我们逃离北京,来到大理。”
因为自己有孩子,梦想的生活里就不能没有理想教育,于是,就有了苍山学堂。陈阵只打算收15个学生,包括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在这里完成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他们具体而远大的理想是办一所中国的“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作为因材施教的典范而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创办者英国教育家尼尔认为:“要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所著《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就是以夏山学校为榜样创作的。

“我们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最自然的环境,让他们在不打扰别人的原则下,在上大学之前学他们想学的,做他们想做的。在自然的怀抱里,在苍山洱海之间,在树林和茶园之间,在野生和放养的动物之间,在熏陶和自我探索之间,在自由自律之间,快乐学习。”陈阵在向这一目标努力。在今年暑假的入学体验班里,每天到山上采蘑菇成了学生的必修课。
“在家上学”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其实,目前选择子女“在家上学”的都是有限的人群,对大部分人来说,只能远而观之,不能效而仿之。其所需要花费的人力财力让普通家难以承受。“在家上学”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吗?
从法律上而言,“在家上学”以至私塾教育的形式还存在法律上的模糊。一方面,倘若是社会力量办学,在办学程序、收费标准甚至内容等方面就需要接受监管。另外,《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如果父母将孩子送到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集中学习,是不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从道理上而言,虽然“在家上学”存在争议,但应当明确其存在的合理性,应当从在家接受教育或说私塾学堂的形式中,看到教育发展需要自由、需要被宽容。爱因斯坦曾言,教育应该提供精神创造所需的基本因素有两点:一是“神圣的好奇心”,二是“内在的自由”,既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省察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而能独立思考。这就需要社会给予教育足够的便利空间。

儿时享有自由的孩子,长大不一样

童话大王的教育方式另类得很著名:儿子从小就直呼父亲的名字,小学毕业就辍学,完全由父亲在家展开私塾式教育。而父亲郑渊洁,这个2009年以200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2009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的童话大王,自称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更加“童话”的是,郑渊洁80高龄的父亲郑洪升依旧活跃在微博上。
父子“合谋”的童年
郑亚旗的学校时光并不怎么愉快。开学第一天,郑亚旗问郑渊洁:热的屎比凉的屎好吃吗?郑渊洁奇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问。原来是一个女同学上课忘记带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她:“你以后吃屎都接不到热乎的。”从那个时候,父子俩就开始密谋不上学了。
小学毕业后,郑亚旗开始了他的私塾生涯,教材就是郑渊洁编的。这是10部以标准教材为参考、童话主人公皮皮鲁、鲁西西贯穿始终的教材。

傍晚,郑渊洁会带着郑亚旗到附近的河边去散步,那是另外的课堂,也会找出来电视上或书里的话题,天南海北无所不包。
郑亚旗8岁的时候,郑渊洁就给他“打预防针”:“18岁前,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18岁之后,我就不管你了,而是我要什么你给我什么。”郑亚旗18岁那年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超市搬鸡蛋。此前,郑亚旗去各种公司递简历、面试,基本上都不成功。原因是:小学学历。
即使在频频碰壁的时候,郑亚旗也坚信父亲的教育方法没有错,他从未怪过父亲没有让他继续上学郑亚旗认同郑渊洁的一句话:“人活着不就是经历?你以后就算找不到工作当作家了,你也有与别人不一样的视角,能比别人写得好。”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朋友说他们的超市雇搬运工。郑亚旗就去了。一个月后,一直痴迷电脑技术的郑亚旗找到了报社网络技术部的工作。一年以后,他成为部门主管。
郑亚旗在2005年创办《皮皮鲁》杂志,2010年创建了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任CEO,他把老爸的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在郑亚旗16、17岁的时候,他不愿意让人知道父亲是谁。后来,我也想明白了,这些东西我不必介意。他给了我这个平台,肯定是一个优势。有人在我的微博上骂我,其实就跟在姚明的微博上说:‘你不就是因为你爸你妈长得高,你才能去打球吗’一样。”
郑亚旗的爷爷叫郑洪升,80岁了,微博开了一年多,他在微博上写:“我想对年轻的父母说,你们的孩子现在虽然还小,但转眼就会成年。别束缚孩子,自由最重要。儿时享有自由的孩子,长大不一样。”……[详细]

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期待的人生”

也许是对假大空教育的厌恶,我们的教育最近十几年来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教育者不但抛弃了教育应有的崇高与神圣,也抛弃了孩子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有的只是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或者进行直截了当的“社会化”教育――在严酷的升学竞争中训练明天孩子的“生存能力”,即使有所谓“理想教育”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及“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之类的“切身利益”诱导,还有各种暴力凶杀电影电视卡通漫画的耳襦目染……
做梦的年龄,却睁着一双早熟的眼睛
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在少年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对善的一往情深的爱怜与呵护,以及对美的

一往情深的憧憬与向往;于是,小学生向同学的心脏捅出了尖刀;于是,中学生向母亲的头颅举起了榔头!当然不是说教育应该回避现实,更不是把学校办成“乌托邦”;然而教育不仅仅给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
童年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也许童年只结束于一次偶然降临的钢琴考试,而缘起是全社会的艺术教育潮;
也许童年只结束于一段上了街找不到玩伴的落寞,而缘起是太多的独生子女都留在家里玩电脑,街心花园也没了孩子的喧闹;
也许童年只是结束于进了一所名牌小学,而缘起是优质教育也教会孩子早早地懂得胜出的必要;
……
有多少种力量在无情地掠夺着孩子们的童年,而且还是以种种十分高尚的名义!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托词之下,追求着成人自己所需要的虚荣,甚至还是依照一些家长的自我补偿心理在精心“设计”着孩子遥不可及的“未来”!
在我们成人世界里,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像鲁迅先生那样,为曾经撕毁过弟弟的一只风筝而深深地忏悔?“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鲁迅先生笔下的挖何首乌、采桑葚,捉了苍蝇喂蚂蚁……的童年生活,在今天的孩子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们不给孩子们以地球,却去教他们地理;不教他们语言,却去教他们语法。他们渴望的是叙事诗,供给他们的却是编年的史实和日期……最可悲的是,在这些孩子中,有许多人早已习惯了这种了无生机的童年生活,并渐渐地认同了这是必须付出的“成长的代价”。
教育理论家周贝隆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足够的闲暇、玩耍,不但是青少年享有美好童年和青春的天赋权利,也是现代教育的特点。”惟有七彩的金色的童年,每一个成年人都有推卸不了的一份责任,那就是——放牧孩子的心灵,把童年还给孩子。

让孩子完整的成长,而非完美

孩子考试分数高了,家长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于是,各种奖励接踵而来。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家长就觉得孩子“不争气”、“没出息”,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得出成绩都不高,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也表现不好。家长的这种做法,让孩子觉得,高分数、高名次能带来老师的喜欢、同学的佩服、家长的自豪;低分数、低名次则只会让老师不重视、同学看不起、回家受惩罚。如此一来,孩子为分数而学习、以名次为目的竞争求胜,也就理所当然了。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平凡并不等于平庸。很多人对平凡不屑,整天就想着成功,成功教育,成功宣传,铺天盖地,仿佛人生只有成功才有意义
比起一个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家长往往更重视孩子能否考上好学校,学校更关心的是多少学生能考上,政府关心的是哪所学校考得好。

当分数成为关系到教师是否下岗、学生前途命运、家长深切期望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形下有多少人能对它无动于衷漠然视之?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许多学校把分数视为头等大事,众多处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更是围着考试的指挥棒疲于奔命。
在这种功利化和单一化的评价体系之下,孩子被肩膀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压得透不过气,以致出现诸如“交朋友先看成绩”、“成绩好才是真的好”等等荒谬的行为和想法。
智商是上去了,背后却是以情商、心理等方面教育缺失为代价。
什么是完整的成长?家长、学校没时间知道,也似乎没必要知道,因为只要考了高分就说明是优秀的、成功的。至于孩子是否能够完整地成长,没有人关心,甚至连孩子自己也不会在意。就这样,孩子完整成长的权利被活生生剥夺。
一把椅子缺一条腿不完整,我们的身体缺少一个部位也不完整,教育和学习只有一个动机也是不完整的。


“完整”不是“完美”,而是多元化的发展。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给孩子灌输知识,而在于能够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准许孩子能够成为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小说《晚霞消失的时侯》中女主人公南珊有一段话——
“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它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

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因为正如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幸福一样,教育的不同阶段同样有不同的主题。理想与现实,玫瑰与毒刺、美丽与邪恶,真诚与虚伪,热爱与憎恶……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都是应该或拥有或经历或感受的,但对于成长于特定学段的孩子来说,是否都应该将这些一股脑儿全部展现给他们呢?
不,对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教育者只应该给他这个年龄最需要的东西。这不是对孩子的欺骗,而是对人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