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 访客 缩写 翻译:不在纸上描摹苏州文史--苏州文化散论之上半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2:53:12
老胡侃史之二
不在纸上描摹苏州文史
--苏州文化散论之上半部分
苏州  胡伯诚


蒙蒙细雨最能体验苏州园林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姓名)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对文化的关注是空前的。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空间,即便是一场非常直露的商业炒作,策划者也需要借文化的外衣来打扮自己,但是,当全社会表达出一种对文化的渴求时,文化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文化的标签贴得满街都是时,我们却在茫然中连文化的影子都没找到。

    这便是现今的社会现状。文化正逐渐的被幼稚化、庸俗化、实用化。

    苏州自然也不例外。

    苏州曾经有过十分辉煌的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譬如说,明清两代,苏州文化即代表着中国文化,它的标志是以明朝前期的"明四家"为滥觞,一直延续到民国的"章氏国学讲习会",苏州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

    苏州是个读书的地方。这是当时人的共识。

    苏州的文化地位是依仗苏州的经济地位铸造的。

    今天,苏州的经济地位同样是全国领先的,苏州也同样期待文化上的飞跃。首先期待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期待出现苏州的文化群体,期待出现探索型的智识团体。我们还不敢奢望出现苏州的文化巨人,但希望出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人和专门家。

    苏州文化的将来用什么来展现呢?它的标志是什么?苏州文化在十年后,三十年后,五十年后,又是何等模样?

    而今,苏州最热闹的文化现象是文化遗产。

    苏州已经有了昆曲,古琴,古典园林,苏州古镇等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一批国字号的、省字号的遗产在等待发牌。

    (这里插几句:苏州人看来将非常富有苏州特点的,而且够得上国字号,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疏留了。--"香山帮苏式建筑"。明初,苏式建筑进了紫金城,今为故宫;清朝,苏式建筑进了皇家园林,乾隆将嘉兴烟雨楼、苏州狮子林、无锡寄畅园整个儿仿建到颐和园,都是苏州"香山匠人"的杰作。到了现代,自明轩以后,苏州园林的出口热方兴未艾。所以,苏式建筑堪称既有国际水准,又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

    但是,文化苏州不能仅仅依靠一批遗产来支撑。报载:苏州用在文化遗产上的花销,已经高达10亿元。这就很让人担忧,苏州人玩不起的。即便有钱,也不是这样玩的。

    文化需要投入,需要扔钱,但这不是文化的全部。否则,财神爷可以当文化部长了。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文化更是一种教化,一种修养。有的时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品位"。陆文夫先生在描述文化的这种属性时,用了四个字:"若隐若现"。

    苏州文化还有另外的路可走。

    先说小处着手。再说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营造"文化苏州"氛围,从地域做起。

    我觉得:在苏州的巷口、街口,凡是在此巷此街,有值得后人纪念的文化建筑和文化遗存在,都可以"树碑",以扩张苏州的文化历史资源。

    请注意,这里我用了"扩张"这个词。所谓"扩张苏州的文化历史资源",与"盘活存量资金"的概念是一样的。一个用在文化上,一个用在经济上。

    举个例子。苏州有世界文化遗产六大名园。我们可以在市内各主要路口,为这些名园树立"导向牌",如果我们做了N个导向牌,我们的辖区内就多了N个姑苏名园。对苏州人而言,增加了自豪感,对外地游客而言,提供了方便,感受到苏州人对文化的珍爱。

    干将路工程结束后,人们发现,在凤凰街口,为著名诗人、教育家金松岑故址留了一方卧碑,沈长全为保留苏州文化做了一桩好事。

    民国年间,张大千的哥张善孖曾在网师园殿春簃喂养过一只乳虎,张大千的九个字"先仲兄豢养虎儿之墓"一上墙,便成为网师园一大掌故,一道名胜。这一碑一碣,就把姑苏名人遗踪从纸上、从资料上搬了下来,近年来,苏州市文管会已为一些名人故居做了铭牌,但我们觉得还不够。尚有故居的,可在巷口树导向牌,只有遗址的,可以做纪念柱。形式上,用一横一竖两块木料也行,用独木单柱也行。请注意,采用这种构件的好处是,费用极低,更新方便,常换常新。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一些名人故居和历史公共建筑或被拆除或移作它用,都是难以避免的。现在,老房子拆了,我们可以用立一根木柱的办法,来表达对历史的尊重。

    苏州司前街的看守所,曾经是"七君子"的重要活动场所,树一块碑应该没有什么争议的;东小桥弄3号,是国民党元老吴忠信的故居,吴忠信的身份很特殊,与孙中山相交甚密,与蒋介石也情同手足,这还是次要的,吴忠信曾为西藏的主权问题做出杰出贡献,为他树一碑,也是应该的。书院巷的巡抚衙门,至少有两个卖点,一个是苏州光复与程德全,另一个是林则徐曾在衙门后院种过双季稻的。把这段文字整理出来,总比光秃秃的一个什么文保单位来得精彩。干将路边有一条小巷子,叫唐家巷,苏州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小学就诞生在这里,而且出了很多名人。另外,象新桥巷的沈钧儒故居,十全街的李根源"阙园"故址,十梓街的顾颉刚顾家花园,等等,都是国家级的名人故居。

    以此类推,把这些有关苏州文史的点与线串联起来,便有了"文化苏州"的经线和纬线,走进苏州市,你的感觉肯定大不一样。--文化扑面而来。

    中国人有一个情结,叫牌坊情结,这也是典型的中国文化。苏州原来的牌坊也非常多的,有石牌坊、木牌坊,解放后大多因为市政建设而陆续的拆除了,但依然有好的,精致的,留存到今天,象北塔公园,盘门三景,民治路万寿宫。我们这次的提议,也是这种牌坊情结的延伸,只是形式变了,内容也变了,变得现代了。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中国需要用历史文化来唤醒自己的良知,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不仅是非常可怕的,在其他民族面前,也是自取其辱。

    一幢牌坊,曾经聚集了封建社会的全部道德观、人生观、是非观,是一座精美绝伦的精神载体,而我们今天所要做的,要向整个社会表达今天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新历史观。小小的一个木柱子,同样是一座能量无尽的精神载体,只是我们的不繁琐,更时尚,更简便。

    相信我们的新牌坊情结,能让每一个来苏华人感受到共鸣。

    "小处着手",就是花极小的投入,把苏州文史从纸上搬出来。 (未完待续)

 



江南春色中的耦园 石冷而花艳 网师园万卷堂 整修中的苏州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