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培 陈厚早:丹道名词解释——火里栽莲--------刘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0:14:34

  在讲内丹的道教经书中,“火里栽莲”是一个惯用术语,它作何解释,这要联系儒家的性情学说、中国哲学史上的儒道互补和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思想。  性,在儒家有人性、天性、本性等涵义。隋唐佛教用以指佛性,“性名自有,不带因缘。 若带因缘,不名为性。”(《大智度论》卷三十一)程朱学派以性为宇宙的本原,“性是太极浑然之体,本不可以名字言。”(朱熹《答陈器之》)可以说,性是超越任何客观条件和关系的东西,在中国哲学中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   情,即情感、欲望,这是容易理解的。   令人感兴趣的是,飘渺的天性与现实的人情是怎样结合并落实于丹道的过程——了解了这段儒道互补的历史,丹道性命之学的神秘幻彩则略可褪色。   《札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认为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在还没有被激发的时候, 其心境是无所偏倚的,故谓之中。 情绪已出,而能调节,故谓之和。 南宋朱熹则把中、和直接解为性、情:“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四书章句集注》)南宋胡宏认为:“圣人发而中节,而众人不中节也。 中节者为是,不中节者为非。 ”(《知言》)可见,儒家传统不主无情,而主“节”情。道学虽主无情,但它却是从“节”情入手的。《河上公章句·体道》云:“除情去欲,守中和, 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   战国法家申不害 《申鉴》:“养性秉中和”。《管子·内业篇》:“定心在中,耳目聪明。”《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空洞的性被落实到人“心”,道学有了可以“操作”的具体之物。   按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性、情也有善恶、阴阳之分。孟子以 “生之为性”(《孟子·告子》),认为性是人生来具有的纯善本性,它蕴藏着仁义理智等道德意识的萌芽。 荀子认为 “凡性,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主张人性本恶。孟、荀之争是先秦学人关于性的属性的两大对峙,丹道就取了性善之见。自董仲舒以性为阳、情为阴后,情即成了宋人所谓的“私欲”,这是性恶说的继续和膨胀。而宋、元之际,正是丹道理论援儒、释而蓬勃发展的时代,这样,丹道也以情为恶。 同时,丹道把解决性、情的矛盾作为了理法的关键。唐代李翱的性情论在这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 ”(《复性书》)他在接受了韩愈的“性善情恶”观后,进一步主张复性灭情,丹道的“后天”返“先天”的理论,就脱胎于此。结果是导致宋初道士陈抟把古老的胎息术充实在《无极图》中来设计炼丹的程序,后世藉此发展出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个丹道阶段,在明清之际终咸定式。 而陈抟的《无极图》在启迪了周敦颐的灵感后,使之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了 《太极图》来演示宇宙万物的进化, 并以 《太极图说》对其所绘的《太极图》加以说明,全文仅250余字,却对宋代文化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道教(丹道)对儒家(理学)的回报。   五行说起初只是一种关于宇宙生成的设想理论,发展到后来成为中国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主流。于是,政治、军事、农业、天文历法乃至宗教、伦理、艺术都与五行说有了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种习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丹道理论体系的创建。五行论认为,金——水——木——火——土,依次是相生关系。《阴符经》的“火生于木,祸发必克”这句话被内丹家看中后,发挥出了极大的含义。内丹学家认为“性”顺生“情”,简单而言即五行的顺生——木生火,这就是人道。如果逆着人道之常“情”,则现天道之恒“性”, 用五行的语言来讲就是五行逆向——火生木,就是“火里栽莲”,就是丹道,就.是“颠倒”,就是“倒行”,就是“逆施”,就是“抽坎填离”,就是“扭转乾坤”,详而言之,即以土火木水金为丹道的生化次序,即“土”釜(丹田)若经“火”候的锻炼,则性“木”萌发,以“水”涵木而得以“金”丹成象。   接下来再读古人的注解,就不难体会其中的三昧了:“火城栽莲, 虽平叔以外事托喻,其实是内丹作用工夫。 学者不得师传, 漫劳注解。且莲生于水,水生于木。今以水中之物而种于火,岂理也哉! 亦以人身中一物, 如莲之状,生于真阳之火。 虽曰火也, 其实水也。虽曰水也,其实火也。 以水言之,则不流失不润下;以火言之,则不炎上不就燥。火气藏于水,名曰内阳。 水气藏于火,名曰内阴。 阳阴聚精于木火,故有象,如莲之质。其莲栽种成熟,千变万化,或甜如蜜,大如桔者。 此莲也果生枝上,子在胎中者,亦此莲也。以至为交梨火枣,千名万字,总是金丹之表德也。 ”(宋夏宗禹《悟真篇讲义》)“火里不可栽莲,男儿安得成孕?今修炼之道,乃玄中之玄,妙中之妙。还返阴阳,颠倒造化,而使男子结胎以成丹,此犹火中栽莲以结子也。”(清董德宁《悟真篇正义》)“不识阴阳颠倒之法,怎知火里栽莲之妙?颠者何颠?倒者何倒?……真情即返,真性即现,性情相恋,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 结成一粒宝珠,如圆满之月,光辉照耀,山河大地,如在掌上,金丹有象。《参同契》所谓‘金来归性处,乃得称还丹’者是也。”(清刘一明 《悟真直指》)“坎离交而产药,乾坤交而得丹, 总是颠倒妙用,但世人知之者希耳。 即如常道阴阳,火生于木,水生于金,顺而出之,欲动忿胜,生转为杀, 所谓五行顺行法界火坑也,在《阴符》谓之祸,发必克丹道。丹道阴阳则不然,水转生金,火转生木,逆而反之,忿惩欲窒,杀转为生,所谓五行颠倒大地七宝也,在佛经谓之火宅生莲。”(清朱元育《悟真篇阐幽》)   以上所选录的四大家之解语,以朱元育最合内丹理论的本来意思。每一位丹学大家,他们的理论都不尽相同,这与他们的闻知、理解、经历乃至历史文化背景,都很有关系,这就影响着他们的惯用语,言和思维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道教史上,在内丹学理论上颇有建树者,不是“鸿儒”,则难成其“高道”——“高僧”也不例外。例如,清代道教衰落,身在佛教中的龙门传人柳华阳就是套用佛教术语来讲内丹的,同样不失其一派学说的历史价值。火里栽莲

  在讲内丹的道教经书中,“火里栽莲”是一个惯用术语,它作何解释,这要联系儒家的性情学说、中国哲学史上的儒道互补和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思想。  性,在儒家有人性、天性、本性等涵义。隋唐佛教用以指佛性,“性名自有,不带因缘。 若带因缘,不名为性。”(《大智度论》卷三十一)程朱学派以性为宇宙的本原,“性是太极浑然之体,本不可以名字言。”(朱熹《答陈器之》)可以说,性是超越任何客观条件和关系的东西,在中国哲学中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   情,即情感、欲望,这是容易理解的。   令人感兴趣的是,飘渺的天性与现实的人情是怎样结合并落实于丹道的过程——了解了这段儒道互补的历史,丹道性命之学的神秘幻彩则略可褪色。   《札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认为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在还没有被激发的时候, 其心境是无所偏倚的,故谓之中。 情绪已出,而能调节,故谓之和。 南宋朱熹则把中、和直接解为性、情:“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四书章句集注》)南宋胡宏认为:“圣人发而中节,而众人不中节也。 中节者为是,不中节者为非。 ”(《知言》)可见,儒家传统不主无情,而主“节”情。道学虽主无情,但它却是从“节”情入手的。《河上公章句·体道》云:“除情去欲,守中和, 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   战国法家申不害 《申鉴》:“养性秉中和”。《管子·内业篇》:“定心在中,耳目聪明。”《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空洞的性被落实到人“心”,道学有了可以“操作”的具体之物。   按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性、情也有善恶、阴阳之分。孟子以 “生之为性”(《孟子·告子》),认为性是人生来具有的纯善本性,它蕴藏着仁义理智等道德意识的萌芽。 荀子认为 “凡性,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主张人性本恶。孟、荀之争是先秦学人关于性的属性的两大对峙,丹道就取了性善之见。自董仲舒以性为阳、情为阴后,情即成了宋人所谓的“私欲”,这是性恶说的继续和膨胀。而宋、元之际,正是丹道理论援儒、释而蓬勃发展的时代,这样,丹道也以情为恶。 同时,丹道把解决性、情的矛盾作为了理法的关键。唐代李翱的性情论在这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 ”(《复性书》)他在接受了韩愈的“性善情恶”观后,进一步主张复性灭情,丹道的“后天”返“先天”的理论,就脱胎于此。结果是导致宋初道士陈抟把古老的胎息术充实在《无极图》中来设计炼丹的程序,后世藉此发展出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个丹道阶段,在明清之际终咸定式。 而陈抟的《无极图》在启迪了周敦颐的灵感后,使之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了 《太极图》来演示宇宙万物的进化, 并以 《太极图说》对其所绘的《太极图》加以说明,全文仅250余字,却对宋代文化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道教(丹道)对儒家(理学)的回报。   五行说起初只是一种关于宇宙生成的设想理论,发展到后来成为中国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主流。于是,政治、军事、农业、天文历法乃至宗教、伦理、艺术都与五行说有了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种习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丹道理论体系的创建。五行论认为,金——水——木——火——土,依次是相生关系。《阴符经》的“火生于木,祸发必克”这句话被内丹家看中后,发挥出了极大的含义。内丹学家认为“性”顺生“情”,简单而言即五行的顺生——木生火,这就是人道。如果逆着人道之常“情”,则现天道之恒“性”, 用五行的语言来讲就是五行逆向——火生木,就是“火里栽莲”,就是丹道,就.是“颠倒”,就是“倒行”,就是“逆施”,就是“抽坎填离”,就是“扭转乾坤”,详而言之,即以土火木水金为丹道的生化次序,即“土”釜(丹田)若经“火”候的锻炼,则性“木”萌发,以“水”涵木而得以“金”丹成象。   接下来再读古人的注解,就不难体会其中的三昧了:“火城栽莲, 虽平叔以外事托喻,其实是内丹作用工夫。 学者不得师传, 漫劳注解。且莲生于水,水生于木。今以水中之物而种于火,岂理也哉! 亦以人身中一物, 如莲之状,生于真阳之火。 虽曰火也, 其实水也。虽曰水也,其实火也。 以水言之,则不流失不润下;以火言之,则不炎上不就燥。火气藏于水,名曰内阳。 水气藏于火,名曰内阴。 阳阴聚精于木火,故有象,如莲之质。其莲栽种成熟,千变万化,或甜如蜜,大如桔者。 此莲也果生枝上,子在胎中者,亦此莲也。以至为交梨火枣,千名万字,总是金丹之表德也。 ”(宋夏宗禹《悟真篇讲义》)“火里不可栽莲,男儿安得成孕?今修炼之道,乃玄中之玄,妙中之妙。还返阴阳,颠倒造化,而使男子结胎以成丹,此犹火中栽莲以结子也。”(清董德宁《悟真篇正义》)“不识阴阳颠倒之法,怎知火里栽莲之妙?颠者何颠?倒者何倒?……真情即返,真性即现,性情相恋,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 结成一粒宝珠,如圆满之月,光辉照耀,山河大地,如在掌上,金丹有象。《参同契》所谓‘金来归性处,乃得称还丹’者是也。”(清刘一明 《悟真直指》)“坎离交而产药,乾坤交而得丹, 总是颠倒妙用,但世人知之者希耳。 即如常道阴阳,火生于木,水生于金,顺而出之,欲动忿胜,生转为杀, 所谓五行顺行法界火坑也,在《阴符》谓之祸,发必克丹道。丹道阴阳则不然,水转生金,火转生木,逆而反之,忿惩欲窒,杀转为生,所谓五行颠倒大地七宝也,在佛经谓之火宅生莲。”(清朱元育《悟真篇阐幽》)   以上所选录的四大家之解语,以朱元育最合内丹理论的本来意思。每一位丹学大家,他们的理论都不尽相同,这与他们的闻知、理解、经历乃至历史文化背景,都很有关系,这就影响着他们的惯用语,言和思维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道教史上,在内丹学理论上颇有建树者,不是“鸿儒”,则难成其“高道”——“高僧”也不例外。例如,清代道教衰落,身在佛教中的龙门传人柳华阳就是套用佛教术语来讲内丹的,同样不失其一派学说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