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辞的反义词是什么:“高考状元”为何难成顶尖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8:40

“高考状元”为何难成顶尖人才

2011年07月02日 09:02:29分类:未分类高考状元 社会公平

  
   为减少炒作“状元”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不过,遵守这一要求,“冷冻”、“雪藏”状元信息的省份今年还不多,仅有山东、辽宁、广东等数省。
   所谓“高考状元”,指的是各省高考成绩第一名者。其实,这样的指代并不恰当,因为如果套用古代科举的说法,各省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而状元乃是全国进士科统考的第一名。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进士科考试始于唐代武德五年(622),到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正式废除,前后历时将近1300年。在这期间,共举行过700多次考试,录取的进士为10万多人,其中知道姓名的状元大约是600人。
   进士科考试从一开始就有是否“得人”即能否考出和选拔优秀人才的争议,对科举弊端的议论也史不绝书。但,历史上对进士科还是以能够得人为主流评价。本来,科举在古代是分科举士的意思。在科举制初创的唐代,选拔人才曾有很多科目,定期举行的考试(当时称为“常科”)就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等。
   但实践中发现,最能选拔人才的是进士科,所以后来其他科或存或废,而进士科则一直延续下来。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进士科“得人亦最为盛焉”,“遂使时君笃意,以谓莫此之尚”(《新唐书·选举志》)。
   状元是科举中的幸运儿。但,有一个现象比较明显,即历代状元的成就并不十分突出,对当时和后世有重大影响者极少。与之相应的当代说法,是“高考状元不出顶尖人才说”:据称调查结果显示,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8年这32年间的高考状元,无一成为学、商、政方面的顶尖人才,职业成绩远低于社会预期。
   这样的调查和结论该如何看待?
   我们的中学教育,科学科目并不培养科学精神,社会科目多流于说教。考生分数再高,也未必就见得真是什么人才。更何况,一个人成才是长期努力的过程,高考成绩最多只能代表其中学阶段的知识把握水平,但中学阶段的知识只是初级知识,一个人成才与否,要靠中学阶段后的长期努力,高考状元如果后来努力不够,流于平庸也正常不过。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因高考状元未成顶尖人才,就完全否认高分的价值。能在全省十几万乃至数十万名考生中成为第一,至少说明其接受能力、领悟能力等比同龄人要优秀。如果不以考分第一的高考状元作为观察对象,而以考分前10%或前20%的高分考生群体作为观察对象,相信没人会否定这个群体成才的概率要高于其他低分群体。
   但是,能否成为顶尖人才,则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因素,社会规则常常比个人智力和努力更重要。从唐代开始,进士出身是为官之通途。从历史中可以看到,许多高官显宦虽然不是状元,但大多数是进士。
   明代更有不成文的规矩:非进士不入内阁。进入内阁是为官之顶点,其级别类似现在的总理、国务委员一级,无疑算得上政界的顶尖人才了。但根据明代的政治规则,通常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机会,这就必然会有一个结论:进士群体出政界顶尖人才。进士第一名的状元未必能入内阁,因此未必能成政界顶尖人才,但从进士这一“高分群体”来看,则政界顶尖人才皆出其中,这是明代的政治规则所决定的。
   中国古代的进士科考试,让平民子弟和富贵人家子弟有了公平竞争的平台,而非进士不入内阁之类的规则,更让平民子弟有望通过进士考试这一通途成为政界顶尖人才,这至少能破除社会阶层流动的板结化现象,会让社会心态平衡一些。
   状元未成顶尖人才不奇怪,“高分群体”中难以冒出顶尖人才才让人奇怪,一旦如此,社会是否有公平竞争的规则,就让人怀疑了。
   (《新京报》2011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