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字读二声的组词:孤独的恐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47:45

孤独的恐惧

文/大杨老师

孤独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特征,当人产生“自我”的时候,孤独感就随之产生了。但是,这种孤独就如同生命中吃饭一样,是不需要大惊小怪的,生命不是用来解决的问题而是用来体验的,孤独恰恰是成长的原料。

感到孤独是因为我们“不想要”

在我们的味觉感知中,人们喜欢接近“甜”,本能地抵触“苦”,然而在品尝咖啡时,却对那种舌尖上的“苦”味迷恋不已。无他,只是我们在定义味道时,把“苦”定义为“不好”的,却忘记了凡事都有例外,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区别只在于你是如何看待它的。

同样,自从出现“孤独感”后,人们把它也归为“不好”的范畴,从而使我们“不想要”它、对抗它。当婴儿从母体中分离时,随着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生理上的孤单就开始了,但是这种生理上的孤单不等同于心理上的孤独感,他们此刻还没有排斥孤独,因此不存在“孤独感”。孤独感的产生是在婴儿的人格形成、有了“自我”、弄懂了外界对于“孤独是不好的”这一定义后,一场逃避孤独的角逐就开始了。然而,人们忘记了物理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你越对抗它,它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于是,孤独的人愈发陷进孤独的深渊里而无法自拔。原因很简单,孤独无处不在,它是一种常态,而不是一种个案。 

孤独无处不在

我们经常会看到十四五岁的青春期少年不愿意向大人和同学表达“成长的烦恼”;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因为事业受挫而挣扎;三十多岁的中年夫妻相对无言;年迈的父母无助地守着饭桌,期待着子女能回家吃晚饭······孤独是个伴随整个生命周期的课题,我们常常会和它不期而遇。

于是,我们选择“出走”的形式来逃避孤独,例如,旅行和唱歌。只是,在人群中我们会骤然发现,那种莫名的感觉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无法面对孤独,这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长大。

害怕受伤害的恐惧是孤独的养分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自己的心无法与别人的心产生碰撞,心门的封闭让孤独感愈发猖狂。其实,最初的我们心门是打开的,是悠然自得的。东方文化里早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人们在独自一人的环境下也能怡然自得。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四世同堂,父慈子孝,举案齐眉,诗书相和,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太多的防范和警惕的。随着现代化文明的进程和国际化合作的加快,西方文明逐渐渗入中国人的文化中,西方的孩子大多在 18 岁就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件,他们称之为“独立自主”,然而这种骤然的模仿和学习,生生地掐断了东方文明的温情之根以及从原生家庭获取支持的土壤。于是,披着成人外衣的“大人”像小孩子寻找母亲的乳房一样希望再次得到抚养和认可。

只是,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繁难、感情的挫折,让周围的人无法像母亲对待婴儿那样完全接纳和包容,于是,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伤害就在不经意间 (也有刻意的)产生了。为了避免受到重复的伤害,人们渐渐关闭了心门,从某种意义上说,害怕受伤害成为我们关闭心门、心灵无法和别人产生碰撞的直接原因。

 成长是一生的命题

“成人的外表、孩子的心”,这是现代人的一个问题。年龄的增长和外貌的沧桑并没有赋予我们一颗足够坚韧和智慧的心灵。很多人的自我并不完善,只是年轻时被工作、学习、抚育孩子掩盖了,孤独这种心灵上的坑洞并未凸显。年老后,自己离开了工作岗位,孩子飞出了自己的视线,“孤独的洞”就在人生这棵大树上显露出它狰狞的疤痕。

反观我们身旁的老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到孤独,那些自我完善的老人懂得成长是终其一生的命题,他们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着自己,从而让孤独望而却步。

 体验回家的路

孤独就像一杯茶或者一盏咖啡,只有体验过它,才能品尝出个中滋味。它像是一种能量,激发你仝部的勇气和渴望,如同污泥之于莲花,没有淤泥的乌黑哪来莲花的洁白? 

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经历:天黑放学后,回家的那段路没有路灯,但是只有你走过去了,才能品尝到妈妈烧的饭菜、感受到屋里温暖的气息。接纳而不是对抗孤独,就是给我们机会体验回家的那段路,体验过了,你才不会“坐在家里想家”,而是把它作为成长的原料,让自己真正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