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鬼什么意思:似是而非说《非攻》史金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20:19

似是而非说《非攻》


史金霞

 

我国古代散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擅长连类例比,以比喻的手法说理论证。

这可以说是一大优点,因为此法可把道理说得浅显明了,而譬喻之生动形象,更便于人接受理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却又是一个大毛病,即容易造成逻辑混乱,貌似喻义精当,实则引喻失当,表面上论辩得环环相扣,根本上却毫无联系乃至偷换概念。

比如这篇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非攻》(苏教版第三册 节选),就具备这个鲜明的特点。在此,我不打算分析它怎么生动形象、怎么易于理解,只分析一下其逻辑上的问题。

在对“不义”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墨子所采用的即是连类例比的方法,并且从小到大层层推进:一人入园圃窃桃李,因其亏人以自利,故众人非之,为政者得则罚之;进而,攘人犬豕鸡豚者,亏人愈多,不义亦甚,罪则益厚;至于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至于杀无辜之人,拖其衣裘取其戈剑者,理则据此自明,不必多论了。

阐述“不义”之行的罪与罚,至此,逻辑上还是站得住脚的。可是接下来,逻辑上便有了漏洞,却并不容易为人所察觉,但是,只要运用最基本的逻辑概念分析一下,就会十分明显。

先看文本,在列举并分析以上“不义”之行后,墨子总结道:“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紧接着,话锋一转:“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这种转折很容易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思绪上会觉得豁然开朗。而实际上,墨子先是偷换了概念,把偷鸡摸狗、杀人越货、攻城略地这些在性质上有很大区别的行为,定性为一、等量齐观,混淆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现象,使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概念化同一化,只为了能够推论出自己的观点;继之,又以个别代替全体,一个“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就以假设之辞造出了一个假想敌,迅速占领了道德上的制高点,开始了大义凛然地质问:“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自先秦以降,这种以比喻代替说理的思维习惯,逐渐成为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越是后来,这种比喻夸张的说理方式越是运用得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无论是《庄子》、《韩非子》还是《孟子》,更无论是韩愈、柳宗元还是欧阳修、苏轼,乃至直到鲁迅,也最擅长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杂文……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悲。

于是,不把道理打个比方,不用浅白形象的方式说出来,我们就不愿意甚至不能够接受理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低弱幼稚的方法,培育出了低弱幼稚的思维,低弱幼稚的思维则更依赖这低幼弱智的方法,我们越来越懒于思考,越来越流于表面,越来越倾向于投机取巧,以浅俗热闹而哗众取宠,非但没有多少自省自察,反而乐此不疲引以为傲。掩卷思之,可不悲哉!


                                                   (此文已发表在《中国教师报》)

我的新博客:
http://blog.edu11.net/?5781
欢迎前去围观2011-7-17 9:52:48 沧海月明等级:光明使者权限:普通用户积分:11069金钱:15031声望:561经验:11030发帖数:4395注册:2002年11月22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楼 无极之外复无极——《秋水》之解读 史金霞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然而顺流东去,至于北海,却不见水端。

于是,河伯不禁感慨万端,向海神若喟叹不已:“野语有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然而,天地宇宙上下四方,可有极限?譬如登山,登上山巅之后,俯瞰下界,会有飘飘凌云之气,可是举目四望呢,四合之外,云缭雾绕,云雾之外,有多少更高的山峰等待你去登攀,而又有多少峭拔直指的山峰,任你毕其一生也许终将无法登攀。极限,恰恰是人最难以穷尽和挑战的,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究竟到哪里,才是那极限。

因此,《秋水》中的海神,面对河伯虔敬的礼赞,说出了如下一番语言: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小,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海神的话是什么意思?

他是在进一步教育河伯:天地之间,浩浩汤汤的北海,自视只如大山之中的小石小木,无以自满自负;而四海之大,在天地之间,也似大泽之中的小酒杯那么大一点,一小汪汪水而已。无论是北海,还是四海,在天地之间都实在是太渺小了。再推而广之,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生长于斯,舟车通行于此,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可是,从古至今,五帝所连,三王所争,仁人所忧患,贤才所操劳,竟然全都是这毫末般的天下!就是这如同毫末的天下,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其实正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河伯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一样吗?

宇宙浩瀚无垠,多么神奇伟大,渺小的我们,在自然之中繁衍生息,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吗?我们能够认识到自然的无限吗?对于所不能确知的事物,我们能够保持中正平和之宽容的立场吗,我们能够葆有最纯粹的赤子般的敬畏之心吗?
没有宽容,于是就没有自由;没有敬畏,因之就没有道德。
长期以来,秉承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斗争”美学精神的国人们,在改天换地之中,让天地之间的山川河流森林草原乃至沼泽湖泊以及生存与其间的鸟兽虫鱼(譬如麻雀老鼠),无所依凭,面目全非;而在改造人方面,其可怕与可悲,更不待言说。
没有神秘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敢叫日月换新天;没有敬畏心,全部都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竟然成为辩证。
康德说,使他敬畏的,一是头顶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

而再读《秋水(节选)》,《列子﹒汤问》中所记载的商汤问大夫夏棘的故事闪现在我脑海——
汤问:“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
面向天地之无极,认识自身之有限,宽容并敬畏,感恩并热爱,是为和谐。                                                                            (此文已发表在《学习报 》)我的新博客:
http://blog.edu11.net/?5781
欢迎前去围观2011-7-17 9:54:09 沧海月明等级:光明使者权限:普通用户积分:11069金钱:15031声望:561经验:11030发帖数:4395注册:2002年11月22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 删除 引用 第3楼

什么塑造了我们?

 

——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另一种思考

 史金霞

 

   “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

——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事实上,传统文化打在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是混合着血肉生长起来的。

上世纪50年代初,梁漱溟列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要求毛泽东有“雅量”多给他一点发言的时间而遭拒绝和痛骂之事,众所周知。时至今日,许多人论及此事,大多钦佩梁的骨气,并且认为梁漱溟尽管如此顶撞,领袖“也没有拿他怎么样”,足见领袖心胸宽大,尊重知识分子。这说明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仍然认为梁的行为是犯上,是大逆不道,对他本该严惩,竟然“没拿他怎么样”,足见“皇恩浩荡”。然而,以现代民主观念看来,则此事根本不是什么“骨气”与“雅量”的问题,政协委员本来有发言权,谁也无权剥夺,竟然被剥夺了,何谈尊重?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这种“君臣”观念,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

 

先秦时期,确实有过“百家争鸣”的辉煌局面,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为人类文明贡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迨至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设置了皇权专制的制度。所谓“百代皆行秦政制”,尽管秦朝二世则亡,其制度却延续了二多千年。历代都根据前朝的经验教训增补、完善,以巩固本朝统治,从儒法学说黄老思想中各取所需,但万变不离其宗,皇权专制的核心日益坚硬,牢不可破。

秦始皇“焚书坑儒”,“车同轨书同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严刑峻法酷吏横行;唐太宗完备了科举考试,“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发挥科举取士之功效,建立了完备的文官制度;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干脆把《孟子》中所有他认为碍眼的,亦即包含民本思想的言论都给删掉了,古礼“刑不上大夫”,还为士大夫留一点脸面,到“大明王朝”实行“廷杖”,大臣可以随时被“揪出来”,当场按倒在朝堂之上,打一个皮开肉绽,从此“士”不复有任何尊严;及至清朝,伴随着“留发不留头”的血腥统一,屠城镇压,文字狱大兴,流毒绵长……

于是,秦代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西汉司马迁因言获罪,忍辱接受宫刑;东汉党锢之祸迁延几世;唐代亦有二王八司马事件;宋有苏轼的乌台诗案以及元祐党人碑的永不续录,明代则东厂西厂锦衣卫特务统治人人自危……这样的“文化”,会形成怎样的传统,又会孕育出怎样的国民呢?

 

中国的老百姓基本上没有宗教情怀,但是奉现世的领袖为神明的传统和心理却根深蒂固。同理,中国士大夫的家国情怀总是寄托在“明君”身上,贬到“江湖之远”还念念不忘“忧其君”。上古,“臣”本是男性奴仆,与作为女性奴仆的“妾”相对。以“臣”来作为官员的称呼,本身就体现了专制社会对官员的视角。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邹忌就深明此道,在他的比喻里,朝廷百官连宫妇左右(包括皇帝的妻妾嫔妃,以及后宫宦官随从)都不如,只能算“妾”,这种比较,已经完全显示出他对君王的谦卑、臣服的心态,而这样的心态无疑更能获得君王的内心肯定。所以,与其说邹忌成功的秘诀是“用家庭琐事设喻打动君王”,还不如说是采取臣妾视角迎合君王。

 

知识分子的臣妾心态在中国由来已久,屈原的《离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离骚》中多处把君王比为男子,把自己比为色衰爱弛的女子,抒发自己的怨情: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后人为这种写法起了个很美的名字,叫“香草美人法”。自屈原以降,香草美人成为文人们惯常的自比对象,以求“亲媚于主上”(司马迁),常叹“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

 

追昔抚今,我们不妨自问:我们是谁?

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是华夏儿女,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祖祖辈辈生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饮食黄河长江之水,沐浴三山五岳之风,吟咏汉唐两宋诗文……于是,我们成为了中国人。可是,我们了解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自己吗?我们了解那“民族沉重的负荷”,它是怎样“钳制思想”“束缚行动”,让一个老大的民族逐渐衰落无声的吗?

到底,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到底,我们从这悠久的文化、这沉厚的传统里,继承了什么,又应该改造什么呢?


                    (参考文章:资中筠《文化与制度》)

                              (此文已发表在《学习报>)

我的新博客:
http://blog.edu11.net/?5781
欢迎前去围观2011-7-17 9:56:03 沧海月明等级:光明使者权限:普通用户积分:11069金钱:15031声望:561经验:11030发帖数:4395注册:2002年11月22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楼 华丽的贫瘠与丰赡的寂寞——《滕王阁序》之解读史金霞 清代文学批评家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将《滕王阁序》定为华丽风格的典范。展卷一读《滕王阁序》,写景怀古铺陈开阖,言志抒情抑扬顿挫,字句精雅排偶对仗,典故丰赡,词藻华丽,赞叹之情,大约呼之欲出了。

然而,华丽丰赡的外衣之下,却是怎样的一段贫瘠与寂寞,不知几人能够体察?

先看对“胜饯”之“胜”所极尽能事之渲染吹拍:三江为襟五湖为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宾主尽东南之美。再看对“帝子”之“阁”所夸张铺排之粉饰捧抬:长洲旧馆,层台耸翠;鹤凫兰桂,萦回于岛屿岗峦;山原川泽,绣闼雕甍;闾阎舸舰,皆是那钟鼎之家。

先是以“龙光射牛斗之墟”证其物华天宝、以“徐孺下陈蕃之榻”言其人杰地灵、以“腾蛟起凤”“紫电清霜”喻其胜友与高朋,再以精工之细笔,描述这帝子长洲、仙人旧馆:“上出重霄”,“下临无地”;“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用典丰赡,辞藻华丽,然所述之事却极简单,所绘之景却极绚烂。极简之情事,出之以极繁复绚丽之文辞,即便是因其骈赋文体的缘故,也仍然是不能承受之轻。

这轻,就是贫瘠。以文墨雕饰的贫瘠,以典故充扮起来的乏味,却成为众口交赞的典范,只是因为,它符合这个古老民族社交的礼仪。

华丽背后有贫瘠,而丰赡之中,更有寂寞。

《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众所周知,王勃在虢州参军任上因杀官奴获罪,其父亦被牵连而贬至交趾。唐高宗上元二年秋,即公元675年,王勃赴交趾探望父亲,途径洪州,参加了都督阎某召集名流们在滕王阁上举行的盛会,即席而作此文。
王勃此序,表面上是因为“躬逢盛饯”,而“登高作赋”、“临别赠言”,所谓“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而实际上,则是借题发挥,以古人古事,抒心中块垒。

从“遥襟俯畅,意兴遄飞”开始,王勃作文的真意便逐次体现了。然而,几乎一句一典,文史之丰赡,令人眼花缭乱。
“纤歌凝而白云遏”用秦青学讴于薛谭,“睢园绿竹”用梁孝王宴集菟园,“气凌彭泽”用陶渊明饮酒吟诗,“邺水朱华”用建安曹氏父子,“临川之笔”用谢灵运寄情山水……如此堆砌,不过是为了说明,这是“四美具,二难并”。其轻重之别,判然在目!

接下来,其真实之情意,开始委曲传达。
写自己离别长安远谪南行,要用《世说新语》里“不见长安”、“云间日下”的典;写自己怀想帝京盼望征用,要用屈子的《离骚》和贾生的宣室;至如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无不是在追昔抚今,自伤怀抱。然而,这份自伤自怜,如此借尸还魂还是怕不够安全,明明是自比贾生的,却要说“非无圣主”,明明是惋惜梁鸿的,却要说“岂乏明时”;刚刚慨叹了“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转瞬就自我安慰“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于是,进一步以“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言明自己素志不改,以“酌贪泉”“处涸辙”表示自己操守不变,以“扶摇北海”“桑榆非晚”勉励自己坚持不懈,不能如孟尝,空余其报国之志,亦不学阮籍,猖狂于穷途之哭。
如此之后,才说:如我王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有终军之年而无请缨之路,但是,我依然有班超投笔之豪情,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如宗悫。

其实,年少才高的王勃,曾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襟”的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只活了27岁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王勃,难道不想敞开喉咙大声说出自己的志向怨愤和豪情吗?
他不是不想,也不是不能,他,他,他是不敢吧。越是寂寞,便越是丰赡。越是寂寞,便越是华丽。越是寂寞,便越是委曲。于是,要用典故,要借古讽今,要托物言志,要繁复绵密曲折达意……

而这份寂寞,王勃之前,寂寞了多少年,寂寞了多少人,王勃之后,又寂寞了多少年,寂寞了多少人,有谁能知?有谁能懂?
                                         (此文已发表)我的新博客:
http://blog.edu11.net/?5781
欢迎前去围观2011-7-17 9:57:10 沧海月明等级:光明使者权限:普通用户积分:11069金钱:15031声望:561经验:11030发帖数:4395注册:2002年11月22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 删除 引用 第5楼

谁为之戕贼,何恨乎秋声?

——读《秋声赋》,话欧阳修

 

史金霞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时年欧阳修53岁,这一年春天,欧阳修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

 

“醉翁之意不在酒”,《秋声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无奈、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欧阳修赋秋声,悲草木,慨叹人生苦短:“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正所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最彰明心迹的话是随后的感慨:“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肉身总是会化作虚无,所有名利荣辱,与永是流逝的时间相比,是多么地可笑荒唐,然而,那些引发了人生之无限感慨的艰辛磨难,那些欢喜与悲愁,有没有意义呢?是秋声使人生发了无限的感慨,还是人世托罪于无情之秋声?

 

作为北宋名臣,一代文宗,欧阳修一身而兼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宋史?欧阳修传》载,除了在朝为官主持政事举荐贤能之外,欧阳修曾先后在饶州、滁州、扬州、颍州、应天、蔡州等地任地方官长达十多年,在任地方官期间,“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不好大喜功,不搞政绩工程,不求声誉,宽简不扰民,因此,他每到一处,深受百姓欢迎;每次调离,则为百姓怀念。

 

然而,宦海纷争,卑鄙的政敌所制造的两次绯闻,像幽灵,纠缠在他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

庆历五年(1045年)秋,欧阳修著《朋党论》,澄清朝廷上“范仲淹、欧阳修乃朋党”的流言,怒斥真正的朋党。这时,他颇有姿色的外甥女张氏杀夫,恼羞成怒的政敌于是诬告他与张氏“有私”,指使张氏行凶。欧阳修被捕入狱,审理数月,却无法定罪,结论“券既弗明,辩无所验”,即原告的诉讼不明确,被告的辩词无法验证。欧阳修众口莫辩,背上“莫须有”的丑闻贬至滁州,当了“醉翁”。

至和元年(1054年),由于荐贤选能不遗余力,欧阳修升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此时,一个更骇人听闻的谣言出现了:有人上书弹劾他与儿媳有染!其根据是一首伪作《醉蓬莱》。欧阳修怒恨交加,连续九次上书皇帝,为自己申辩。虽然此次弹劾并未对他的仕途产生影响,但其淫色乱伦之名,却流布了开来。可以想像,欧阳修遭受了多大的精神痛苦。

此后,还有多次的诬谤与诋毁,乃至欧阳修逐渐厌倦官场世情,多次提出辞职归隐。

 

十年之后,63岁的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里写道:“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作为“六一居士”的欧阳修,是不是从此不再“恨乎秋声”了呢,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我们只知道,此后两年,他就辞别了人世,享年65岁。

 

                                                                                                           2008年冬  此文已发表

我的新博客:
http://blog.edu11.net/?5781
欢迎前去围观2011-7-17 9:58:11 沧海月明等级:光明使者权限:普通用户积分:11069金钱:15031声望:561经验:11030发帖数:4395注册:2002年11月22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 删除 引用 第6楼 美丽的,奥林匹克梦想 ——《奥林匹克精神》课文解读 
史金霞
一,美丽的梦想,可悲的现实

奥林匹克梦想,是人类的,一个美丽的梦想。 
正如顾拜旦所描述:“运动员欣赏自己作出的努力。他喜欢施加于自己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紧张感,而且因为这种紧张感,即使他不能获胜,也会给人以胜利在望的感觉。但这种乐趣保留在运动员内心深处,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自得其乐。那么设想一下当这种内心的快乐向外突发与大自然的乐趣和艺术的奔放融合在一起,当这种快乐为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为带圆柱形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该是何等情景呢?” 

让我们试想一下吧:在运动中,运动员自我欣赏,体验那种胜利在望的紧张感,并且,把这种发自内心的乐趣,深深地保留在内心之中,自得其乐。当这种内心深处的快乐,与广阔无边的大自然的乐趣,与各种形式的奔放的艺术融合在一起,为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为带圆柱形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这就是很久以前诞生在阿尔弗斯河岸边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绚丽的梦想”,它是属于自然的,是美好的,它带给人的是身心的享受,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是充盈的激情和美好的憧憬,是神圣的荣誉感和对自我的充分肯定。任何人在内心深处,都是渴望着被认可的,而奥林匹克精神,就能带来这些绚丽的梦想:自然、美好、享受、激情、荣誉…… 

这种很美好的情景,这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这种神圣高尚的精神体验,不知现在的运动员,可曾领略过? 

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必将以现代产业发展所赋予的各种形式为地位最低下的公民所享受。这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初衷是为所有人的,现在却只是一部分人的。而且,这一部分人或许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喜好它,或许初衷是喜好它,可是到了最后,却不得不背负着体育运动之外的倍加沉重的东西去参加比赛,为了某种压力、某种利益、某种意义,而唯独不是为了热爱本身,不是为了快乐本身。更有甚者,还冠冕堂皇地说:奥林匹克也是一种综合国力的表现。 

二。梦想归来兮,超越自我

殊不知,这种说法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曲解:“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是有区别的,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竞技精神。”当今之世,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举办奥运会,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这是否完全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我们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很明显,奥林匹克精神也包括想取得成就、想获胜的“运动功利主义”,这是奥林匹克题中应有之义。 

就像学生一样,参加考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然而,你怎么定义好成绩呢?
你一定这样想过:“我要超过我前面这个人!”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人前面还有别人,你就一路超赶下去吗?山外青山楼外楼,超来超去几时休,在和别人不停地较量攀比的过程中,你将永远处于一种挫败感之中,你注定是失败的。 
至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一定要超越了前面的人,我们才是成功的呢?一味和别人比较,很容易处于挫败之中,除非你总是和不如自己的人去比。于是,或者我们跟比自己强的人比,越比越自卑;或者我们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越比越自大。无论自卑还是自大,都是人性的一种变态,是一种畸形的心态。人的进步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超越自己,是自己跟自己比,是今天的自己超越昨天的自己! 

“运动功利主义”的本质,是希望自己更完美、更完善。真正健康的心态,应该是自己跟自己比,超越自己。而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里所提倡的:“更快!更高!更强!”这六个字,是在鼓励我们自我超越。这个观念,是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是为了满足一个健康的人的完成,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观念。 

归来兮,奥林匹克—— 一个美丽的梦想!
                                                                               (此文已发表)我的新博客:
http://blog.edu11.net/?5781
欢迎前去围观2011-7-17 10:00:28 沧海月明等级:光明使者权限:普通用户积分:11069金钱:15031声望:561经验:11030发帖数:4395注册:2002年11月22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 删除 引用 第7楼 不完整的奥林匹克精神 ——关于《奥林匹克精神》文本的商榷 
史金霞
法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由于对恢复和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而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先生的著名演讲辞《奥林匹克精神》被收入苏教版必修四,安排在“走进语言现场”专题的第一单元“在演讲厅”。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在课本84页注释①中有这样的文字:“选自《中外名人演讲精粹?欧洲卷》,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版。有改动。这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会付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也就是说,课本所选的文章,是“有改动”的。 

改动后的课文和原文有什么出入呢? 

经过查证与比较,最重要的改动是有两个段落被删掉了,而我认为,这两个段落,是绝对不应该删掉的。

一、恐惧、勇气与自信、镇静

课文在第一段之后,删去了如下文字: 

奥林匹克精神为逐渐变得镇静和自信的青年所崇尚。随着昔日古代文明力量的逐渐衰退,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更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现在,镇静和自信却不是我们的天然伙伴。人自幼就开始担惊受怕,恐惧终身伴随着他,并在他走近坟墓时猛烈地将他击倒。面对如此擅长扰乱他工作和休息的天敌,人学会了反对勇气这一曾为我们的祖先所崇尚的品德。你能想像当代人让勇气之花在他们手中凋谢吗?我们知道今后该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 
  但是,勇气仅是造就时势英雄的尚武德行。正如我以前在一篇教学论文中所说的,根除恐惧的真正良药是自信而不是勇气。自信总是与它的姐妹镇静相辅相成。 

在这两小段中,顾拜旦分析说,现实之中,我们已经缺乏了勇气。缺乏了勇气,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恐惧,然而,如果要克服恐惧就必须得有勇气。但是,对现实中的人而言,怎样才能拥有克服恐惧的勇气呢,顾拜旦告诉我们,只要你有了自信,你就会镇静,你有了自信,有了镇静,那么,勇气自然而然地就归来了——自信和镇静是根除恐惧的真正良药。 
因此,在这里,顾拜旦是在强调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青年人恢复自信和镇静并因之而恢复勇气——至关重要! 
现实生活中,让人恐惧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强权专制,愚昧无知,野蛮杀戮……这恐惧包括很多很多,人一旦缺乏了勇气,恐惧感就越来越强烈,而邪恶之所以能够猖狂,是因为正义先丧失了勇气,恐惧了害怕了,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对抗邪恶。作为教育家的顾拜旦,如此清晰地阐述了人类如何才能保持勇气——以奥林匹克精神恢复我们的自信和镇静,使之成为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我们青年人需要自信和镇静,需要恢复勇气,克服心中的恐惧。 
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文字,怎么可以删去? 

二、属于大众的奥林匹克

在第四段,也删掉了一部分,这一段的最后两句是:“在那时,有这些人也许就够了,但今天则不然,需要怀有共同兴趣的大众,凭什么该把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本段到这儿即告结束,进入了下一个段落。而实际上,原文这里还有如下内容: 
凭什么样的贵族法令将一个青年男子的形体美和强健的肌肉、坚持锻炼的毅力和获胜的意志同他祖先的名册或他的钱包联系起来呢?这样的矛盾虽然没有法律依据,但的确要比产生这些矛盾的社会更具生命力。也许该有一个由凶暴的军国主义支持的专制法令给它们予以致命的打击。 

现在,请我们把节略的这部分内容和课文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把节略的部分补上,整个第四段,顾拜旦是在说奥林匹克是为大众的。 
奥林匹克是属于大众的,是属于全民的!奥林匹克体育是为大众的! 
它是不由人的地位决定的!它是不由人的财富决定的!它不由人的地位和财富决定!只要他是一个人,无论他的地位之高低贵贱财富之丰厚寡薄,只要他是一个人,那么,他就应该拥有享受奥林匹克精神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权利! 
因为,奥林匹克是属于大众的,是为全民的! 
促进和平,促进公平,促进教育,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教育包括体育,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的体育,它应该是促进人的完整和谐的发展,而不是摧残人的身体和精神;它应该是要促进我们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成为一条训练有素的狗;它应该是全民参与的乐园,而不是权贵们炫耀资财权柄的盛宴。一如筱敏所说:“奥林匹亚圣火为人的价值点燃,为捍卫人的独立和尊严点燃,自由的个人是希腊最鲜明的特征。圣火之圣是自由人的神圣。” 

倘若,我们所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里,没有以自信和镇静而根除恐惧的精神文明之财富,没有奥林匹克服务于全民属于大众的公平公正平等自由之精神内涵,那么我们所从事的体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的新博客:
http://blog.edu11.net/?5781
欢迎前去围观2011-7-17 10:01:59 沧海月明等级:光明使者权限:普通用户积分:11069金钱:15031声望:561经验:11030发帖数:4395注册:2002年11月22日  资料   短消息编辑 删除 引用 第8楼

面对人生的苦旅

史金霞

一、原来你也在这里

 

曹文轩在文章里写到,人类的命运就是流浪,人生就是一场苦旅。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写到托马斯跪在发着高烧的特丽莎的床前,他想的是一个顺着河漂流而下的孩子,他在他的床前捞起了她,他无法放弃这个顺河漂流的孤儿。

这个源于摩西的比喻性想象,无非是再一次形象地告诉人们,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被无端抛来的孤儿,在漂流的命途之中,我们都曾对着生命的荒流惊惶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将与谁同行?”这世上,每个人都是孤儿,所以才渴望获得爱与安全,渴望被认同被关怀,就像《史奴比》里,查理·布朗在孤独中的自言自语:“知道我想要什么吗?我想要更多的问候。”

的确,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被无端抛来的孤儿。所以,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家园——栖息灵魂的家园。

在人生的旅途上,许多平常的琐碎的痛苦,纠缠着我们,就像周国平所言,“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世界上承受苦难的人多的是,谁不是软弱而凡庸的呢,正因此,我们兄弟姐妹众多,我们并不是孤单一个人。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交流,需要心灵的对谈,需要启发与映照。在你中,发现了我;在我中,看见了你;那么,我们便可以在精神上得到融合,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啊,原来你也在这里!啊,原来,不只我一个!

 

二、以爱以温暖和坚强

 

亦舒说,“假如一件事杀不死你,你会因此强壮。”那么,假如一件又一件事都不能杀死你,你将会多么强大!

然而,一个人真正的强大,绝不是因为他有强力,去仇恨,去拒绝,去破坏。恰恰相反,是因为他只有柔弱温暖的一颗心,去热爱,去期待,去梦想。不管世界给了我们什么,我们的心里都要又温暖又坚强,多么艰难都会挺过去的。其实也没有多么伟大,挺住就是一切,用温暖和信心去挺住!哪怕是在无边的黑夜的海上,只要在心里还收藏着阳光,依然可以拿出来取暖照亮。只有努力去爱,真诚地去爱,付出的爱会给我们以温暖和丰富。

假如要去诉说苦难,每个人都可以倾诉一部苦难的历史;而假如要去礼赞光明,又有多少人心里能看见太阳?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被罚推石头上山,这个过程是艰苦卓绝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那推到山顶的石头,马上又将滚落下去,而受罚的西西弗斯却依然,迈开大步,走下山去,继续向上推。周而复始,无穷无已。加缪在他的《西西弗斯神话》中,将西西弗斯目为无望而荒诞的英雄,他心血耗尽却一事无成地奋进着……

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生命没有意义,人类生存在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中依靠什么可以不因为没有意义而自杀?活着,就是使荒诞活着,使荒诞活着,首先就是正视它。活着就要正视黑暗,在黑暗的沉沦中,人或许才能够进入澄明无蔽的光界。在加缪的哲学中人类必须要象西西弗斯一样勇敢地反抗荒诞的世界。

“当他离开山顶、渐渐深入神的隐蔽的住所的时候,他高于他的命运。他比他的巨石更强大。”“这反抗把它的价值给了人生。反抗贯穿着生存的始终,恢复了生存的伟大。”(加缪《西西弗斯神话》)

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曾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三、莫愁前路无知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在送别朋友董大之时,对他的美好祝愿:朋友,向前走吧,前方依然还有你的知己!

一旦迈步向前,就意味着离开,离开家园,离开亲人,进入到“外面”。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外面的生活往往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接踵而来;外面的世界充满诱惑,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很多人走出家门却也是出于无奈。然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前进的路途上,面对每每不愿如所料而恰如所料而来的挫折失败,谁能够冷静地深刻地做出理性的反思,谁就能从挫折的风暴中再次扬起笑脸,谁就能从失败的大海上捞起明亮的朝阳。

曹文轩说,路,连接着前方和家。无论前方是家还是旷野,无论是归家还是远行,都说明了一点:我们正在路上!四野环和,我们仿佛站在圆心,无论迈步向哪一个方向,都是在前进,没有谁不迈步,没有谁能永远停留在原点。这路,不管多么艰难,我们都是要走下去,关键是,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向前走,关键,你在以一种什么样的姿势走向前方。

我们要用歌声踏碎这条冰雪的路!我们要让太阳照出一条金色的路!我们应该继续向前走,哪怕路途上飘满了红罂粟!

斯宾塞在他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人类是存在各种罪恶的,当这种罪恶发生在自己或亲人、朋友身上时,就是不幸,而解放之道就是不断传播爱与知识,消除贫困和愚昧。”

让我们到生命的流中去,彼此发现,寻找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到前方去,向着那明亮与温暖,去获得自己的丰满与延展,去让自我的生命在更广大的世界里,获得默契的回响和来自同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