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梦魇之龙掉落:台湾?高級中學英文課程標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36:40

台湾 高級中學英文課程標準

 

高級中學英文課程標準

第一 目  標

高級中學英文課程係以國民中學英語課程為基礎,進而提升學生之英語文能力,以作為將來升學或就業之準備。

除了語文能力之增進外,本課程的目標亦包括正確的讀書方法與思考方式的訓練,並藉由文化的了解培養恢宏的世界觀

壹、總目標

高級中學英文課程應達到下列教學目標:

一、培養聽、說、讀、寫正確英語文的能力,並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二、培養有效的英語文學習方法及積極的學習態度,作為將來獨立學習的基礎。

三、培養學習英語文的興趣,進而能欣賞或參與英語文的藝文活動。

四、促進對國際事務、科技新知及外國文化的了解,期能熟稔中外文化及世界潮流。

貳、分項目標

一、語言能力

(一)聽

1.能聽懂教室用語及教師所講的日常生活英語。

2.能聽懂教師用簡易的英語所講述的課文內容概要,以及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

3.能聽懂與課文主題類似或相關之簡易會話、故事或敘述。

4.能聽懂簡易之英語日常對話。

5.能聽懂簡易之英語廣播與節目。

(二)說

1.能以英語回答教師所提有關日常生活的問題。

2.能就課文內容進行問答與討論。

3.能以簡易英語轉述課文內容或故事。

4.能以簡易英語詢問及進行簡單的交談。

5.能以簡易英語描述日常事物。

(三)讀

1.能以正確自然的發音及語調朗讀課文。

2.能於課前預習課文並了解其大意。

3.能於課後完全了解課文內容及情節。

4.能利用字詞結構、上下文、文法結構及篇章組織推測字詞意義或句子內容。

5.能熟悉閱讀技巧,並有效應用於實際閱讀中。

6.能藉助字典或其他工具書,自行閱讀與課文難度相當之課外教材。

7.能了解及欣賞不同體裁、不同主題之文章。

(四)寫

1.能運用學過的詞彙或句型寫出正確的句子。

2.能寫出針對課文內容所問的問題之答案。

3.能寫課文摘要。

4.能寫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短文。

5.能寫簡單的書信、故事、便條、劇本、心得感想等。

二、學習方法與態度

(一)能主動於課前預習,培養獨立閱讀的習慣。

(二)能運用各種閱讀技巧幫助理解大意。

(三)能思考、詢問課文內容及找尋相關資料。

(四)能探討學習英語文的方法及技巧。

(五)能主動積極地尋找機會,提升英語文的溝通能力。

三、學習興趣

(一)能主動閱讀簡易的英文故事、小說、雜誌等課外讀物。

(二)能欣賞英文歌曲、英語節目、戲劇、影片等。

(三)能主動以英語與人溝通。

(四)樂於參加與英語文有關的活動。

四、文化涵養與世界觀

(一)能了解國際事務並吸收現代新知。

(二)能了解與欣賞外國的風土民情。

(三)能以簡易英語文介紹我國的風土民情。

(四)能簡單比較中外文化的異同,並了解其源由。

第二 時間分配

第一、二、三學年,每週五節。

第三 教材綱要

壹、編纂原則

高中英文教科書是一種綜合性的教材,兼顧四種語言能力的培養,除聽、說、讀、寫的個別訓練外,更應重視語言能力的綜合運用。為符合漸進、累積、反覆的教材編纂原則,教材須依年級循序漸進,並與國中教材銜接。全部教材分成六冊,配合高中三學年之使用。編寫方式以溝通式教學法之課程設計為原則,教材注重生動、活撥,並與實際生活應用結合。第一學年為聽、說、讀、寫並重的綜合性課程;第二、三學年,除聽、說、讀、寫的訓練外,特別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

關於課數、課文長度、字彙、文法、課文內容、練習活動及習作應符合以下原則:

一、課數

原則上每冊十至十二課。編纂時每冊亦可多編數課,以配合不同學生之需要。

二、課文長度

課文字數第一學年每課以不超過六百字,第二學年每課不超過八百字,第三學年每課不超過一千字為原則。

三、字彙

第一學年每課出現的生字以不超過三十字為原則,生字的選擇宜盡可能在常用率最高的五千字內。第二學年每課出現的生字以不超過四十字為原則,生字的選擇宜盡可能限於常用率最高的六千字內。第三學年每課出現的生字以不超過五十字為原則,生字的選擇宜盡可能限於常用率最高的七千字內。(字彙之常用率可參照〈註一〉之參考書目。)

以上三學年教材內的生字量約為二千八百字:第一學年約為七百個生字,第二學年約為九百個生字,第三學年約為一千二百個生字。

生字的發音以KK音標標示,以與國中英語教材一致。

四、文法

文法教材應以基本實用的觀念及結構為主,避免冷僻艱深者,且應與課文密切配合。為銜接國、高中英文文法概念,應編寫一本基礎文法,涵蓋國中所學的句型及文法觀念。

五、課文內容

課文之選材宜多樣化,並以趣味性、實用性及生活化為依歸。內容應顧及學生的生活背景與心智發展,並特別注意啟發人生意義、培養民主風度及科學求知精神。

六、練習活動

練習活動可包括發音、字彙、文法練習,及與課文內容有關之問答、聽力、口說及寫作等練習,並可做遊戲、歌唱、角色扮演等活動。

七、習作

習作以復習該課課文、生字、片語、句型為原則。可以單句式或整合式設計。

貳、編寫方式

每冊之目錄頁應表列各課之課文主題、文法結構、溝通功能等教學重點。

每課應包括情境圖、課文、字彙及片語、練習活動、習作等部分,分述如下:

一、情境圖

每課課文前須安排一整頁的情境圖以點出該課主題,其圖片以採用生動逼真的彩色照片或繪圖為原則。

二、課文

課文選材宜多樣化,可包括溫馨小品、幽默短文、文學名著、本國及外國文化習俗的介紹、科技知識、環保及生態保育、勵志短文、運動、休閒娛樂、社交禮儀、旅遊、食、衣、住、行、故事、書信、使用說明書、詩歌、短劇、新聞英文、廣告等。三學年課文內容重點分述如下:

第一學年:

課文分兩部份,第一部份為閱讀短文,選文以溫馨有趣的小品文為主。第二部份為對話,其主題宜盡可能與閱讀短文相配合,亦可採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會話主題,如問候、介紹、致謝、道歉、道賀、邀請、問路、旅遊、購物、點菜、電話交談等。

第二、三學年:

課文以一般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文章為主,並可加入文學作品及科技新知。部份課文應力求主題明確、結構完整、脈絡鮮明,以配合閱讀及寫作技巧的介紹。為使學生有機會廣泛並深入地探討某些主題,亦可以二、三課為一單元。

三、字彙及片語

(一)生字中常用者視為「應用字彙」(vocabulary for production),不常用者為「認識字彙」(vocabulary for recognition)。

(二)應用字彙和認識字彙須分開列出。先列應用字彙再列認識字彙。前者須列音標、中英文註解及例句,後者僅須列音標及中英文註解。

(三)生字的解釋以出現在課文的意思為主。第一學年不增列與課文不相關的衍生詞。二、三學年可酌予增列適量常用的衍生詞。

(四)片語及成語(idioms)須附中英文註解及實用例句。

(五)生字、片語及成語之英文註解,避免用生字解釋。例句應求自然、有意義,避免使用冷僻艱深的字詞。

(六)出現過的應用字彙、片語及成語應在以後課文或練習中反覆出現,以期學生能溫故知新。

(七)出現在課文中的生字以粗黑字體印刷。

四、練習活動

練習活動可包括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之個別及綜合訓練。每課可根據課文的特性,設計與課文主題、文體、文法要點等密切相關的活動,使每課成為有整體性的單元。練習活動可包括:

(一)閱讀練習

1.課文相關活動

(1)課文前問答
根據課文前的情境圖提出相關之問題,以啟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並協助其掌握課文的主旨、大意。

(2)課文後問答
分為理解性、思考性及申論性等不同層次之問答,由易而難,由簡而繁,循序漸進。

2.閱讀技巧及能力之培養

(1)從第二學年起有系統地介紹閱讀技巧,如根據上下文推測字義、以略讀(skimming)及掃描(scanning)等方法尋找主題句與了解文章之主旨大意。

(2)配合課文主題採用相關之生活教材,如廣告,書信、報紙、雜誌、使用說明書、短文等,擴大學生的閱讀領域。

(二)文法練習

1.每課所介紹之文法句型應從課文中選出。常用重要句型宜平均分配於六冊教材中。同一句型避免多次重覆;如重覆出現,層次與難度應有所不同。

2.文法練習可採口頭或書寫方式,宜設計於有意義的情境中。

3.文法練習之例句應生活化,且避免冷僻艱深之字詞。

4.文法練習應包括下列三個層次的活動:

(1)機械式練習(mechanical practice),如:代換練習、變換練習等。

(2)有意義的練習(meaningful practice),如:簡答練習、理解問答練習等。

(3)溝通式練習(communicative practice),如:據實回答、解決問題、角色扮演等。

(三)字彙練習

1.介紹同義字及相似詞,並提供練習使學生掌握這些字詞的用法。

2.彙整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詞彙,並提供適當的練習。

3.介紹常見的字詞搭配(collocation),並提供例句及練習活動。

4.藉由字母拼讀法(phonics),訓練學生推測字詞的發音並加強拼字原則的理解與應用。

5.介紹常用的字詞結構,包括字首、字根、字尾等,以擴增學生的字彙認識能力。

(四)發音練習

1.練習母音、子音,尤其是國中學生較感困難或較易唸錯的音素(phoneme)。

2.練習輕重音、節奏、連音、語調等。

(五)聽力練習
  從聽音、辨音到聽力理解練習,包括單句、對話、短文、廣播、氣象報告等,其內容主題宜與課文主題配合。練習活動可包含下列幾種方式:

1.聽力理解—是非、選擇、填圖、排列圖序、動作反應等。

2.聽答練習—填表、口說回答、書寫回答等。

3.聽寫練習—聽、寫句子、短文或完成短文填空等。

(六)口說練習
  可配合課文內容、文法句型、聽力練習或溝通功能,設計簡短實用之口說練習。練習活動可包括下列幾種:

1.句型練習—以口說方式練習與課文相關之重要句型。

2.簡短對答—依不同情境、不同溝通功能,設計簡短的對答練習。

3.看圖問答—根據圖片,讓學生回答問題。

4.完成對話—提供未完成的對話,讓學生以配對或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

5.情境對話—提供情境及相關字詞,讓學生自行創作對話。

6.看圖說故事—提供一幅或多幅連續圖片,並提示相關字詞,以供學生創作故事。

(七)寫作練習
  以循序漸進的原則,依據課文中之句型、文章內容或主題設計各種寫作練習:

1.句子練習—由課文選出適當的單字、片語、句型來練習造句、完成句子、改寫句子、合併句子、句子串連、翻譯等。

2.問答練習—依問題的深淺程度,從單句回答到有組織的成段回答。

3.課文摘要—寫出課文摘要。

4.改編練習—將課文改寫成對話或劇本;或將詩、對話改寫成短文。

5.書信寫作—介紹英文書信格式,並讓學生實際寫作等。

6.引導寫作—如寫主題句、發展段落、情境作文、故事寫作等。

(八)其他活動
  包括遊戲、歌唱或相關的視聽活動,其內容宜與課文主題相配合。

五、習作

各課習作應與課本分開,彙印成習作簿一冊,採活頁裝訂。內容以復習課文、生字、片語、文法句型為原則。每課習作均應包含單句式與整合式練習。其方式力求靈活變化、有意義,並設計不同難度之練習以配合學生之需要。

參、教學資料

一、基本資料

(一)教科書:高中三學年每學期各一冊,共六冊。

(二)習作簿:配合教科書,每冊編寫一本。

(三)錄音帶:配合教科書,製作發音清晰、速度自然之錄音帶。

(四)基礎文法:將國中所學過之文法歸納整理成一冊,供一年級使用。

(五)基礎字彙:將國中必修及選修本所學之字彙分別依字母順序列出,並附註解、例句及出處,供一年級復習之用。

(六)課外閱讀教材:每學期一冊。選文宜生動有趣,難度比課文稍為容易,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及博覽的習慣。每課附簡單之生字註解及理解性問題。每課註明字數,以便學生自我評量閱讀速度。

(七)教師手冊:配合教科書,每冊編寫一本。

1.每冊皆附本課程標準之「目標」、「實施方法」,以供教師隨時參考之用。

2.每課之教學重點及教學步驟,包括:

(1)單元教學目標。

(2)教學方法、教材內容、教學活動及教學媒體之提示。

(3)課文、對話、字彙、片語及文法結構之註解。

(4)教學過程及教學節數之分配。

(5)練習活動及習作之解答:應將可能之答案儘量列出,無固定答案之習題亦應提供參考答案。

(6)字彙表中之同類字彙若因受每課字數限制,無法編寫於教材中者,可列入教師手冊中,以供參考,但這些字彙不宜列入考試中。

(7)課文及文化背景資料:如節慶、人物、地點、典故或教材出處等較詳細之資料。

3.可供參考之教學資源及參考書目。

二、輔助資料

(一)測驗評量原則及參考試題:包括測驗評量之原則及技巧、優良題型之介紹、以及每課試題或段考試題範例。

(二)教學錄影帶:供學生學習用。

(三)教學方法及教學示範錄影帶:供教師參考用。

(四)與課文相關之錄音、錄影帶:如名人演講或詩人詩歌朗誦之原錄音(影)帶,或介紹文化之錄影帶。

(五)電腦輔助教學軟體。

第四 實施方法

壹、教學原則

一、兼顧聽、說、讀、寫四項語言能力之訓練。教學時,除分項實施外,更應注重四種能力的整合訓練。

二、教學活動以學生的練習為主,教師的講解為輔。各項練習活動可採個別練習、團體練習或二者相輔而行。

三、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輔導學生學習的角色,而學生所扮演的角色則是積極的學習者,教師應引導及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各項教學活動。

四、教學時應多使用英語,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及使用英語的機會。

五、教學的重點在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之字彙、片語及文法。

六、教學時宜利用各種視聽媒體,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

七、測驗應配合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評量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貳、教學方法

一、閱讀教學

(一)指導學生在上課前預習新教材,並依年級逐漸增加其自修分量。

(二)在講解課文之前,可藉助圖片以簡易之英語口述課文大意,以幫助學生了解教材內容。

(三)講解課文時,應儘可能使用英語,避免逐句翻譯。

(四)講解課文時,著重了解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行文、結構與邏輯上的關係,而不做瑣碎或冗贅的說明。

(五)鼓勵學生參與課文內容之討論。

(六)課文問答的方式及內容,可依學生程度作適度調整或改變。

(七)鼓勵學生以淺近英語敘述課文大意或寫出摘要。

(八)鼓勵學生朗讀課文,以熟練發音,並進而學會如何以聲調、語氣表達語意。

(九)配合課文及其後之閱讀練習活動,訓練學生閱讀技巧,如根據上下文推測字義、以略讀(skimming)及掃描(scanning)等方法尋找主題句與了解文章之主旨大意。

(十)可酌量提供相關的趣味性課外閱讀教材及時事英文等,鼓勵學生藉助字典自行閱讀。亦可由學生提供自己看過的好文章與他人分享。

二、字彙教學

(一)應區分「認識字彙」與「應用字彙」的教法。前者只要讓學生了解其讀音與字義即可,後者還要學生熟悉其用法及拼法,並能實際應用。

(二)字彙的教學應配合上下文進行,讓字彙自然出現在句子、對話或短文中,使學生確實了解其意義與用法。

(三)字彙的解釋儘量以英語配合圖片、動作、實例等,避免馬上直接用中文翻譯。

(四)片語的教學應以其整體意義與用法為原則,不必特別介紹片語中各單字的字義與用法。

(五)字彙與片語的教學,必須使學生能將所學確切運用於實際的語言情境。可以問答、閱讀、對話、看圖說話、造句或寫作、遊戲等方式復習。

(六)訓練並加強學生利用字母拼讀法的對應規則,推測字詞的發音及加強拼字的記憶。

(七)指導學生注意常用的字音、字根及字尾,並從課文的字彙中舉例說明。

(八)利用在課堂中的造句練習,訓練學生運用「應用字彙」的能力,並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以擴增「認識字彙」。

(九)指導學生注意並分辨「詞類」,練習動詞、名詞、形容詞與副詞的詞類變化。

(十)配合課文中之字彙練習,加強字詞搭配及相關詞彙之綜合練習與應用。

三、文法教學

(一)文法教學應注重訓練學生實際應用文法結構或句型的能力。

(二)文法講解宜簡明有系統,運用句子、段落或對話做文法練習,以發揮表情達意之功用。

(三)文法結構應以出現在課本中的用法為限,不宜補充其他用法。

(四)文法結構或句型應在教學中重複應用,使學生溫故知新,而確實掌握其用法。

(五)文法結構宜分為「應用結構」與「認識結構」兩大類。前者之教學目標為主動應用,讓學生充分練習,並能用於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中,後者只需讓學生了解其在課文中之意義即可。

四、聽講教學

(一)聽與講的教學均應循序漸進,相輔相成,密切配合。

(二)聽力教學應以語意理解為主,口說教學應以語意表達為主。

(三)教學時的各項活動應儘量以英語進行,以增加學生聽與說的機會。

(四)教學應避免用太多的上課時間講解,儘量設計活動、製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實際聽講練習。

(五)復習活動儘量以口頭問答、對話或表演等方式進行。

(六)配合課本錄音帶,訓練學生的聽力,並做仿說練習。

(七)要求學生隨課本錄音帶仿說數遍後,自行錄製課文錄音帶作為家庭作業,以增加練習正確發音和語調的機會。

(八)除課文外,課堂上亦可提供與課文主題相關且趣味性高之聽講補充教材,如繞口令、歌曲、節奏英語(Jazz Chants)、新聞、廣播、氣象報導等。

(九)鼓勵學生多接觸英語廣播或電視教學節目。課堂上偶而亦可抽空解說或討論相關之節目內容,以提升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十)提供實際生活情境以及相關的句型和用語,讓學生編製並表演對話和短劇。

(十一)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期間錄製英語錄音帶,如對話、訪談及短劇,並在開學後於課堂中播放。

(十二)鼓勵學生在表達有困難時不要放棄,應嘗試以一般詞彙或簡單句型表達意思。

五、寫作教學

(一)寫作教學宜依學年循序漸進,讓學生從造句、問答進而到段落、課文摘要、日記、書信等,進行不同層次之寫作練習活動。

(二)寫作活動應視學生程度作適度的調整或改變。

(三)寫作短文時,教師可酌情提供和主題相關的字彙及片語,供學生靈活應用。

(四)寫作教學可先用聽寫、問答、討論等活動做引導或暖身運動。

(五)寫作教學亦可以個人或小組共同創作的方式進行。

(六)寫作的批改除了由教師負責外亦可採同儕互改方式完成。

(七)指導或扎改學生作業時,教師應採積極鼓勵的態度。

(八)鼓勵學生製作英文卡片、海報、班刊等。

參、教學評量

一、評量應配合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及教學活動。

二、成績評量除正式測驗外,應包括課堂的參與、作業繳交狀況、學習態度及進步情形等。

三、評量宜多樣化,兼採紙筆、口說及聽力測驗或報告等不同方式。

四、評量應涵蓋語言成分(發音、字彙、文法)及語言應用能力(聽、說、讀、寫語言能力),且後者重於前者。

五、試題應以基礎實用英語為優先考慮,避免冷僻艱深之題目。

六、選擇題之題幹與選項均應文法正確,避免讓學生接觸不正確的句型用法。

七、各課評量應以教材內容為依據,不宜將課外及補充教材納入。

八、試題內容應符合因材施測的原則,依學生程度命題,不宜過難,以免學生失去信心、無成就感。

九、測驗除評量學習成效外,亦可諺斷學生學習困難,作為實施補救教學之依據。

十、每次測驗後教師應作試題分析,並自我評估試題品質及教學成效。

十一、教師宜利用電腦建立個人題庫。

註一:

1.黃自來等(1993),大學入學考試英文試題與中學英語文教材之相關性、參考題庫與命題制度建立及命題人才之培訓研究,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2.Carroll, J.B., Davies, P., & Richmen, B,(1971). The American Heritage Word Frequency Book.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3.Cowie, A.P.(1980). Oxford Keys English Dictionary.

4.Dahl, Hartvig(1979). Word Frequencies of Spoken American English. Essex, Conn.: Verbatim.

5.Francis, W. Nelson & Kucera, Henry(1982). Frequency Analysis of English Usage: Lexicon and Grammar.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6.Frisby, A.W.(1984). Longman First English Dictionary.

7.Hofland, Knut(1982). Word Frequencie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Bergen: Norwegian Computing Centre for the Humanities.

8.Johansson, Stig & Hofland, Knut(1990). Frequency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and Grammar.(Vol.1 Word Frequency).

9.Johnson, D.D., Moe, A.J., & Baumann, J.F.(1983). The Ginn Word Book for Teachers. Lexington, MA: The Ginn Company.

10.Kucera, H. & Francis, N.(1967).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Present-Day American English. Providence, RI: Brown University Press.

11.Summers, Della(1993). Longman Language Activator.

12.Thorndike, E.L.(1953). The Thorndike Century Juniro dictionary.

13.Thorndike, E.L. & Lorge, I.(1963). The Teacher's Word book of 30,000 word.

14.West, Michael & Endicott, J.G.(1982). The New method English Dictionary.

15.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1995).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6.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The Complete Guide to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Third edition).(1995). England: Longman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