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晶体的均一性:习作决胜九招之六:计制胜觅绝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6:15:00
习作决胜九招之六:计制胜觅绝招──如何指导学生创新突破王小弘(笑着说)#TRS_AUTOADD_1326416940530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6940530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6940530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6940530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26416940530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所谓创新,就是要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这恐怕是作文教学中最难突破的环节。现在中国的语文教育,更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注重作文技巧与方法的教育,而少有创新意识的培养,从作文应试角度说,没有哪个老师愿意教孩子冒创新的险,宁可写点平平稳稳的东西拿个基本分,也不愿意尝试创新作文来挑战高分,理由很简单,万一创新不能入阅卷老师的法眼,岂不是亏得大了。况且,现实教学中绝大部分都是直奔应试而去。其实这样的普遍现象,已经对创新有了误解,或者说以偏盖全了,多以为创新就是形式或题材上的与众不同,出人意料,但事实上,作文的创新,更多的是指独特的眼光,独特的见解,在平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独特思想,从根本上说,是每个人都能写出自己眼中的那个独特世界。形式上的所谓创新,不过是在针对内容来选择最能表现思想感情的文体;题材上的创新,不过是在从最广泛的生活中选择最能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对象,这些形式或题材其实原本已经存在,在等待着我们的发现罢了。这个发现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有了创新的思想,才能够在日常中发现独特,平淡中发现神奇。对于习作来说,能够有新的感悟,新的见解,新的思想,就是创新。

 

要将立意的创新与标新立异地语出惊人区分开来,很多人热衷于推翻权威,颠覆传统,却没有好好研究过权威与传统,而是以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为乐,事实上这并不是创新,而是搞怪。并不是说权威和传统就一定是好的,其中的确也有很多糟粕,在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扬弃,有些权威需要推翻,有些传统需要颠覆,但都需要在认真思考、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有比较明显的客观事实和比较合理的推理来辅助,而不是完全凭着一己之好信口胡说。并且不管怎样创新,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尽量将视野从自我的小圈子扩展到人类的大圈子,从主观审美提升到客观审美,以求能够真正实现创新的意义。这是对老师说的,小学的孩子并不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但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为升入中学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意的创新能力来自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关注生活,尊重规律,才是创新的基础。很多人无法创新,就拼命地模仿,像在我国整得红红火火的蓝猫淘气、红猫蓝兔之类,从人物造型到故事架构,都能够看到分明的模仿痕迹,这样的影视作品在各大电视台热播,不能不说是中国影视的悲哀。创新很难吗?其实不。但从小就形成了错误的思维方式,孩子成为功利主义教学的牺牲品,长大以后思维形成了很多模式,一考虑问题就先想到引经据典,创造性思维自然就渐渐退化了。

 

所以这里讲创新,不单是作文的基本功训练,也是为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做点铺垫。

 

1.坚持真实

 

习作创新,首先要坚持真实的原创,坚持从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悟出发,从自己眼里的世界中去发掘,从自己内心最冲动的感觉去引申思考,写出自己最独特的见解。在急于追逐功名利禄的社会风气中,这种坚持可能要经历寂寞,遭遇冷眼,受到嘲讽,感受失败,但是,放弃坚持,恐怕就离创新越来越远。

 

这种真实,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写话,就需要坚持。我在《小学语文》杂志上发过一篇文章,叫《创造是作文的生命》,中间有这样一段话:创造出新不是凭空产生,也非模仿套用。习作的创造首先来源于生活而不是技巧,来源于心灵而不是模式,来源于真情而不是编造,来源于独立思想而不是名言警句。不要把创造当成高不可攀的境界,其实它在生活的每一个小小环节中随处可见,当能够发乎内心地表达,就已经踏入了习作创造的大门。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独立的心灵空间,这就是最与众不同的地方,真实表达它,真心表现它,每一篇习作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是习作创造的本质。这种本质,不需要水平就可坚持,二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谎,可以坚持得很好。

 

不过要弄清楚一对容易互相纠缠的概念:真实与想象。因为很多人理解作文理论中提到的真实时,直接就理解为生活的真实,将真实理解为作文中的写实,这就必然会与想象发生冲突了。这里所提倡的坚持真实,是指坚持自己心灵的真实,写实,当然是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想象,也一定是自己真实的创造。实与虚的结合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技巧,真实与想象在写作技巧中永远都是一对好搭档。

 

如果没有坚持真实,创新就无从谈起了。

 

 

2.有旧才有新

 

习作创新,要善于从传统优秀文学中吸取营养。对于传统文化,社会上往往出现走极端的现象。要么极力推崇,以为道德滑坡、风气日下,都是丢了传统文化的结果,以为重拾传统文化就可以解决问题,发展到不管兴趣爱好,强行要求孩子诵读经典,甚至还要孩子们穿袍带帽来作秀,有很多老师甚至以孩子会背诵《三字经》《笠翁对韵》等为荣耀,让人哭笑不得;要么完全否定传统,认为那都是腐朽之物,与时代不合拍,应该彻底放弃,甚至一遇到有人说推崇传统,就火冒三丈,大肆批判。这样的极端做法都是不理智的,或者说只是盲目冲动,甚至是私下里带有不可告人的功利目的而积极作秀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之类,的确比现在流行的大众化语言写作更具有优雅的气质,在精炼和韵律上也更有优势,特别是语言意境的表现,恐怕是现代汉语很难超越的。但是在现代语境中,大众化语言的直观、质朴、灵活、丰富,又岂是古代语言能做得到的呢?这是关于语言。从这个角度来看立意,也是一样的,不同时代的作品,固然会有不同的立意,各有其优秀之处,逆向时代潮流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从传统中吸收足够多的优秀思想,相当于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为发展创新积聚了更多的力量。

 

可以举一个具体例子,来看看如何从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创新的营养。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最后两句更是将这种离别之后的无从把握写得凄凄惨惨,我常常看着这个句子发呆,觉得生活中“虚设”的实在太多。比如我的母亲,今年80岁了,住在皖南山区的老家,我每次去看她,都能发现她更老了,我也想留住她的美好年华,留住她的美丽记忆,但每每离别之后,都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无奈。为了这个心绪,我写了一篇短文。关于具体该怎样从旧中创新,针对不同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琐碎的技巧,以后有机会可以专门讨论一下。下面是这篇短文。

 

一段光阴

 

告别母亲,是在盛夏的清晨。汽车从小镇最繁华处启动,喷出的青烟一团团袭向母亲。母亲站在路边,背后是那些杂乱的、琐碎的色彩,蔬菜、衣服、烟酒,水果,杂陈着,真像是繁华。母亲穿着月白短衫,如薄雾中一弯细月坠落人间,乳样清辉轻覆繁花,一时间颠覆了我眼前的世界。

 

小镇离县城44公里,县城离我现在居住的城市555公里,这对于母亲来说,是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它甚至比母亲走过的八十年光阴还要长。五个子女中,母亲最疼爱我。每次相聚,母亲总要握住我的手,细数我小时候懂事的种种,与我记忆中总是闯祸的种种完全不沾边。母亲的手像碎结的土坷垃,将我的手团团包围,传递过来的颤巍巍的温度,让我相信掌心里也会长出庄稼来。但是我总在为母亲制造离别。在盛夏的清晨,母亲眼窝里结出的晨露,积聚了一夜的寒。

 

母亲老得种不动庄稼了,她会常常看着庄稼发呆,然后就看见庄稼地里跑来跑去的我。

 

我就是母亲的一段光阴,是草长莺飞、阳光明媚、惠风和畅的那一段。

 

汽车越走越远。母亲和她身后的繁华像一只高远的风筝,飘飘摇摇。

 

我的手里并没有一根可以攥紧的线,只是虚握了一把光阴。

 

3.自我否定

 

习作的创新,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和决心。常规思维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显要位置,所以往往我们对事物或现象的第一反应尽管正确,却可能多有雷同,很难让人觉出特别的意味。这种时候,需要下一个决心,对自己的第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甚至第三个想法进行否定,争取能够深入到事物或现象的多层本质,找到常规外的变化,写出新颖独创的立意来。这个过程中,扩散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扩散思维,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研究的书,我这一言两语也讲不清楚。扩散思维不是思维扩散,而是思维的一种习惯,能够让自己的思维从各个方向扩散开去,以探求出多种结果来。训练扩散思维的习惯,自我否定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关于扩散思维的形式,前面的几招中其实已经举过很多例子。

 

逆向思维对于习作的创新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特别是立意中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不是一概否定原来的立意,而是另辟蹊径,找到一个新的立意。比如班门弄斧,是比喻在行家面前摆弄本领,有批评不谦虚,或自谦的意思,但进行一点逆向思维,比如有意到班门前去弄斧,以寻求发展的机会,或到班门前弄点别的什么玩意儿,以获得另一方面的成功,等等,这就出现了一些新的立意,令人耳目一新。逆向思维并不是搁哪儿都能用的万金油,不过在习作立意上有时的确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创新效果。

 

当然,立意创新决不是闭门造车能获得的,靠的是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实实在在的思考,依靠踏踏实实的积累发展起来的。

 

4.写新颖的故事

 

故事动人的基础是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一点技巧,把故事讲得更加吸引人,比如追求故事表现角度和表达形式的新颖,就是强化故事表现效果的基本手段。

 

当然,故事的新颖首先要追求的是内容的新颖。内容的新,一方面是写那些很新奇的东西,是生活中不常见的。很多人为了写出新奇的内容,常常背起行囊,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探秘,以发现别人所不能见的事物和现象,写到自己的作品里来,这样的内容当然是新的。内容新的另一方面,是每个人独特的心灵,以及看世界的独特视角,虽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但是作者用了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解读,写出了人人眼中有而人人笔底无的东西。不管从哪方面来进行新颖的创造,都不是凭空捏造、闭门造车能达到的,需要作者身体力行,感悟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来创造。没有旧,就没有新,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很多以功利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讲到创新时,不是在形式主义上大肆渲染,就是倡导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尽量搞怪,出奇,结果不仅不能培养创新的能力,还误人子弟,毁损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将一代一代有灵气的孩子推向了平庸。

 

对于小学阶段的习作而言,主要从前面讲的第二个方面来对新进行探索。孩子处在学习阶段,并不具备刻意猎奇的条件,但每个孩子的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而富有新意的,尊重他们心灵的自由,引导他们理性思维的发展,帮助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他们可以在常见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独特的美,习作内容的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了。

 

表现角度和表达形式上的新并不是成功习作的必要因素,这些外在的新的探索,对于习作而言是起一个锦上添花的效果。所以,这些技巧的运用,是要在充分理解内容新的基础上才能实施的,如果忽略内容的新颖,一味追求技巧,效果大多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运用技巧进行新颖表现的时候,要先有一个独创的故事,这个故事基于真实,相对完整,然后再来追求新颖别致的表现形式,将故事用一种最能与内容协调的风格进行讲述,从而达到吸引人、感染人的艺术效果。

 

同样一个故事,用不同的讲述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讲述方式可以从语言个性上追求,也可以从故事表现的角度和形式方面进行探索。

 

对于小学习作中讲述的故事,大多有着明确的思想感情,如果这一点是模糊的,那么故事讲述的过程很容易陷入混乱,甚至发展到不知所云。在明确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寻找一些新颖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巧选人称视角法。故事讲述者和故事主人公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有的是将故事讲述者融入故事当中,甚至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这样可以非常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当然,作为习作故事,其中的“我”并不一定就是作者自己,在性别、年龄上都可以做一定的艺术处理,但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三不写”原则:不写自己不熟悉的人物,不写自己不了解的生活,不写自己不明白的事理。创造源于生活,源于自己的心灵,绝不是胡编乱造。有的故事是讲述者与故事主人公之间有着很亲密的关系,通常选择第二人称视角来表达,其中的“你”是故事主角,但“我”作为很重要的配角存在着,即使在文中不出现,也随处可以闻见“我”的气息,“我”的态度、情感、思考,都会融合在故事进程中,看上去是“我”与“你”促膝畅谈,“我”对“你”完全倾诉,其实,“我”始终牵引着读者对“你”的判断、理解。当然,这其中的“我”也不一定是作者本人。有的故事,作者站在一个全知的角度,以第三人称方式架构故事,常常是读者都已经知道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事情发展的玄机,故事中的主人公却不自知,不免让读者着急,这是全知角度讲述更容易做到的艺术效果。有了成型的故事后,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的思想感情,选择一种独特的人称视角来讲述。当然,如果在主人公的选定上拓展一点思路,跳出以人当主角的思维框架,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巧选道具贯穿法。故事中的道具是表现故事很重要的因素,很多孩子写故事时,只注意了故事本身的发展,迫切地想把心中的故事说完,往往导致故事少了些耐人寻味。故事发生的过程,除了人本身的行为外,还有各种相关的事物的出现,就像吃饭需要碗筷,写字需要纸笔,这些事物是使故事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的重要内容。巧选道具,就是从中选出相关的事物,将其设定为相对稳定的道具,来帮助推动和联接故事的进程。道具的选择并非一定要拘泥事实,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选择那些新颖的、能表现独特意味的事物,将整个故事贯穿起来。一个普通的故事往往因为道具的独特力量,发展出让人意外的结果。

 

巧选文体表现法。把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各种文体巧妙运用到故事中,有时候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就像老酒装新瓶,当然,老酒不是指陈旧的故事,而是指作者自己构思的内容新颖的故事,不过可以考虑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熟悉的文体,比如说明书、门票、广告、书信、日记、药方、账单、假条、请示、公告、启示等等,各有各的作用,如果故事内容恰巧可以与某种应用文体的作用有密切联系,不妨尝试一下用这样的应用文体来架构故事,这从形式上来看的确是别具一格的。

 

这里总结的几种方法是从习作学习角度提出来的,只是为了粗浅掌握故事表现技巧,为以后的习作发展奠定基础,几种方法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融合,具体在习作故事表达时,最好能够做到灵活理解运用,融汇贯通,而不拘泥于某一种具体的技巧。

 

5.创新不忘规则

 

考场作文有考试的评价标准,创新是一种挑战,要想取得挑战成功,就得符合考试的标准。其实,创新与标准一点都不矛盾,关键看怎么理解。唐诗的格律标准很严,不是还创造出了中国诗歌的巅峰吗?创新原本就不等于天马行空,在一定规则下的创新,是符合创新规律的。

 

这个规则,从内容方面讲,就是不论怎样创新,都要坚守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基本审美,要坚守人性,坚守美德,情感是真挚的,思想是鲜明的。从形式方面讲,就是不论怎样出格,都要确保习作的逻辑是成立的、连贯的和完整的,结构是与内容协调的,是尽量符合文体特征的。从考试方面讲,试卷上的作文要求是评价作文的基本依据,不管怎么创新,都要符合题目提出的所有要求,并且不能偏题、离题。

 

多讲两句。对于小学作文而言,规范用语也是创新的基础。并不是说要否定一些有灵性的创造性比喻和传神的用词,而是说尽量不要用新造的网络语言、搞怪的火星文之类、带有突出地方特色的方言俚语等。这后面一种,容易让阅卷老师出现误会:谁能断定阅卷老师恰好跟孩子是老乡啊,孩子作文里写的方言,万一阅卷老师看不明白,吃亏的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