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浅尝辄止:周光敏《黄帝阴符经》之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12:06

周光敏《黄帝阴符经》之解读

(2010-07-27 14:22:59)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 周光敏《黄帝阴符经》之解读2008-05-23 00:10

上篇为: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也。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

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地的运行机理和规律即天之道也,观察体会天地的运行机理和规律,并凭借其运行机理和规律行事,则能达到周密完备,尽善尽美。五者,“五行”也,即木、火、土、金、水;贼者,暗藏也;天有五贼,即天藏有这五种要素也。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又能生木,乃五行相生也;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此乃五行相克也。“五行”是天地间的普遍规律,如果能认识到它们间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则必能达到昌盛也。

将五行藏于心中,可施行于天地之间。犹如人的手掌一样,它生有五个手指,这是宇宙和“五行”在人体中的反映;而世界上万千变化皆可以在人的身体内产生,所以人又有五脏、五官,并食五谷,尝五味,听五音,发五声,观五色,此即万化生于身也。用今天的话来说,此即是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观念。因此,人的最佳生存之道,应当遵从天地宇宙之道(规律),也就是必须遵从“五行”之道(规律),如此则可以驰骋于天地之间。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之本性,即人的本性也;人的心灵,就象控制弩箭的扳机也。因此,人们可以天地的法则来约束和决定自己的行为,亦即人也可以通过自己心灵的作用让身体符合于天地宇宙的运行规律。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

变定基。

当天蕴藏并积聚有巨大能量的时候必然有灾难出现,这时候龙蛇也必然弃渊穴而出现在陆地上。当人蕴藏并积聚有巨大能量而突然暴发时,在世间(社会上)必有反复无常的现象发生。只有当天人积聚的巨大能量一起暴发时,各种变化才能有确定的基准或结果。这是在说,天人变化,必有征兆,抓住机会,方可作为。如果天变人不变,或人变天不变,皆不可谋。如果作为修身,就要对天地阴阳的特殊变化结合自身的气血状况,巧妙地加以运用。如果是治理国家,若遇到天灾人祸,必求人心稳定,若借机进行改革,历精图治,必可使社会稳定。

在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更替,皆与此有关系。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

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

圣人。

人的天性,生来就有聪巧和愚拙的不同,但是可以将聪巧或愚拙隐藏起来。人的身体都生有两目、两鼻孔、两耳孔、一口、和大小便两个通道,这九个通道之中,最重要的在乎眼、耳、口矣,因为人可以让它们活动或静息,人们又是通过它们获知外界的所有信息,所以称其为“三要”。眼能观形色,耳能听声乐,口能语是非,此即“可以动”也;眼不外视,耳不外听,口不语言,此即为“可以静”也。道家有“眼观神弛、耳听精耗、口开气散”之说,为了修身养性,达到精气饱满圆明,以无形之意念控制有形之身体,则必须关闭自己的“三要”,以达到清静无为。

在“五行”中,火生于木,火发而木焚;奸佞生于国中,待时而动必将造成国家溃亡。此即灾祸起于自身而毁灭自身。由于木中藏火,火始于无形,国中藏奸,奸始于无象,因此,非至圣不能修身练形使奸火不发也。

中篇为:

天生天杀,道之理。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道。三盗既

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埋,动其机,万化安。

中篇译文如下:

因天道而生,因天道而死,生和死都是天道的运行规律。生者自谓得其生,死者自谓得其死,识得生死之道,便可直面人生,安生长生。

盗,乃在暗中窃取也。天地在暗中窃取万物的精华;万物在暗中窃取人的精华;人又在暗中窃取万物的精华,此亦为天地、万物和人之“道”也。当这三种盗窃者达到了合理适宜的关系时,天地、万物和人三者才能得以平稳安泰。此即为世间万物赖天地而生,人又赖世间万物而生,而万物也同时悄悄地消耗着人的精气和身体,天地也悄悄地消耗着万物的精气和形体。这说明,在天地、万物和人之间,都不是无私的向对方馈赠,而是悄悄地在暗中相互争夺,相互利用。以人之本身而言,人的生长是盗窃了天地万物的精华,而人的衰老死亡则是被盗的结果。说的更浅显些,人是依靠天地万物而生长,不论是阳光雨露、呼吸的空气,还是吃的食物,穿的、用的,总之,一切之一切,均来自于天地万物。人的生长过程,也就是一个渐进的衰老到死亡过程,这也就是说人在盗取天地万物用于维持自己生命的同时,自身已在不自觉间又被盗于天地万物了。试想,人死亡之后,不论是火葬、土葬,尸体或被直接化为气体和骨灰,或被微生物分解间接地化为气体和尸骨,但到最后,连尸骨也回报于天地万物了。由上述可知,天地、万物和人是处于一种合理的平衡状态,才得以彼此安泰。这也说明天地间并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果人类过份的“盗取”天地万物之“精”,必然导致天地万物对人类的报复,三者失去平衡,必然招致天灾人祸的发生。例如人口无节制增长,将造成粮食紧缺;滥伐森林将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将造成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加,导致气温升高和臭氧层破坏,而最终又为人类带来各种自然灾害等,就是鲜明的例证。

因此,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人们按时饮食(包括按季节),四肢百骸就会得到正常的调理。如果在采取每一个行动时,把握好行动的时机,待机而发,适时而动,在关键时刻、关键环节、关键部位,采取行动,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能够在万千变化的形势中保证自身的安全。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

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人们只知道神秘的事物是神奇的,而不知道平常的事物为什么也很神奇。日月行天,昼夜交替,见惯不惊,习以为常,但这却是天地间最神奇的力量,因为它决定着天地间万物的生老病死。苹果从树上落地而不会飞到天上,牛顿却从这最不感到神奇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日行有长短,月行有圆缺,都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日行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一年又有十二个月,月大月小又自有不同,所以为日月有数,大小有定。正是日月所具有的运行规律,产生了神圣的功能,于是四季有序,万物茂长,“神明出焉”,即由物质产生了精神和智慧。

那么什么是盗?盗乃机也。欲盗,必先隐藏而待机行事。因为它是一种隐秘的力量,所以它是看不见、找不到的。如果是正人君子得到了这种机密,就可以保固身体,如果是卑劣小人得到了这种机密,就会轻视自己的生命。

下篇为: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

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

生。迅雷烈风,莫大蠢然。

盲人特别善于听声音,耳聋的人特别善于看东西,这是因为人之耳目皆分于心,一心无二用也。将精力专心致志的用于一个方面,如果是在战场上,就相当于增加了十倍的兵力;如能退思三反,经昼历夜,思而后行,待机而动,就相当于增加了万倍的兵力。

人心因外界事物而生,也因外界事物而死,而生死之机关全在于眼睛。外界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因人生,也不因人而死。人的心灵活动或意识的产生,是通过眼睛而感知外界事物的景像,正所谓,目有所视,心有所动。

如果用于养身,太多的外界事物进入眼中,动于心中,则使人心烦意乱,神不守舍,势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坏的影响,甚至生病而死。所以,闭目可以养神,少视可以静心,欲长寿者需谨记之。为天下者,则需要见机行事,而天下之机者,也全在于心目。心能发目,目能发机,必须用眼紧密观察时事动态,伺机而动,因为这涉及到人的生死存亡的大事。

天地原本无意给人带来什么恩惠,但实际上却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恩惠。日月行天,地产万物,都不是天地的有为而作,而是它们的本能。但正是它们的无为本能,却使人和万物才得以生长。而迅猛的雷,疾烈的风,虽然也是天地的无为而作,但却是在向人和万物警示着春天或冬天的来临,春雷使“幽蛰蠢动,万物乐生”,烈风使过冬的动物入蛰,万物冬藏收敛。如果人在行事时违背了自然规律,或者不畏惧天地给于的警示,即所谓“逆天”而行,那将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也必然会遭到天地的惩罚。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

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欢乐至极的时候,将使人的性情产生许多欲望;只有在极其清静的时候,人的性情才会产生贞廉。人的性情是可以改变的,极度的欢乐将使人迷失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所以性余则神浊,性廉则神清;神者智之泉,神清则智明。

天地以它自己私藏的一切,全部用于养育普天下的万事万物。飞禽之所以能在天空中翱翔,是因为它能对空气加以控制和利用;而人欲奋发图强,也全在争之一气也。

生是死的根源,死是生的根源。人从诞生的时候起就埋下了死亡之根,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步步向着衰老死亡走去,而死亡又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正所谓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这原本就是自然之道(法则),应该泰然处之。如果执意求生,贪生怕死,反而加速死亡;如果直面人生,视死如归,反而可以安生长生。在军事上,孙子曰:“投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皆为善于运用生死之道(法则)也。恩和害和生与死一样,同样是一对矛盾体。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无恩怎能言害?无害如何言恩?当君子出现祸害而有人搭救之时,君子称搭救自己的人为恩人,并且对搭救者感恩戴德,对君子而言,岂不是恩生于害?当小人出现危难而被搭救之后,知恩不报,忘恩负义,君子施恩,反受其害,对君子而言,岂不是害生于恩?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此实为异曲同工之意也。

那些愚昧的人,以为天地的道理既神圣而又不可捉摸;但在我看来,无论是时间和事物的哲理(即规律)都是可以探讨的。

以上是对《黄帝阴符经》的全部译文。

诸位:这《阴符经》的内容实在太精彩了!仅仅短短的三百余字,竟然将天地宇宙之道、人和万物之道,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说的是那样精辟,那样动人,并且处处折射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是黄帝在继《黄帝内经》之后,在社会科学方面对我中华民族的又一巨大贡献。诚然,如《黄帝内经》一样,由于当时的文字和文字载体所限,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能肯定全部出自于黄帝之手,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伟大价值。根据史料记载,《阴符经》最早出现在西周,战国时的鬼谷子曾用它教授学生,苏秦曾用它来纵横天下,而姜子牙、范蠡、张良、诸葛亮都因读了此书,才能帮助自己的主人夺得天下。由此而言,此书堪称为政治家、军事家的宝典!

这正是:阴符宝经藏玄机,三盗互盗有秘密。

        如若识破三者道,上者为王下为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