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犯错误检讨书范文:7.一切都是上天决定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3:06


【原文】“故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所以得其赏何也?曰其为政乎天下也,兼而爱之,从而利之,又率天下之万民以尚尊天、事鬼、爱利万民,是故天鬼赏之,立为天子,以为民父母,万民从而誉之曰‘圣王’,至今不已。则此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也。然则富贵为暴,以得其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是也。何以知其然也?曰其为政乎天下也,兼而憎之,从而贼之,又率天下之民以诟天侮鬼,贼傲万民,是故天鬼罚之,使身死而为刑戮,子孙离散,室家丧灭,绝无后嗣,万民从而非之曰‘暴王’,至今不已。则此富贵为暴,而以得其罚者也。然则亲而不善,以得其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伯鲧,帝之元子,废帝之德庸,既乃刑之于羽之郊,乃热照无有及也,帝亦不爱。则此亲而不善以得其罚者也。然则天之所使能者谁也?曰若昔者禹、稷、皋陶是也。何以知其然也?先王之书《吕刑》道之曰:‘皇帝清问下民,有辞有苗。曰群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鳏寡不盖,德威维威,德明维明。乃名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哲民维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隆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维假于民。’则此言三圣人者,谨其言,慎其行,精其思虑,索天下之隐事遗利,以上事天,则天乡其德,下施之万民,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故先王之言曰:‘此道也,大用之天下则不窕,小用之则不困,修用之则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周颂》道之曰:‘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于天下也。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与天地同常。’则此言圣人之德,章明博大,埴固,以修久也。故圣人之德盖总乎天地者也。

【译文】“所以古代圣王能审慎地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然是天但也不会分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对贤者就推举,对不肖者就抑制废弃。那么富贵而作为于贤的人,得到了上天赏赐的有谁呢?回答是过去的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王、武王都是。他们之所以得到赏赐的原因是什么呢?回答是他们为政于天下,兼顾而爱护民众,使民众有利益,又率领天下万民崇尚尊敬上天,侍奉鬼神,使万民互爱互利,因此上天鬼神赏赐他们,立为天子,作为民众的父母,万民跟随而赞誉为‘圣王’,至今不止。这就是富贵而作为于贤,得到赏赐的例子。那么富贵而作为于残暴,受到上天惩罚的又有谁呢?回答是过去的三代暴王桀、纣、幽、厉王都是。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回答是他们为政于天下,兼顾而憎恨民众,随后又残害民众,又率领天下万民诟骂上天侮辱鬼神,伤害并傲视万民。因此上天鬼神惩罚他们,使他们身死而又受刑戮,子孙离散,家室破败,断子绝孙,万民随后称他们为‘暴王’,至今不止。这就是富贵而作为于残暴,而以残暴得到惩罚的例子。那么亲近而又不善,得到惩罚的还有谁呢?回答是过去的伯鲧,他是尧的儿子,但他破坏了舜帝对规律的需要,不久就于羽山受刑,那是日月都照不到的地方,舜帝也不再爱他。这就是亲而不善而得到惩罚的例子。那么天所使用的能人又有谁呢?回答是有过去的禹、稷、皋陶都是。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先王的书《吕刑》是这样说的:‘光明的上帝清楚地考察孤苦的下民对苗民有怨言。众多君主在下,明明白白辅助常法,于所有孤苦都不掩盖。规律之政法则让人畏惧,规律之政光明让人明白。于是命令三位君主,救护功业用之于民。伯夷给予法典,判断民事唯用典范;大禹平治水土,命名大山名川;后稷给予播种,农业养殖及美好的粮食。三位君主成功了,人民也就富裕强盛了。’这就是说三位圣人,谨慎自己的话语,慎重自己的行为,精细地思虑,索求天下未被发现的事物和被人遗忘的利益,以此上奉事天,那么天即享用其规律;下施于万民,万民就会得到利益的覆盖,终身不会停止。所以先王这样说:‘这道路,用于天下之大也不会有间隙,用于小事也不会有穷困,遵循这个道路那么万民就能得到利益的覆盖,终身不会停止。’《周颂》上这样说:‘圣人的规律,象天一样高,如地一样广大,能够昭明于天下。象大地一样坚固,象山一样能承载,不会开裂不会崩塌。象太阳的光辉,象月亮的明亮,与天地一样长久。’这就是说圣人的规律,彰显明亮广博浩大,象黄粘土一样牢固,以能遵循久远。所以圣人的规律大概能汇集天地的规律。

【说明】墨子这一段议论颇为牵强,虽然他举的例子是对的,但他认为这都是天定的,是上天决定了这一切赏罚。如果不是上天决定了这一切,那么商汤王也推翻不了夏桀王,周武王也推翻不了商纣王。也就是说,圣王得到万民拥护是上天决定的,暴王身死也是上天决定的。这就很显然就是“宿命论”了。再看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老子、晏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没有哪一个人承认“宿命论”,因为这实际上根本不关天的事,都是人们自己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