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五要素: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40:1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进入战略机遇期
日期:2011-11-07 14:28:00   文章点击数: 68稿源:中国矿业报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要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
此后不久的10月27日,随着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与河北、山东、湖北等21个省级人民政府,以及中石油、神华集团等6个中央矿山企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合作协议》的签署,我国首批40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入了新的实质性发展阶段。
事实上,自去年底开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春风就已开始劲吹神州大地。国土资源部领导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其作为找矿突破找略行动的一项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并与财政部一起研究实施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日到国土资源部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更是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他强调,要大力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强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和推广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引导机制。
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一些科研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最典型的标志是一些有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题会议的相继召开。9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业经济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承办了“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培训研讨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科技发展研讨会”也将于11月17日举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即将召开的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首次被列为了会议的分论坛,将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与成绩,以及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国际合作等,进行探讨和交流。
种种迹象表明,多年来一直被边缘化甚至在一些地方已被遗忘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定位,并与地质找矿一起成为今后10年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
资源特点决定了综合利用的地位
毋庸置疑,我国矿产资源的自身特点及利用现状直接决定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特殊地位,以及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资源潜力大,世界上已发现的矿产中,我国基本都可以找到。但是,与国外矿产资源相比,我国矿产资源禀赋极差,呈现出贫、杂、细、微等特点,处理工艺复杂,利用技术难度大。
富矿少、贫矿多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59种矿产中,一些重要矿产往往是贫矿和难采、难选、难冶矿。如我国的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我国的铝土矿大多为中低品位的一水硬铝石型资源,品质很差;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锰矿平均品位仅22%,多为难选高磷碳酸锰矿,离世界锰矿石工业标准相差甚远,目前仅用于化工用锰原料,而冶金优质锰矿仍需大量进口。
同时,我国绝大多数矿产资源都属于品位低、共伴生有其他有益元素的矿床,单一成分的矿产较少。有资料显示,我国已探明的矿产储量中,共伴生矿床储量占80%左右,全国25%的铁矿、40%的金矿、80%的有色金属矿和大多数煤矿都有其他矿产与之共生或伴生。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研究员李元坤介绍,我国铅锌矿床大多共伴生有铜、铁、金等元素,尤其是银,许多矿床成了铅锌银矿,其储量占全国银储量的60%以上;全国900多个铜矿床中,单一矿床仅占27.1%;金矿储量中,伴生金储量占了27.9%;钛资源中,94.25%为复合型钒钛磁铁矿矿床,而来源于钛铁砂矿、金红石砂矿和岩矿的仅占5.72%;钼作为单一矿的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14%。
我国矿产资源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复杂共伴生矿多。如鄂西高磷铁矿已探明储量超过30亿吨,远景储量在百亿吨以上,但铁、磷分离困难。我国菱铁矿资源也较为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因理论品位低,且常与钙、镁、锰呈类质同象共生,采用物理选矿方法,铁精矿品位很难达到45%以上。还有,我国北方的低品位磷矿储量巨大,但杂质元素较多,在现有技术下难以进行综合利用;铝土矿资源丰富,但主要为一水硬铝土矿,铝硅比小于5的资源占绝大多数,处理成本高。
极差的矿产资源禀性增强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和成本,也制约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据上世纪末的普查资料显示,我国34个矿种、515个国有大中型矿山中,综合利用搞得较好的矿山占31.1%,进行部分综合利用的矿山占25%,完全没有进行综合利用的占43.3%。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逐步扩大,矿产综合利用程度也普遍提高。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依然较低,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只有30%和3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温家宝总理9月2日考察国土资源部时的此番讲话,既准确反映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又对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尤其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矿产资源特殊的禀赋特点和综合利用现状,决定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潜力巨大。尤其是在立足国内、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与矿产资源刚性约束不断增加的“两难”下,加强矿产资源尤其是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对进一步提高全国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面对禀赋差,大宗、支柱性矿产不足的矿产资源基本国情,加强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亚川表示。
综合利用撑起保障能力“半边天”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国土资源部的强力推动下,在有关科研院所和矿山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科技支撑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在这方面可谓成绩卓著。在盘点“十一五”期间该所在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时,所长刘亚川表示,他们针对重要矿产特别是特大型呆滞矿产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其中,“铜钼铅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获得2009年国土资源部二等奖,“内蒙古金厂沟梁含金多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二等奖,“四川会理天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三等奖。尤其是“鄂西宁乡铁矿利用技术研究”成果入选了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在矿产资源利用技术难题攻关方面,该所也是成果不断。其自主研发的“脱泥-反浮选脱磷脱硅”新工艺使酸性鲕状赤铁矿开发利用成为可能;选冶联合深度除杂生产高钛渣新技术的发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且成本更为低廉,工艺更为可靠;铁钛混合熔炼新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攀西钒钛磁铁矿的铁、钛、钒的回收率,使我国这一珍贵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利用,价值大大提高;针对重庆、贵州的高硫高铁高硅铝土矿,研究开发的脱硅新药剂和湿法预脱硅新技术,不仅使典型的难利用铝土矿资源变成了可利用资源,而且由于共伴生元素的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资源价值。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在强化非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基础上,不断拓宽攻关领域,在金属矿产的综合利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凡成绩,成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科研院校和矿山企业的科研单位也紧紧围绕难选冶的紧缺矿种,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对西部10种重要的共伴生矿产中近50个有代表性的矿山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西部重要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指数(矿山企业实际已回收利用的共伴生组分数/在当前技术和需求条件下矿石中可能利用的共伴生组分数×100%)达到80%以上的矿山企业占55%,达60%以上的占75%。好的矿山几乎把当前技术发展条件下可能回收的共伴生组分不同程度地回收了。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的钛资源利用率长期低于8%,上世纪末到新世纪初由于攻克了-40um微细粒钛铁矿的回收工艺,使钛的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到12%~15%,以龙蟒集团、攀钢为代表的矿山企业又成功采用全粒级强磁浮选流程使钛的资源利用率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18%~20%以上。华锡集团对多金属硫化矿的综合利用采用新的工艺,通过高浓度开路高效浮选、絮凝浮选、分散阶梯浮选等多项技术,使锌、铟等共伴生组分回收率从62%提高到71%。
更重要的是,因为综合利用回收的共伴生成分往往是稀贵金属或重要的稀缺物质,当中很少有单独的矿床,主要靠综合回收获取,所以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不仅有效解放了呆滞闲置资源,变贫矿为富矿,变一矿为多矿,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高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稀贵资源,与地质找矿一起共同支撑起了我国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
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作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领域的老专家,刘亚川感触颇深。
事实正如此。当前,中央和全社会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特别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的“358”宏伟目标,标志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与此同时,国家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也正在逐年加大,示范基地建设也已正式启动,这些都预示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履行重大使命的重要阶段和全面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与形势喜人相伴的是形势逼人。如何尽快解决制约重要矿产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关键技术,释放更多的资源储量?这对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科研机构及工作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正由于我国的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所以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比较巨大,只要能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新找了一个甚至数个超大型矿山。”刘亚川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将围绕国家需要和企业需求,以难选冶铁矿、中低品位铝土矿、有色金属共生矿、稀贵金属、中低品位磷矿五大领域为重点,开展复杂难选铁矿和锰矿资源利用技术、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多金属共生矿利用技术、中低品位铝矿开发利用技术、难利用磷矿资源利用技术、“三稀”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二次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矿物岩石理化性能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积极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药剂,努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同时,主动参与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推动矿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其他一些矿产资源综合研究领域的科研院所以及矿山企业在这方面也显示出极大的热情。于9月22日~9月23日在重庆隆重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培训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地调队伍、矿业勘查开发企业的48家单位120多位代表郑重向全国从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科技人员和矿业企业发出倡议:坦然面对禀赋差、贫细杂的资源国情,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针对铁、铜、锰、铝、钾、铅锌等重要紧缺矿产资源,特别是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矿产资源,加大节约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尽快取得具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支持绿色矿山建设,打破传统矿业“高能耗、高污染、低产率”的发展模式,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春风劲吹花满枝。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