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造词:郭于华:“韩方之战”,一场失焦的论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3:29:48

   韩寒与方舟子的论战,作为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文化事件,随着韩寒的“退出”,似乎已经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但由此在知识界引发的讨论,却并没有结束。比如崔卫平就在反思人们应该学习如何进行讨论,而刘瑜清空微博“去冰岛”,可能也多少与这场争论有关。事实上,争论虽然激烈,但其中的焦点,却始终是模糊的,期间不但涌现出各种“名人代笔”的戏谑,甚至出现了专门就此争论进行逻辑课分析的大作。狂欢与娱乐之余,人们应该重新思考,这场争论到底在争什么。

  韩寒与方舟子的论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件。事件源起于韩寒去年年底的连续三篇博文,在我看来,三篇博文是以韩寒特有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大体认同的社会现实与基本理念。当然,韩寒就此大问题的观点与表达并不完备,这其实是很正常的,谁也不能要求谁就此说得完美无缺。但在此之后,就重大问题进行的公共讨论没看见,事件却直奔质疑韩寒而去。

  寻找争论的焦点

  就事件本身而言,我更看重的是整体性、结构性的大是大非,这是指要看争论对象的整体形象和历史,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位置以及大的制度背景。韩寒之可贵,在于他的独立、自主、率性,这些都是社会中的稀缺之物。就此而言,批韩父“望子成龙心切、功利心过于强烈”因而害了韩寒是没着上调的;骂韩寒利用媒体和公司包装炒作成名是有失厚道的;判断“韩寒现象是社会毒瘤”更是把批判劲道用错了地方——有大致共同判断、共同立场的人们厮杀得一片狼藉,遍地鸡毛,让谁欢喜让谁愁。

  韩寒的影响力之大恐怕没人否认,但判断为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却势不两立。我觉得这没关系,首先不必把他当做偶像:如果你不当他是偶像,也就无所谓倒与不倒;倒韩者首先把韩寒当成青年偶像,抑或是基于许多年轻人粉他的现实,但是这不能归咎于韩寒。其次有许多青年人喜欢粉韩,就愿意把他作为偶像,一如各种“追星”现象,那又怎么了?有视他为偶像的,有视他为普通青年的,这种多元化不是挺正常的吗?

  至于韩寒是否可以质疑,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质疑作为公众人物的韩寒的诚信问题当然是可以的,毕竟明是非、辨真伪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兹事体大。但说“代笔”,就要拿出实在的证据。但对倒韩一方也不必做阴谋论推测,我只是觉得他们太过自以为是,太想在这他们认为庸俗的大众社会中独树一帜。看看如此表述:

  “我从来没有看过韩寒的东西。也是因为方舟子的不依不饶,我于是刚才就到网上找来看了一下。作为二十几年的出版人,一读书稿就基本上知道发生了什么。其中的行文用字,遣词造句,包括上世纪90年代甚至80年代风行的秀和事,居然都明晃晃地堆在那里。所以,想不支持方舟子都不成。”

  “什么人能有什么样的文字,你只要面对面谈上几句,你就知道,藏不住的。韩70%以上的文字不是他自己的,‘看不起他就是看不起广大群众’这种话不可能是他写的,他的阅历和头脑没那么复杂。”

  ……

  一个人要有多么良好的自我感觉才能这么武断地说话呢?出身名校、高学历、专业和职业、年龄、阅历和经验都不能作为自己正确和对方造假的依据和标准,这是常识。至于要求“对韩寒父子用测谎仪”的主张,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期待成为公共话题讨论课

  当然肯定有人会问韩寒是不是也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我想我们可以希望他有自省,有反思,但是谁也不能强迫谁做什么。韩寒的博文《二月零三日》平静地陈述事件过程并表明了态度,算是暂时为论战画了个句号。当然韩寒“收笔”的是这场“闹剧”,而不是关于大问题的讨论,也不是他的创作。我们从这一改以往风格的平实叙述中可以期待一个更理性、成熟而不失锐气的韩寒。

  其实在论战之外,更值得思考的是知识界对这一事件本身的反思。崔卫平提出“一起学习如何进行讨论”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开始。作为第一篇,《以平等的身份准入》一文提出了如何进行公共讨论的重要问题。的确,成就、年龄、出身、性别都不能作为参与讨论的门槛。同理,专业、职称(包括博导)、能力(如高手)、经验等也都不能作为讨论中观点正确的评判标准。

  公共空间乃至公民社会的生成是从人们可以公开的、平等的、免于强制的就公共话题进行讨论开始的。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进行讨论,这也是成长为公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