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大全造句:大学好不好,谁说了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1:57:14

深度对话

大学好不好,谁说了算?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8日   16 版)CFP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质量发布制度,表明狠抓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单单是必要性问题,而且是日渐突出的迫切性解题之举。2011年在教育部倡导下,39所国家“985工程”大学率先发布了本校教学质量报告,引起了高教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议论很多,到底谁是质量评价主体?质量标准的认定和评测标准的度量到底如何体现客观求实?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处长刘振天教授就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积极的开端

    记者:据我所知,社会对“985工程”大学发布教学质量报告总体上是肯定的,但批评也不少,尤其是说这些大学都在自我表扬,回避问题。

    刘振天:“985工程”大学是我国最顶尖的大学,代表着国家的教育水平,因此,总体上讲,这些大学的教学质量也应该是我国数千所高校中最好的或者最值得信赖的。人们之所以提出质疑,并不是怀疑这些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是大学普遍未能向公众展示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和质量。导致问题的原因,一是大学对什么是教学质量缺乏明确的界定,二是没有向公众提供足以证明教学质量的全面信息。前者涉及到价值层面问题,后者则属于技术问题。我们在这里重点讨论价值层面问题,即教学质量评价观问题。

    事实上,即便同一时期同一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也是不同的。换言之,不同的主体,对教育的期望、需求和评价是不同的,由此导致其间质量观和价值观也必然存在差异,可能高校自己认为教学质量很好,但社会不一定认可。高校内部也如此,领导认为教学质量高,但教师或学生却不一定赞同。

    以谁的评价为主?

    记者:如此看来,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的确不应该是高校一家自说自话,在某种意义上,是否意味着不同价值主体需求在高校教学上的反映呢?

    刘振天:是这样的。当代高等教育已经是一个庞大的、高度开放的系统,与社会的关联日趋紧密,任何一项决策、一项活动都不可能不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和需求,也不能无视各方面的感受。就教学工作而言,形式上属于高校内部事务,而且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事务,按理说,其质量高低好坏只有高校自己最清楚,公众和社会限于专业知识以及信息不对称,评价起来会有难度。但是,当前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公众和社会热议的话题,并不在于公众和社会多么专业,而在于公众和社会已现实地成为高等教育的相关利益者或消费者,他们关心和评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由此可能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工作也是理所当然的。

    记者:那么,高校教学质量到底以谁的评价为主或为准?

    刘振天:我认为,这里不存在谁为主或为准的问题。人们的立场、需求、视点不同,各有合理性,也各有不足。重要的是找到切合点或结合点,把各种观念综合起来考量,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质量评价注意三大误区

    刘振天:当前,在评价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上,有三大误区值得注意。

    误区一,单纯从外在形态来观察和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称之为“外延性”质量评价观。这种评价观注重高校规模、层次、声望、地位、名次等外显因素,一般地,它在社会公众中拥有较大市场,进而影响公众相应的评价、比较和选择高校行为,因此,高校也不得不非常重视。长期以来存在于高校的外延发展战略,即所谓规模求大、专业求全、层次求高,或者追求一些外在的、数量化的、可见的硬性指标等,都与这种质量评价观相关。

    误区二,片面从满足外部社会需要或市场需要出发衡量和评价高校教学质量,可称之为“外适性”质量评价观。它强调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销对路,有市场需求的,就是有质量,否则就谈不上质量。这种观念对高校办学和教学工作也有较大影响。比如,当前一些高校大力强调办学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建服务型大学、应用型高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单式培养、创业教育等,实际上是这种观念影响的典型作法。

    误区三,过于强调以学术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的观点,又称“内适性”质量评价观。这种观点认为,高校是研究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传授知识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活动中所传授的知识越广博、系统、深刻和前沿,同时越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并发展了学生的心智能力,教学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内适性教学质量评价观在高校同样大有市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校教师群体是这种观念的主要代表。比如,不少教授和学者感叹当前高校扩招后教学水平下降,所举的例子基本是现在他们所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大不如前,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曾传授过的教学内容,另外,现在的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也不如以往端正,多数学生把上大学当作谋职的工具,而不是当作丰富学识、智慧和人生的内在需要。

    科学的教学质量模式

    记者:您上面说到的三种教学质量评价观,在现实中确实普遍存在,也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但如果推向极端,将会产生负面作用。关键问题是,实践中如何扬长避短,从而建立科学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观,特别是实践上确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模式,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刘振天:教学质量评价观,不单纯是学理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应该承认,上述三种评价观,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教学质量的实质,若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则可不同程度地展现全面的教学质量观。然而,三者怎么有机结合?是简单相加还是分出孰轻孰重?我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需要,要考虑高校实际,不能搞一刀切。

    “985工程”和“211工程”这些研究型大学,担负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领域和关键领域培养精英人才、创新知识、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等重大使命,因此,在评价其教学质量时,必须重在学术引领、知识贡献、文化创新、国际竞争等因素,然后才考虑其满足市场或就业需要等情况;高职高专和新建本科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用得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应用型或技能型专门人才,发展和繁荣区域文化等任务,因此,在评价这些高校的教学质量时,有必要首先评价其对地方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甚至就业需要的满足度,其次才考虑学科和学术发展水平,且在考察这些高校的学术和学科水平时,重在为提高应用型或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程度;而对于办学历史较长、基础较好的地方高校或行业高校,评价其教学质量,可以学术质量与市场满足度并重,也可以各有侧重,关键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当前大力倡导确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实际上就是条件性或选择性的质量观,而人们所诟病的办学雷同化、同质化、缺乏特色等现象,针对的就是单一的、无选择性的教学质量评价观,也就是带有误区的教学质量评价观。

    记者:如果从多样化和差异化质量评价观出发,在评价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教学质量时,就不能简单进行比较,因为不同高校的各自定位不同、职能不同、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不同,其教学质量也不同。

    刘振天:高校各有其用武之地,所谓行行出状元。地方高校与“985工程”大学比学术水平和学科实力,肯定大为逊色,但如果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则立刻显出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此即多样化教学质量观的本意之所在。我认为,评价教学质量,相同层次或类型的高校比差距,不同层次或类型的高校比差异,何必都拿一把尺子量,都往一条路上挤,甘陷误区呢?

    (本报记者 朱振国)

    快评

    质量评估应多元化

    (雨  丹)

    近日,39所“985”高校率先发布本校教学质量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在这些报告中,尽管不乏客观的自省与审视,但依然有不少人认为,这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回避问题,放大成绩”。

    不是不能谈到成绩,但由自己谈,总是有些“王婆卖瓜”、“不客观”之嫌。原因何在?或许我们可以从不对称的信息上一探究竟。

    高校教学质量该由谁评估?又该依据哪些规则评估?评估结果是划分学科简单相加还是分清孰轻孰重?这么多未解决的问题,这么多公众不了解的信息,高校给人造成“自说自话”的印象就不足为奇了。

    笔者认为,高校质量评估要摆脱“不客观”的印象应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多元化是针对“一元”视角和方式而言的,比如,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校,也不能仅仅用自己的视角审视自己。而标尺如何制订,应尽量地做到信息公开。不少学校认为,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最清楚,因此,教学质量应由自己衡量。实际上,如果能吸引更多人士参与,有更多元的视角,更多样的声音,可能就会有更清晰的思考。

    “多元化”也是不少国家教学质量评估的趋势所在。学校公布信息,社会提供反馈,第三方提供客观思考,共同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这是一个良性互动。

    当然,笔者认为,这次公布的质量报告毕竟是一个好的开端。高校通过通报工作质量,自我评价与自我改进,回应了政府、社会和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政府监控,有利于社会监督,有利于公众参与。我们期待,未来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向更多元的角度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