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回地球: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留给西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40:12
2012年02月07日 15:35 PM

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留给西方

台湾媒体人、汕头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杨艾俐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字号 背景 评论[36条]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不久前,FT中文网发表一篇《亚洲人的“资本主义空想”》。这篇文章分析说,亚洲各国以现有资源,很难在不破坏地球环境的情况下,享受西方生活方式。

当我看到这个标题,再看到作者是个西方人时,就推断出,读者评论一定汹涌如潮,果真如此。读者几乎一面倒反对作者论点。不外是“西方人享受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享受”,“西方人已经吃饱了肉了,现在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和印度人,要吃肉是不可以的”,乃至更激烈的,如“表现了西方人对西方无耻历史的掩饰和对世界今日现实的虚伪。甚至是对落后国家和社会的赤裸裸的毫无廉耻的歧视。”

我觉得,中国人必须改变这种“被迫害”心态,也不必动辄用“阴谋论”来衡量外人的评论。中国崛起必将攫取世界目光,谤誉亦随之而来。就如美国一举一动在国外总是毁誉参半(多是毁远多于誉),这是大国的“沉重”,不可避免。

作为一位曾经在美国、台湾及中国大陆都住过的华人,我也一直在思考“中国人是否应该享受西方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出行有车、住花园洋房)的问题。2009年我刚来大陆时,我认为中国人苦了几千年,现在有钱可享受,当然可以。

近年关心中国环境的外国人不计其数。去年,英国《卫报》驻华记者华衷(Jonathan Watts)出版《当十亿中国人跳起来》。里面说到,当华衷小时,有人告诉他,在地球的另一边,有个叫做中国的地方,那里生活着10亿人,如果这些人一起跳起来,地球受不了这种力道,就会偏离轨道。所以他每天祷告,希望10亿中国人不会一起跳起来。

这个例子,我当时认为是最具种族主义的论调。但不久后,我就冷静下来:看这个问题,不应该从“谁说的”,而应该从“说什么”及“如何说”入手,要看立论是否正确,推论是否合理,资料引用是否扎实。

忠言逆耳,但正是忠言才是中国人需要的。

尤其在环境问题上。西方人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看,每20个地球人,就有一人靠长江三角洲供养。北半球一半的物种在中国,但中国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据估计,2025年之前,中国将建造五万栋摩天大楼( 相当于十个纽约)。只有不到1%的中国城市人口可以呼吸健康安全的空气。这的确令他们担忧,中国的“人定胜天”会把世界推向毁灭的深渊。

这种论调会令中国人不满。但是中国人纵使不从西方角度看,即使从自己角度看,也应该意识到:环保危机首先毁灭的是自己。沙尘暴、淮河的警告、长江中几千万年前就存在的白暨豚快要消失了、每年数不尽的水灾、干旱...... 气候变迁受害最严重的是开发中国家,因为它们没有准备。

中国还在初尝“西方生活方式”,就已在环境、社会方面产生巨大冲击。中国近几年汽车销量猛增,与之相随的就是北京20多公里的交通阻塞,堪为世界奇观。如果每个家庭一辆车,中国可能早已“走不动”了。

如果每个中国人都使用西式马桶,十三亿人的用水量可能使中国水源枯竭。如果每个人每顿都吃牛排,杀掉全世界的牛都不够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重新发现资本主义 2012-02-02
我们每个人都是共犯 2012-02-01
亚洲人的“资本主义空想” 2012-01-29 本文涉及话题:生活方式 环保 为资本主义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