兲的生肖:《“叶吟学诗速成堂”·下篇:2008年诗词讲记入门详说五讲》之第五讲:一起学习杨载《诗法家数》(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2:46

第五讲:一起学习杨载《诗法家数》(下)

2008年6月15日于讲诗堂QQ群

大家好。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是叶吟最后一堂诗词讲记,还没开讲,突然有了一种愁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借用魏巍的文字来说,叶吟突然有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近年来,因在诗词上有所总结,所以想一吐为快。终于,是讲诗堂以及讲诗堂的诗友们吸引了我,我也选择了讲诗堂做为基地,频繁活动了一个多月。但是人都是有限的,我压箱子的功夫,也奉献得差不多了。即使再活动下去,也差不多就是这些东西。所以,惜别啊。并不是说会走到哪里去。在还是在的。“花开的时候,蝴蝶来过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存在过,我们思想过,我们书写过;我们学习过,我们追求过,我们成长过;我们交游过,我们欢乐过,我们忧伤过。我们的人生,就在现世的残缺中、和未来的不可确知中,获得了意义。又到天鹅绝唱时,来如水兮逝如风,不知何所来兮何所终。一切都将消散。同时,让我们痛享现世人生。叹。我扯远了,然而这是我们这些人不可磨灭的诗心和诗情的本质。惜别啊,惜别的是我们的时间,我们的青春和梦想。一重欣慨一张机,念念心心有所思。盛宴已终人散去,倩谁重读旧时诗。这是我们经常有意沉浸的氛围。人生啊,群组啊,就是这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红楼梦里说:有烈火享油之盛,也有曲终人散之时。珍惜现在的热闹,又颖悟世事的无常。感伤啊。但是感伤不是我们喜欢的吗?挺小资的,嘿嘿。但愿不要太痛苦,只是淡淡的忧伤。兄弟姐妹们,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离去,但是都各有各的生活和路线啊。惜别:)比如我压箱子的东西奉献完了,就将淡出。但是我的心还在的,尤其是留恋着:)只是不可永远坚持。暴雨不终朝,人生永远在路上,不在天上。好了兄弟姐妹们,您在网上互为师友的叶吟老师感伤得差不多了。我们继续玩啊。不要老感伤。就算是忧伤,也要淡淡地、慢慢地,是一种人生沉浸着享受着的境界。如此最好。我们,一路行来,都会有所成长,这个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但愿能“为我所收”,“为我所有”,“为我所用”。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继续把杨载的诗法家数一起研习完。一想到结束,人就是忧伤的。可是过程是快乐的。论道而喜,闻道而喜。作为讲授者本人,教学相长,在要讲出来的压力下,会更有深入和感悟。所以,最近我也梳理了不少,亮堂了不少。今天我讲的内容,将会继续集中在贴子里。这是第五讲。应当是终结篇。以后,也许不会再有集中而丰富的大论了。

今天讲的内容,原贴在:【国学典藏】《诗法家数》 元代 杨载 著

网址如下,大家对照着,边看原文,边听讲习,凡是引用处,均用引号标出:
http://www.zhscwz.com/bbs/dispbbs.asp?boardid=94&Id=615


从“○律诗要法”的“△七言”这里起,一直到结束。大家可先略读一下原文。

现代人读书,一定要学会浏览。信息爆炸的社会。浏览就是每一句每一字都一定要看过了,但是不强求马上有多深的理解。当你要用时,当你一片一片地遇上时,知识和信息会跳出来,会有印象,会派上用场。

“△七言

声响,雄浑,铿锵,伟健,高远。

△五言

沉静,深远,细嫩。”

---- 一般来说,我们写五律时,要字少意多,要更多地用单字。
或者说:单字出意。一个字就是一意。
不象七言,还有七字空间用两个同义字组成一个词,作为一个语汇。

这个的例子我还是想办法自举一下。

水烟空涩迷离眼,风露谁偎软烫腰?

以上是七言。其实大结构是:

烟涩眼,露偎腰。

大体如是。如果写成五律,大约当是:烟空涩迷眼,露重谁偎腰。
七言别看只多了两字,可是空间广大得多了,就没有那么细密。
大意如是。以上例子是临时的,举得不好,我再查一个。

我引一段某诗家论诗与词的语言区别的,可以作为旁证。五言与七言也有类似的区别。

“诗的语言贵在凝练,因为诗的体裁比较小,五绝更只有二十个字,那是字字要顶用,不能浪费笔墨。而词的语言就可以舒缓一点了。以前是一点都感觉不出诗与词的语言有什么区别的,现在看得多,也有些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打个比方,看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对,就是可以舒缓一点。一样的道理。

继续摘引:

“记得我自己有首五律,里面有一句红残断蝶魂,这是诗的语言;如果要写到词里,先不说平仄,我觉得红残处、蛱蝶魂断或者残红零落处、断蝶魂,这么写会更符合词的语言。”

我们再回头看诗法家数的原文:“△七言:声响,雄浑,铿锵,伟健,高远。△五言:沉静,深远,细嫩。”

----区别其实总结得很到位的。直接体会就好。但是我说的是基础,务必体会:五言字少,所以一字一意为多,细嫩一点,单字出意的较多。比如看唐人五律,经常我们看不懂,因为越是上古词汇,越是单字就是一意。而现代人喜欢用就用两个字。比如:心思。国家。跳跃。

以上现代词汇,用在七言里尤其是词里,还是可以的。舒缓宽阔。用在五律里就要小心。

继续研习:

“五言七言,句语虽殊,法律则一。起句尤难,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

----起句或是首联,第四讲说得较多,不说了。

“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

----不必多讲,就是要平稳、妥贴。做到不易,却无秘法可循。

“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人事。两联最忌同律。”

----这个很有用,也易实行,大家注意一下,使用了,马上可以起效用。

我看了许多网友的诗,八句,句式大结构老是一模一样,就没味了,他还不自知,因为没学过以上诗法。

什么叫共意?可能是一个意思,分两句说完。

各意,是各表一枝。

在创作时,往往想不到这么多,但是,要相避,中间两联,不要都是共意,或都是各意。

共意和各意,叶吟也没搞清楚。大家改时研究懂了,有以教我。但是规律是显然的,要交替使用。

“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人事。”

----这个很明白。中间两联,或是诗之四联,不要四联都写景,也不要四联都在发议论。内容要变化错落。

“两联最忌同律。”

----这个大家注意!可以说,不单指中间两联。基本上,相邻的联,其句式就要有变化。就象相邻两联就要相粘,以造成平仄句式不同一样。

举例,什么叫同律:

赠友冰冷如冰 叶吟
  
网络何其大,归来谢不能。
临屏难觅句,触键冷如冰。
线断人犹挂,情虚爱亦憎。
何时二三子,为我洗骄矜。

大家注意看中间两联,句式基本相同,尤其是大结构:

临屏 难觅句,触键 冷如冰。
线断 人犹挂,情虚 爱亦憎。

临屏 难 觅 句,触键 冷 如 冰。
线断 人 犹 挂,情虚 爱 亦 憎。

这就是同律。不一定是平仄同律。句式雷同也是同律。

以下是不同律,因此味道较好的例子:

形影人成个,鲲鹏翼展双。
梦魂萦故国,运命系他邦。

形影 人成 个,鲲鹏 翼展 双。
梦魂 萦 故国,运命 系 他邦。

这两联还不算经典,继续举不同律而好的例子:

案头 平水 韵,窗外 满天 星。
结社 涵 新旧,伤时 赖 比兴。

注意:就连前二字,也结构不同,做到了所谓不同律。

案头 平水 韵,窗外 满天 星。
名方

结社 涵 新旧,伤时 赖 比兴。
动名

案头,是名词加方位词。

结社,是动词加名词。

前二字,或前四字,不是最重要的要求,总之力求变化,越相异越好。最重要的是:后三字一定要讲究。

上一联是一二结构,下一联就二一结构。

初学,就做到不可以相邻联的倒数第三字上,都放名词,或都放动词、形容词。

你上一联的名词(或动、形)放倒数第三字,下一联的名词(或动、形)就放倒数第一字。

“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

----颈联是第三联。五七律是八句四联,所以往往第二联就开始展开主体内容。

所以第三联要更上一层楼,或是要变化。

他这里有个秘决叫:多下实字。

什么叫实字?在研究者那里,实字是有特定含义的,我不深知。

我只知道,一般的虚词,不是实字;单纯的连接词,不是实字;空泛而不是特定的描写,就不是实字。

所谓实字,我们可以理解成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那个绿字,或是僧敲月下门的那个敲字。

也就是说,多下实字,就是指多有传神而具体的描写,不要空架子,泛泛的熟语。其概括性太强,没有个性。

练字传神,当然诗句就鲜明生动。

具体的名词,和动词,往往是实字。

比如,瞧,睇,窥,是实字,看则不象个实字。

初学者,这样讲就可以了。

更深的,现在不必讲究。当然,也是叶吟并不深知。

“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

----这是讲尾联作结的。尾联荡开另有生发,最好。重回起句,以回应呼合,也可。

以下讲到“诗眼”“字眼”。我的看法,仍然是:字眼无非就是传神生动的动词或形容词。用来描形写态的,就一定要练字到位,该说窥的不能说看。

特别以五律举了例。练字的经典。其中:字眼在第二、五字,大家读一读就知道:

地 坼 江帆 隐,天 清 木叶 闻。
1 2 34 5   2    5

野 润 烟光 薄,沙 暄 日色 迟。
  2    5   2    5
楚 设 关河 险,吴 吞 水府 宽。

“七言若可截作五言,便不成诗,须字字去不得方是。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联珠不断,方妙。”

----以上,无非说的是七言要七字都有用。不要前面或是中间有两字,是凑成七字以成篇的。既然七字字字有用,当然就会一句之中,结构复杂,不断推进了。

下面谈了五七言古诗的要法,大家看原文即可。但是我个人觉得古风比律诗更难写。现在网友写诗不及合律,就妄言是古风,不可取。我宁愿写律诗,到底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在,合它就是了,知道怎么下笔。也不愿意写看似无拘无束的古风,其实不知道从何写起。

“○绝句

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总结得很好,也提出了高端要求,我们看看就要晕: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

其实创作者不易开始就想到这么多,杜甫这样的职业诗人除外。
我们或求变化,或求递进,或求转折,就好了。
在第三句上,能收承住前二句的铺排,开始转折或推进,然后第四句点题出意。就好了。
这个需要举举例子,在初学者易得了悟:



一天漫漫飘流路,四海悠悠浪荡心。
升降沉浮不由我,年年空聚雨中情。

--以上是较好但不顶好的作品。算是可以了。要一句有一意为佳,不要都是平平描写过来。或是突然跳开,东拉西扯。

大家注意看,那第三句,是就着前两句继续说,又能基本导出第四句的诗意。

登楼 限十一真

临水轩高不染尘,迎风一上落青巾。
西山南浦云和雨,换了人间主与宾。

--这个转得不着迹一点。

题照

几缕青丝掠眼柔,低眉束手若含忧。
飘飘裙袂飞扬处,幻幻真真一梦幽。

---这是我早年的作品,到底还懂得用一个“处”字(或日、后等字眼),以构成转折之味。

最好,转折的意思,是内生的,不是连接词构成的。这样就不着迹了。

剪剪风

净宇流云波浪平,花枝轻抚总关情。
临池倚石歌南亩,春意人间已十分。

--以上也是早年的作品,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失败,其毛病,很多网友也在犯的。

大家重视一下:为什么有的初学者写的七绝,念来一点味道都没有?哪怕有个别一句颇好?

大家看上面,其尾句出彩了,点题出意了,但是看看第三句,根本就启之不动啊。

全诗好象四条平行线。各写各的。这就是失败之处,也是很多人写的七绝的不良味道。

或是三条平行线,加一句直角线的。

这样不对的,应当是两行平行线,加一条提升线,再出来一条直角线

这样类比有些不通,然我之意,诸君子知之。

我再举一例基本还成但不高明的:

即景

春雨泥径惹花香,早稻青青映绿裳。
倚石轻歌田陌上,长堤柳漫燕双双。

--这首,还算懂得用一个上字,作为连接。可以,但不高明。

这就是所谓没有“多下实字”,用“上”这种字眼,刻意构成转折。

杀入世界杯

健儿万里赴征程,场外场中万众心。
脚底分传头一甩,高歌伴我对银屏。

--以上这首,就好多了。以足球专业术语作为实字,不着迹地转入,导出下句,就是高明的了。

“○荣遇

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也。”

----以下都是以七律为代表,讲各种内容的诗,如何写为正规体式。

荣遇之诗,在古人往往是皇恩加之,或是贵人青眼,文人志士有了机遇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生活或发挥。

在现代也有这种感激荣遇之诗,或得到某领导的重用啦,或是爱人恩遇啦。

荣遇之诗,如果要写得有品格,就要讲究“相配”。

我曾写过一句情感名言:今天,我想找个人来疼,请问您有何准备?

双方若能相配,门当户对,就可以不卑不亢了。

要感激对方,他给予的是很美好的,用湖南话来说,就是不要“搬翘”,明明受到爱人恩遇,偏要假装不在乎,也是一种举止失措,寒陋可笑;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料,不要搞成受宠若惊,惊慌失措,其实底子里配不上,怎么骗来的,还得怎么失去。

四个字:富贵尊严。是富贵,又是尊严。

只有门当户对,才会有具备尊严的美赞,最好是如鱼得水,构成一种美的境界:麟游灵沼,凤鸣朝阳。

荣遇遇荣,相得益彰。

这当然是诗外的功夫,但是如果略为具备,或者已明其理,诗歌本身就要写成这个样子。不要一味献媚或得意。要如“海咸河淡,鳞潜羽翔”一般,得大自在。

“○讽谏

讽谏之诗,要感事陈辞,忠厚恳恻。讽谕甚功,而不失情性之正,触物感伤,而无怨怼之词。虽美实刺,此方为有益之言也。古人凡欲讽谏,多借此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或托物陈喻,以通其意。但观汉、魏古诗及前辈所作可见未尝有无为而作者。”

----讽谏不是讽刺。讽刺之诗,非诗之正体,往往是怨恨而已,或是没有建设性的一味抨击打倒而已,不好,往往成了阴暗文学。

讽谏之诗,要如儿女对父母,或父亲对儿女般,其内容,骨子里是为对方好,才容易写好。“讽谕甚功,而不失情性之正”。所以古人说:讽刺(最终要)归美。具体写法见上,不讲。接着,也讲了要托物、托事、托血缘或姻亲关系进行类比,并且不可“无为而作”,要真有劝谏或陈情。

“○登临

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中间宜写四面所见山川之景,庶几移不动。第一联指所题之处,宜叙说起。第二联合用景物实说。第三联合说人事,或感叹古今,或议论,却不可用硬事。或前联先说事感叹,则此联写景亦可,但不可两联相同。第四联就题生意发感慨,缴前二句,或说何时再来。”

----这个不要讲的。大家读懂就好了,全然点破了。再以对照自己和网友写的登临记游之诗,是不是有所不足。

有一点可讲明:登临记游之诗,不可用硬事,也就是说,你作者要真有所感,你的生活最好与古人古物古事真相关,而不是很隔膜地写来。其实与你根本不相干。

比如一到端午,大家就写屈子。其实你根本不具备欣赏和学习屈子的那种人格,没有屈子那种经历和感慨,还是不要咏的好。

阅历不到,层次不到,境界不到,写也是空写。登临等诗篇,最好是自己本有所感,然后所咏的物事,只是一种比兴,不是内容本身。

“○征行

征行之诗,要发出凄怆之意,哀而不伤,怨而不乱。要发兴以感其事,而不失情性之正。或悲时感事,触物寓情方可。若伤亡悼屈,一切哀怨,吾无取焉。”

----征行,就是送自己或送人远行,或是赠别,一般是不得已,被迫的。当然要有所不舍,但是不要一味伤悲。

“○赞美

赞美之诗,多以庆喜颂祷期望为意,贵乎典雅浑厚,用事宜的当亲切。第一联要平直,或随事命意叙起。第二联意相承,或用事,必须实说本题之事。第三联转说要变化,或前联不曾用事,此正宜用引证,盖有事料则诗不空疏。结句则多期望之意。大抵颂德贵乎实,若褒之大过,则近乎谀,赞美不及,则不合人情,而有浅陋之失矣。”

----上面提高的多是具体办法,或较高要求。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另外,我说说基础的:赞美之诗,用现代话语来说,首先要真实,要精细化管理。

要真的了解其人其事到细节,不致于空空赞到了天上去,或是这个人根本就没有这个优点,她不是大美女,你偏要说她美貌,就上当了。

“○赓和

赓和之诗,当观元诗之意如何。以其意和之,则更新奇。要造一两句雄健壮丽之语,方能压倒元白。若又随元诗脚下走,则无光彩,不足观。其结句当归著其人方得体。有就中联归著者,亦可。”

----赓和就是唱和,就是和作,或次韵,或依韵,也可另用韵,是一来一往,就算不是竞赛,也要相匹配,所以要用心,不要比原作相差太远。

历史上,元稹和白居易是好友,常唱和,成了典范,所以后来一说唱和,就说元白,元诗什么的。元诗意指原诗。

“○哭挽

哭挽之诗,要情真事实。於其人情义深厚则哭之,无甚情分,则挽之而已矣。当随人行实作,要切题,使人开口读之,便见是哭挽某人方好。中间要隐然有伤感之意。”

---还是取一“真”字。特别说明:如无情份,或真很感伤,则可以挽之。因为同情心同理心而挽之,就不错了。万万不要随意就什么痛哭,显得假。

另外,哭挽之诗,也和赞美之诗一样,要具体化,精细化,一看就是挽具体某个人的,不要空空地哭挽。

“诗要铺叙正,波澜阔,用意深,琢句雅,使字当,下字响。”

----后面这些,都是一些精益求精的要求,可把力往这些处使。

择其二点继续讲讲:

其一:“作诗要正大雄壮,纯为国事。夸富耀贵伤亡悼屈一身者,诗人下品。”

这个又分两点来说:

1、要心正,要宏大叙事,且要情真。尽量要真有这些关怀和修养,并且在诗中删去过于个人私心的东西,是好的。

心正,同时还要情真,如情不真,事不实,就成了叫嚣或虚伪。私心私情犹可;虚伪等而下之,绝不可写。

2、要推而广之。如果是个人的性情文字,确实无关国家社会人生,那么就尽量推而广之,尽量有外延之象。就象李后主只是写他本人的哀思,但是他并不拘执,春花秋月何时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样的意境推广到了全人类共有的永恒的悲哀,使千秋万载而下,犹有共鸣。你写个人的美好爱情,就要有愿全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意。诗也是写给别人看的,要让人看了产生同样的情感,所以你要写的不单是自己,还要能推已及人、及人类、及天地。

第二,诗要练字。练字其实不神秘,但是不单是创作,就连欣赏,也可得体会其练字传神之味,如同自作。练字到了妙字,名动形各种词的划分均可打破,诗词的语言不再可以用西方方法分析,自有其固有规律。

如:“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是炼空浩二字,最是妙处。“

----空露叶,浩烟波,各三字,如用西方文法,现代语言分析,根本是病句。不畅达,甚至不通顺。

可是古典诗词有这个特别的处理法:这是练字处,同时也是音韵节奏处。

一般不会练第六字,还有第三字,也极少。一般会练二、四、五、七字。

因为这里是音节停顿处。

用个特别的单字表义,不会有错。

并不全因为这两个字传神,所以是练字,而且是与五七言诗句的音韵节奏相匹配而来。

兄弟们,杨载的诗法家数,我们一起研习了一遍。再次强调:多读原文,自有了悟。甚至评诗都有了话说,因为掌握了实用武器。呵呵。

最后,我特别强调:诗就是诗,不是文,不是实用,甚至格律和词汇量都不重要。

诗之本质:感味兴发。我们每一句诗,都要有诗味本身。比如种桃道人就说过,一个味字而已矣(大意)。
  
我看了很多枯燥无味的,又完全合律的诗,摇头。
  
这个最难讲,但是又容易得到。风花雪月到底易于构成诗味;感世伤怀容易构成所谓寄慨遥深。

诗人自有诗心:感性,动情,美好。

好了兄弟姐妹们,感谢大家的兴趣和抬爱,叶吟得有机缘一番讲习。祝大家万事如意,常得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