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与剖腹产:谦谦君子顾公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45:08
作者 |倒序浏览 .onekey{position: relative; float: right; *margin-top: -20px;}.onekey a{margin-right:4px;} 一键分享 .pcb{margin-right:0}

顾公硕(右一)与亲友合影于怡园

青年顾公硕


     【一】

  这是一份五十多年前的档案———1958年,市政协委员顾公硕提出了“请发行市区公共汽车行车时刻表”的提案。
  顾公硕鉴于当时苏州市内公共汽车不多,且相隔时间较长,市民出行不易掌握时间并导致误事等因素,建议制定一种详细时刻表贴在车上,以便乘客了解而节省候车时间。这个提案交由建设局处理,最后公路运输处作了如下答复:“本市公共汽车近年来已在逐步增加……因此发行时刻表其实际效用不是很大的,拟暂不办理。”
  这是目前在顾公硕档案中看到的唯一涉及民生的提案。对于这位文化世家子弟来说,他更关心的是苏州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生存与发展。经过调研,他发现苏州先后有80多种工艺美术品,有不少已经绝迹,有的民间艺人迫于生机改行,如做天鹅绒的在卖盐鸭蛋,虎丘泥人张在卖大饼;有的艺人则被外地挖去,如造烫样的艺人被同济大学请去,修补古玩的专家金氏兄弟到安徽就业,拓吉金的范姓艺人到上海博物馆工作,做石膏镜边的两位艺人先后到杭州发展……在一次政协会议上,顾公硕呼吁要重视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提出分别缓急、分明去路、提高质量、培养新生力量四点意见,强调要关心老艺人的生活及其工艺的传承。他四处寻访民间艺人,抢救濒临灭绝的传统工艺。1952 年适逢“太平天国一百年纪念”活动将在苏州举行,顾公硕组织画家和木刻、拓片艺人合作,历时半年,出版了一套桃花坞木刻年画《太平天国在苏州》,引起全国轰动。
  1962年,顾公硕兼任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他当之无愧。
  【二】

  顾公硕是苏州著名藏书家、书画家顾鹤逸的幼子,自小耳濡目染书画艺术,能书善画,尤擅鉴赏古字画,也钟情戏剧、金石、摄影等领域,但受父亲“性情孤高、不问政治”的影响,主张“中庸之道”,抱着“与世何争”的人生态度。
  1949年4月27日,苏州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因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并受次子、地下党员顾笃璜的影响,顾公硕全身心投入新社会的建设,专注于文物调查与征集、古建筑保护、园林整修和苏州工艺美术品的抢救。1959年,他参与了苏州博物馆的筹备。
  藏品是博物馆的立足之本,顾公硕与王言、谢孝思等人多方奔走,激发群众的爱国热忱,广泛征集文物,并带头捐出珍藏。他所捐的124件珍贵文物中,有元代王蒙的《竹石图》和明吴四大家祝枝山、唐寅、文征明、仇英及董其昌等名家的传世珍品,其中文征明的《五月江深图》表现了江流潆洄、奇峰林立、云树茂密的山水风景,祝枝山手稿本《正德兴宁志》(两册)系蝴蝶装,小行楷书,极具钟(繇)王(羲之)笔意,价值非凡。而他捐献的沈寿生肖屏四条不仅针法缜密,而且色泽鲜艳,生动活泼,跃然凌空于绢素状,因其绣品多为张謇所藏,尤显珍贵。其兄顾公雄的家属也将赵孟頫《秋兴赋》、魏了翁《文问贴》、陆游《溪山图》、虞集《楷书刘垓神道碑铭卷》等393件书画、明刻善本等捐给上海博物馆。
  顾笃璜十分赞赏父亲“藏于私不如藏于公”的观点,说父辈们完全没有着眼于藏品的经济价值,使私家藏品面向人民大众,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了作用,他们的目光和心胸比起先人更为开阔。
  1960年,顾公硕出任苏州博物馆副馆长,他策划组织了《苏州工艺美术陈列》、《灯彩展览》、《扇子展览》、《古今工艺美术展览》等一系列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展览,受到市民和行家的好评。
【三】

  顾公硕十分关心刺绣的发展,先创办刺绣学校,又于1954年负责筹建文联刺绣小组,在无经费、房屋的初创阶段,他就在朱家园家中投入生产,全家义务帮忙,夫人张娴亲手绣制大幅画卷《百鸟朝凤》和《斯大林像》《毛主席像》等作品,顾笃璜参与绘制纹样,设计“垫高绣”。同时他引进刺绣行业声望颇高的金静芬、朱凤、任嘒娴、周巽先等人才,或负责教育或负责生产。顾笃璜说父亲当时最得意的莫过于把名画家沈子丞请到苏州,一批画家的加入,如虎添翼,使苏绣逐渐从生活品变为观赏品,更具艺术价值,苏绣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朱凤、任嘒娴均毕业于吕凤子先生创办的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刺绣科,师从杨守玉,绣艺高超,名气也大。朱凤性格直爽,任嘒娴比较内向,坊间流传两人因个性不同略有不和,都表示如果对方加入刺绣小组,自己就不参加。虽然她们都到刺绣小组,但为避免磨擦,顾公硕让任嘒娴在前厂带一些人负责乱针绣,让朱凤带一些人在后厂做平针绣,如此安排,两人“各尽所长而又互不矛盾”。
  朱凤的散套针开始推广,任嘒娴、周巽先则将乱针绣发挥到极致,她们带领绣娘们完成了一批又一批绣品,任嘒娴的《列宁在讲台上》《列宁在拉兹里夫村》受到好评,而朱凤的第一幅散套绣《牡丹》由顾公硕推荐到故宫博物院展出。偶尔也会出现小插曲,有一次,朱凤与顾公硕争了几句,一气之下不干了。顾公硕无奈与张娴商量办法,决定由她出面与朱凤沟通。张娴出生于无锡张尚书家,就读女子职业学校时跟随名家学习刺绣,是位刺绣高手,她和朱凤都是直性子,又佩服对方手艺,关系素来不错。果然当晚张娴就上门找朱凤谈心,第二天她就高高兴兴地来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