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谷明配音:美国人“爱管闲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26:32
美国人“爱管闲事”
以达尔富尔为例
从03年初开始,苏丹的达尔富尔地区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距达尔富尔万里迢迢的美国,竟然有成千上万人在吃饭、睡觉、娱乐之外还在关注达尔富尔。
“拯救达尔富尔联盟”发起了“为达尔富尔发出一百万个声音”的行动,号召100万个人给布什总统发明信片,要求美国政府为阻止屠杀、保护平民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到6月底,该活动成功结束,第100万个签名的人是希拉里·克林顿。其他组织团体也在积极行动。比如“屠杀干预网络”,专门致力于动员群众给本地的国会代表施压,“提高政治家对屠杀保持沉默的成本”。再比如“学生立即行动:达尔富尔”组织,主要通过学生的力量来给政治家施压。
美国社会对达尔富尔危机迸发的异乎寻常的热情,也与当年的卢旺达屠杀有关。1994年春夏之交卢旺达有近50-100万人被屠杀,无论是联合国还是美国都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干预。美国社会始终对其当初的沉默所带来的恶果不能释怀,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这次面对达尔富尔危机的激烈反应,可以说是美国社会“赎罪”的一种努力。…[详细]
每次政府出兵,美国人都大幅度支持
无论朝战、越战,还是伊战、以及这次的对利比亚动武,美国人在开战初期都是大幅度支持,他们自认为出兵是“正义行为”,往往表现出“群情激奋”。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看看他们对达尔富尔问题的反应就清楚了,他们本来就在呼吁干预,政府出兵干预了,正合他们的心意。…[详细]
但是美国人又“伤不起”
死伤一多,民众就由支持变反对
十余年越战美国总共阵亡5万人,反战就成了“政治正确”而导致撤军,对战争的支持率从1965年8月的61%跌到了1971年5月的28%。其它战争也类似,朝鲜战争支持率从1950年8月的66%跌到了1952年10月37%;伊拉克战争初期支持率是53%,但是当美军进展顺利、伤亡很少时,支持率一下着达到了76%,后来伤亡增大时,支持率又下滑到40%。
所以盖茨是对的,如果他听信美国人现在的高支持率而对利比亚扩大军事行动,那么随着伤亡的出现,美国人很可能转过头来就骂他。可见,美国人的信念并不稳定,而是受情绪支配,他们本就该预料到战争会是泥潭,但在初期却又忍不住要亢奋。…[详细]
美国人打战的“成本制约”
命金贵,钱也沉,这就是美国打战的“成本制约”。美国的官员和国会自然明白这个“成本制约”,其实就连民众,也无非是用支持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真到做决定的时候,也会很保守。
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来一直有人怀疑罗斯福总统事先曾得到情报,但是他置之不理,有意让日本得逞,来激怒美国人民支持参战。这当然只是怀疑,不能当真,但它涉及的逻辑却是存在的:除非遇到珍珠港、9.11这类把美国人真正激怒了的打击,美国政府要付出较大代价来达成其国际目标很不容易。开战之后代价一旦“超标”,也必须知难而退,美国人不允许政府豪赌下去。
回想当年的“伊朗门事件”:美国政府想资助尼加拉瓜反对派,国会不给钱,政府官员偷着把卖武器给伊朗的钱挪用了区区300万元,却马上被国会抓住,当事人诺斯等尽管也是为了美国,并无任何个人私利,却都因违法而被判了刑。…[详细]
所以“好战”的背后也有胆怯
萨达姆可以发动两伊战争不惜伤亡100万人;布什在伊拉克伤亡三千他就得想着撤退,尽管伊拉克人口比美国少得多。苏联家门口的匈牙利只是想中立,而捷克甚至连中立都不奢望,只想在内政方面有所改革,但是苏联马上就几十万大军压境,而美国家门口的古巴作为苏联盟国在美国鼻子底下几十年屹立至今,当年加勒比海危机中还部署苏联核武,险些成为对美国的封喉剑,但美国一直不敢拔掉这颗“眼中钉”。所以美国武力干预的热情有余,武力干预的魄力却不足,出兵格林纳达、巴拿马这样代价极小的行动美国能够玩上一把,出兵古巴就不好玩了,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不是没有道理。…[详细]
想打又怕打,这就是美国既不愿完全窝在家里,又不能把战争搞到太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