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使光之美少女风车:同主题阅读乐趣无穷(读书管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06:02

同主题阅读乐趣无穷(读书管见)

张彦武

《 人民日报 》( 2012年02月07日   20 版)

  谈到阅读,我比较注重从文本出发——就书论书,重视细节,并越来越多地进行同主题阅读。2005年岁末采访作家洁尘时,得益于文本细读,我发现她常用“夫君”代替“先生”或“老公”,用“同业”代替“同行”,这也勾起她一番自我梳理。后来,这篇上万字的对谈被作家收入她的随笔集;直到去年底《百花洲》杂志做她的评论专辑时,还节选了这则访谈。正因为对细节和文本的重视获得了正向激励,我更坚定地将“就书论书”作为阅读的基础性原则,并竭力降低阅读中的 功利性因素,也渴望这种阅读原则能用到经典文献的阅读中去。

  近年,因撰写专栏,我格外重视同主题图书的阅读。比如,2004年听说作家査建英正在访问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的核心人物,我就开始跟踪她后来畅销一时的《八十年代:访谈录》。这些对谈提及很多“文化热”细节,这刺激我又找来作家朱伟相关主题的《作家笔记及其他》。当时《万象》杂志上有一篇长文也回忆了这一主题,我干脆去访问了作者及《读书》前主编沈昌文。

  2008年,我看到作家聂华苓的回忆录《三生影像》再版——聂1967年与其夫、德裔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这对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者1979年以来邀请了萧乾、王蒙、丁玲和陈明夫妇、茹志鹃和王安忆母女等几代大陆作家访美。找到这个略显新颖的角度后,我比照几个版本的丁玲散文集以及王蒙回忆录第二部《大块文章》、王安忆和张新颖的《谈话录》等书,着重探究当代中国大陆作家的国际观如何形成,写成一篇敝帚自珍的《从爱荷华起飞》。 

  旅行也成为我同主题阅读的契机。去年上半年断续读过李洁非、杨劼所著的《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以及上海学者朱鸿召的《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延河边的文人们》。趁着去年8月参加“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我又开始读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的《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和历史学家牛军的《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寻访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大楼、安塞李家塔礼堂和中央大礼堂等旧址时,我又对照起《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二辑中的口述“我在延安从事建筑工作的经历”……

  这样的主题阅读、深度阅读乃至走读结合,让我获益匪浅。只是,越来越多的主题像一个个无底洞;更折磨我的是,已过而立之年,尚写不出一部厚重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