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云之凡: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56:57

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十)

(2009-03-02 06:52:51)转载 标签:

面文

光背

通宝

平钱

周防

日本

杂谈

分类: 古钱资料 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十)  

外国·朝鲜

391
【乾元重宝】
朝鲜高丽王朝时穆宗王诵二年(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始铸。形制仿唐乾元重宝,然唯见平钱,径约2.5厘米。面文“乾元重宝”隶书,直读,“乾”字亦按古体,写作鱼钩乾,背穿上下可见“东国”二字,意其国在中国之东。传有光背无文者,未见。另有铁钱,形体稍大于铜钱,为穆宗前成宗王治十五年(996年)所铸。此二品传世绝少,今极难一见。

392
【海东元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二年(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所铸平钱。面文“海东元宝”为仿宋真书,直读,质厚字大。“海东”则示其国在黄海之东。径约2.4厘米,重5.1克,背漶漫,穿下似有字而碍难辨析。海东元宝存世绝罕,旧谱多所不载,今可见者唯开城出土之孤品而已。

393
【海东通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七年(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所铸平钱。钱号“海东”意其国在黄海之东。此钱仿宋制面文有篆、隶、真、行四体,篆书尤佳,多见为旋读,亦有真书直读钱,甚少。文字端庄,规格整齐。径约2.5厘米,重2.6~3.2克,均光背无文。海东通宝铸量较丰,除赏赐文武朝臣,亦作市场流通币用。故传世尚多,犹不难见。

394
【海东重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年)所铸平钱。其形制及文字特点,或造于通宝钱先;形体浑厚,文字质朴,近乾元重宝。面文真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4克。此钱流入我国不多,较为稀少。

395
【东国通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一1104年)铸。制同海东通宝,亦系仿宋钱制作,除小平外更铸折二钱;面文书体有篆、隶、真、行四种,多为对读,真书旋读者至罕。版式较多,大小有变。一般径2.3~2.5厘米,重2.4~3克,均光背无文。折二钱径3厘米,重约5.8克;开城出土,制作精良,然极罕。

396
【东国重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年)铸。面文真书,字体质朴,有直读、旋读二种,旋读者寡。边廓浑厚,光背无文。据文字笔画及外缘宽窄又分数种版式。一般径约2.5厘米,重2.8~3.6克。东国重宝在我国所见不多,颇难一得。

397
【三韩通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所铸平钱。形制与海东、东国钱类似,均属仿宋钱。面文“三韩通宝”有篆、隶、行三体,独不见规范楷书。“三”字有繁体异书者,罕见。面文皆直读,光背无文。径2.3~2.5厘米,重2.6~3.4克。三韩钱制作较粗,边廓欠整,文字一般不甚清晰。然目前国内尚不易见,较为希罕。互如繁体“式”字钱,存品仅一二而已。

398
【三韩重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年)所铸平钱。制同通宝,唯制作稍精。文字较清晰,“三韩重宝”楷书犹存隶韵,分直读,旋读二种,均光背无文。因文字大小、边廓宽窄又有数种版式,然钱体大小相仿,径在2.5厘米左右,尚为工整。

399
【朝鲜通宝】
高丽王朝将军李成桂于1393年废王自立,改国号“朝鲜”,并分两期铸造朝鲜通宝。前期为牵朝世宗李祹(音陶)五至七年(1423—1425年)所铸真书平钱,时值明永乐年间。“朝鲜通宝”四字雄浑朴茂,笔画清晰,直读,光背无文。此钱径约2.4厘米,重3.2~4克,制作精好,版式亦多,因规格相近而无大变异,传世多见此种真书钱。后期为仁祖李?十一年(1633年,明崇祯六年)所铸隶书钱。此钱铜色黄褐,文字不甚规整,笔画粗细不一,钱体大小不等,更有阔缘、窄缘、官铸、民铸之分。品类颇多,精粗互见。但隶书钱存世却少,欲求甚难。另有当十大钱,径4.5厘米、重近30克,世更希罕。

400
【常平通宝】
朝鲜李朝仁祖李?十一年(1633年,明崇祯六年)由常平厅设监始铸,故名“常平通宝”。至肃宗李焞五年(1678年)更以法律命定各有关厅、曹、营、监等分工铸造;及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以机制黄铜钱问世,常平通宝铸行前后达260年之久,在中近代朝鲜货币史上占统治地位,彻底改变了此前以米、布为主的交易状态。钱分小平、折二、当五、当百四等,然无当十钱,以折二钱品种及铸量最多。时米一升四文。面文“常平通宝”为工整楷书,直读,除初铸之光背者外,背文有记监、记官、记地、记数、记值、记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以及录用“千字文”44字,版式多达数千种,不胜枚举。通常小平径2.4~2.5厘米,折二径2.7~2.9厘米,当五钱3.1~3.3厘米,当百大钱径4.1厘米;然因历代各地均有鼓铸,其间大小错出、轻重倒置势所难免,不一而足。鉴定中一般铜色黄润、文字端丽者为早期宫铸;笔画呆板、制作不精者为后期官铸;而文字拙劣、铜质发黑者,多为私铸。朝鲜之常平通宝流传中国犹日本之宽永通宝,皆属数量最多而品相佳好者,故颇受国内泉家欢迎。

401
【十钱通宝】
朝鲜李朝正宗十七年(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所铸当十大钱。因其时钱荒,流通支绌,遂造此钱,与常平通宝并行。面文“十钱通宝”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此钱书体清秀与拙朴者互见,大小轻重各异,遂有疑为肃宗律定钱法时(1678年)所铸者。或曰:文字清秀者为正宗后铸,而古朴者为肃宗先铸,今并录于此,以供方家考订。

    外国·琉球

402
【大世通宝】
琉球中山王尚泰久登基后铸,时约明代宗景泰四年(1453年)。形仿明代永乐钱。面文“大世通宝”楷书,直读,“通宝”二字摹仿永乐通宝面文。“大世”二字新书,字体特别大,与“通宝”明显不谐。径约2.3厘米,重不详,光背无文。此钱传世尚丰,国内犹可搜求。

403
【世高通宝】
琉球世高王尚德即位后铸,时为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形制雷同于大世通宝,均属仿明永乐钱。“通宝”二字取自永乐通宝面文,“世高”新书,字体拙朴欠工,不甚合谐。面文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文字笔画清楚,边廓尚属修整。虽铜质较差,然品相在外国诸钱中可列中上,未必如旧谱所贬之“粗恶”。今国中此钱尚不难见。

404
【金圆世宝】
琉球尚圆王即位后铸,时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此钱除形制及文字风格类似大世、世高二钱外,“金圆”又为尚圆王之神号“金丸”之意,“丸”、“圆”相通,故钱为金丸王尚圆所铸无疑。旧谱有读“金世圆宝”者,误。面文楷书,直读,径约2.5厘米左右,光背无文。此钱国内稀少,欲求甚难。

405
【中山通宝】
此钱旧谱隶于琉球。传为琉球王尚贞所铸。尚贞在位五十年,其元年即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钱体薄小,广穿;面文“中山通宝”楷书,直读。径不过1.7厘米,背平夷无文。此泉存世绝少,极难一见。其确凿归宿,犹待泉家作进一步之考证。

 

 

  

    外国·日本

406
【和同开珎(宝)】
日本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唐景龙二年)铸,为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钱文“和同”系年号“和铜”省写,“开琼”为“开元通宝”简称,“珎”取“寳”之中部为字。隶书面文旋读,光背无文。始为银铸,未久即在近江自五地大量制造铜钱。工艺精整,品相端丽。文字及边廓略有变异,版式较多。径2.4~2.7厘米,重3.2~5克。养老四年(720年)更请中国铸工帮助造钱,所出俗称“新和同”钱。和同开珎银品极罕,然铜钱流入我国较丰,迄今尚不难见。

407
【开基胜宝】
奈良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年,唐上元元年)所铸金钱,为日本最早之黄金铸币。一当银钱十、铜钱百。“开基胜宝”四字隶书,然不甚规范,旋读,光背无文。钱体稍薄,字廓亦浅。径约2.4厘米,重4~6克。此钱传世极罕,至为珍贵,国内甚难得见。日本旧谱又释为“圣武天皇天平胜宝元年(749年)铸之,一当铜钱子。”恐有误。今以《日本经济史辞典》及《日本货币简史》之说为准。

408
【太平元宝】
奈良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年)所铸银钱,为日本最早之白银铸币。一当铜钱十。“太平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约2.5厘米,重不详。此钱国内极难一见。日本旧谱曾隶于圣武天皇天平二年(750年)铸,恐误。现从《日本经济史辞典》、《日本货币简史》说。注意将此钱与国内民间私铸厌胜银钱相区别。

409
【万年通宝】
奈良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年)所铸铜钱。时斗米十钱。“万年通宝”四字隶书,旋读,传为日本遣唐留学多年之吉备真备所书,文风古朴,笔画清晰。钱体有大小二种,“年”字有“横点”、“竖点”之分,均光背无文。“横点年”钱铜质紫褐,形态朴茂,较“竖点年”者精少。径2.4~2.6厘米,重3.7~4.5克。万年通宝造五年遂停,我同不可多见。

410
【神功开宝】
奈良朝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唐永泰元年)所铸铜钱,与和同、万年钱并用。因在周防、大和等地同时开炉浇铸,故钱体大小及文字均有差异。隶书“神功开宝”传为留唐学者吉备真备所书,旋读;然“功”字右部有从“力”、从“刀”之分,“开”字亦有从“門”、从“?(双‘户’)”之别,以“刀神功”为少。径2.4~2.5厘米,重2.7~4克,均光背无文。有径2.6厘米以上之大样钱,然极难得。另有民间私铸品。

411
【隆平永宝】
平安朝桓武天皇延历十五年至弘仁八年(796—817年,唐贞元至元和间)铸于山城、冈田等地,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此钱大小不一,文字各异。“隆平永宝”隶书,旋读,光背无文。“永”字头作“亠 ”者传为桓武天皇御书。径2.3~2.7厘米,重2.8~4.6克。以窄缘广穿瘦字钱稍多,大样阔缘钱较少,小样御书钱极罕。

412
【富寿神宝】
平安朝嵯峨天皇弘仁九年至承和元年(818—834年,唐元和至大和年间)铸于长门、周防等地,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大小不一,文字多变。“富寿神宝”四字隶书,旋读,传为嵯峨天皇与留唐高僧空海先后所书。“富”字有中横省笔,“寿”字有中竖省笔等变异,前者为御书钱。径2.3~2.5厘米,重2.9~3.5克,均光背无文。国内富寿神宝钱甚少,传世一种薄肉浅廓大样钱系赝品。

413
【承和昌宝】
平安朝仁明天皇承和二至十四年(835—847年,唐大和至大中年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面文“承和昌宝”楷书,旋读,光背无文。虽有大小样之分,然均已明显减重。大样钱制作精整,边廓坚挺,文字清明;小样钱则肉薄字浅,较为粗陋,重不及大样之半。径2.1~2.3厘米,重1.6~3.3克。存世小样钱犹可一见,大样钱甚为珍希。

414
【长年大宝】
平安朝仁明天皇嘉祥元年至天安二年(848—858年,唐大中年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面文“长年大宝”楷书,旋读,“宝”字尚留隶笔,传为仁明天皇御书。有大小样版式数种,均光背无文。径2~2.2厘米,重1.5~2.6克。此钱铜色黯淡,制作粗疏,形体薄小。然此钱因传世甚少而颇为希罕。

415
【饶益神宝】
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元年至千年(859—868年,唐大中至咸通间)所铸小钱,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虽于周防、山城、冈田等数处开炉浇制,然此钱存世绝少。质地为铜或铅,形体薄小,制作粗劣,文字笔画多所不清,为“皇朝十二钱”中品相最次者,曾遭百姓拒用。面文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约1.9厘米,重1.5~2克。略有大小样之分,皆极为罕见。

416
【贞观永宝】
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十二年至宽平元年(870-889年,唐咸通至龙纪年间)所铸小钱,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以铜,铅为币材,在周防、山城、葛野等处开炉浇铸。面文“贞观永宝”楷书而存隶意,旋读,笔画纤秀,边廓修整,光背无文。径约2厘米,重1.7~2.4克。贞观永宝在皇朝小钱中属品相佳好者,然存世甚少。另有私铸薄小恶钱。

417
【宽平大宝】
平安朝宇多天皇宽平二年至延喜六年(890—906年,唐大顺至天祐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传世唯见小铜钱。面文“宽平大宝”楷书,旋读,“宽”字章法为宝盖下从“十”从“日”,颇异,传为宇多天皇御笔。缘阔字小,光背无文,制作粗陋,边廓不整。径约1.9厘米,重2.2克上下。国内宽平大宝所见甚微,是为希罕之品。

418
【延喜通宝】
平安朝醍醐天皇延喜七年至天德元年(907—957年,五代梁太祖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用。困乏铜兼以铅铸,传世可见铜、铅二种。面文“延喜通宝”为清秀楷书,隶韵犹存,传为醍醐天皇御笔;四字旋读,光背无文。传世延喜饯边廓有宽窄之分,字体亦稍有变异,一般径1.8~1.9厘米,重2~3.2克,为皇朝小钱中较工整者,然今世间罕见。

419
【乾元大宝】
平安朝村上天皇天德二年(958年,五代周世宗显德五年)所铸小钱,因铜产不足兼以铅铸。钱文依唐乾元重宝改制,楷书而见行笔,旋读,光背无文。径约1.9厘米,重1.9~2.5克。“皇朝十二钱”中乾元大宝为序列最后,亦制作最差最小的一品。自此而后,日本多用中国“渡唐钱”、宋、明钱及各类仿制钱币,自身方孔圆钱的铸造遂停顿约五百年左右,为货币史一奇异观象。

420
【洪武通宝】
室町后期丰臣秀吉至江户早期德川家康掌权前后(时约1573—1688年)九州大隅、加治木等地所铸仿明代洪武钱。主要用于刘外贸易。因背文分别铸有“加”、“治”、“木”三字,故称“加治木钱”。形制、文字俱仿明洪武通宝平钱,径2.4厘米,重3克上下。其中以背“治”钱多见,背“加”、“木”者则罕甚。另有少数背“浙”者。同期日本仿制及私铸之中国钱极多,除明永乐、唐开元外多为北宋钱,仅已出土者几近百种,其间如元丰、元祐、皇宋、熙宁、天圣、圣宋等钱动辄万枚以上。除从中国输入者,余皆为日本民间私铸,作为实物交易及金银币之补充而广为流通。

421
【天正通宝】
天正十五年(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丰臣秀吉造。始为银铸,作赏赐有功将士用。后铸铜钱,然数量较少,有疑为银钱之铜母者,不确。传世铜钱“天正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重不及3克。制作尚工,文字清楚,然今世间已不可多见。银钱略小而重于铜钱,极罕。

422
【文禄通宝】
文禄元年(592年)丰臣秀吉所造。有银、铜二品,银钱唯作赏赐嘉奖用。“文禄通宝”四字楷书略带行书风韵,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重3.2克,银钱重5.4克。文禄钱我国极少,几不可见。

423
【庆长通宝】
此钱在关原战役(1600年)前后由丰臣、德川两家先后铸制。后阳城天皇庆长初年(1596年)丰臣秀臣先造于大坂,为精制大样钱。庆长十一年(1606年)德川家康复铸于关东,为小样恶钱;另铸银钱、铁钱,今均不见。面文“庆长通宝”楷书,直读,字体欠工,光背无文。径2.4~2.6厘米,重2.8~3.6克。银钱重约4.2克。今除小样钱尚可寻,余各品均不易得。

424
【元和通宝】
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元和五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德川家康铸于关东,有银、铜两种。面文“元和通宝”楷书,直读,“和”字左部异书成“术”状;光背无文,制作精良。银钱背有一至三十记数文,非通用货币,而为纪念币,重4~5克,传世绝少。铜钱径2.4厘米,重3.5克左右;形制较为规范,今尚可求。旧谱多将此钱系于安南,误;据其制作及文字特点,当属日本钱无讹。

425
【宽永通宝】
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1625年,明天启五年)水户田町富商佐藤新助请铸宽永新钱以济世用,获准遂于水户首铸宽永通宝。其后各地(银台、吉田、松本、高田、长门、备前、丰后等)历代鼓铸直至明治维新(1866年)延续计达二百余年,是故铸量极大,品类繁多,金银铜铁钱均有,然以红铜钱为主,铁钱时亦可见。面文“宽永通宝”楷书,直读,文笔端秀,制作精良。常见品多光背,亦有背星号者及记地、记数,记年及各式水波纹等不下千余种。另有各式私铸钱不计其数。背文常见字有:文、元、川、仙、足、长、佐、仇、久、一、千等。钱体大小厚薄各不相同,一般径2.2~2.5厘米,重2.4~3.6克。亦有小如鹅眼或大如折二者,变化尤多。宽永通宝系传入我国数量最多,质地最佳之日本钱币,因其铜质稳定,不易腐蚀,迄今仍灿然而富韵致,颇受藏家青睐。

426
【宝永通宝】
江户时代东山天皇宝永五年(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铸于京都七条,为当十铜钱。缘阔字小,体大而薄,制作工整。面文“宝永通宝”楷书,直读;背廓上打印“永久世用”四字,“世”下凹圈内更打印小“珍”字,然位置可变,形制甚为奇异。径约3.8厘米,重9~12克。因此等大钱民间少见,行用不畅,遂铸一年而止。然传世数量尚丰,不难求。另有一种面文仅“宝永”二字横列穿侧者,系日本“玩弄钱”(即我国厌胜钱),今不多见,因其奇异,传世多有赝品。

427
【仙台通宝】
江户时代光格天皇天明四年(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铸于仙台藩领石卷。有铜、铁二种,铁多铜寡。此钱形制独特:方形、窄缘、广穿、圆角,俗称“角钱”。面文“仙台通宝”楷书,直读,文笔清秀,光背无文。钱有大小二品,对边距分别为2.4、2.2厘米,重未详。铁钱形体略小。仙台通宝限定在奥陆、松平境内通用,因钱价日贱而遭民怨,遂行四年而止,且将此钱剔出销毁。今世间所传不多,唯铁钱尚较易见。

428
【天保通宝】
江户朝后期铜钱匮乏,遂于仁孝天皇天保六年(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由德川幕府铸行当百大钱,文曰“天保通宝”,时称“百文钱”。此钱形状奇特,为正立椭圆形。中央穿孔,穿上直书“天保”年号,穿下为“通宝”二字,皆端正楷书。背文穿上“当百”,穿下为铸工所作桐叶状花押。钱体上下通长为5厘米,左右宽约3.5厘米,重20克上下。此钱因形制奇异、制作精良而为泉家所好。所幸者传世犹丰,今不难求。

429
【万年通宝】
形制、文字与天保通宝同,其文同出大江光亨之手,均于仁孝天皇天保六年(1835年)由德川幕府所铸当百大钱。面文“万年”已非年号而含祈求吉祥长久意。此钱所出不多,可能为德川幕府进奉皇室或赏赐家臣用,如今存世品极罕。

430
【箱馆通宝】
江户孝明天皇安政四年(1857年,清咸丰七年)铸于箱馆。传箱馆多铁是为铁钱,限于箱馆、虾夷、松前等地行用。面文楷书,直读,文笔清秀,背穿上为记年号字“安”。此钱形制独特处在于:初铸钱穿孔圆形,因浇铸不便后遂改为八角形,为铸币史上少见。径约2.2厘米,重未详,今铁钱已不复多见,传世铜钱二种或曰铁钱之母,今姑存疑待考。

431
【筑前通宝】
江户晚期孝明天皇文久二年(1862年,清同治元年)铸于筑前福冈藩。形制类似天保通宝,均为椭形性当百大钱。然铸制较粗,面文真、隶、篆书同现,稍逊和谐。笔画粗细不等,钱体大小不一,版式数种。今均罕见。

432
【琉球通宝】
江户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清同治二年)铸于萨摩津岛(即今鹿儿岛)藩。此钱有二种。一为椭圆形仿“天保通宝”钱,面文直书“琉球通宝”,背无铸工花押,穿上“当”、穿下“百”,亦属当百大钱,有大小略异版式数种。另一种为方孔圆钱,面文“琉球通宝”篆书,直读,背穿孔上“半”下“朱”亦为篆文。径4.2厘米,一枚当平钱一百廿八文使用。琉球大钱二种制作俱精,文字秀美,为日本诸钱中之佳品。所喜传世尚串,均不难求。

433
【文久永宝】
江户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至明治天皇庆应三年(1863—1867年,清同治二至六年)铸于江户、深川银座及浅草金座。此钱有大中小版式多种,分别为当四、当五十及当百钱。面文“文久永宝”楷书,直读,笔画流畅有力。因系三人所书,“文”字有写作“攵”者,“寳”字有简化为“宝”者,小钱及当百钱面文亦有书作“通宝”者,变化颇多。背有无文,水波纹及记值数种,在日本钱中版别之多仅次于宽永通宝。径2.2~4.2厘米,重4.1~35克,其间大小轻重各有不同。文久永宝铸量甚大,据估约为九亿枚。今传世多见面文书作“攵久永寳”四字者。若有写作“文”或“文、宝”字样者,则多为希罕之品。鉴别时不可疏忽,以免遗珠。

434
【盛冈铜山】
明治天皇庆应年间(1865—1867年)盛冈藩利用当地产铜所铸当百钱。形仿天保通宝为椭圆形。面文“盛冈铜山”楷书,背“百文通用”,无铸工花押。通长4.6厘米,宽3厘米,重未详。此钱或为区域性货币,流布不广,传世甚微。自1868年实施“明治维新”后,日本即始行以“元”为单位的金本位币制,逐渐以金、银币及纸币为主体的现代货币体系取代了以铜钱为主的古老币制。由此,”盛冈铜山”亦可视为日本历来通行货币中的最后一代古钱,至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