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须蘑菇是女生吗?:《干群关系》《论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党报调查损害干群关系因素 贪污腐化高居榜首》 中国最著名博客女王干群精美作品编号201110020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8:04
中国最著名博客女王干群精美作品编号2011100202:《干群关系》《论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党报调查损害干群关系因素 贪污腐化高居榜首》 

中国最著名博客女王干群精美作品编号2011100202:
《干群关系》


干群关系即干部和群众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指中共和政府机关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干群关系是我国所有社会阶层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的。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的干部,不论是人民选举出来的,还是录用、招聘或任命的,都是“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页)。干部和群众之间是平等的。执政党的地位,使得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何正确对待群众,如何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对每个干部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有些干部利用自己掌握的一部分权力和社会资源,为自己或少数人谋取私利,侵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有些干部官僚主义严重,甚至利用职权欺压群众。这些现象,都会造成脱离群众,甚至使干群关系处于对立状态。党和国家的干部是受人民委托,为人民办事的,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党必须以高度的自觉性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密切干群关系,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
论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对中国社会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政治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重要作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党的干部是党的骨干力量,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群关系集中体现和反映为干群关系。干群关系,主要是指担负党、国家与社会事务和公有企事业经营管理的领导干部(也适用于虽不担任领导职务但握有权力的执法人员)同在其领导下以普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从事直接生产劳动的群众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干群关系和谐才能促进党群关系和谐,进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干群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过去,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靠的是干群关系和谐,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和谐的干群关系。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奋斗目标和远大前途。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唯物辩证的方法。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干部必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P103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共产党的一切事业都是群众的事业,离开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自觉斗争,就将一事无成。为了把群众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更好地领导群众夺取各项事业的胜利,党的干部必须把正确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坚持走群众路线。
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发展进人关键时期,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的历史阶段,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尤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人群众中,做好宣传、教育、动员、组织群众的工作,才能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心同德地战胜前进中的困难,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奋斗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P283-285)毛泽东同志则公开宣称“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1](P84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分化组合。根据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里的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已由原来在纯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基础上,只有分工不同,而对生产资料大体处于平等地位,传统上被称为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演变为在多种所有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些阶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职业和实际拥有或支配资源的数量及其重要程度不同,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又都各具不同的利益。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要求党和政府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站在党性的立场上,考虑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最大多数人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既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兼顾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亲密和谐的干群关系。
3.坚持唯物辫证法,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对于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P742-743)在唯物辩证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等诸多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中,最核心的当属唯物辩证法这个被恩格斯称为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5](P532)而“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6](P299)列宁曾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7](P213,305,192)
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并不是说干群之间不存在矛盾。恰恰相反,正因为存在着矛盾,才提出了这个任务。我们要运用社会矛盾和阶级分析理论结合阶层分析方法具体研究新条件下干群关系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一方面要认识到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不能抹煞和谐要求下的矛盾;另一方面要了解党的干部的任务即是解决矛盾,只有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弄清矛盾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调节,才能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我国现阶段干群关系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群关系问题,党一成立就宣布,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党的最终目的是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彻底解放。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P1094-1095)长期以来,各级干部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群众夺取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干部同群众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许多党员干部积极实践党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努力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在各条战线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树立了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正因如此,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始终对党怀着深厚的感情,干群关系总的是好的。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下,干部同群众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干群关系不协调,有的甚至搞得很紧张。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既有干部作风方面的原因,也有群众思想失范的原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由于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也不断加剧,出现了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人们心态的不平衡,会引发部分群众对党的现行政策产生怀疑和不满,甚至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严重地影响干群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身份、地位和行业的差别,收人差距十分明显,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和部门,凭借国家特许政策和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其干部职工享受着比一般行业高出数倍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导致普通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心理失衡,往往把不满情绪指向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
2.由于干部作风不正和群众利益受损引起的矛盾一些干部宗旨观念不强,对干群之间的“主仆”关系摆得不正,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不搞咨询论证,开展工作往往不能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导致群众的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利益得不到维护。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少数干部与民争利,借助自己手中的权力,谋求自身利益,损害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特别是在农民土地占用、城市拆迁、企业改制中,有些干部或者不按规定落实政策,或者滥用权力、违规操作,或者克扣、挪用各项费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大量农民、工人和拆迁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群众反响十分强烈,时常导致群体事件发生。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追求部门利益,增加了群众负担或使群众利益受到较大损害。
3.由于群众对干部为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不理解而引起的矛盾
在改革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为实现人民大众的长远利益而采取的各种改革措施,不可避免地要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干部在执行、落实国家政策的过程中,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经常和群众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如修路、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占用农民土地,政府赔偿不到位或是群众漫天要价,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就会引发干群矛盾。此外,在对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关系的认识和权衡上,有时群众和干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产生一些矛盾。作为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干部往往考虑长远利益,注重长远发展,而一些群众只重视眼前利益,与干部着眼长远的认识相去甚远,导致群众对干部不理解、不支持。


4.由于民主法制建设不足引起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法制意识、法治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尽管党在不断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创造条件,如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干部任用中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等等。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需求。这既表现在我们民主政治发展的总体水平上,也表现在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层面上。群众正常利益的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不通畅、不完善,沟通渠道过长过窄,沟通双方缺乏主动性。在不少地方,群众的意见得不到正常的反映,群众的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罢免权等民主权利还得不到正常的行使和法律的保障,以致造成了群众与干部之间信息阻塞,情绪对立,甚至产生对抗等过激行为。在法制建设方面,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运用法律来衡量执政党及其干部的行为,这就要求执政党改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求党的干部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向依靠国家法律的方式转变,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从目前来看,虽然我们党已经明确提出和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提出了“依法执政”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在党的一些领导活动和执政行为中,既存在有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更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法律应有的严肃性,降低了法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这些做法直接影响和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给干群关系带来影响。
5.由于一些群众思想失范和行为适当引起的矛盾干群关系不谐调,矛盾的主导方面在干部。但不可否认,来自群众方面的因素也是引起干群矛盾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群众仍怀念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是抓住机遇,努力工作,积极致富,而是等待观望,错失良机,安于现状;部分群众产生了急于求富和盲目攀比的心态;部分群众由于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了仇官仇富的心态。这些不正常的心态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有些群众只要权益,不承担义务;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只要民主,不要法制;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甚至采取违法手段和过激行为,从而造成了干群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6.由于民族精神缺失导致干群关系不和睦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以及仁爱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但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和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多样化的影响下,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和碰撞,民族精神在一部分干部群众的头脑里淡漠了。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精神空虚,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一些人失去仁爱之心,不关心他人疾苦,不懂得理解别人,进而导致干群情绪对立和矛盾的产生。


三、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对策
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一切工作必须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和加强群众教育工作,不断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融洽的新型干群关系。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需要全国人民协力同心共同奋斗,这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特别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有着丰富的仁爱思想,这突出的表现在儒家的学说中。孔子以仁为核心建立了他的伦理学说,他强调“仁者爱人”、“泛爱众”。虽然儒家的仁爱思想有种种局限,但至今不失其伦理的光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仁爱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干群上下一心,扶危济困,互助友爱,才能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2.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共产党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党的干部要永远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传世之宝。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党的宗旨没有变,因而,群众观点作为我们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根本的领导作风、工作方法也决不能变。各级党的干部都应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儿子,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建立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党员干部头脑中深深扎下根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3.加快经济发展,协调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是解决干群矛盾的根本途径。当代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要在加快发展中使最大多数人民享受发展成果。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加大利益整合的力度,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尽快建立与改革目标相适应的、体现公平与公正的社会利益结构,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的成果,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快经济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
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绝大多数人受益原则。经济发展,利益调整都要着眼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每项决策、每项改革措施都应使广大劳动者成为主要受益者。二是统筹兼顾原则。即在社会利益调整中兼顾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个人与集体等利益关系,做到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三是共同富裕原则。共同富裕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产党是为最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使命和责任所在,也是建立和谐干群关系的基础。
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一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必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而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其前提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靠的是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需要市场主体能够独立的做出决策并承担决策的风险。政府不应干预市场主体的活动,而应转变职能,通过宏观调控,通过为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政策法律等公共环境及其它良好的外部环境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同时通过二次分配等手段,调整利益关系,使绝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二是方向与方法的关系。我们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但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因而在发展方法上我们必须坚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特别要支持和鼓励有知识、有能力、有条件的人先富起来,为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次分配等手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根本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根本利益是由许许多多具体和现实利益构成的。党员干部在处理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时,一方面要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另一方面必须着眼群众的长远和全局利益,引导和教育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实现自身利益的途径。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如何把谋全局和谋一域,谋万世和谋一时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4.加强民主建设,建立通畅有效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机制
充分发扬民主,提高群众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水平,实现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积极互动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重要一环。第一,要努力提高群众参与政治的意识和水平。广泛的政治参与,意味着人民群众与党和国家之间的积极互通,人民群众通过不同形式的参与,一方面表达自身的利益、愿望,另一方面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人民群众普遍参与所形成的政治效应能够发挥强大的监督功能,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对法律和社会公众利益负责。同时,政治参与满足了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愿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权威的认同。
第二,要建立通畅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表达是人民群众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民群众个人或一定的利益集团向政府提出自己愿望和要求的正当行为,也是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作出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利益表达渠道多样并畅通,可以使各利益主体与党和政府之间互相沟通、相互了解,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权利得到落实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二是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沟通渠道。在党委领导、政府协调的前提下,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逐步建立公众参与的社会沟通格局。当前,要着重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通过党内渠道实现干群沟通;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通过民主渠道实现于群沟通;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通过社会渠道实现干群沟通。三是建立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制度。通过领导干部深人基层、联系群众,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信息发布、接受垂询等方式,在干群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通道,让干部随时听取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的疑惑,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及时向群众宣讲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随时随地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


5.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前提。干部队伍建设是伴随一个政党发展始终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能力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当前,从密切干群关系的角度看,迫切需要抓好的是作风建设。作风问题,是事关党的形象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作风正,干群关系就密切,党和政府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作风不正,干群关系就紧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就有意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就要身体力行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6.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政策法律观念
我们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向的。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为实现人民大众的长远利益而采取的改革措施,难免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党的干部要向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和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群众,提高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做到识大体、顾大局,摆正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立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关系;要针对群众的思想实际,编写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在群众中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努力增强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政策法律观念。
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也要敢于面对矛盾、解决矛盾。要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决不能由于极少数人的眼前私利,而危害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对极少数私欲膨胀、不顾大局的人,要敢于批评、敢于碰硬。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决不是遇着矛盾绕道走。只有在工作中出于公心,不断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维护最大多数群众的眼前和长远利益,党的干部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构建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如何搞好干群关系


干群关系关乎小组之兴衰,要搞好干群关系的入手点在关心组员的工作与生活,切实为组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民本思想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思想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现代小组的管理中,民本就是以普通的组员群众为本。可以说,不以组员群众为依托的小组是没有希望的。而更为重要的是,致力于搞好干群关系需要干、群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两者需要有一个相同的奋斗目标而结成具有稳固关系的利益共同体。在小组的运行过程中,干、群有共同的心理期许来凝心聚力,而所伴随的具体举措既不有悖于组织原则,又可以心情舒畅。
干群关系关乎小组的命运,要搞好干群关系的关键点或者说主动权还是在干部身上。作为管理者,如何行使自己的管理责任,把队伍带好,把小组的效益提升上去,是每一级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小组中,任何一级管理者都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敢于承担责任,在工作中实事求是,但不必苛求完美。


搞好干群关系,需要对客观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干、群双方要有坚韧的作风与坚定的信念。无论在哪个时代,任何一个体系中,总是有一些人,因个人原因、心态问题等,对管理造成障碍,损害干群关系的发展。虽然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却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但从客观上分析,造成这部分人这样的心态,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能因此而给其彻底的否定。而这样的状况,恰恰是干部搞好干群关系的切入点。领导干部需要提高处理这种危机的能力,不回避矛盾,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搞好干群关系,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导向。《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其大意是秉承谦和平易之心去做人做事。特别是带队伍,首要的是把队伍的作风建设搞好。而一个小组实体,强调令行禁止,那么要求管理员与公司、总部的指示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在走群众路线的同时,静心修德,做好表率与带头作用。怕的不应该是组员群众的意见,而是不敢正视与面对这些意见。
站在小组的层面,搞好干群关系,就是不断的改进组员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把小组的前途与命运交给大家,让小组的每一位员工了解小组的实际状况,小组的远景目标,成为利益的共同体,而对组员的关爱,具体体现在小组运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基层管理也好,职能部门运作也拔,代表的是小组的形象,必须从方方面面体现对组员的尊重。
评价一个小组的管理水平,体现在干群关系是否融洽上,而要融洽干群关系,就是看管理者是否为组员群众着想,急组员之做急;反向思考,干群关系融洽与否,就是看组员群众对管理的理解与认同度。
党报调查损害干群关系因素 贪污腐化高居榜首


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大兴”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告诫,“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广泛改善”。
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危难时刻各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救助灾区群众,“同人民在一起”成为震撼人心的时代强音。然而同样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野蛮拆迁等事件引人注目。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的紧张状态,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增加了社会改革进步的成本。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成为日益迫切的现实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执政环境中,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应树立怎样的群众观和权力观?如何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本期“时事观察”,将在这些方面作出思考。
张荣臣:以制度推动干群良性互动
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少数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构筑一个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模式。
干部行为是群众认识党的最直观标志
1940年3月至7月,由陈嘉庚率领的南侨总会慰劳团回到祖国,慰劳抗战中的祖国军民。在重庆,陈嘉庚看到的是官僚腐败,社会奢靡,铺张浪费。而在延安,他看到的是官兵平等、军民团结、同仇敌忾。最后陈嘉庚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确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成功的根本。很大程度上,群众对党群、干群关系的认识,不是根据其理论,而是根据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表现加以判断。历史经验说明,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取决于对党的干部的认识和判断,党员干部的行为是人民群众认识党的最直观、最形象的标志,是人民群众决定是否跟党走的重要判断依据。
从根本上讲,今天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少数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


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的关系
表面上看,干群关系指的是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但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密切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新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构筑一个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模式。
一是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选举制度的改革。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时说得很明确,就是所有的公职人员都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
党的十七大指出,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民主选举权利的有序、有效运用,将强化人民群众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从而有效地维系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致力于发展,构建发展成果的共享机制。干群关系的改善,最终要以群众利益为纽带,互动也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互动,并且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来进行。
三是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传统,亲民爱民的形象,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政治优势,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无形资产,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


在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干群关系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任务等有了很大变化,要求我们既守正又创新,开启干群关系的新局面。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创新和发展群众路线,树立反映时代要求的群众观,建立和谐干群关系,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群众工作是衡量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应该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入到群众的日常实际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下大力气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其次,拓展和畅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提高公民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快落实的。最后,把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并加以量化,从制度上形成干部眼光向下的推动力。
于建嵘:寻找干群关系的和谐支点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个别官员的“替谁说话”言论,以及近期少数干部发威虐民的行为,说明干部的权力观、权力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改善干群关系,固然离不开转变干部作风,但更为关键的是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和监督,在体制机制上真正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服务本位的权力观。历史和现实经验都表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的长效权力运行机制应具备这样三个基本特征:
其一,权力结构科学合理。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适当形式的分权制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其二,权力运行规范有序。其三,权力监督高效有力。改善干群关系,必须建立可操作性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当前有两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是监督的敏锐和有效,需要打通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梗阻,在制度上形成内外监督的合力,有关部门发现问题不能老是落后于“网友曝”;二是问责的及时和严肃,一些问题官员“果然个个还在”,或者暂避风头旋即闪电复出,这些都使问责机制陷入“空转”,容易激起公众的更大不满。
以分配公平破解利益困局
近年发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拖欠、劳工权益等往往是主要起因。干群矛盾和冲突,无不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相关联,反映了利益分配的不公和失衡。
利益失衡,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冲击。以维权抗争、社会泄愤等为代表的群体性冲突事件频繁发生,高昂的维稳成本已成为难以承受之重。近日,清华大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指出,近年各地维稳投入明显上升,已成为地方政府一项占相当比重的常规支出。
有矛盾和冲突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对待这些矛盾和冲突。文明法治的社会有自动纠偏、自己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事实一再证明,那种自上而下压力维稳方式成本高、代价大,越来越难以持续。因此,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维稳思维,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而理顺利益关系,实现分配公平,融洽干群关系,是从源头上“创稳”的重要一环。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体制,构建有效的利益诉求和调解机制方面有所作为。让社会各阶层真正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上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同时,切实保障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各种利益表达组织和机制,让弱势群体能在体制内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用法治等制度化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实现长治久安。
总之,当前的干群矛盾和冲突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冲突,破解冲突背后的利益困局,确保利益分配的公正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保证。


让“在一起”成为干群常态
青海玉树的抗震救灾工作,也是对干群关系的一次检验。困难时刻,从胡锦涛总书记到各级干部“同人民在一起”,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由此想到,干群关系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干部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思想上、情感上、工作上都脱离了群众,辗转在会场、酒场、项目现场,成天与老板、“小兄弟”等打成一片,基本不下基层,不理群众,损害了干群鱼水关系。
因此,干群要和谐,就要在平时做好做足“在一起”的文章。在这方面,既要继承发扬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又要总结运用近年来抗震抗灾等危难时刻的有益经验,更要继续学习实践活动中建“民情台账”、写“民情日记”等一系列新探索。有作风的转变,有感情的融入,更有制度的保证,才能让干部迎着群众的方向走,真正走进群众听民意、解民忧、纾民困,干群的心也才会紧紧贴在一起。
依法办事,和谐基础更坚实
记得去年底,我们村的群众与政府发生了一起30年来最严重冲突。县政府为在城区建学校,决定把一些坟墓搬迁到我们村的一个山头,这样一件关系全村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县政府只通知了少数几个主要的村干部,并未按法定程序召开村民会议来听取群众意见,也未采取维护群众利益的补偿措施,就急急忙忙地开工,引起了广大村民不满,结果导致一起不小的群体性事件。
其实就这件事情来看,县政府的最初的动机并无过错,但关键就在于政府处理涉及群众利益事情的过程中没有依法行政,没有按照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来进行。假若政府事先通知村干部,并要求他们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协商,说明政府的意图,请求理解支持,并给予村民相应补偿,事情就大有回旋的余地,更不会引发那么尖锐激烈的矛盾。
纵观这几年基层的群体性事件,不少都与当地政府不依法行政办事有密切关系。如果我们的干部能增强法治观念,严格依法执政,就能在源头上避免很多矛盾的产生,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得到提升,这将为干群关系的和谐打下坚基础。


干部尽心尽力,群众自然信任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不称职的干部”,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干部是关键,是龙头。我觉得,干部只有做到了“三尽”,方能问心无愧。一是尽心,干部首先应当摆正位置,深刻认识到权力来自人民群众,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时时处处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二是尽责,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牢固树立履责应该、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扎实推动工作。三是尽能,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学习,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尽最大能力把工作做到位,把对群众的承诺逐一变为现实,用群众看得到、摸得着的实绩取信于民。
损害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
贪污腐化现象8164票 84%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7078票 73%
侵害群众权益行为6985票 72%
服务意识淡薄6356票 65%
利益分配不公5831票 60%
干部能力素质不高5326票 55%
干群交流不够3953票 41%
工作方法不当3451票 36%
其它(请留言注明)391票 4%
网友留言主要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太科学”、“少数干部谋取私利”、“少数群众素质和行为也有问题”等方面。
(共有9707人参与投票)
应如何改善干群关系?
加强反腐和监督6564票80%
规范权力运行5685票69%
维护群众利益5381票65%
促进分配公平4753票58%
走群众路线4275票52%
改进干部作风4078票49%
其它(请留言注明)384票 5%
网友留言主要集中在“依法办事”、“加强问责”、“政绩考核注重民意评价”、“提高政策制度执行力”、“干群都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
(共有8240人参与投票)
(数据截至5月5日12时)
网络支持:人民网观点频道
损害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
贪污腐化现象8164票 84%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7078票 73%
侵害群众权益行为6985票 72%
服务意识淡薄6356票 65%
利益分配不公5831票 60%
干部能力素质不高5326票 55%
干群交流不够3953票 41%
工作方法不当3451票 36%
其它(请留言注明)391票 4%
网友留言主要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太科学”、“少数干部谋取私利”、“少数群众素质和行为也有问题”等方面。
(共有9707人参与投票)
应如何改善干群关系
加强反腐和监督6564票80%
规范权力运行5685票69%
维护群众利益5381票65%
促进分配公平4753票58%
走群众路线4275票52%
改进干部作风4078票49%
其它(请留言注明)384票 5%
网友留言主要集中在“依法办事”、“加强问责”、“政绩考核注重民意评价”、“提高政策制度执行力”、“干群都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
(共有8240人参与投票)
(数据截至5月5日12时)




干群国际博览厅
干群简介恋爱全集离婚全集
菜谱大全城市名菜药粥大全
食疗大全A药酒大全B中医大全C
百万书籍D文学博览E技巧大全F
文学博览国画博览名人点评
名人点评A名人点评B名人点评C
名人点评D名人点评E名人点评F

',1)">
干群皇太后360doc个人图书馆- http://ganqun19691104.360doc.com/中国最著名博客女王干群皇太后评论360doc个人图书馆安全网站是很安全很快捷很方便的中国网站!干群名言:健康长寿是做人最大财富!世界人民是一家人,让我们携手成为好朋友!干群在此感谢国际互联网网友博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厚爱!!
博客成名名博技巧操作技巧绘图技巧办公技巧提高票房
绘制国画绘制巫师绘制美女绘制淑女绘制骑士绘制百合
绘制人鱼手绘名车鼠绘人像鼠绘素描鼠绘手镯婚纱抠图
制作电影制作相框制作动画制作书本制作邮票制作印章
闪图制作竖字制作制作金字制作闪字制作日历制作软件
艺术相册魔方相册制作睡衣鼠绘苹果文字鼠标制作气球
制作紫钻制作油画竖排字作网页制作制作水波制作表格
编程制作硬盘分区抓图方法艺术处理制作音乐鼠标弹琴
图片文字去除文字电脑门诊博客留言高速浏览颜色代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