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oud照片不见了:快过期食品还在混着卖(热点聚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2:23:26

  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要求明确提出,食品经营场所应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作出醒目提示。2月2日,来自北京市工商局的消息称,他们已发布规范到各大超市,超市可据此判断食品的保质期临界值。

  没看到“临界食品专区”

  据悉,北京工商部门去年就率先从海淀区开始试行“临期食品专柜”,目前已有130余家超市开设了“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然而,2月1日,《生命时报》记者在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沃尔玛大郊亭店、家乐福慈云寺店、京客隆针织路店、万惠商场红庙店等大小超市后,却发现对于即将过期的食品,他们或特价出售,或捆绑促销,有些甚至混在其他食品中统一销售,却没有一家作出醒目提示。

  在沃尔玛,打着“热销商品”招牌的区域里,混杂着一些临近过期的食品。以21天保质期的酸奶为例,已经放了18天的某品牌红枣酸奶两个一套,用透明胶带粘一起,正在“买一送一”。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临近过期的产品都会被单独挑出来,进行捆绑促销。“像酸奶这样的,过期前2天,超市就会下架。”可记者在放酸奶的冰柜中,依然发现了几袋已经放了19天的酸奶。

  万惠商场虽没有“临界食品专区”标志,但有“降价商品专柜”的货架。据称,销量不好或临近过期的食品都会被混卖堆在这里。

  什么是“临界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何计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临界食品”,即快到保质期的食品。“保质期”则是指在该期限内,食品的性状、品质等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厂家的一个承诺。而过了保质期也不意味着坏了,只是厂家不再担保。“只是临近却未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仍然是可以购买和食用的,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食品资源的浪费。”

  那么,到底距保质期多长时间算临界食品呢?在北美,食品上柜有两个日期,一个是包装日期,一个是最佳食用日期。后者是食品包装厂商在假定储运条件理想下,推算出的保质期,并且认为即便过了这个期限,食品也只是口感下降,而不会影响健康。北美的“临界食品专柜”主要出售的就是那些快到或刚过“最佳食用日期”的产品,且价格折扣会很高。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国家标准,但从北京《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中可以了解一二。即:食品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45天;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保质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5天;保质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满之日前10天;保质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保质期少于15天的,期满之日前1至4天。

  规范临界食品仍需完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专柜成本过高、担心消费者抵触“快过期食品”、不同食品存放条件差异导致无法统一放置等问题,是目前商家不愿设立专柜的主要原因。

  而在何计国看来,工商局的做法虽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善举,但“醒目提示”要用什么字体、字号、颜色,放在什么位置?这些全不明确,也就给了商家空子可以钻。此外有人提出,类似散装熟肉等食品,不仅看不到保质期,也不方便标注“醒目提示”;即便有保质期的,如果商家私自篡改,又该怎么规范呢?

  从北美的经验来看,不论食品是否超过最佳食用日期,只要顾客购买后认为品质有问题,就可以要求退货,如果商家拒绝,顾客可去联系当地食品卫生检验部门化验,若确认变质,商家就会被处罚。若是商家偷改日期,即便不影响食品品质无法处罚,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也必会严重影响商业信誉。这在号称“信用经济社会”的北美,对商家会构成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何计国提醒,在购买食品时,除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识等,还应注意有特殊储藏要求的食品是否妥当存放,如需冷藏的奶制品、熟食等是否放在冰柜中,因为达不到储存条件时,即便未过期食品也可能已经变质。购买了临界食品的消费者,则最好尽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