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凌源破鞋一条街:“习惯‘五动’理论” 你行 我也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9:01:53

“习惯‘五动’理论”

作者:周士渊    搜集整理:无涯轩主 第一动:起动

 

“习惯‘五动’理论”的第一动为“起动”。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光在脑子里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个习惯养成的,还必须动,必须起动。

许多年前,我们全社会有一句特别有价值的流行语——“关键在于观念转变。”

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太有道理了。因为许多东西之所以问题严重、之所以落伍,关键在于有许多陈旧的观念始终在脑子里制约着我们,控制着我们。因此我们要变,要前进,就必须首先从观念着手,将那些陈旧的观念转变为崭新的观念,否则,一切将无从谈起。因为观念犹如一粒种子,又仿佛是水之源,木之根,是一切的初始。种子出了问题,后面一定问题严重;种子是优良的,等于就开了个好头,后面就大有希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有一种倾向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全社会去关注——因为观念重要,因为种子重要,于是大家纷纷天南海北地去找观念,找种子。结果种子是找了一大堆,但却只堆在自家库房里,时间一久,反而发霉、发烂了。

在我看来,观念的种子再重要,但它毕竟还是种子。最终论英雄的,还要看它能不能在你的土地里结出沉甸甸的属于你的果实。因此,你种子再多、再好,但如果你只是将它们堆在库房里,那它们就永远只是一堆种子而已。

那我们强调习惯是什么含义呢?我们强调习惯,就是指当我们有了许多观念的良种以后,不要只是将它们堆在库房里,而要对它们进行精心筛选,选出其中最适合自家水土、气候的良种;选好后,就要将它们适时播下去;播种以后,还要给它们培土、锄草,除虫、间苗、施肥、灌溉、整枝、剪叶。因为,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来金秋的收获;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来累累的硕果?
而我们“五动”第一动的“起动”,便是指及时播种,即一旦我们下了决心要养成某个习惯,就要立即起动,千万不能明日复明日,千万不能只在脑子里转。如果是那样,那这习惯是永远不可能养成的,这金秋沉甸甸的谷穗也永远不会是属于你的。  

第二动:百动

 

要养成习惯,第一动是“起动”。那起动后第二动是什么呢?

第二动是“百动”。

何为“百动”?

“百动”就是“起动”后,要不断地“动”、足够地“动”、一直动到习惯养成为止。这很像你烧开水,要不停地烧、不断地烧,一直烧到100度烧开了,你才罢休。

说到此,我想了那位20世纪全球最杰出的职业经理人杰克·韦尔奇所说的一句经典名言:“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的、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断地重复它,终会使之成为现实;提炼、坚持、重复,这是你成功的法宝;持之以恒,终将达到临界值。”

我想,杰克·韦尔奇这里所说的“只要你不断地重复它”、“坚持、重复”、“持之以恒”,指的也许就是要不断地“动”,要足够地“动”,要“百动”。因为只有不断地“动”,只有足够地“动”,只有经过“百动”,一个坚定的想法,一种重要的观念,才能变成习惯,才能变为大家的行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毕竟,“做到”才能“为王”啊!

在这里,有一点我想特别加以说明。我之所以在这个“动”之前冠以一个“百”字,意在强调我们对这个“动”是有严格的量化要求的。因为量变只有到足够的程度,才能发生质变。

就如我们烧开水,烧到90度不开,99度不开,999度不开,9999度也不会开,只有烧到100度才能开。在习惯培养上也完全如此,你必须动到足够量,这习惯才能养成。否则,尽管你也动了,但因为量不足,这习惯还是无法养成,结果“行百里者半九十”,中途而废,岂不可惜。

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憾事简直俯拾皆是。

我们的家庭、学校、企业、社会都在讲“养成教育”,都在试图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可惜的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或不明此理。

水烧到40度就烦了,到50度就没有耐心了,再到60度就失去信心、认为烧不开放弃了。而放弃的结果,水岂不就凉了。可过了一阵,我们渴了,又想喝水,于是又60度、70度、80度地烧,结果又没耐心,又放弃,水又重新变凉……

试想,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全社会在这问题上岂不总在烧夹生水、总在做夹生饭,这对我们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浪费啊!而实际上,如果我们一直烧下去,坚持烧下去,一直烧到100度,这量变怎么能不发生质变?这水怎么会烧不开?这习惯怎么能养不成呢?

 

第三动:自动

 

一旦你坚持不懈,做到了“百动”,量变真的就会发生质变——你所渴望的、将使你终生受益的习惯就养成了。而到了这个阶段,一种奇妙的现象就在你身上产生了——“自动”。

什么叫“自动”?

不用问,自动就是无须监督,无须压力,你自己就会动;自动就是这样动了,你内心就舒服,不这样动,你内心就不安;自动就是有人在,你是这样,没有人在,你照样这样;自动就是你一定会这样动,而且一定会保质保量地这样动。试想,这对全社会将是一种多么求之不得的情景啊!因为很显然,哪一个企业不渴望自己的员工能这样“自动”?哪一个家庭、哪一所学校、哪一级政府不渴望自己的孩子、学生、百姓能这样“自动”?而也许正因为此,一本名为《自动自发》的书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青睐,许多老板、官员趋之若鹜,以少有的“大度”,让自己所有的员工、让自己的部属人手一册。但细想起来,要你的员工自动自发、要你的部属自动自发、要你的孩子自动自发、要你的学生自动自发、要你的全体百姓自动自发,难道能离开习惯、离开对各种好习惯的培养吗?不能!一定不能!舍此没有他途!这已为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所证明,更为我们人类所有各民族的文明史所证实!

习惯到了“自动”阶段,对社会意义如此重大,而对我们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细想一下,一旦你在人生各方面养成了各种好习惯,这将是一种多么理想的状态啊——你既无外压,也无内压,却总在做着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事;你每天的安排既紧张、有序,又充实、舒心;你做起事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却又张弛有度、高效卓越;你无论内心情感还是与人相处都因有许多良好的习惯而愉悦欢畅、如鱼得水……

一旦到了这个层次,这对我们将是一种多么自在、理想、美满的人生状态啊!

 

第四动:永动


过了“自动”,又一种奇妙的状态出现了,那就是“永动”。

那何谓“永动”呢?

“永动”就是你总在动,总在自觉地动,总在经年累月地动,总在默不作声地动。

这是什么呢?这实际就是毅力。而有谁能想到,这人人称羡、向往而又自感遥不可及的毅力,原来竟源于习惯!

对于毅力的价值,我不说你也清楚。闻名于世的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就曾说过:“在世界上毅力是无法替代的。天赋无法替代它,有天赋却失败的人比比皆是;才能无法替代它,有才能却失败的人时时可见;教育无法替代它,受教育却失败的人处处可闻。只有毅力是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

对此,我仿佛觉得自己便是这方面最能经得起检验的绝佳典型。

为什么?

因为年轻时的我,是一个绝对没有任何毅力的人。当年,在我痛苦得要离开这个世界前,我对自己的失败不断反思。反思的结果,我把自己没有毅力、只凭小聪明做事,看成是导致自己人生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如今年届花甲的我,情形如何呢?我铁定自己是个极有毅力的人。这不是凭我怎样说,而是凭我用实际行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做出来的。

你看,我从2000年11月8日下决心养成一天写一篇随感的习惯以来,到现在已近5年了。在这5年间,我几乎每天清晨5点钟左右会起床写作;我书房的灯,几乎每天清晨都是亮的;我的《一千零一盏心灯》的初稿真地用1001个清晨,一篇不落地完成了。我能做到此,能说我没有毅力吗?那这毅力源于何处?不是源于别的,而是源于习惯。

为了使自己的演讲轻松活泼、更能为大家接受,从1998年12月6日开始,我决心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为此,我每天都会在我自制的“随身宝”上,用简单的几个字记下一个我所见、所闻或所悟到的小幽默。屈指数来这习惯已有近3000个日子了,我这方面自然大有长进。2005年1月22日我受南京《市民学堂》邀请,在南京大行宫会堂面对1400多位市民作了“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未来”的主题演讲。第二天,《南京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相关报道和我演讲时的特写镜头,并在第二版以大半个版面予以详尽报导。而就在第二版的最上端,编者以这样的文字作为导读:“激情、欢笑、互动、参与,演讲者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听众被深深吸引,演讲结束后还迟迟不肯离去……”我的演讲能有如此反响,能得到如此好评,与近3000个日子每天那一个个小幽默能没有关系吗?而如果这也是一种毅力,那这毅力源于何处?显然,它也源于习惯。

我上面提到的“随身宝”是我几乎每天都带在口袋里的一张折叠的复印纸。那是从1998年4月开始我自己设计的一张每月日程表。它一折叠就可随时放在口袋里,用起来十分方便。那上面记着我每月的安排,每星期的安排,每天的安排。每一天我都会尽量按重要程度的顺序,列上我起码要做的6件事,当然还一定会用寥寥数字,记下一个小幽默。那表格的背面,我记着一些随时看到的、听到的最精彩的话语,同时还记着我必须背诵的一些名言警句。而到了一月之末,我都会将原始的空白月历复印一份,供下个月使用。这“随身宝”在7、8年来几乎天天伴着我,给我的身心、事业带来巨大的好处。正因为此,从1998年4月到2005年8月累计88份“随身宝”,我都珍贵地保存下来了。能做到这些,你能说我没有毅力吗?而这毅力源于何处?不也缘于习惯吗?

至于有关我坚持锻炼的毅力,则可以追溯到25年前一个难忘的日子——1980年4月14日。因为就在那一天,我从校医院住院病房偷偷溜进了母校的二教会议室,在那里参加了清华园十年浩劫后的第一期气功学习班。而当时的我,可以说贫病交加,久病难愈,前途一片渺茫,不知这漫漫黑暗何时才是尽头。

但没想到就在那一天,我看到了自己健康的希望、人生的希望,同时第一次知道了健康除了躺在病床上靠医、靠药之外,最关键、最重要的要靠自己。于是就从那天开始,我练上了气功,踏上了向自己要健康的道路。多少年后,我在气功的基础上增加了步行;又多少年后,我将步行转为每天一个小时左右的快走;而从2005年起,年届花甲的我,又将每日锻炼转为游泳、快走、兼以气功。这25年来,多少个酷暑严寒,多少个春夏秋冬,我日日不辍,月月不停,年年不断;而25年坚持锻炼的结果是(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手段的配合),我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以至出现了我前面所谈到的种种健康奇迹。我能25年如一日地每天锻炼至今,你能说我没有毅力吗?当然不能!但这毅力来自何处?显然也是习惯,是每日运动的习惯,是坚持锻炼的习惯,是健康主要靠自己主宰的习惯!

因此,别再对有毅力的人盲目崇拜、盲目迷信了,别对自己总是妄自菲薄了。我虽不敢说习惯就等于毅力,但至少毅力要通过习惯来体现。因为我所有看似很有毅力的行为,实际上几乎都源于当初的一个小习惯。而当这个小小的习惯“起动”后经过“百动”,就必然“自动”;“自动”的结果,就必然“永动”;“永动”的结果,就必然会显现出一种特有的毅力。因此,从本质上说,这毅力是习惯使然,是习惯的力量所致,是习惯的本性所致。因此,如果你要有毅力,如果你要有这种可贵的特质,那你就从习惯开始,就在习惯上狠下功夫吧!我敢担保,如果你真地这样做了,要你没有毅力也难!

 

第五动:乐动

 

看了我以上的文字,有的朋友也许会问:

“养成了习惯,每天要做那么多事,而且要咬着牙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做,这多累啊!这岂不和我们人生的本意背道而驰了吗?”

这样问当然是很自然的,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当我养成了大量好习惯,置身其间,我不仅没有那种感觉,相反,我是乐在其中。我常想,倘若人生的快乐能用一个指数来衡量,而最高分是5分,那我是几分呢?我觉得我肯定不是3分,也不是4分,而是5分,有时甚至是5加。而有这种感觉我已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已经有近10年了。

你听了一定难以置信:“这可能吗?”

是的,你一定难以置信。但我要告诉你,这是真的,千真万确。因为你不知道,当习惯到了最高阶段,还会出现比“自动”、“永动”更奇妙的现象——那就是“乐动”!

对此,我只要稍加解释,你就十分清楚了。

根据我的亲身体验,习惯到了“乐动”这一阶段,起码有“三乐”:

一乐是,一个好习惯养成后,你这样做就舒服,不这样做内心就会不安。对此,我相信你也一定会有不少类似的体验。既然如此,这舒服岂不就是人生一乐。

二乐是,当你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人生会变得十分充实。你从早到晚都在做各种事,而这些事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社会,因此心里会觉得很踏实。由于这一切习惯都是你自己精心设计、精心培养的,因此每一天你虽然很忙,但忙得很主动、很自在、很有序,又很高效、很健康、很潇洒。试想,我们的人生能因习惯而变得如此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高效有序,这岂不又是人生一乐,而且是一种几乎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的快乐?

这第三乐我则要浓墨重彩地为你描绘,因为它对你我都太重要了。这也是我有一天突然悟到的。

我有一天突然悟到了什么呢?

我发现我这近10年来,尽管生活中也有不尽人意的事,尽管家中也会有难念的经,但我内心却始终很快乐,就快乐指数而言,这指数还非常高,居高不下。

“这究竟是何缘故呢?”有时我自己也不免好奇和纳闷。

而我以往对此的解释一直是积极的心态。因为我从10多年前就从世界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那里知道了积极心态的价值,并将其养成了习惯。因此我认为我之所以能如此,完全得益于这种积极心态。

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这个结论必须修正,而且必须做重大修正。

为什么?因为我发现我这些年之所以心情很好,情绪不错,甚至这情绪还可以用“高昂”二字来形容,除了积极的心态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习惯”所起的作用。因为当我试着去养成各种习惯,当这些习惯起动、百动、自动、永动后,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总在一步步提升,自己的目标总在一个个达成,自己的难题总在一个个解决,自己的奇迹总在一个个出现。也就是说,我总在不断变化、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不断突破。一个人能时时处在如此境地,你说我的心情能不快乐吗?我的情绪能不高昂吗?

是的,请再与我一起回顾一下,这一切你就会看得很清楚了:当我决心做到劈叉,由一个简单的习惯,有一天真地做到了劈叉,你说我能不快乐吗?当我渴望健康,当我养成了各种健康习惯,如今的健康状况竟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五快”标准,尤其当我在花甲之年居然还能一口气在游泳池游上51个来回时,你说我能不快乐吗?当我希望提高记忆力,听完课后凭借一种巧妙的习惯性修炼,能在我爱人面前将100位数顺背、倒背、抽着背时,你说我能不快乐吗?当我决心写出一部《一千零一盏心灯》,当我经过1001个清晨的习惯性劳作,初稿真地一篇不落地完成时,你说我能不快乐吗?当我想表达我心中无法抑制的狂喜,我因抓住灵感的习惯和一天一篇随感的习惯写就了我平生的第一首长诗,当这首长诗在报上全文发表,尤其当我又得知自己第一次的诗作荣获了全国比赛的第二名时,你说我能不快乐吗?当我近10年来一直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习惯研究,当我获知自己撰写的习惯专著——《终生的财富——习惯、性格、命运》又荣获了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和团中央联合颁发的“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时,你说我能不快乐吗?……

是的,这近10年来,我真地感到自己的能力始终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目标始终在不断达成,自己的难题始终在不断解决,自己的奇迹始终在不断出现,而究其原因,这一切难道不都是习惯的力量所致吗?就说几个月前我开始游泳,我发现自己的腹部仿佛已有两三个月的身孕,这样既看着别扭,也有损健康,怎么办?

对很多人来说,这肯定是个难题,发展下去,将不可收拾。但对于我,却毫不惧怕,因为我似乎有一盏无所不能的神灯,这神灯自然就是习惯。于是从2005年7月18日开始,我决定养成一个阶段性习惯——每天不吃主食,只吃副食,瓜果、饮水等照常(这样既省事,又简单,不会给家中增添任何麻烦。而不吃主食,只吃副食,只当自己是吃草的牛、喂料的马,它们不也世代生活得很强健吗?)。没想到就这一个小小的阶段性习惯,一个半月后,我的目标竟然达成了,腹部又平坦如初……

因此,使你也拥有习惯这盏奇妙的神灯吧。试想,当你也拥有了一盏如此奇妙无比、法术无边的神灯,你能不拥有无穷的快乐吗?

而由这无穷的快乐中,由这“乐动”中,我们是否又看到了一种更难能可贵、更为无数人企盼的生命层次——我们的人生由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是的,习惯既然给我们带来了如此丰硕的成果,我们自然就快乐无穷;而这快乐无穷的结果,我们自然对“习惯”二字兴趣更浓;兴趣更浓,我们自然又会播下新习惯的种子,用习惯“五动”去迎来又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我们人类不就这样,春播、夏耕、秋收,又春播、又夏耕、又秋收,由这种良性循环螺旋式地将我们引向更高的生命层次。

而在这由“五动”而形成的良性循环中,我坚信每个人一定会获得一种超级的行动力。而我相信,能有如此超级行动力的人,一定是强有力的;能有如此超级行动力的企业,一定是强有力的;能有如此超级行动力的国家和民族,也一定是强有力的! 以上就是笔者由自身的实践而发现的“习惯‘五动’理论”,希望能对你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