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种鸟叫会死人:美国为何急于终结【普京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3:07:16
美国人如何为普京回归使绊子

我来俄罗斯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冷战’的陈规陋习做斗争】!——刚刚赴任半个月的美国驻俄罗斯新任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1月30日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第一频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麦克福尔强调,【我打算借助推特和其他方式的帮助来彻底打破这些陈规陋习和思维定式。许多人认为,我来莫斯科的目的就是弱化俄罗斯、搞乱俄罗斯,这与我的初衷相距甚远】!他说,【‘冷战’以后,俄罗斯民众对美国态度的变化明显小于美国民众对俄罗斯态度的变化。很遗憾,我的国家目前也正在进行着一场论战,一些人认为‘冷战’是个抽象的概念,而一些人认为‘冷战’仍在继续】。
   
【冷战】已经正式结束20年了,但【冷战】这个词、【冷战思维】方式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却远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如今,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俄罗斯人,无论是最高领导还是普通学者,无论是谈及双边关系还是规划国际秩序时,双方都在指责对方没有走出“冷战怪圈”。而麦克福尔此番讲话再次说明,俄美关系在“冷战”结束后整整20年的今天,依然还在经受着【冷战思维】的困扰……

到底谁是【冷战】的胜利者?

1992年1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正式向世界宣布,俄罗斯的核导弹不再瞄准美国和西方国家。当年2月1日,叶利钦借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之机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戴维营举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会谈,并发表了《关于两国新关系的戴维营声明》,宣布俄美将建立【友谊与伙伴关系】,【不再彼此视为潜在的敌人】——这标志着【冷战】正式结束,俄美关系随之进入【蜜月期】。
   
15年后,美国人于1997年忽然又想起了【冷战】那段历史,还弄出了一个【冷战勋章】,用以纪念【冷战】的胜利,并专门授予那些在1945年至1992年期间在对苏【冷战】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人员。但20年后,人们仍在不断地追问【到底谁是‘冷战’的胜者】?2月1日出版的《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该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德国学者亚历山大·拉尔的文章。此文称,【20年前,20世纪最复杂的对立关系正式结束——苏美之争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结束。但我们现在要问的是:这种对立关系真的结束了吗】?
   
拉尔称,【美苏之争从本质上讲是,两个核国家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因此,我觉得1945-1992年更准确的叫法不是‘冷战时代’而且是‘共存时代’。两大阵营、两个意识形态、两大经济集团、两个军事集团在这个时期共同存在。当时,任何一点激烈的军事冲突都会引起两个阵营的溃败,而非一个阵营的失败。因此,那个时代,所有人不敢首先引发热战,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
   
拉尔认为,冷战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他说,【人们习惯地认为,苏联的解体标志着苏联在‘冷战’中彻底失败了。其实,在苏联解体前,‘铁幕’就已打开了,苏联人看到西方人如何生活。全球化的过程,需要各参与方按新规则游戏,但苏联并没有准备好这些。苏联领导人不能够让苏联人民在物质上过上西方那样的生活,这让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他认为,【俄罗斯人不应该认为自己是‘冷战’的失败,因为现在的俄罗斯人比苏联解体前过得更好】。
   
拉尔称,【冷战】对于俄美而言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要再重返【冷战】。因为,那时其中任何一方的鲁莽都会让世界毁灭。他认为,俄美如今超越了意识形态,开始在核裁军问题上共同工作。他说,【俄罗斯和西方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政治体制是一样,当然俄罗斯还未实现完全民主,但西方的民主也并非是最理想的状态】。
   
而在被问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很可能是【新冷战】的开始时,拉尔说,【当然这种说法不能完全同意。而俄美两国许多军方人士还生活在冷战时代,两方依然有着不互信有成分,这可以作为美国极力发展反导系统的解释】。他说,【当然苏联输出革命,如今西方国家以同样的方法输出民主。不过,现在俄罗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亚洲的一部分,还是欧洲的一部分?如果他认为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那么他要发挥欧洲国家的作用,但它又不同意】。

华盛顿为何想急于结束【普京时代】?

本报记者发现,对于【冷战】正式结束20周年这个日子,俄罗斯媒体似乎没有给予格外关注和反思。如今,西方媒体和俄罗斯社会各界都在格外关注着3月4日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毫无疑问,普京将在总统大选后重新回到克里姆林宫,但对此美欧却表现出了隐隐的不安。按美国学者恩达尔的话说,【华盛顿不需要在莫斯科出现强人,普京的回归将成为美国和西方推行自己计划的最大障碍】。2月1日出版的《共青团真理报》在【秘密政治】专栏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刊载了被称为苏联空间【颜色革命专家】的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威廉·恩达尔的文章,用来解读【为什么华盛顿想急于结束普京时代】。
   
据恩达尔披露,根据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2011年8月公布的年报显示,该基金会已渗入俄罗斯全境。该基金会一直资助位于莫斯科的【国际新闻中心】,而80多个跨国非政府组织可以利用该【新闻中心】举行各种专题的新闻发布会。此外,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还在俄罗斯资助了许多青年组织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用以【培养俄罗斯的青年一代领导人】、【帮助青年人提供参政的积极性】。根据此官方数据,此基金会在2010年一年之内就花费了278.3万美元在全俄境内资助了数十个类似的计划项目。
   
此外,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还特地资助选举前的各种“独立民调”和选举期间的独立观察人士。在此次杜马选举期间,该基金会就直接资助俄罗斯一外名为“声音”的社会团体,专门搜集投票舞弊行为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因特网对外发布舞弊线索和照片等。
   
2011年9月,就在俄12月杜马选举前,该基金会还在华盛顿组织了封闭式的研讨会,只有收到正式邀请的人才能参加此次研讨会。而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就包括俄罗斯的知名民调机构——“列瓦达民调机构”的代表。据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官方网站证实,该基金会直接出资资助“列瓦达民调机构”在俄境内搞各种民调活动,民调的题目包括俄选举前的网民情绪调查、俄民众对相关政党和候选人的民意支持率调查、俄社会对“主权民主”的信任程度调查等等。据悉,应邀参加2011年9月华盛顿封闭研讨会的还有俄罗斯“团结”运动组织的政治委员会成员弗拉基米尔·卡拉—穆尔扎,他是近期俄罗斯境内一系列反普京示威活动的重要组织者。
  
随后,该基金会又在华盛顿组织了以俄罗斯的青年积极性:新一代是否能够实现变革】,包括美国国家民主研究所驻俄协调人在内的许多青年人发言,这就是按当年格鲁吉亚、乌克兰【颜色革命】和突尼斯、埃及【中东剧变】的套路在进行的前期准备。这样,有了民调机构的支持、有了青年组织的鼓动、有人西方媒体的运作,美国的【非政府组织】正在深度介入俄罗斯当前的政治变局
   
恩达尔最后说,【对于华盛顿而言,俄罗斯是否真正民主目前显得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绊倒阻碍美国计划实施的最大障碍——普京】。因为,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后会对北约采取更加强硬的军事措施;并继续使用能源为武器逼迫德、法、意大利等国就范,迫使北约对俄采取更加软化的立场。此外,普京主政的俄罗斯将进一步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伊朗,甚至是印度加强关系,这对华盛顿并不利。恩达尔指出,但华盛顿知道,仅仅是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支持几次反对派示威游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华盛顿在伊朗和叙利亚等与俄罗斯利益休戚相关的问题上采取了步步紧逼的策略。

俄美关系如何【再重启】?

很显然,随着俄罗斯总统大选和美国总统大选的临近,这两年被两国媒体热炒的俄美关系【重启】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新的质疑。有人说梅德韦杰夫时期的俄美关系【重启】已终结,也还有人说俄美关系将随着普京的回归而【遭到寒冬】。而就在此时,奥巴马的俄罗斯问题私人顾问、被称为俄美关系【重启】设计师的麦克福尔于2012年1月中旬正式抵达莫斯科履新。
   
按麦克福尔的说法,他的到来是想把俄美关系【重启】带入新的【第二阶段】,或者说是【再重启】,以确保俄美关系在敏感【大选年】的稳定。但俄一位消息灵通的外交人士日前对本报记者透露,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对此却意味深长地说,【俄美关系‘重启’的这个术语,并不是俄罗斯方面的语言和用词,俄美关系的‘重启’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持续很多年了。要知道,如果一台电脑无数次重启,那么它的主机和芯片都会受不了的】。
   
对于麦克福尔刚刚到任没几天就与俄罗斯体制外反对派代表会见的做法,俄罗斯各界更是十分反感。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麦克福尔尔应该明白,尽管他是在为美国工作,但他并不在美国境内工作。他指出,美总统奥巴马曾提前以非正式形式就麦克福尔尔出任大使问题征求过他的意见。梅德韦杰夫补充道:【我希望,他麦克福尔一切都能做成,但是,当然,他应当明白,他是在俄罗斯工作,而不是在美国,我们国家有自己的特点,就好比每位大使有自己的委任状。对于其他的我不做评论】。
   
对此,麦克福尔辩解称,【奥巴马派我来俄罗斯并不是为了发动革命的。俄罗斯驻美大使赴任后,也与美国反对派代表会见,这并不应该成为热点新闻】。对于美国是俄罗斯近期政局变化的【黑手】一说,美国驻俄新俄大使麦克福尔则极力否认,他在1月30日表示,【当年,支持苏联的政治变革是美国对苏政治的一部分,但今天这已不是我们的政策了。我们的对俄政策是另外的:我们支持非政府组织追求诚实和自由选举的举动,但我们不会站在一方反对另一方。这不是我要做的事儿,我们还没有笨到只想帮助任何一方的程度】。
   
很显然,当年美国和俄罗斯的国内局势放大了两国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利益冲突。而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美关系就未曾一帆风顺过,俄从【一边倒】到【东亚并重】,从【独立自主】外交到俄美关系的【冷和平】、从【反恐合作】到【格鲁吉亚裂痕】、从【关系重启】到【关系再重启】,俄美似乎都未走出【冷战】的阴霾。这都表明,【冷战】在形式上正式结束了20年这后,【冷战思维】却依然没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