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天梯规则:《续书谱》解说 (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22:02

《续书谱》解说

前言

    《续书谱》为南宋著名书法家姜夔的书法理论著作,对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有补充增益之功,素为书家所重视。但原著系文言文,当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冯亦吾老教授偕同永平悉心为之详加注释,并作译意和解说,以明其义。对原著部分论点,冯老酌加评定,借供书法爱好者鉴赏及研习之用,裨得正鹄,尤为初学指南。

    关于《续书谱》墨迹,查阅各种资料,罕见传本。永平素有家藏赵孟  行楷书《续书谱》法帖刊本,系在日本大同书会于大正壬戌(一九二二)年刊印的名人书画选粹》中,弥足珍贵。此卷尾署(至治元年九月十日过吴门,书与顾善夫友契,子昂)。加盖有“赵氏子昂”印章,卷未有项氏,董氏、杨氏等收藏家的鉴赏印记,可知明代此卷尚在中土,不知何时流入日本。而今回归祖国,可谓海内孤本,珍若珙壁,今藉编著《续书谱解说》之机,公之于世,以飨同好。但赵氏所书只有《总论》、《真书》、《用笔》三个部分,尚有《草书》、《行书》、《临摹》……等十五个部分,今由冯老亦吾补写,配成完壁。冯老年逾九秩,耳目聪慧,亦午夜青灯,犹能作蝇头细书。赵氏作此卷时,亦年近八旬,他们均以书法名家,享有松鹤高龄,以精湛书艺,驰名海内外,斯亦炎黄文化之瑰宝,中华人瑞之奇迹。

    余酷爱书法,因受业于冯老之门,得朝夕问难,所作“注释”、“译意”,均受冯老启迪而笔录之,得附骥尾,益增惭悚。“解说”部分,冯老亲自——主笔。而今脱稿,谨略述成书巅末,但限于水平,不足之处,希方家惠于指正。

    一、姜夔和他的《续书谱》

    (一)姜夔生平简述

    姜夔( 一一六三——二O三)南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尧章,曾隐居浙江武康,与白石洞天为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时逢秦桧当国,一生不仕,往来于鄂赣皖苏间,卒于杭州。他精于音律,工诗词,其诗风格高秀,词尤精深华妙,音节文字,冠绝一时,极为后世所推崇,为南宋杰出词人,甚至比拟为诗中的杜工部。著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大乐议》、《琴瑟考》、《绛帖平》、《禊帖偏旁考》、《续书谱》等。

   (二)姜夔的书法艺术

    姜夔精通书法艺术,《书史会要》评其书艺为:「迥脱脂粉,一洗尘俗」,因其在书法艺术上有精深的修养,发为文字,则为达识之言。宋谢采在续书谱序》中有云  :「白石生好学,无所不通,书法得魏晋古法,运笔遒劲,波澜老成,尤好临习《定武兰亭  序》。其所作《绛帖平》,考据精博,使览者识其真伪,通其义理,然后究其点滴,对翰墨有所补益。」后人认为:「宋人论法帖者米芾、黄长睿以下,互有疏密,论者谓姜氏之评在米、黄之上,可见其研习之  精湛。所著《续书谱》一书,尤为学书者所称道。」

    (三)《续书谱》的评价

    《续书谱》一书,已收入《四库全书》艺术类中,《提要》云:「是编乃其论书之语,曰《续书谱》者,唐孙过庭先有《书谱》故也。」可知姜氏此书,乃进一步阐发《书谱》所述书法理论而有所研讨,议论精到,用志刻苦,素为书家所重。近人邓散木作《续书谱图解》,认为:「此乃书法学习必读。」有 云:「姜白石的续书谱》,用通俗的散文格调,将《书谱序》的精意,归纳起来,作了具体介绍,再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真、行、草书的书写和学习方法、技巧以及用笔、用墨、结体、临摹等的各个方面,都做了科学分析,还举很多例子来作说明,说理浅显,不作高论,所以它不是空洞的理论文章,而是《书谱序》的注脚,又是《书谱序》的发展。」给予《续书谱》以充分的肯定。

    (四)《续书谱》版本流传情况

    关于该书版本,《四库全书提要》作了扼要说明:「此本为王氏《书苑补益》所裁,凡二十则:一曰总论,二曰真书,三曰用笔,四曰草书,五曰用笔,六曰用墨,七曰行书,八曰临摹,九曰书丹,十曰情性,十一曰血脉,十二曰燥润,十三曰劲媚,十四曰方圆,十五曰向背,十六曰位置,十七曰疏密,十八曰风神,十九曰迅速,二十曰笔锋。」其「燥润」、「劲媚」二则,均有录无书。「燥润」下注曰见「用笔j条;「劲媚」下注曰见「情性]条。然「燥润j之说实在「用墨」条中,疑有舛误;又真书、草书之后,各有「用笔」一则,而草书后之「用笔」,乃是八法,并非论草,疑亦有讹。考《佩文斋书画谱》第七卷中全收是编,临摹以前八则,次秩相同,临摹以下,则九曰方圆,十曰向背,十一曰位置,十二曰疏密,十三曰风神,十四曰迟速,十五曰笔势,十六曰情性,十七曰血脉,十八曰书丹。先后小殊,而「燥润」、[劲媚]二则,并无其目,盖所据之本,稍有不同,而其文则无所增损也。

   《续书谱解说》乃据《佩文斋书画谱》本,赵孟  所书部分,只有数处字句有出入,冯亦吾所书部分,参考佩文斋本,择善而从之,以求此书刊本之完善也。

二、赵孟  与《续书谱》法帖

    (一)赵孟  生平

    赵孟 (一二 五四—一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所居构有鸥波亭,人又以「鸥波」称之。孟  系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湖州(唐时为吴兴郡,分属浙江)人。父祖辈皆仕宋,好书画,收藏甚富。孟  年轻时,曾在宋任地方佐官。宋亡,家居自学,致力书画。元世祖派大臣往江南搜访遗逸,得二十余人,以孟  为首,授兵部即中,迁集贤院直学士。仁宗延裕三年(一三一六),官翰林学士承旨。卒后追封魏国公,号文敏。

    (二)赵孟  的书法艺术

    赵孟  多才多 艺,修养深湛。他擅诗文,能词曲,元成宗把他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苏武。他的绘画,论者以为「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扩」,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他的书法主要学  二王,并参以李邕,风骨秀丽,独树一帜,跨越两宋,直接晋唐,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大,人称「赵体」。赵氏诸体中以正、行、草书成就为最突出,楷书尤为宋人所不及,元代碑刻多出其手,书迹传至今日的颇多。著名的有《三门记》、《妙严寺记》、《胆巴碑》、《福神观记》《仇公墓志》《汲黯传》《兰亭十三跋》以及《续书谱》等。

    赵孟  之书法,不拘一格,无论真、草、隶、篆,皆能运笔自如,挥毫落笔,潇洒大方,宋元之交,独领风骚,他的书迹,充分显示出汉字书体的优美刚健,被誉为「松雪体」,几乎左右一代书风。所以,在当时就被印度、日本僧人视为至宝,辗转手里,流传域外。赵氏手书《续书谱》,据其跋语谓:「至治元年辛酉(一三二一)九月十日过吴门书与顾善夫友契。」属款为「子昂」,加盖赵氏子昂印章。可知原为墨迹长卷,由“竹  寿石」,文尾有此印章。至于此卷收藏,有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子京珍藏以及董氏,杨氏家藏之章,历历在目。可信此卷乃赵氏真迹。

    赵氏将此卷书与顾善夫友契,盖善夫是孟  的老友,相交已有三十来年。在延  五年(一三一八)九月,赵氏在所画《重江叠嶂图》上题款云:「善夫副使一日过余,出长素索画,意欲老懒为辞。善夫语甚婉,色甚和,且有三    十年之友谊,焉可却也!余忆壬辰岁在集贤院时……。」按赵氏于至元二十九年壬辰(一二九二)正月孟  进朝列大夫,任集贤院直学士。可能与顾善夫同在集贤院,已成好友。如果从书赠手卷《续书谱》之时为一三二一年,计算至和  顾善夫偕同在集贤院一二九二,他们已有约四十年的友谊了。

    据任道斌《赵孟  系年》记载,孟  由于夫人管仲姬疾作,奉旨还吴兴故里于延  六年(一三一九)四月二十五日离大都,五月十日,管夫人逝世于临清舟中,孟  父子护柩还吴兴。一三二一年九月十日过吴门,这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因为《系年》一书中,  至治元年八月十二日松雪翁为中上人作墨竹。冬十月十五日孟  书《嘉兴路资圣禅寺长生修造局记》。但是缺九月的生活记载。因此,孟  于至治元年辛酉(一三二一)九月十日过吴门书《续书谱》,赠予顾善天,则成为填充空白的重要文献,盖见此卷的可贵。

    赵氏此卷,有明代项氏、董氏、杨氏等收藏家的印记,故此卷明代犹在中国。可是这份寿石之后的法帖,却是从日本传来,孟  此帖刊于日本大同书会于大正壬戌年出版的《名人书画选萃》中。我国尚无著录,故此帖已成海内孤本,今为之译注,详加品评,公之于世,一睹松雪翁晚年书法的风采。明代文学家宋濂云:「(松雪)公晚年书天机逸发,出入右军、大令间,实为妙笔。」此评最为公允。孟  书此卷时,已将近八十岁高龄,而天矫纵横,潇酒跌宕的风貌,令人钦慕,洵为「松雪体」中不可多得压卷之作。

总论

原文

    真、行、草书1之法,其源出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2等。圆劲古淡,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然而真草与行,各有体制。欧阳率更3 、颜平原4 辈以真为草,李邕、李西台5 辈以行为真,亦以古人有专工正书者,有专工草书者,有专工行书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或云:“草书千字,不抵行草十字;行草十字,不如真书一字。”意以为草至易而真至难,岂真知书者哉!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6 ,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白云先生7 欧阳率更书诀8 ,亦能言其梗概,孙过庭9 论之又详,可参稽之10。

注释

    1 真、行、草书:真书,又叫“楷书”、“正书”、正楷。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至今。因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当时称作“楷隶”。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作势,创制法则,隶、楷完全分流,成为两体。历代皆以钟、王为“正书”之祖。但也有另说,晋代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王次钟善隶书,始为楷法。行书,行有行走之意。行书是具楷书的规矩,兼草书的流动,形成楷法和草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新形式。因书写方便,流行较广,但可变性很大。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相传起于东汉末年,为刘德升创造,盛行于晋代,至今不衰。草书,具有一定法度规则,是以书写简便迅速为特点的一种书体,有章草、今草和狂草。

    2 虫篆:又叫“鸟虫书”,为篆书的变体。“秦书八体”、“新莽六书”中均有这种字体。因其字类似鸟虫形状而得名。古时多用于书写幡信(即旗帜),鸟能飞,象征旗帜飞扬。鸟又称飞虫,故又叫“虫书”。“八分”,也叫“分书”,“分隶”,传为东汉王次仲所创。魏晋时也称楷书为隶书,因别称带有明显波磔的隶书为“八分”,以示区别。唐张怀  在《书断. 八分篇》中解释为:若“八”字分散,又名之为“八分”。飞白:是一种特殊风貌的书体,为东汉蔡邕所创。相传一次他在鸿都门前,见工匠用帚子刷字,得到启发,领悟到笔锋反复的道理,创造了“飞白书”。这种字体主要特征是笔画中丝丝夹白,若断若续,笔竭到,墨失意存。一般用散笔书写。汉末魏初,曾被广泛采用,多以装饰题署宫阙。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章草:指汉代流行的草书体。是汉隶的草写。故也称“隶草”,或“急就”、“行章”。因书写便捷而广泛流行。它主要保留隶书的波磔(捺笔、挑势)形迹或某法式梗概,字取横势,每个字独立不连写。章草的得名,历来说法不一:一、因汉元章时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二、因汉章帝爱好此种书体而得名;三、因奏章所用而得名,四、因与“章楷”、“章程书”的“章”字取义相同而得名。

    3 欧阳率更:即欧阳询(557——641)唐代书法家,字信体,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精书法,初效王羲之及北朝三公郎中刘珉书。后变其体,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形成一家独特风格,时称“率更体”,又称“欧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

    4 颜平原:即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中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因被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今属山东)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合兵二十万,抵抗叛军。后入京,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不久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派颜前去劝谕,被囚不屈而死。颜氏善真、草书。少时家贫,以黄土扫墙习字。书法初学诸遂良,上承王羲之传统,后得张旭笔法。其正楷绝妙,端庄雄伟;行书道劲舒和,创“颜体”新风。

    5 李邕678—747:唐书法家。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李善之子,初为左拾遗,官历汲郡、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书法师“二王”,得其妙法,后有所创新。 

    西台:即李西台、李建中(945-1013)。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后随母迁居洛阳。

    字得中,官至工部郎中。性恬淡简静,风神雅秀,不重名利,三次请求作西京留司御史台,故人称李西台。善书扎,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

    6 遒劲:指笔划强劲有力。遒刚劲。

    7 白云先生:相传是王羲之的老师,善书法。陈思(书苑菁华》有“记白云先生书诀”一段,说是王羲之所作并不可信。

    8 率更书诀:《佩文斋书画谱》载有欧阳询《传授诀》、《八诀》(一称八法),或又指欧阳询所著《三十六法》,传为率更所总结的书诀。因传世诸本文字出入很大,有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偏侧、小大成形、各自成形等三十六种结构方法。世多认为非本人所作,而是后人学习欧体的经验之谈。他强调“每秉笔必在圆正,重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可作后学者的准则。

    9孙过庭(约 648—703前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说陈留人。名虔礼,字过庭。一生坎坷,四十岁后方官率府录事参军,后遭谗早卒。工书法,擅正、行、草书。其所著《书谱》,见解极为精妙,被誉为书文俱佳,妙尽其趣,为历代书法家所重。

    10参稽:研究查考。

译意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就以楷、行、草书的技法而论,究其渊源,大都来自虫篆、八分、飞白、章草等,再从气韵来看,字的圆劲古淡,就是来自虫篆;点画带有波磔的,就是来自八分;笔锋有转换向背的,就是来自飞白;运毫简便痛快的,就是来自章草。可是,楷书、草书与行书,在形成自己的规范之后,就各有各的艺术特性,是不能混淆的。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用楷书的技法来作草书;李邕、李建中等人用行书的技法来作楷书,足见我国书法艺术可互相借鉴,而又各领风骚。因此,可以知道古代的书法家,大都学有专长,功底深厚,有专工楷书的,有专工行书的,也有专工草书的,各有自己的特长,但真正是兼工两种书体,都能写得出神入化,这是不容易达到的。有人说:“草书一千字,抵不上行书十字;行书十字,抵不上楷书一字。”他的意思可能认为写草书非常容易,写楷书就非常困难,这种观点,难道他真懂得书法的奥秘吗?书家在挥毫的时候,如果完全模仿古人,那就像优孟衣冠,缺乏神情;如果特别把字写得剑拔弩张,那么就会显得粗俗,不堪入目。我们要潜研书法,贵乎循序渐进,逐步通晓真、草、隶、篆等各种技法,达到心手相应,挥洒自如,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才算达到书法艺术完美的境界。白云先生和欧阳询的《书诀》,对于书写技法,论之甚详,孙过庭对于书法理论也说得十分扼要,都可作为参考。

解说

    真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在笔划的根源上都是从古代书体上来的,只是在结体上各有不同而已。说欧阳询、颜真卿一些人用草书的笔意写真书,李邕、李建中一些人用行书的笔意写真书,书体虽有不同,而用笔可以互异,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融会了运笔方法,在你写真书的时候,如果能运用行草的笔意,写出字来可以生动流畅;如果运用真书的笔意写行书,写出字来,可以严庄大方,二者互通,更为得体。所以古人专攻某一书体的书家,也不能不理解别种书体的写法。唐太宗李世民论书说:“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用意与此相似,如此写来,在形势虽不能兼美,而实质上可以兼二者之长,也是可以的。

    至于“草书易而真书难非真知书”的道理,说是在于“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如何才能做到“心手相应”呢?他举出了白云先生、欧阳询二人的《书诀》以及孙过庭的《书谱》,这里不妨略述其概:王羲之有《记白云先生书诀》一段,谓:“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大意说书体的结构在于气的连贯,而气有阴阳,本于人的个性,而表现在用笔上。这就和真与草的笔划源流结合起来了。欧阳询《八诀》如“永字八法”。其《传授诀》有云:“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看来也在气势上着意。至于孙过庭《书谱》,字数较多,涉及的方面较广,不便归纳,但就论真草一段有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这里说的使转,是指由笔划到结体的过程,所谓情性就是指结体所表现的精神。这两者何以真与草相反呢?他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犹如《草诀歌》所说,“有点方为水,空挑都是言。”渭水写作偏旁作三点或二点,而言字旁写作空挑这两者只差一点便大有分别。又如“真亏点划,犹可记文”,如真书写马字旁,繁体字下边四点,写作三点,还能认识,而今天只写作一横也可以,在草书上就不能如此。诸如此类,都能说明笔划与结体的不同写法与作用,但无论何种书体,都要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才能运用自如。在这段文字中,能明白了这些道理,对下文便可以不致迷失方向了。

真书

原文

    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1 ,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颜鲁公作《干禄字书》,是其证也。矧4 欧、虞、颜、柳5 ,前后相望,故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晋书法之高,良田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或者专喜方正,极意欧、颜;或者惟务匀圆,专师虞永6 。或谓体须稍扁,则自然平正,此又有徐会稽之病。或云欲其萧散,则自不尘俗,此又有王子敬8 之风。岂足以尽书法之美哉!真书用笔,自有八法9 ,吾尝采古人之字,列之以为图,今略言其指: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横直画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静,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竖折钩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沈实。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正锋则无飘逸之气。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故翟伯寿问于米老10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日:“无垂不缩,无往不收。11”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故也。大令以来,用笔多失,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至于今尤甚焉。

注释

    1 钟元常:即钟繇(151--230),三国魏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汉末为黄门侍郎,魏初为廷尉;明帝时官升太傅,世称“钟太傅”。书法能博采众长,兼善各体,结体朴茂,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王逸少:即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珂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又称王会稽。后辞官,定居会稽山阴。工书法。少时跟卫夫人学书,后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尤擅长行、草书,为历代学书者所师法,影响极大。后人称之为“书圣”。

    3 颜鲁公:即颜真卿。《干禄字书》,唐大历九年(774) 年)正月刻。原石在浙江湖州。已佚失。世传为重刻本。宋欧阳修《集古录》谓:“鲁公书刻石者多,而绝少小字,惟此注最小,而笔力清劲可法,尤宜爱惜。”干禄,求禄位,通过科举,取得官职。唐代以《干禄字书》的规定,为科举应试书写的标准。

    4 矧:况且;何况。

      欧、虞、颜、柳:指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

    6 虞、永:指虞世南、智永。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历秘书监,封水兴县子,贞观八年进封县公,故后人称”虞秘监”、”虞永兴”。虞能文辞,书法以正楷为最。据说笔法亲承智永传授。其书外柔内刚,点划圆润,结字平稳,深得二王妙法。智永(生卒年不详):南朝陈、隋间书法家。名法极,俗姓王,晋王表之七世孙。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人称”永禅师”。其书继承祖法,积年专精。相传智永曾居永欣寺临书三十年不下楼,所废秃笔十瓮,埋于山下,号“退笔坟”。其字真、草俱佳,草书尤妙。笔力纵横,名扬一时。

    7 徐会稽.即唐代书法家徐浩。徐浩(703—782),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字季海。它至太子少帅,封会稽郡公,人称“徐会稽”。擅书法,受其父徐峤之传授,精于楷法,圆劲丰满,自成一家。

     8 王子敬:即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工书法,兼精诰体,尤以行草擅名,与父羲之,并称“二王”。

    9 八法:即”水字八法”。相传久远,据说后汉书法家崔子玉早期传授,后经张芝、钟繇、王羲之、智永等的研究发展,更为完备。初学书法,须先学“永字八法”。永字的八种笔划名称为:侧*点*、勒*横*、弩*竖*、  *钩*、策*斜横*、掠*撇*啄*短撇*、磔*捺*,永字八法,是按“永”字的八种笔划为例,说明正楷书法的用笔和规律。

      10翟伯寿问于米老:翟耆年,字伯寿,宋书法家翟汝文之子,工篆及八分。米老,指米布(1051—1107),原籍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阳,定居润州,分江苏镇江,初名黻,后改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等。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能诗、文,擅书画,行草尤工。

    11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乃收笔的基本方法。无垂不缩,指写竖划时,笔到尽处,应停住下来,将笔锋向上回缩收笔;无往不收,指写横划时,往右行笔,写到尽处,应将笔锋向左回收。这样使起笔收笔来去分明,首尾照应,笔划含蓄,浑厚有力。

译意

    写楷书以平正为好,这是一般世俗的看法,也就是唐人不足之处。泛观古今楷书,写得神妙的,没有超过钟繇的,其次就是王羲之。今天观赏他们的书法,都是潇洒纵横,笔意顿挫跌宕,并不拘限在平正上。大概由于唐代把书法列入科举取土考试之中,所以当时的土大夫们的墨迹,似乎都有点科举习气。颜真卿写过一本《干禄字书》,就是一个证据。况且唐代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前后相望,所以他们每次挥毫运笔,都是循规蹈矩,就不再有魏晋人书法飘逸的风度了。况且字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本来就不同,谁能够使它们成为一种模式。例如:“东”字就长一些,“西”字就短一些,“口”字就小一些,“体”字就大一些,“朋”字就斜一些,“党”字就端正一些,“千”字的笔划就稀一些,“万”字的笔划就密一些。因此,我们在运笔时,遇到笔划多的字,笔划宜细,遇到笔划少的字,笔划宜粗,这也是书法的必然规律。魏晋书法高妙之处,常常是能够体现出各个字的本身所具备的情态,不把个人的私意参加进去罢了。但有的人专门喜欢字体方正,用很大力气去学欧阳询、颜真卿,有的人专门喜欢字体圆匀,用很大力气去学虞世南、智永。也有人说,字体要稍扁一些,就会自然平正,这样就会出现徐浩书法的毛病。也有的人,想把字写得潇洒飘逸些,当然就不尘俗了,这样又会出现王献之的偏颇。这又怎能完全表现出书法的造型美呢?

    楷书运笔,自有“永字八法”。我曾经选择古人的字,排列成图,类似“笔阵图”,现在简要的说说它的要旨。

    一个字的点,是字的眉、目,借它来显示顾盼精神,点的安排,有向有背,随着字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形貌;字的横直划,是字的骨骼,要求它刚健匀净,有起有落,要求它长短合适,结构坚实;字的撇捺,是字的手足,伸缩不定,变化多端,写出的形状,好像鱼的鳍,鸟的翅膀,有翩翩自得的样子;字的挑剔,像字的脚步,要求它沉着有力。晋代书法家写的挑剔,有的带有斜拂,有的横出向外,直到颜真卿、柳公权才用正锋去写,就丧失飘逸的气韵了,字的转折,有方笔、圆笔之分。楷书多用折笔,草书多用转笔。用折笔时,要求笔锋稍微一顿,这一顿就显得有劲;用转笔时,要求运笔较快,不能停滞,如果停滞,就会松散,没有力量。可是,楷书转笔,就显得刚劲有力,草书用折笔,就显得刚韧挺拔,这一现象,不可不知道。

    关于悬针的写法,笔要拿端正,自上而下去写,要把写出的笔划,如用绳绷直似的。也有把直划回锋,这种写法叫垂露。宋代翟伯寿向著名书法家米芾问道:“学书法应当注意什么?”米说:“书法注意事项很多,最重要的是‘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二语。”做到这种程度是不容易的,必须练到至精至熟,才能达到这个分寸。我们从古人的遗墨中去观察,体验到他们写的一点一划,都会令人感到惊奇,这是古人用笔精妙所产生的魅力的缘故。从王献之以来,对于用笔方法研究得很多,一定的间架结构,都精心搭配,呈现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配合的审美情趣,力求字迹在成形之后更加秀媚可爱。在今天的时代,对于书法形式美方面,更是大力追求。

解说

    此段开始几句说:“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似乎是反对平正的,其实也是作者之失,因为姜夔是宋人,宋代书家如苏武、黄庭坚、米茉的书法,皆不平正,所以他也以为平正是唐人之失。《书谱》说:“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盖谓平正是过程,也是终结。如果初学写字,不能平正,势必歪斜不成体统,即书法无所谓法了。我们认为写字当以平正入手,待能平正之后再务险绝。

    今人学书,皆以唐人为法,初习颜柳,就是这个道理。作者以为平正为唐人之失,是一种偏见。又谓:“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而唐太宗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论》中说:“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霄露结,状若断而还连,风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这是说王羲之的字并不是不平正,而是势如斜而反直。就是说:看着不平正,其实是平正的。如有一道中线,是在纵横潇洒之中,没有离开中线的。当然姜夔之论不是没有道理的,讲平正也不能拘于平正,如“朋”字之斜,“党”字之正。那就是说,该斜的斜,该正的正,要看字形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古人为书,各有特长,字亦如人,本于性情,有所得也有所失。如欧阳询、颜真卿的方正,虞世南、智永的匀圆,徐浩的体扁,王献之的萧散……长中或有所短,或者短者即其所长,皆足以表示书体的一种美。正如《书谱》所云:“譬夫锋树、青琴,殊度共艳,隋珠、和壁,异质同研”,是不能概同一律的。我们认为作者在这一段最精采的地方是:“今略言其指”以下一段:“点者,字之眉目……”,以人体比喻,既切实,又形象,可以供学书者的参证。而米老所谓”无垂而不缩,无往而不收”之理,尤为学书所应深切体会。大概书法所忌,在于任笔为体,即收不住笔,以致涂抹为之,用笔多失,不可不知。

结体

原文

    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小下大,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欧阳率更结体太拘,而用笔特备众美。虽小楷而翰墨洒落,追踪、钟王2 ,来者不能及也。颜柳3 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于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数百年间,人争效之,字画刚劲高明,固不为书法之无助,而魏、晋风轨,则扫地矣。然柳氏4 大字,偏旁清劲可喜,更为奇妙。近世亦有仿效之者,则俗浊不除,不足观。故知与其太肥,不若瘦硬也。

注释

      1 结体:各书标题不同,也作”用笔”,因下文有”用笔”故改用”结体”。

      2钟王:指钟繇、王羲之。

      3 颜柳:指颜真卿、柳公权。

      4 柳氏:指柳公权。

译意

    一般挥毫写出的笔画,不要太肥,太肥就显得重拙;也不要太瘦,太瘦就显得干枯;更不要深藏棱角,如果藏得太深,写出的字就显得不够精神。对于字的结构安排,不要上小下大,不要左低有高,不要前多后少。欧阳询的字,结构虽太拘谨,但所使用的笔法却兼备各家之长,他的小楷,翰墨飘洒,可以直追钟、王,后来的书家都赶不上。颜、柳字体的结构既不同于古人,而用笔又陷于一偏。我认为颜、柳两家的书法,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变化。所以几百年来,人们都纷纷向他们学习。因此写出的笔画都刚劲有力,当然得到颜、柳高明技法的帮助,可是把魏晋的传统风格都扔掉了。然而柳字也有可取之处,它的大字偏旁,清劲有力,着实可喜,有时也有奇妙之笔。近代也有人不断仿效这种笔法,如果不除去粗俗重浊的姿态,实在不值一观。因此,对于笔画粗细的掌握,要牢记这一点:与其写得太肥,不若瘦硬些为妙。

解说

    这里说的是真书的用笔,有的书把这一段标题为用笔,主要在谈用笔肥瘦的问题,结论是”与其太肥,不若瘦硬”。用笔肥瘦本非大病,而太肥太瘦则是病态。卫夫人《笔阵图》说:”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里说的多肉就是肥,多筋是瘦,与姜的见解相同。但用笔肥瘦是怎样造成的呢? 一般由于笔锋提按程度而定,用笔太重则肥,能提着笔,用笔的深度轻些则瘦,这是很容易办到的。至于说到露锋、藏锋问题,如何理解?我们以为,露、藏各有所失,但应宁藏不露,虽不精神也胜于轻薄。其余上下大小,左右高低,前后多少等,要看字体笔画的多少,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就不多说了。

    姜对欧阳询的真书似乎比较称许,认为用笔特备众美,而结体太拘。任何书家都不是完全无缺的,我们学习书法也当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即如颜真卿、柳公权为近代学书者所取法,姜则认为他们的“用笔复溺于一偏”,但又以为他们“字画刚劲高明,固不为无助”,可谓大醇而小疵,还是可以学习的,尤其柳公权“偏旁清劲可喜,更为奇妙”,如能避其”俗浊”不是很完美的么?就这段文字看颜柳二家宋代以来”数百年间,人争效之”,而米亨《海岳名言》则谓:”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颜鲁公行书可教,真便入俗品”。可知人各有见,是不能以管窥定全貌的。

草书

原文

    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1 、乘舟跃马、歌舞僻踊2 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右军书 “羲之”字、“当”字、“得”字、”慰”字最多,多至数十字,无有同者,而未尝不同也,可谓“所欲不逾矩”3 矣。大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4 章草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仿王右军,申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自大令5 以来,已如此矣,况令世哉!然而襟韵不高,记忆虽多,莫湔尘俗。若风神萧散,下笔便当过人。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6 ,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7 。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张颠、怀素8 ,规矩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近代山谷老人9 ,自谓:”得长沙三昧”,草书之法,至是又一变矣。流至于今,不可复观。唐太宗11云:“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恶无骨也。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带则近俗;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以捺代  ,以发代  ,  亦以捺代,惟撇则间用之。意尽则用悬针12,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13耳。

注释

      1 揖逊忿争:谦让,愤怒争执。

      2擗踊:引申为跳跃,顿足。

      3所欲不逾矩:见《论语》:”七十吾从心所欲,不逾矩。”言心中所想,都不会超越法度。

      4 张芝(?-约192):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属甘肃人。自幼勤学好书,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磔,打破章草字字分离的规则,创为“今草”。皇象(生卒年不详):三国吴书法家。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扬州西南)人,官至侍中。自幼喜书,师法杜度,得其妙韵。擅长篆、八分、章草各书体,以章草为最。笔势沉着,纵横自如,可谓登峰造极。古有”实而不朴,文而不华”之赞誉。索靖(239-303)西晋书法家。字幼安。西晋敦煌人。惠对,进封安乐亭侯。善章草,书出于韦诞,骨势峻险,传张芝章法而变其行迹,自誉字势为”银钩虿尾”,极富有笔力。前人评其书为”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著有《草书状》,备述草书体势,学者多崇尚。

      5 大令,指王献之。

      6 连绵、游丝:连绵,是草书的技法,指一笔环写数字,连绵勾牵而不断的一种草书。游丝,也是草书的技法,指一种字画纤细如游丝、连绵环绕的草书。

      7 引带:与连绵游丝同。

      8 张颠、怀素,张颠,即张旭(658—747),唐书法家。字伯高。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精楷书,草书最为知名。起伏跌宕,连绵回绕,别具一格。相传他往往在大醉后,呼叫狂走,然后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醒后自看,以为神助,不可复得,世称”张颠”。有墨迹《草书古诗四帖》怀素(725785):唐书法家。字藏真,僧人,俗姓钱,长沙人。酷好笔墨,尤善草书,以“狂草”著名。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的草书并有发展,故称“以狂继颠”,在历史上和张旭并称“颠张狂素”。

      9 山谷老人:即黄庭坚(1046—1105),北宋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称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秘书丞、吏部员外郎。一生以学问、又章著称于世,尤其工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张旭及怀素,作书不为规矩所束缚,以侧取险,纵横奇岖,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得苏舜元笔法而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等。

      10长沙三昧:长沙,指怀素,他是湖南长沙人。山谷晚年学怀素,得其三昧。三昧: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窍。

       11唐太 宗( 5 9 9—6 7 9):姓李,名世民,陇西成纪,今甘肃人,唐高祖李渊次子。在位期间,锐意图治,长于书法,工行、草、飞白书,尤喜王羲之书,广收二王真迹,善临古帖,得二王法,殆于逼真。

      12悬针:指竖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也称”垂针”。写竖画时,行笔到尽头,不做顿笔回锋,把势蓄足,又提笔轻收,出锋如针悬而尖直,所以叫”悬针”。

      13垂露:是竖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写竖画时,行笔至尽头,略顿笔,而后沿左侧逆上,回锋收笔,其状如露珠欲滴,故叫”垂露”。

译意

    草书的形体,宛如人的坐卧行立,揖让纷争,乘船骑马,歌舞跳跃似的,一切生活变化情景,都反映在草书形体之中,难道是偶然的吗?再说,一个草字的形体,常常有很多变化。运笔有起有应,怎样起笔,怎样应笔,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王羲之书写“羲之”字、“当”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有的多到数十字,形体没有相同的,从其韵味来看,终究没有不同的。可以说,王羲之的字,无论怎样想,怎样写,都不会超越法度。大概学草书,应当先取张芝、皇象,索靖等人的章草来临摹、学习,就会使字的结构安排,达到平正,去下笔书写,就会有根基。然后摹仿王羲之,增加一些变化,溶合一些奇妙的风韵。如果广泛学习诸家法帖、墨迹,而不加选择,但是工拙不同,也许存在着失误,该连的地方却不连,当断的地方反而连续,有时不知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转换,随意运笔,任笔锋写成形体,以致于产生失误,颠倒错乱,这是不应该的。可是,有人却认为这是新奇,是不妥的。自从王献之以后,已经出现了这类的情形,何况现在呢。人品也很重要,如果襟怀风韵不高,即使记忆虽多,也洗刷不去尘俗之态。倘若人品高尚,情怀疏朗,挥毫作书,定有过人之处。

    从书法历史来看,在唐代以前,所作草书,字字独立,可以称之为”独草”,最多不过两个字相连属。至于所谓”一笔书”,乃把数十字牵连在一起,美其名曰:”连绵游丝”,这种运笔方法,虽然出自古人,是不足为奇的。由于数十字牵连在一起,容易含混不清,疑似难分,更会形成大的毛病。古人作草书,如同今人作楷书,也是一笔不苟,十分认真,其相连之处,特别是牵丝映带之处,更是炉火纯青。我曾经考察所写的字,凡是点画之处,用笔都重;非点画之处,偶然牵丝萦,用笔都轻。虽然变化莫测,不曾紊乱书写的规律法度。著名草书名家张旭、怀素,最为狂放,但其草书,仍然使用此法。近世黄庭坚老人,自己衡量说,”在草书研习方面,得到了长沙怀素的真传”。所以草书的运笔方法,又出一次变化。流传到现在,不可能再看到了。唐太宗说过:“作出的草书行行字如春蚓崇绕着,字字若秋蛇缠绕着。”这是对柔媚无骨的厌恶。大概用笔,有时缓慢,有时迅速,有时有锋,有时无锋,有的承接上文,有的牵引下字。运笔,忽慢忽快,忽往复收。放慢是为了仿古,加快则是为了出奇;露锋是为了显示其精神,藏锋是为了涵融其韵味。无论草字的横斜曲直,钩环萦绕,都是以取势为主。然不要互相牵连,若牵连过多,那就粗俗,面目可惜了。凡写草字,横画不要太长,长了转换就慢;直画不要太多,多了显得神态发呆。以捺(长点,如“之”字)代捺,以发捺代走,走也用捺(长点)代替它。惟撇就偶然用它。笔意尽时可用悬针,如笔意未尽而要再生新意,那就不若用垂露为妙。

解说

    草书变化多,是尽人皆知的,但有人以为草书比真书容易写,这是浅见。正唯变化多,才不容易掌握,而掌握的程度又有精粗的不同。可以说草书的书写,似易实难,而写好草书就更难了。姜夔说:大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章草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仿古王右军,申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这里提到的是要从章草学起,要”下笔有源”。为什么要下笔有源?无非是为了避免错误,今人习草书多是”泛学诸家”,”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可谓切中时弊的批评。

    今世习草书者,皆以张旭,怀素为法;又以为人称”张颠、醉素”必然不拘法则,殊不知,张旭、怀素规矩最号野逸,而不失法度。大概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虽复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相传张芝曾有”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引起后人争论。我们以为草书既比真书为难,当然不是匆忙之间所能写好的;以其法度森严,必然一笔不苟,方可取以示人,非如一般以为可潦草从事,不像真书需要笔画清晰,因此可以胡乱去写,即令出乎规矩,也没什么关系。这是错误的看法,要不得的。也可以说,他们不懂得什么叫草书,传说有这么一个笑话:北京大观年间,丞相张商英好用草书,而不讲求法度。一天,他忽然得意,急忙用草书录出,回头让他侄儿再为缮写一遍。他侄子抄写时,有不认得的字拿去问他,张商英辨认许久,竟然自己也认不出了,只得回说:”你为何不早问我,以致使我也忘记了。”这就是由于不按法度写草字的笑话。平日也有些写草字的朋友,拿他们写的草字给我看,从表面看是很可观的,但逐一分析,有些字在行间还能顺着文字认出来,如果把上下文隔开,只把个别的字让写的人去认,他也认不得了,这和张商英一样,都是犯了不合法度的毛病。

用笔1

原文

    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此皆后人之论。折钗股2 欲其曲折圆而有力;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锥画沙欲其无起止之迹;壁拆者,欲其无布置之巧。然皆不必若是,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故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皆有三折;一撇又有数样。一点者欲与画相应两点者欲自相应;三点者必有一点起,一点带,一点应;四点者一起、两带、一应。《笔阵图》3 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便不是书。”如口,当行草时,尤宜氓其棱角,以宽闲圆美为佳。”心正则笔正,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皆名言也。故不得中行,与其工也宁拙,与其弱也宁劲,与其钝也宁速。然极须淘洗俗姿,则妙处自见矣。大抵要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4 。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又作字者,亦须略考篆文,须知点画来历先后,如”左”、”右”之不同,”刺”、”  “之相异,“王”之与”玉”,“示”之与”衣”,以至”奉””秦”、”泰”、“春”,形同体殊,得其源本,斯不浮矣。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为长短浅深6 ,使为纵横牵掣7 ,转为钩环盘纤8 ,用为点画向背9 ,岂苟然10哉!

注释

      1 用笔:指正确使用毛笔,使笔锋在纸上,完成各种符合笔法要求的点划,也叫”运笔”。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连续过程,是书法中最重要的基本功。

      2 折钗股:指钗股曲折后的形状。形容用笔的深刻有力。清代朱履贞《书法捷要》中说:”折钗股者,如钗股之折,谓转角圆劲力均。”屋漏痕:指房屋漏雨在壁上显现的痕迹。传为颜真卿悟得书法真谛所言,形容书艺的自然高妙。其行笔特点是手腕微微迟缓,顿挫行笔,犹如屋漏之雨痕婉蜒而下。锥画沙:画沙,是说锥锋画入沙里,沙形两边凸起,中间凹成一线。形容书法中锋之妙。壁坼:指壁裂开后的纹路,形容笔划自然清新,用笔端正,字有丝牵处,如新泥壁拆缝,无布置之巧,天然清竣。朱氏云:“壁坼者,壁上诉裂处,有天然清竣之致。

      3《笔阵图》:传为卫夫人所撰。一卷。专论用笔之法,影响颇广,历来书论家多奉为圭臬。

      4 以腕运笔:是指依靠腕部运笔的技法。手指、主管执笔,手腕、主管运笔,指腕各司其职,配合得当,方能用笔。运腕方法很多,有枕腕、提腕、覆腕、悬腕、回腕等。   

      5 执使转用:唐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所著《书谱》中有执使转用之法,这四种方法,包括执笔运腕以及结构的全部书法技巧。

      6 长短浅深:指执笔的高低。大字执笔高,小字执笔低。高则飘浮灵活宜于行草,低则实稳得力宜于楷隶。要在指实掌虚为尚。

      7 纵横牵掣:指使笔书写横竖撇捺之类。牵掣,牵之使前,掣之使后。如一横画,先引笔向左,然后掣笔向右,至住笔时再回锋向左收笔,所谓三折法者皆属此类。

      8 钩钚盘纡:指运笔圆转,于钩钚处皆应不出方折之谓。钚,同环,谓盘纡、回环。

      9 点画向背:指字体结构上的笔法。点画的配合有向有背。《欧阳询书体三十六条结构法》,有向背一条云:”左右之势也。向内者向也,向外者背也。一内一外者助也,不内不外者并也。如“好”字为向,“北”字为背,“腿”字助右,“剔”字助左,“贻”“棘”之字并立。”皆须点画互为映衬。

      10苟然:偶然。随便那样。

译意

    一般行笔时,要讲究用笔的方法,古代书法家提倡笔划要像“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和”壁坼”。这都是后来书法家的一套理论。所谓”折钗股”就是形容笔划的曲折和深刻,沉实有力而不浮滑,转弯有韧劲,如叙股的曲折体圆,所谓“屋漏痕”,形象地比喻直横划力匀而藏锋,无起止的痕迹,所谓“锥画沙”者,指笔锋端正,如用锥画于沙中,体现中锋、藏锋之妙;所谓”壁坼”,指运笔神妙,看不出故意布置而自然有致。但是,书法是在不断变化之中,也不只受上述四个方面的限制。在挥毫时,只要执笔端正,就能做到藏锋,如果执笔稍偏,笔锋便会显露,运笔一起一落,一轻一重;用力有明有暗,有缓有快,都会产生奇妙的效果。作书要求中锋行笔,无论或左或右,均须力求不出败笔。因此,书写一点一划,毫尖须有三转,书写一撇一捺,毫尖须有三折。写一个撇,会有几种字样;写一个点,就要与一划相应;写两个点,就要彼此相应,写三个点,就要一点起始,二点萦带,三点照应;写四个点,就要一点起始,两点萦带,后一点照应。《笔阵图》云:”如果写一个字,点划都平直相似,过于呆板,宛如算盘子,便不是好的书法。”例如写口,当写行、草书时,尤应去掉棱角,以呈现宽闲、圆美的风韵为优。“心正则笔正”,”意在笔先”、”字居心后”,皆书家名言。因此,学习书法,须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虽仅达到中等程度,但与其求工,不如求拙,与其纤弱,不如坚劲;与其迟钝,不如快速。这些在临池时都应掌握分寸,但须摒除庸俗姿态,字的神韵,便会显现出来。对于执笔之法,大概首先要指实,执笔时五指一齐用力,握紧笔管,其次要求掌虚,掌虽空而力在指上,方能运用自如。但是,在书写过程中,还要重视运腕,执笔在手,手不承担运笔;运笔在腕,而腕不承担执笔。手和腕应有明显的分工。又作书的人,须有一定的书法知识,必须研究一下篆文,知道由篆到隶的变化情况,点划的来历,先后有什么差别。如”左”、”右”二字的不同,”刺”、””二字的各异。又如”王”和”玉”,“示”和“衣”,以至奉j、[秦]“泰]、春”,字形大致相同,而结构笔划亦有不同之处,知道中国文字变化的本源,这才算有书法史的知识而不感到肤浅了。唐人孙过庭曾在《书谱》中提出过”执”、“使”、”转”、”用”之法:所谓”执”,是指执笔的位置和距离纸面高低;所谓”使”,是指使笔的基本特点,表现横竖撇捺上;所谓”转”是指运笔圆转,于钩环处能够不露锋芒,所谓”用”,是指用笔在字的间架结构上能够让点划搭配合适。把这四种方法,汇通起来,综合运用,是有理论根据的,难道是偶然的吗?  

解说

      草书用笔似乎与真书没有什么不同,而姜夔却分别为之说明,而且更为详尽,为什么呢?所以有的书把前一段《真书》后的用笔,改为”结体”,所以我们读古人书,往往误解,都缘不知作者用意所指,如本文所说”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壁拆”几个典故,按出处都是由怀素学草书说起的,所以姜夔一并在这里提出来加以解释,这是有原因的。可见真书的用笔简单而草书的用笔复杂,所以如此。但姜夔在对这几句话解释之后,却又说“然皆不必若是”而另外提出一些见解,在这里使我们了解到古人所说,皆是他们个人的经验体会,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和在实际上验证有所不同,而效果就因之而异了。正如陆游的诗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成,从知此事在躬行”,看来非亲身实践,是不能得到真知的。

    在这段文字中提到”意在笔前,字居心后”一语,认为是名言。可有的人认为挥毫作字,尤其写草率,如怀素自叙所云:”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又”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都以疾速为事,还谈得上”意在笔前”么?不知胸无成竹,不能画竹,意中无字,焉能写字。写草书更应注意这一点上,不然真如唐太宗所云: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馆秋蛇”了。至于运指运腕之说,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也是主张运腕的多,尤其写大字,指不如腕有力,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最后提到”作字者亦须略考篆文,须知点画来历先后”,这有关文字学的修养,尤为学书者所当注意,有人认为照帖写字,总不会错的,不知帖上的字也有不正确、不规范的,所以,学习书法不能不研究文字源流,”草不离真”,真书要规范,草书更要讲求规范,不然东涂西沫,既没有实用价值,更谈不上艺术表现了。总之,不能轻视书法,尤其不能轻视草书。*草决歌*云:”草圣最为难”,别的书法不能称圣,独然草书称为草圣,杜甫《饮中八仙诗》有”张旭三杯草圣传”,诚以草书入神化之境,可以超凡入圣的缘故,岂是 一般人所能轻于企及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