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刷android:开道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00:21

头一次去开道是在二十五六年之前。

初中毕业后,我到鱼池乡的建筑工程队当了一名力工。那年的冬天,正修建滨绥铁路复线,我们住进了开道村,因过去的铁路依山而建,修建的复线在靠山的那一侧,因此要将半个山头劈下来,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没有大型机械,全靠放炮和人力作业,寒冬腊月,我们冒着严寒风雪,硬是用尖镐和铁锹将这个山头劈了下来。由于劳动强度大,一天下来,腰酸腿软,除了施工就是吃饭、睡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施工任务,匆匆的回了家,对这个村子竞一无所知。第二年的情况有所改善,工程队负责修建筒子沟至开道区间的路基,因为工程队的队长是本家的叔叔,再加上我年小体弱,所以被安排和本家的一个哥哥负责监工,毕竟是年龄小,不经事,每天到工地上看一看施工进度和质量后,其他的时间就是玩,这才对开道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开道村依山傍水,周围群山环绕,滨绥铁路在它南侧的山脚下通过,北侧依山而行的是老三零一国道,蚂蚁河在村北缓缓流过,还有一条小河在村子的中间穿过,使这个小山村显得十分的宁静而 优美。那时的农村虽然不富裕,大家住的都是茅草房,但这里的街道规划的却很整齐,横成排,纵成趟,布局非常合理,这在当时的农村非常少见。村子里商店、俱乐部等公共场所一应俱全,村子的北面还有一幢废弃的俄罗斯风格老式火车站,是这个村子唯一有特色的建筑。村民们大都以务农为主,种植的主要是黄豆、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生活平静而快乐。尽管开道人勤劳、善良,但非常团结,容不得外人的欺辱。如果有谁胆敢到开道打架斗殴、惹是生非,那是连村子都出不来的,即使出了村子,田间地头的村民也会用手中的农具把肇事者拦在进出村子的唯一的路上。 那一年,铁路大修队进驻开道村,大修队的工人大都是年轻人,自认为年轻体壮,加上耐不住寂寞,经常外出惹是生非,影响极坏。当时的农村时常放映露天电影, 大修队的青年们当然不愿错过这样的机会,成帮结伙地去看电影,一天晚上和开道村的小伙子们发生了摩擦,大修队的青年工人竟用尖锤将开道村的一个小青年的脑袋刨了个窟窿,激怒了村干部,全村的青壮年在民兵连长的带领下,半夜开着推土机,推翻了大修队的帐篷,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到开道村挑衅生事了。

开道的铁路路基工程结束后,我们又转移到虎峰给一个待建的铁路涵洞备料,建铁路家属房,这年的秋天,在大哥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军,一去就是近五年的时间,复员后,也曾到开道去过几次,都是走马观花,匆匆的来,匆匆的去,没留下更深的印象。  

2008年,大哥生产刺五加茶叶,我为大哥加工刺五加毛茶,几经周折,把加工点选在了开道,在开道租了三间房,运去了加工设备,爱人和大姐外加雇来的几个妇女,开始收购刺五加叶、加工毛茶,我每个大礼拜去帮忙。闲来无事,四处走走看看,对开道又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村子的格局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低矮泥草房少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多了,村民的生产作业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除了传统的大田作物外,有能力的村民每年都做二至十万不等的木耳菌,仅此一项的收入就可达到二至十万元,成为村民们的首选致富项目,村民的生活宽裕多了,从而带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冰箱彩电已不在话下,摩托车成为的代步工具,再富裕一些的购置了轿车,手机、互联网也成为村民们通讯和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工具,开道人活的更开心、更自信、更幸福了。

闲暇之余,常去的是开道小学,这是一座宽敞的四合院落,靠南侧是一栋崭新的教室,绿树掩映下黄墙红瓦,非常的醒目,西侧和北侧是老校舍,用做微机室、体育室和仓库,沙石铺垫的院子非常平整,一道铁门将学校与外界分割开来,显得非常的幽静。白天,看不到闲杂人员,只有教室内时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傍晚放学后,这里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娱乐的主要场所,村民们三三俩俩地来到这里,闲坐聊天,孩子们也到学校来玩耍,使这幽静的校园一下热闹起来,凭添了无穷的乐趣。学校的校长叫郭春会,年龄在五十左右,五短的身材,脸庞黝黑,精明强干,一说话脸上就布满了笑容,给人的感觉非常的亲切,工作时却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闲聊中,郭校长告诉我,作为一个乡村小学,经费有限,既要搞好教学,还要管理好校园,工作难度很大,为节省开支,除雇一名打更的老头外,校园的管理工作都由学校组织教师义务劳动来完成,同时将部分闲置的校舍出租,补充教学和管理经费。由于学校没有男老师,郭校长就承担起校工的责任,修补校舍、清除杂草、修剪绿篱等脏活、累活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早中晚特都到学校认真查看一遍,并在寒暑假期间组织老师学生护校,正是这种爱校如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学校治理的井井有条。

近年来,林区实行集中办学,林场的中小学全部撤并,集中到局址的三所中小学,全部实行现代化的管理,过去的一切都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了,然而,在开道小学,我看到了多年不见的场景,这个学校仍保持着优良的传统——护校,每到周末,学校的老师轮流带领五六年级的学生到学校,对全部校舍检查一遍,打扫校园卫生,之后,带领学生们复习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