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 abed:从10个中央“1号文件” 看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演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4:32:30
李海鸥
编辑:管理员归档时间:2008-12-29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不平凡的日子里,中央先后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1号文件意味着高度重视,意味着不同寻常,意味着非抓不可。下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1982-1986)的政策框架、新世纪5个1号文件(2004-2008)的政策框架以及综述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主张等三个方面,重温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脉络。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五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
(一) 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
1982年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 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纠正了并在继续纠正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左”倾错误,对农村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出现了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大好形势。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此时,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
2、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3、 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4、 意义:文件影响深远。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 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1、 背景: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农民已经高涨起来的积极性就可能重新受到挫伤,已经活跃起来的农村经济就可能受到窒息。
2、内容:文件对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改进农村生产结构,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合作经济,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搞活商品流通,广辟流通渠道,农业技术改造,广辟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加快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文件指出,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中一个经营层次,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适应当前手工劳动为主的状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又能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 特点: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文件指出,人民公社的体制,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这就把农村从上层建筑的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4、 意义:联产承包制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三) 1 9 8 4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问题
1984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3个1号文件)。
1、 背景:中共中央1983年1月发出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经过一年的试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流通领域与农村商品生产发展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越来越突出。需要在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2、内容:文件指出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通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帮助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延长至15年以上,生长周期长和开发性项目,还可更长一些。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要加强社会服务,地区性合作组织应当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户服务上来。还要继续进行农村商业体制的改革,要加速对山区,水域、草原的开发。
3、 特点:文件突出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问题。文件指出,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学会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价值规律,为计划经济服务,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现代化。
4、 意义:针对农民怕变的心理,土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以上的政策,使农民吃了“定心丸”,鼓励了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不仅如此,农村商品生产从此开始起步。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耕地经营,从事林牧渔等生产,并将有较大部分转入小工业和小集镇服务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性进步,为农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为改变人口和工业的布局创造了条件。
(四) 1 9 8 5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问题
1 9 8 5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4个1号文件)。
1、 背景:我国农村经过五年多成功的经济改革,迎来了新的形势。广大农村正面临着加速发展商品生产的极其有利的时机。在农村生产向商品经济转化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协调现象。国家对农村经济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是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弊端就日益表现出来,已经影响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2、内容: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放宽山区、林区政策;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鼓励技术转移和人力流动;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和商品经济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
3、 特点: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最主要的标志是农村经济搞活了。
4、 意义:在农业获得大丰收的条件下,全国很多地方却出现了粮食“卖难”、“存难”和“运难”的问题,现实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1985年在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方面迈出重大一步。广大农民为适应市场需求而生产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商品经济的横向联系有所发展,一向比较薄弱的林、牧、渔业和加工、服务业得到加强,农村沿着综合经营、协调发展的道路前进。
(五) 1 9 8 6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问题
1 9 8 6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5个1号文件)。
1、 背景:农村改革后,我国农业增长速度罕见。但农业现有的物质技术基础还十分脆弱,一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的兴趣有下降的迹象,在农村经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现象,城乡改革汇合后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节更为复杂。摆在农村工作面前的难题很多。
2、内容:文件提出1986年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落实政策,深入改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组织产前产后服务,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为此,要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靠科学,增加投入,保持农业稳步增长;继续深入进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切实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改变面貌;加强和改进,农村工作的领导。
3、 特点:文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针对怀疑否定农村改革的倾向,肯定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二是针对农业面临的停滞、徘徊和放松的倾向,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 意义:农村经济改革尽管在工作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得到群众的热情拥护,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只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时机,选择易于突破的环节,动员群众参加改革,并与城市改革相配合,不走大的弯路,就有可能争取再以五年或稍长一点时间,使新体制充实和完善起来,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六) 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五个1号文件的共性
一是在进程上,都体现了农村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在第一轮五个1号文件中,初步显现了新体制的框架。
二是在出发点上,都体现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保护农民利益是政府的责任。在第一轮五个1号文件中,无不体现这个内容。
三是在落脚点上,都体现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第一轮五个1号文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二、新世纪五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2004-2008)
(一) 2004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问题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6个1号文件)出台,2月9日《人民日报》公布。
1、 背景: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农民增收问题入手,制定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
2、内容:文件提出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具体措施有,九个方面,22条。一是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二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三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五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六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七是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八是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九是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3、 特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三农”提到了空前的位置。为了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必须首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2004年1号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非常具体,重点突出的是“怎么办”问题。尤其文件提出的“三项补贴”政策,即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是非常直接、非常有力和非常受农民欢迎的政策措施。
4、 意义:2004年1号文件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的农业形势可谓是“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结果。国家2004年实行“三项补贴”政策,这在我国农民种粮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这一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有力保护了粮食主产区和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使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使农民增收幅度加大。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二) 2005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7个1号文件)于2004年12月31日出台。
1、 背景:在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后,农民积极性得到保护和调动,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2、内容:文件提出九个方面具体任务,27条政策措施。九个方面,一是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是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五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六是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七是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八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九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3、 特点: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 意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
(三) 2006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新农村建设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华社2006年2月21日受权全文(即第8个1号文件)播发。
1、 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但是,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必须完成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
2、内容: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今年中央一号
文件的主题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对“十一五”时期和2006年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总的要求,指出了需要把握的原则,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作了具体安排。有八个方面,32条。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七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八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特点: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三农”中的农村建设作为鲜明主题。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二是全面取消农业税。作为2006年重要的农村政策,这是非常突出的亮点。2006年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举措,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是体现了“十一五”期间农村工作的主要精神。
4、 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在2006年1号文件指引下,我国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9746万吨,实现了连续三年增产。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农民负担减轻,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
(四) 2007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问题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即第9个1号文件)。
1、 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在自然灾害较重的情况下,粮食继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明显加强,农村社会更加稳定。但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2、内容: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现代农业”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任务有八个: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二、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五、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六、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八、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3、 特点:提出了现代农业的概念。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出了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问题。这是最大亮点。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需要人才智力支撑――新型农民,现代农业的生力军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其中,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 意义:在2007年1号文件指引下,粮食生产实现连续4年增产,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50150万吨,新世纪以来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突破4140元,已是第四年增幅超过6%。在2007年1号文件指引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已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
(五) 2008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12月31日)(即第10个1号文件)
1、 背景:党的十七大给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内容:2008年1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提出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六项任务。一是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三是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四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五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六是继续加强生态建设。
3、 特点:2008年1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问题,提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4、 意义:在2008年1号文件指引下,我国2008年农村工作将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主要措施:一要大力增加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二要强化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规模和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从2008年起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三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四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五要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
(六) 总结第二轮五个1号文件的共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问题。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
1、从战略决策上都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它集中体现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贯穿在第二轮五个中央文件之中,是第二轮五个中央文件的第一共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此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2004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号文件提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1号文件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
2007年1号文件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2008年1号文件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目前符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2、从指导方针上都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
中央反复强调,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坚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的重点转向农村。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2006年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之前,增加了“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提法。
2007年1号文件提法演进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2008年1号文件延续了这个方针。
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指引下,我国支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强化,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3、从着力点上都体现了“解决农村民生”
比较鲜明地提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是在2008年1号文件中。文件提出,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其他几个1号文件中虽然没有这个提法,但在政策措施上都体现了这个精神。譬如,每个文件都有扶贫问题。2005年1号文件用很大篇幅论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问题。
“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鲜明的“亮点”。
总之,第二轮五个中央文件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是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领导下制定的。在一个又一个中央1号文件指引下,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三农”工作取得了让农民高兴的可喜成绩。
三、综述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主张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5个一号文件”着重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为后来展开的城市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出台的“5个一号文件”,则以统筹城乡的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手段,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开启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时代。
(一)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实行,改善了农业生产关系,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因为,这个制度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和进步的基石。这种经营制度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顽强的生命力。
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要重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行为,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关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农村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搞家庭承包,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地位。农民有了自主权,就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这就必然带来分工分业,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培育农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从而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农村经济摆脱了自然经济的局限和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坚持市场取向,不断深化改革,对于实现农业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具有长远的和根本性的意义。
(三)关于“三农”中的农民问题
重视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是关系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三农”问题中尤为重要的是农民问题,它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有近13亿人口,其中7.8亿在农村。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问题,是农民增收的问题,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减少农民的问题。由于多年来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增收的基础很不稳固。回顾过去,农民增收慢,已影响2000年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还可能影响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必须破解这一难题。
中央一再要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减少贫困人口。
(四)关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从新世纪“5个一号文件”来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已初具雏形:其一,投入分配体制上已形成“三个明显”、“三个调整”,如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调整城市维护建设费的使用方向等。其二,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主要措施为“四个增加”,即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其三,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随着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业和农村发展对工业和城市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1号文件的中心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棋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的自主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二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贯彻始终,并且作为检验的标准。要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六)关于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是2008年1号文件鲜明的亮点,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特点。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之后,中央提出2008年要进一步普及这项制度,并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2008年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两个“全覆盖”将极大提升农村民生事业的发展水平。
中国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可以说,30年的改革过程是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过程。面对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温总理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上指出,30年前,邓小平先生提出来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从而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人可能会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还要进行多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将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国现代化成功,到那时也还需要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