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对国家的重要性:对联天子朱元璋--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58:39

对联天子朱元璋()

 

第一回 孤庄村 偕童常对句

明太祖朱元璋,乃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今安徽省凤阳县二十郢乡小李庄村)人氏。元天顺帝天历元年(公元一三二八年)阴历九月丁丑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朱元璋弟兄三人,他是老三。元璋这个名字是后来起的,他的乳名叫重八(又名兴宗)。朱元璋出生那年,他父母年龄合计八十八岁,故称“重八”。

朱元璋长得不怎么样,黑黑的脸盘,高高的颧骨,大鼻子,大耳朵,粗眉毛,大眼睛,下巴比上颧长出好几分。整个脸型像一个横摆着立体形的山字,脑盖门上一块骨头突出,像个小山丘。别看他其貌不扬,从小却很聪慧,善于思考,看事情比别人准,也来得快当。

朱元璋小时候贪玩撒野,因家里穷,没有条件读书,常常和本村同龄儿童周德兴、汤和等在一起玩耍。朱元璋从小就想出人头地,最会出主意闹着玩,别的同年纪甚至大几岁的孩子都听他使唤。最常玩的游戏是装皇帝。你看,虽然光着脚,一身蓝布短衣裤全是窟窿补丁,破烂不堪,他却会把棕榈叶子撕成丝丝,扎在嘴上作胡须,找一块破水车板顶在头上算是平天冠;土堆上一坐,让孩子们一行行,一排排,必恭必敬,整整齐齐三跪九叩头,同声喊万岁。

有一年,朱元璋的家乡遇大旱灾,接着又是蝗灾。那时的农民,把这些自然灾害,理解为神与人们作对,于是到处求神赐福。一天,朱元璋和周德兴、汤和等几个儿童,同村里的大人们一起,在村附近的一个龙王庙祈神求雨。老年人穿着白麻布短衫,光着头,跪在太阳地恭恭敬敬向龙王爷磕头许愿,孩子们脑瓜上戴着枯柳枝圈在庙里窜出窜进,唢呐、锣鼓吹打得震天价响,和尚们个个眉开眼笑。才到晌午,忽然来了群蝗虫,纷纷降落在龙王庙附近的庄稼田里。有的从粟穗上蹦到田里,有的从田埂上跳到粟杆上,还有的一拍翘膀飞上了天空。观其虫态,靠在龙王庙墙壁边的周德兴,顺口说了一句:蹬足蹦下地;朱元璋才思敏捷,把眼珠儿一转,马上接着说:振翅飞上天。

朱元璋小时候替田主刘德家看牛放羊。有一天,肚子饿了,时候早又不敢回家,怕田主骂。同他一起看牛的周德兴、徐达、汤和等许多孩子也都说饿,大家越说饿,肚子里咕噜得越凶。这个说有一碗白面条吃才好,那个又说真想吃一块白切肉,又有人说肉是财主们吃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说得大家嘴都流涎了。猛然间,元璋大声说:“现成的肉放在面前不吃,真是呆鸟!”众童只是眼瞪瞪地望着他,很不明白。元璋不作声,牵过一条花白小牛娃,将放牛绳捆住牛娃的前后腿。这时大家才省悟过来,周德兴赶紧抄着砍柴斧子。当头就是一斧,汤和、徐达也帮着剥皮割肉,别的孩子拣些干柴枯树枝,就地架上几块石头,生起火来,一面烤,一面吃,不一会儿,一条小牛娃只剩一张皮一堆骨头和一根尾巴了。这时太阳已经落山,该回家的时候了。蓦地有个孩子说:“小牛娃我们吃了,回去如何见田主?”大家面面相觑,想不出主意,朱元璋拍着胸膛说:“我一个人认了,大家不要着急。”于是带头把小牛皮、骨埋了,拿土把血迹掩盖了,把小牛尾巴插在山上石头缝里,说是小牛钻进山洞里去了,怎么拉也拉不出来。

办完这一切,徐达风趣地说:

小牛钻山洞,尾巴在外;

朱元璋心里非常清楚,“丢”了小牛娃,是要挨田主打的,但依然装着没有事一样,一边拍打着手上的灰尘,一边风趣地接着徐达说:

老爷打重八,脑壳当先。

欲知朱元璋回家如何向东家交待,请看下回。

 

第二回 皇觉寺 智对叶秀才

话说朱元璋和村里孩子们把东家的小牛娃烤得吃了,当晚,用编造的谎言禀告了田主刘德。刘德听后,大发雷霆,对朱元璋的话有些怀疑,即派管家徐二上山看个究竟。徐二也是穷人,知道实情后,怜悯孩子们,将小牛尾巴拿回,以谎说谎。证实小牛娃确实钻进了山洞,拉断了尾巴也拉不出来。尽管如此,刘德还是狠狠地毒打了朱元璋一顿,并将朱元璋赶回了家。

朱元璋虽然吃了苦,丢了饭碗,却由此深深得到伙伴们的信任和爱戴。

可是人常言:

屋破偏遭连夜雨;

船漏又遇顶头风。

朱元璋十七岁那年春天,他的家乡又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旱灾、蝗灾,加上瘟疫流行。不到半月时光,他一家便死了三口人——父母双亲和大哥。他在“天葬”了父母和兄长之后,家道惶惶,无处栖身。在邻居汪大娘的点拨下,起了出家当和尚的念头。

同年九月的一天,朱元璋在邻居汪大娘的带领下,来到离他的村庄不远的皇觉寺,央告了高彬法师,剃成光葫芦头,披上一件师兄穿烂了的破衲衣,便成了皇觉寺的小行童。

座落在孤庄村西南角山坡上的皇觉寺,规模相当大,一进山门,两边排列着四大金刚,横眉怒目,中间坐着大肚子弥勒佛,一脸笑容。二进是大雄宝殿,坐着如来佛,两旁是十八罗汉。三进是禅堂,左边是伽蓝殿,右边是祖师殿。

皇觉寺外,古木参天,乱石嶙峋,绿树成荫,花红草绿,薄雾缭绕,凉风习习,流水涓涓,好一个幽静圣地。只因为这一切,常有善男信女进寺庙烧香还愿;同时,也招来些文人墨客游览观光。

一天,离皇觉寺不远的乡下,有个姓叶的秀才,穿林踏径来到皇觉寺游玩,高彬法师便派得意徒弟——小行童朱元璋陪同他。二人过溪涧,穿幽林,踏苔道,爬穷崖,游玩了半日,来至寺庙门前。平生放荡不羁,喜爱笑言谑语的叶秀才,见寺庙边田中有几个尼姑挑禾,心想戏谑小行童一番,便信口占出一联句:

师姑田里担禾上;

念完,即叫小和尚续对。朱元璋一想,这是个戏谑联句。句中“禾上”是“和尚”的谐音。略一思索,对上一联句:

美女堂前抱绣裁。

叶秀才闻语,惊叹不已。品味小行童的下联同样是戏谑句。联句中“绣裁”即“秀才”的谐音。连称:“高才!高才!”

二人重新见礼,谈论十分相契。回至寺中,叶秀才见池里荷花巳结莲子,又出一对句:

莲子已成荷长老;

朱元璋即对出:

梨花未放叶先生。

二人言来语去,又相谈许久。叶秀才出寺庙门时,自言自语:“怪不得说‘僧中多才子’呀!”

大约过了两个月,叶秀才再次上山,准备与小行童谈个够,可是朱元璋已离开了皇觉寺。

朱元璋离开皇觉寺到哪里去了?又有何联语呢?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第三回 云游中 妙对穷富客

朱元璋所在的皇觉寺,是靠收租子过日子的。由于灾大、灾多、民苦,收不到租米,存的粮食眼看着吃不了多少天,嘴多耗费大,师婆出主意,先打发挂单的和尚走路,接着师伯师叔师兄们也都出门云游去了。朱元璋当行童才满五十天,不会念经,不会做佛事,没奈何,也只好装着个和尚的样子,硬着头皮外出“化缘”。

 

十八岁的朱元璋背着一顶破箬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一个小包袱,拜别了师父和住持,告别了皇觉寺,当起了“游方僧”。

朱元璋云游三年多,先后到过安徽、河南两省十几个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固始(今河南固始),信阳(今河南信阳),汝州(今河南临汝),陈州(今河南淮阳),鹿邑(今河南鹿邑),毫州(今安徽亳县),颍州(今安徽阜阳),行程五百多公里。“身如蓬逐风;心似汤滚沸”的云游生活,“软化硬讨,山栖野宿,受尽了风霜之苦”。但也见了世面,扩大了眼界,懂得、学会了许多事情,丰富了社会知识,也锻炼了坚强的体力。

朱元璋在云游中妙对穷富客的轶闻趣事,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流传。

一天,朱元璋云游到了合肥某村,恰逢地方官在该村征粮纳税,弄得老百姓叫苦不迭。本来旱灾、蝗灾已使庄稼颗粒无收,再加上官吏们横征暴敛,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征敛者如狼似虎,被征者怨声载道。村头一穷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此时此刻,欲言不能,欲罢不忍,只是小声自个儿说:

唉!可叹古今良吏少啊;

朱元璋正好从穷书生身边走过,无意中接上了:

嗯!须知世上苦人多嘛。

这突然的答话,惊动了穷书生。穷书生审视了这位小和尚,二人便攀谈了起来。午间,不知穷书生看中了小和尚的才华,还是念他怪可怜的,给了他半碗粟糊子。

又一次,朱元璋云游到了汝州(今河南临汝)某庄,恰逢庄主办寿,庄主屋内杯筷撞击声,众人嘻戏声,不断传出门外。已有两餐未进食的朱元璋,肚中咕噜得挺厉害,在门外把木鱼敲得声啊,见无人问津,在门口转了两圈后,径直冲进了屋,大大方方坐在下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喝甜半醉的胖庄主,瞧见这个其貌不扬、穿着破旧的陌生小和尚,觉得很扫兴,于是带着几分醉意,咪着小眼睛,伸出右手,用二拇指指着朱元璋骂:

呔!尔小子肮肮脏脏,进门就吃,又挟菜,又扒饭,好似馋猫偷食;

朱元璋受辱后,也不示弱,边吃边答曰:

呸!你老瞎颠颠倒倒,开口便骂,不通情,不达理,犹如恶狗伤人。

胖庄主听后,简直气晕了,火冒三丈地叫打手们把朱元璋哄出门外。

朱元璋被一群打手推的推,拉的拉,推倒在门外的石狮子上,撞得鼻青脸肿,木鱼、布袋丢得老远。当他苏醒过来时,庄主的大门已经关得严严的。他勉强挣扎起来,清点了行李,向庄主大门上吐了口唾沫,迈着艰难的步子,离开了该庄。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第四回 攻集庆 趣逗十岁童

在外云游了三年多的朱元璋,听说家乡一带很不安静,勾起了思乡之念。元至正八年(公元一三四八年),依然和出来时一样,一顶破箬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回到了皇觉寺,继续当他的和尚。

在朱元璋出生前后,已有不少地方的农民、盐商等贫苦老百姓,揭竿而起,纷纷组织武装队伍,反对元朝的统治,这些队伍,为了便于和敌人区别,友军容易辨认,在起义时,头上都包了一块红布。当时人叫他们作红军,也有叫红巾军、香军的,但就文献资料而论,红军的称呼是比较普遍的。所以后人给他们定名为“红军”。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一三五二年)三月底,朱元璋在皇觉寺突然接到已参加了红军的汤和,从濠州托人捎来的一封信,意思叫他别当和尚,去参加红军。朱元璋接信后,一时拿不定主意,以口问心,以心问口,反复计较,下不了决心。几天后,他回到本村找着刚从外乡回来的周德兴,讨了个主意,才于闰三月初,投郭子兴部下当兵。

在红军中,朱元璋凭着机智勇敢和人缘关系好,加上与郭子兴有裙带关系(朱元璋的妻子是郭子兴的养女),逐步走向军官的阶梯。元至正十五年(公元一三五五年),居然当上了太平兴国翼大元帅。

龙凤二年(元至正十六年,公元一三五六年)三月初一,太平兴国翼大元帅朱元璋,自太平(今安徽当涂)亲率水陆大军并进,三攻集庆(今江苏南京)。中途经过某驿站(注: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见一小孩看守马驿,感到很有趣,便问:“你几岁?”那孩子答道:“十岁!”朱元璋见孩子很机灵,见生人也不害怕,就又问这问那,那孩子很有口才,所问之事凡知道的对答如流。最后,朱元璋笑着问小孩:“你会对对子吗?”小孩子是初生牛犊不伯虎,频频点头道:“能!”朱元璋望着手执马鞭的孩子,信口笑道:

 

十岁儿童当马驿;

那孩子口咬着手指头,眨巴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着朱元璋,对答道:

万年天子坐龙庭。

时年二十九岁的朱元璋大喜,一把抱起孩子,笑道:“好样的,叫我干爹!”

后来,集庆城破,守将福寿战死,水寨元帅康茂才和军民五十余万归降。小明王得到报捷后,升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肖平章。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第五回 破婺州 书联明壮志

龙凤二年(元至正十六年,公元一三五六年)三月,朱元璋攻克集庆之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这时,他的地盘以应天作中心,西起滁州(今安徽滁县),划一直线到芜湖(今安徽芜湖市),东起句容(今江苏句容)到溧阳(今江苏溧阳)。西边长,东线短,是一块不等边形,横摆着恰像个米斗,西线是斗底,东线是斗口。在后二、三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地盘,不断派遣大将出击,扫除外围敌军驻点,胜利一个接一个,地盘一天天扩大,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随着日益强大了。

龙凤四年(元至正十八年,公元一三五八年)十二月,朱元璋亲自统率十万大军,军旗上挂着金牌,刻着“奉天都统中华”字样,浩浩荡荡向元军重要驻点之一的婺州(今浙江金华)进发。围城后,元军守将石抹厚孙率领官兵奋力抵抗,后因城中部将各自为阵,矛盾重重,第二天便开城迎降了。

朱元璋一入城就下令禁止军士剽掠。隔了几天,又召集诸将开大会,申明军纪说:“要平定天下必须讲仁义,光靠军事威力是不能取得人民支持的。打仗占城子要用兵,安定民心要用仁。前些时进集庆,做到秋毫无犯,百姓很喜欢。这回新占婺州,百姓安堵,要用心抚恤,使人民乐于归附,这样,其他郡县就会闻风归附了。我每回听到诸将下一城,得一郡,不乱杀人,就喜欢得不得了。百姓是喜欢宽厚的政治的,作将帅的能够做到不乱杀人,于国于已都有好处。能够做到这一条,也就可以建功立业,平定天下了。”

婺州城破之后,朱元璋马上在婺州置中书浙东行省。浙东行省建立那天,朱元璋亲自派人赶做两面大黄旗,由自己书写一副对联于旗上,挂于行省之门墙。这副对联是:

山河奄有中华地;

日月重开大宋天。

接着,又找来木匠做成宽五尺,长丈余的木牌两个,由自己书写一对联,分刻在木牌上,立于行省大门的两边。这副对联的联文是:

九天日月开黄道;

宋国江山复宝图。

朱元璋书写的这两副对联,内容基本一致,其意思是:表明要统一中华的壮志,同时动员全体人民群众起来推翻元朝的统治,恢复宋代江山。

朱元璋破了婺州,继续向四周出击。所带部队攻关夺隘,所向披靡,转眼间到了龙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一三六五年)。这时,朱元璋的胃口更大了,他要打败他所有的对手,统一全国。于是,从他的劲敌张士诚头上开刀。不知他能否战胜张士诚,并在攻击张士诚之前有何联语,请看下回。

 

第六回 取东吴 拟联询军师

从元至正十六年(公元一三五六年)起,朱元璋与张士诚接境,便开始兵戎相见,近十年间,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到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一三六五年),朱元璋的势力壮大起来了。这年九月的一天,朱元璋如今文武官员,开军事会议,商量进攻东吴张士诚一事。开会这天,军师刘基(字伯温)率先到殿,朱元璋立即站立了起来,把自己早已写好的一副对联上联递给了刘基。

朱元璋的对联上联是: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刘基是朱元璋手下有名的军师,很受朱元璋的器重。他听出来朱元璋虽有进攻东吴的打算,但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续了下联,鼓励朱元璋大胆出兵: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答话,还再三审视了对联下联,于是下定了进攻东吴的决心,待文武官员到齐后,他拿出进攻东吴的一套设想,文武官员一致赞同。

朱元璋进攻东吴张士诚的三步攻势很顺利,只用约二年的时间,便全都完成了。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一三六七年)九月,四十七岁的张士诚被朱元璋部俘获,后被朱元璋一顿乱棍打死,尸骨被烧成灰。至此,东吴亡。

朱元璋灭了东吴之后,又带着部队进行着新的战斗。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对联天子朱元璋()

第七回 奉天殿 撰联颂大臣

朱元璋灭了东吴之后,又经过几个月的南征北伐,降了方国珍,平定了山东。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先告祀天地,即皇帝位于南郊,后在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成为合法的正统的皇帝了,定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今江苏南京)为京师,在奉天殿办公。

朱元璋深恨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因而在中年以后,特别注重封建文化的学习。称帝前,尽管戎马生涯艰辛,但“一有功夫就和儒生们列坐赋诗”;做了皇帝后,虽然国事繁忙,依然喜欢舞文弄墨。提起朱元璋给陶安、徐达撰写对联,还有一段故事哩!

朱元璋在他称帝的那年(公元一三六八年)的一天,他在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冒官的早朝之后,朱元璋决定给他们中的部分功臣分别撰写一副对联,对他们的功绩予以肯定。于是铺开宣纸,挥笔写就一联: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这是为文臣陶安书写的。

接着,又给武官徐达题写了一联:

破敌平蛮,功贯古今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

朱元璋全部题写完后,派人及时分别送往各功臣官邸。许多接受了御联的大臣,激动万分,喜泪盈眶。

这是朱元璋给陶安和徐达等功臣撰写对联的故事。他与陶安口头联语故事也流传在民间。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第八回 访陶安 吟联题诗文

朱元璋总结了历代君王的经验教训,力图做到知人善任,体恤臣民。在他称帝之后,一有空就亲临文武官员府邸,同他的幕僚们交心谈心,征求良策,讨论对事学问。

陶安是朱元璋的老交往户,他们之间交往甚多。一天,朱元璋起得很早,来到陶安的府第,也不通报,径直步入书房,陶安是有名的儒臣,很有学问,尽管如此,仍不满足,一有空就学习文化知识,创作诗词曲赋,练习书法,有时夜深了,干脆在书房过夜。因朱元璋来得匆忙,在书房过夜的陶安,起床不久,来不及收拾房间,朱元璋见此情形,微笑着说: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陶安听出,皇上的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话,还是一副精巧对联的上联,他一边构思下联一边说:“皇上过奖了。”忽然瞧见朱元璋手中那把画着山水画的白折扇,灵机一动,即答曰: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君臣间对视之后,哈哈大笑。

过了一会,朱元璋踱步来至书桌前,见桌上宣纸已经铺开,砚盖敞着,意欲题诗弄笔。陶安非常敏捷,忙凑上前说:“请圣上赋诗一首,给开开眼界,并留作纪念。”陶安的凑说正合皇上之意,朱元璋点了点头,拿起羊毫,精心构思起题诗来。这时,陶安急忙挽袖为之磨墨。书房外恰有雄鸡啼鸣,朱元璋思路顿开,于是决定“鸡叫一声蹶一蹶”,陶安见之,内心暗笑:“如此赋诗,岂不是献丑!”朱元璋不慌不忙,又写下第二句:“鸡叫两声蹶两蹶”,陶安内心叹息:“这是什么诗?”正当陶安强装笑脸时,朱元璋笔下跃出:“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至此,陶安不禁拍案叫绝:“万岁真有力挽狂澜之术!”

朱元璋不仅为大臣们题写对联,有时还给贫民百姓题写对联。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明太祖题联赠苗家。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第九回 除夕日 书联赠苗家

朱元璋称帝那年(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八年)除夕,他传旨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每家每户门楹要张贴红纸对联。圣旨传出之后,他又在京师(今南京市)便服察访。当他走街串巷看到到处是“朱洪武坐天下风调雨顺”等内容的对联时,心中十分高兴。

但是在他返回皇宫的时候,忽然瞧见一家铺子的门楹上未贴对联,心中好生纳闷。便来到这家铺店门前,打听为什么不贴对联。

店里走出一个胖老头,面对眼前陌生人,满面难色地说:“我全家没有一个人识字,拿不动笔(无法提笔写字)啊!”

“何不请人代写?”朱元璋问。

“唉,皇帝老爷圣旨一下,忙得秀才难喘息——识字人不一定会写对子;会写对子的,哪有半点工夫。我们到处求人写,无法求到。”

见胖老头连连叫苦,朱元璋想:红纸对联满京城,气象万千;唯独这家空着,太煞风景了!于是说:“老板,我替你写一副怎么样?”

胖老板一听,喜出望外,忙说:“有劳了,有劳了。”并急忙把朱元璋请进了店内,叫儿子拿出纸笔,自己亲手磨墨。

朱元璋提笔蘸墨精心构思起来:对联的内容应结合这户人家的情况才好。便问:“你家是干什么行业的?”

胖老板一五一十地回答说:“我家姓苗,世代做屠户,兼做阉猪的营生,个个男子都是这两行的能手。”

朱元璋知道了,便迅速产生联想,构成一副对联,大笔一挥而就: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写好了对联,放下卷起来的袖头,也不给他们念念、解释解释,拍拍屁股就走了。

在旁围观的几个人,见朱元璋匆匆离去,凝视对联上龙飞风舞的墨迹,有点疑惑不解。其中一人发觉他的脸特别长,联想到当今皇上是个马脸,不禁猜测:难道会是皇帝秘密出来私访?于是尾随在朱元璋的后面,果然见他进皇城去了。

朱元璋进皇城后,很不放心,便派人到苗家查看。仆人见苗宾门楹仍未张贴对联,便进屋责问。苗屠户用手指指着墙壁回答说:“找们猜测书联人是皇上,把他写的对联当作御书挂在正屋,焚香祝福啊!”

仆人回皇宫禀告朱元璋,朱元璋大喜,即令仆人赐给苗家白银三十两。

这是朱元璋题联赠苗家的故事。他与一藕农互对对联的故事也在社会流传。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第十回 游集市 联语试藕农

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微服漫步于京城的大街小巷,浏览市容。当看到京城到处是一派国泰民安的气氛时,心中无比欢快,走着走着,来至集市街中,见一卖藕农民守在筐边卖藕,即凑上前去,从筐中拿起一支洁白、粗壮的藕着了看后,自言自语地说:

一弯西子臂;

买藕的农民听后,品味这句话,觉得是一副对联上联,即抬头看了看陌生人,不知道他是皇上,望着断藕上的一节藕眼,笑接:

七窍比干心。

他们俩一吟一接,刚好合成一副对联。朱元璋真没想到这位藕农有如此才华,因欣慕他的文才,久久不愿离去,还要藕农与他联句,藕农也不推辞,只说:“请便吧!”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又出一联: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那藕农一边应酬卖藕的营生,一边接出下联: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朱元璋大喜,即命卖藕农民随行,亲封他为“祭酒”的官职。

朱元璋好游览,不仅常常观光京都市容,还不时去一些名胜古迹地游玩。他在一次游览莫愁湖时,欣然吟诵了一集句,至今传为美谈。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第十一回 莫愁湖 感慨吟集句

与扬州一江之隔的南京,古时候称作石头城,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名胜古迹很多,著名的有玄武湖、莫愁湖、雨花台、秦淮河等。

朱元璋称帝建都南京之后,常常游览京都名胜古迹。一天,他来至莫愁湖,只见湖水平如镜,水色碧绿。太阳照在湖面上,银光如锦。几缕轻雾飘拂,夹映着点点白帆。四周的景物异常秀丽,绿树、红花、白墙、青瓦,显得格外明朗。离湖近的山全像是站在湖边,近山背后可以隐隐约约望到远远的一带群山。面对这一切,朱元璋感慨万千,伫立湖边,独自吟出一联集句:

水如碧玉山如黛;

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副对联,对莫愁湖的山、水、云、花作了恰到好处的描述。

莫愁湖是朱元璋常去的地方,他除了观光风景之外,还喜欢在湖边与大臣们对弈围棋,尤其喜欢与徐达对弈。欲知朱元璋与徐达弈棋对对联之乐事,请看下回。

 

第十二回 君臣间 弈棋并对句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

王侯事业,却如一局棋枰。

这是挂在南京莫愁湖边“胜棋楼”外的一副对联。

莫愁湖边的“胜棋楼”,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与他的开国元勋徐达下围棋的地方,楼是以此而得名的。

“胜棋楼”是后来建的。朱元璋与徐达下围棋的时候并没有楼,当时只有一个简陋的凉亭。

明朝开国以后,徐达被朱元璋晋封为中山王,又称为魏国公。徐不但长于马上用兵,运筹惟幄,而且棋艺十分巧绝。朱元璋与徐达同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从小就一起从戎反元,十分要好;加上徐达棋艺高超,所以朱元璋常常邀约他到莫愁湖边的凉亭对弈,同时还一边弈棋一边对句。但他每与朱元璋对弈,总要败阵。朱元璋下了决心,要让徐达亮出真本事来。

在一个初春的日子,朱元璋又邀约徐达去莫愁湖下棋,徐达欣然前往。

他们来到莫愁湖边凉亭,开局之前,朱元璋说:“今天下棋,立个规距:一、要一边弈棋一边对句;二、你若胜了我,我就把莫愁湖送给你。”徐达点头应允。

开局后,君臣间你冲我杀,互不相让。中途,当徐达沉思一着子如何下法时,朱元璋眼观亭外湖边柳絮纷飞,想起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与黄山谷下棋时所作的对联,信口吟出苏东坡所吟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徐达把手中的棋子下到要紧部位时,接上了黄山谷的一句: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君臣间对视一笑后,继续围杀。

这一天,他们从旭日东升开始布阵,直到红日西沉,还不分胜负。

朱元璋棋兴未减,叫人掌灯,挑灯夜战。

这时,寒风瑟瑟,水波粼粼。朱元璋探头仰面观赏天上的星月,即兴构思一上联,要徐达接对: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徐达浏览了一下夜景,见地下纵横交错的人行道,顿生灵感,迅速构思出了下联:

地作琵琶,路作弦,那个敢弹?

过了一会,朱元璋又将上联略作改动,吟出: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徐达略一沉思,迅速对出下联: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聚会。

夜深了,二人杀得依然难解难分,这时,干脆不对对联了,各自专心致志地调遣棋子。

一局总算围成了,朱元璋大笑了起来,吩咐侍人备酒,并向徐达说道。“这一回,我是真的胜了!”

徐达谦和地对朱元璋说:“这盘棋,还得请主公仔细看来,方知胜负!”

朱元璋听出徐达话中有音,又见他端坐着不露声色,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亲自举灯照棋,细心观察,发现徐达的百多颗闪亮的棋子,分明排出“万岁”(万岁的繁写体)两个字。

朱元璋惊叹不已,亲自斟了满满的一杯酒,双手捧着送到徐达的面前。徐达连忙跪下,接过酒杯,一钦而尽。从此后,徐达也就成了莫愁湖的湖主了。

朱元璋称帝后,不仅喜欢观光京都,还常常微服出访各州、县,所经之处,常有联语流传。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对联天子朱元璋()

第十三回 多宝寺,吟联遇知音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不久.便频频出访各府、州、县,一次,微服私访重庆府时,他来到多宝寺游玩,面对弥勒佛,脱口说出一上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游客中重庆府秀才余文听了朱元璋的联语后,即在旁接口道: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之何所不容。

朱元璋闻语,掉头观见是一书生,主动邀请余文同去一家乡村酒店饮酒叙话,余文也不推辞。

来到乡村酒店,由于店小客多,佳肴已被游客买吃一空,朱元璋面对此情,信口又占出—联:

小村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

余文把朱元璋过细地打量了一番后,观其貌,猜想可能是当今皇上,便随声应道:

大明君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朱元璋大喜。虽无佳肴,二人还是从简用了餐。明太祖与之把盏说:

君子之交淡如水;

余文双手接过酒盏对曰: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人言来语去,太祖愈觉余文有才华,在谈论许久之后,意欲授官余文。余不愿为官,托词推诿。临别时,明太祖赠余一联句曰: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余文接对: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朱元璋赞叹道:“真贤才也!”

余文向朱元璋拜谢而去。

欲知朱元璋还微服出访了某州,有何联语,请看下回。

 

第十四回 某客店 出联考监生

又有一次,朱元璋微服出访某州。时值中秋佳节,投宿一家客店。小店客满,店家让出儿子的新房给他住。在他之前,已有一书生模样的青年人住进了。二人见面后便攀谈了起来,朱元璋问明了青年人的身世,青年人原来是个监生,乃重庆府人氏,正赴京去国子监(最高学府)读书,路过此州,投宿客店。朱元璋有意考考监生的学问,便以窗外明月为题,口占一上联:

秋月如盘,人在冰壶影里;

监生闻语,沉思片刻,猛见新床帐里挂有一副《春山飞鸟图》,即景生情,对曰:

春山似画,鸟飞饰帐围中。

朱元璋大喜,即向店家要来酒菜,二人饮酒闲谈,临窗赏月,谈论时事学问,谈得很投机,毫无睡意,于是携手出店,散步于星月之下。

二人披星戴月行至店房不远的小池塘边,见池内水面如镜,星月倒影在水中,朱元璋口占—联:

小沼沉星,似仙人投下金棋子;

监生抬头远眺,恰见池塘后边的山顶上,一轮明月犹如挂在古松梢上。触景生情,即应下联:

古松挂月,如老龙擎出夜明珠。

夜深了,他们回至店房,又谈论了一时,临睡前,朱元璋以监生的故里——重庆府为题,出—合字联: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监生通过几个小时的接触,见客人前额与下巴都很突出,八成怀疑他是当今皇上,于是恭敬地答曰:

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听罢大喜,第二天,将监生带回京城,钦赐他为太学士,后官至编修郎。

朱元璋称帝后,不仅出访各府、州、县,还曾衣锦回乡省视过,至手省视故里那些地方,有何联语,请看下回。

 

第十五回 回故里 省视题佳联

洪武十七年(公元一三八四年),五十七岁的明太祖朱元璋,带着皇族和心腹侍从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回故里省视。

朱元璋回到孤庄村,首先做的一件事是,到村西南角山坡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二娘的坟前,焚香烧纸,叩头作揖,肃立默哀,祭告天灵。办完这一切,便匆匆奔往皇觉寺。

朱元璋年青时,由于父母、兄长早逝,家道惶惶,无处栖身,曾在皇觉寺生活了四年,先当了一段时间的“行童”,然后化缘于今合肥、六安、信阳、亳县、淮阳等千里途中。在外云游了三年多后,又回到了皇觉寺,继续当和尚。再往后,离开了皇觉寺,参加了红军,跟随郭子兴起兵反元,建立了明朝。

离开皇觉寺三十二年后的朱元璋,旧地重游,百感交集。昔日宏伟壮观的皇觉寺,由于战乱和灾荒,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眼前只是一片瓦砾荆棘。这一切更勾起了他往日心头的凄楚,于是下令重建皇觉寺。

朱元璋返回京都不久,便给他家乡的父母官写了一封长信,精心布置寺庙的建造,并降旨:因原寺离其父母坟地太近,有碍祭祀,择地濠州钟离盛家山日精峰下重建。

三年之后,一座比原皇觉寺更加宏伟壮观的寺庙耸立在日精峰下,朱元璋亲自将寺庙更名为龙兴寺,又根据自己的身世和心情,将那年与重庆府秀才余文合成的一副对联,稍作改动,写在宣纸上,派人送往家乡,这副对联是: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督建寺庙的官员令工匠将朱元璋题写的对联,放大雕刻在两块大理石上,嵌在寺庙的大门两旁。

由于经过数百年风雨蚀淋,加上历代战争的摧毁,“龙兴寺”早已寺毁僧奔,但这副对联却流传至今,同时已被许多寺庙所引用。

朱元璋称帝后,将全部精力、时间,管理他所手创的朱家皇朝。下一回将对他处理政务,联语批奏章一事作详尽记述。请看下回。

 

第十六回 处政务 联语批奏章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全国大大小小的政务,他都要亲自处理。他的想法是:第一,不放心,怕别人不如他尽心;第二,更重要的是怕慢慢把大权旁落。因此大权独揽,小权也不分散。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办公,批阅公文,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也从不讲究调剂精神的文化娱乐.他成天成月成年看文件,有时也难免感觉厌倦。

洪武九年(公元一三七六年)有一天,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送来了一份有一万七千字的奏章,朱元璋命中书郎王敏站着读他听,王读了六千三百七十字后,元璋还没有听到具体意见,说的全是空话,于是大发脾气,把茹太素叫来,打了一顿。第二天晚上,朱元璋躺在床上,又叫人接着往下读,读至一万六千五百字以后,才涉及正文,建议五件事情,其中有四件事是可取的,可行的。于是,朱元璋拿过奏章,在首页批写了两句话,也是一副对联:

冗文赘句即乏味;

直言快语斯有为。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当着文武官员的面说:“茹太素有繁文之过,一份建议五件事的奏章,有五百多字就可以讲清楚,却罗罗嗦嗦写了一万七千字。朕厌听繁文,打了人,承认这是过失。对于茹太素敢于直言提意见应予表扬。尽管如此,茹太素还是忠臣。”

后来,朱元璋把这件事情的经过亲自写成文章公布,并规定了谏言的格式。经过这番整顿之后,奏章只陈实事,从此朱元璋读文件就省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

朱元璋为了延续他的封建王朝,特别要求其子孙从小就学习文化知识,学会掌握治国的本领。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第十七回 大本堂 启发皇太孙

多妻是封建统治阶级特权之一,朱元璋的妃嫔很多,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朱元璋深恨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因此对儿孙的教育特别重视,特在宫中建造大本堂,贮藏古今书籍,征聘四方名儒为之教育太子和诸王,轮流讲课,挑选才华出众的青年侍读。时常赐宴赋诗,谈古说今,计论文字。为了了解其子孙的才能,他常常到大本堂抽查考试。

有一次,朱元璋来到大本堂,特地试探皇太孙朱允炆的才思和学问,令其赋诗一首。朱允炆的诗后两句是:“虽然隐落汪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朱元璋喜欢豪放、粗犷的诗风,看了诗后,觉得缺乏气度,很不中意。

为了进一步试探和启发皇太孙,朱元璋即兴出一对联上联,要他续对下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允炆沉思一阵后,对曰:

雨打羊毛一片毡。

朱元璋紧锁双眉,摇着头说:“对是对上了,调子仍是低沉,毫无气魄。”

善于逢迎父皇的四子朱棣在旁,见此情景,即上前奏对道:

日照龙鳞万点金。

对句很合朱元璋的口味,他转忧为乐,连声叫绝:“对得好,对得好!”

在离开大堂之前,朱元璋再三嘱咐皇太孙朱允炆,无论作文章写诗,还是做对联,都要有气度,岂能软绵绵的?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朱元璋的妻子通过跟随他几十年的学习和锻炼,也粗通文墨,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第十八回 后宫内 续对皇后联

朱元璋的妻子马氏,是红军元帅郭子兴的养女,原是子兴的老友马公托付给郭元帅的第二夫人张氏抚养的一个孤女。马氏的名字无人知道,在历史文献上记载她嫁人后的称呼是马夫人,丈夫称帝后的名号是马皇后,死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

马皇后长得不很好看,小时候没有上过学,后在随夫军中见有文书就求人教认字,暗地里照样子描写。作了皇后以后,要女官每天教她读书,记得许多历史上有名妇女的故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马皇后不仅能读,还能写文章、写诗、作对联等。有时还帮皇帝整理资料。

一天晚上,朱元璋退朝同到内宫,在宫中拿着把白折扇,来回踱着方步,在思考当朝时还没有处理的一些事情。马皇后为了照顾皇上的身体,让皇上从倦意中解脱出来,便以朱元璋扇子上的画为题,出一对联上联:

朱元璋顿从倦意中清醒过来,掉头望着妻子,莞然一笑,品味着皇后的上联,忽见皇后穿着一双绣有金凤的绿色缎面鞋,即续对曰:

鞋绣金凤,着地那堪登天?

夫妻二人爽朗大笑了起来。

马皇后出身贫贱,很体恤下情,常常规劝丈夫要多与大臣们交好,有事要商量商量。她常对丈夫说:陛下不忘和我贫贱时的日子,也愿不忘和群臣过的艰难日子,常常这样想,有始有终,才是好事呢。

有一次,朱元璋一意孤行,要杀开国元勋刘基,也就是他当大元帅时的军师刘伯温。后在许多大臣的保举下,才让刘基告老还乡。他把这事跟皇后说了,马皇后听后,连忙以对联形式作答:

君君臣臣,商商量量,对对对;

朱元璋听出皇后作答的话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于是,以内宫中妃嫔每天朝拜自己的情形续接了下联:

姐姐妹妹,整整齐齐,排排排。

洪武十五年(公元一三八二年)八月,马皇后病死,时年五十一岁。朱元璋悲痛不已,朱元璋特地为她题写了一副挽联:

宝瑟无声弦柱绝;

瑶台有月镜妆空。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一三九八年),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病倒在床上约—个月,于闰五月,离开了他手创的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