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基本导数公式:数息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7:45:30

數息觀

  梵語為「安那般那」(anapana)。數息觀是最普遍而基礎的佛教禪定方法之一,不論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皆視之為初學者最好的入門訓練,因為數息觀對治散心及妄心,而散心及妄心是每一個初學者必定會碰到的問題。 


 雖然如此,數息觀並不只是一個粗淺的基礎方法而已,因著每個人修習程度的不同,它可以由淺至深,含攝一套完整的解脫道進程。在中國佛教天台宗,講述修禪的要典《六妙門》中,指出數息觀的六種層次為:(1)數呼吸——數,(2)跟隨呼吸——隨,(3)定或集中——止,(4)識別——觀,(5)還,(6)淨。而所謂淨,即是解脫或開悟的境界。以下介紹三個基本的數息方法,大致等同於六妙門的前三門,即為:一、數息,二、隨息,三、集中在身體上特別的一點或能量的中心,即中國傳統所稱的觀丹田。  一、數息  數息就是計算呼吸的數目。一般而言,以數呼吸為主。把全部的注意力輕鬆地放在享受呼吸的感覺上面,每感覺到氣自鼻孔出去的時候,數一個數目,到十為一個循環,數到十以後,再從一開始。  平常人的呼氣較入氣舒緩,時間也較長,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呼氣是較為容易的,而吸氣的時候,則須了了分明地知覺氣息的進入,保持著覺醒在每一次呼吸之時。若數息的功夫用上了,呼吸會漸漸變得緩慢而深長,甚至也不大感覺到氣息的出入了,則可以進而用其他的方法,或者還是專心於呼吸的出入,但可不必計數。


  有幾個問題是初學者常常發生的,如數息時伴隨著許許多多的妄想雜念,特別是在出息、入息的中間或是正在吸氣的當兒。此時只要立刻把注意力從妄念上拉回來,繼續數下去即可。另外,初學的人可能會頭痛、頭暈、呼吸困難,那是因為頭腦緊張、求好心切,所以氣上頭部,無法自然地呼吸了。呼吸應該是放鬆而自然的,數息的功夫要綿綿密密,但身心則是輕輕鬆鬆,不可刻意的控制呼吸或極力地想排除妄念,那會使得呼吸的速度越來越快,或者越來越緊迫,便造成更多的阻礙。


  還有,數久了之後,初學者容易陷入一種機械化的數數目的情況,或者變成昏沈無記的狀態。此時應奮起心力,使心境保持清明的和醒覺。或可暫時改用倒數的方法,從十數到一;也可以跳著數,如一、三、五……或二、四、六……直到二十。如果每次都數不到十就中斷或忘失,也不必焦躁。有的人妄想很多,可用出息與入息同時都數的辦法,一個數目接著一個數目,以減少念頭的滋生。但要注意呼吸仍要保持平均而自然才行,有的人蓄意使用腹式呼吸,其實,數自然呼吸稍久,橫膈膜下降後,便成腹式的丹田呼吸。若故意控制,則不健康。  經行時亦可數息。把注意力放在同一隻腳掌的舉起、落下的知覺上,跨出一步時吸氣,這腳再提起來時呼氣,數一個數目,一到十為循環。此方法亦可理解為跨出一腳時吸氣,再跨另一腳時呼氣,呼氣同時數一數字。


  經行時的呼吸亦可不數數目,只要配合呼吸的出入,注意腳掌的起落。在妄念很多的時候,就加上數目,以自己覺得最自然的經行方式來數即可。


  二、隨息  隨息可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把注意力集中於鼻孔,清清楚楚地觀照每一次呼吸的出與入,但不數數目。氣息自鼻孔端部呼出去的時候,心中很清楚明白,氣息自鼻孔端部吸進來的時候,也很清楚明白,念頭隨著呼吸的出入而緊緊地系在鼻孔上,不到其他地方去,這是隨息的第一個階段。通常若是數息的方法已經用得不錯,更進一步用隨息方法的人,即能將呼吸的出入觀得很好。另一種情況則是自己感覺非常疲倦了,沒有辦法集中心力來數呼吸,此時用隨息,可能時而迷糊,時而清醒。


  第二階段,即因隨息用得了力,呼吸漸漸深沈,吸氣時直往下去,沈到丹田,小腹自然而然地有起伏的動作。切要注意的是,不是故意地控制呼吸,不是把氣往下逼,並用頭腦指揮小腹起伏蠕動,那樣做是不安全的,甚而對身體有害。若氣是自然地沈到小腹去的,便沒有問題。此時雖然知道小腹隨著呼吸在動,注意力仍宜放在鼻端。有人已把數息數得好,在數息時氣已降到了小腹,到隨息一開始,便已在用小腹呼吸了。


  第三階段,雖然仍是在用小腹呼吸,但在自己的感覺上,每吸一口氣,會輸送到全身,如同整個身體都在呼吸似的。每一條血管、每一支經脈、每一個細胞、每一個毛孔,連腳趾尖、手指頭等,都在吸氣似的,覺得極為舒暢。又好像在一間本來悶塞的房間裡,當用抽風機,把室外的新鮮空氣一抽進來,整個房間便充滿了新鮮的空氣;在吐氣時,則似將身體裡用過郵的濁氣通通排出去了,也像房間內的廢氣全被抽出去了一樣。此時還是隨息,但自己會覺得,隨著氣息的進出,全身上下,通體內外,就像一個氣球般地充滿氣又放氣,放完氣又充氣。而且不管充氣也好,放氣也好,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脫胎換骨,好享受、好舒服。如能持續著這種狀態,到最後一定能得輕安,輕安以後就會入定。所謂輕安即是身體非常的輕鬆安定,好像是一點點煩惱也沒有了,一絲絲妄念也沒有了,一些些障礙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你的心念不在鼻孔,是在全身,隨著呼吸的感覺而貫透到了全身。 


 一般打坐的人,為了使自己的注意力更為集中,常常會把呼吸氣往外往內壓擠。因為壓氣閉氣的時候,妄念似乎會減少一些,也由於壓氣閉氣的緣故,腹部便會一起一伏,這裡要非常注意,如果隨著氣息的出與入而故意動自己的小腹,可能會有兩種情況發生:(1)會有小腹脹痛的現象;(2)若是女性,也許會影響到經期的提早。 


 另外,在打坐的時候,有的人會感覺到身體發熱或發冷。如果身體發熱,應注意入息,不要注意出息,體外的空氣較體內冷些,所以入息的感覺是涼的。反之,如果身體發冷,則應注意出息,出息是暖的。冷暖的感受在鼻孔,只要去感覺它和注意它,不一會兒,身體的情況便會改善。


 還有人會覺得頭部發暈發脹的,那可能是因為注意力集中於頭額部位的關係。如果只注意鼻孔的出入息,不會產生問題,可是由於吸氣必定經過腦門這個地方,很容易就會把注意力放到腦門的位置上去,加之以自己太過於用力,因此覺得頭脹而痛。若有這種情形,宜暫時放下隨息的方法,把注意力放到腳掌的中心。先觀盤著腿的上面一隻腳掌心,注意力集中後再同時觀兩隻腳的掌心。  觀腳掌心,使得我們身體上半部的壓力,慢慢地解放、鬆弛,把脹著頭部的氣導引到腳上去。這個時候,仍然是隨息,但是漸漸地可能會感覺到,隨著每一次的一呼一吸,腳掌心的部位會一漲一縮,彷彿脹大了一點。最初只是有個感覺在那裡,但慢慢地覺得暖,也有人覺得清涼。  觀腳掌心是在身體不舒服時才用的方法,並不需要一直用它。


  三、觀丹田  丹田,在佛教的天台智顗撰《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中另有一個名詞,稱為「氣海」。修止的初門,共有身的五處:頂上、髮際、鼻柱、臍間、地輪。臍間又名氣海,即是臍中之下、關元之上的小腹部位,即是中國道家所稱的丹田。觀丹田並不是佛教專有的法門,而且用這個方法也達不到禪定的最終目的,但可以將之當作修定的基礎。  丹田有三個: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位於整個頭面最中心的部份,即兩眉的中間。中丹田,在胸部的兩個乳頭之間,橫隔膜的上面。下丹田,則是肚臍眼下三橫指處。通常所觀丹田,即是將意念系緣於氣海的位置,唯不可故意隨著呼吸蠕動丹田,若丹田自然隨著呼吸上下起伏,則是正常現象。


  首先講上丹田的觀法。此即一般所稱的眉心或印堂,是在注意力不易集中,並且有昏沈感覺時,可以用此法,但觀的時間不宜太長,以免頭痛,或有得通的幻覺,似會向上飛昇,也是不好。剛開始先假想在眉間的地方有一個光點,像顆珍珠般,晶瑩明亮,是很清涼的光。起先僅是米粒般的一點,然後漸漸地擴大,整個頭部都變成光團,再繼續從頭往外發展,全身成為一個光團,你的存在就是光,其他都消失了,除了光沒有餘物。  其次,當我們胸部不舒服,呼吸不暢,身體虛弱而沒有精神的時候,觀中丹田,此在針灸穴位名為「羶中」。觀中丹田時,想像它整個部位是一輪滿月而不是身體。最先,在兩乳頭之間,畫一個十字,於十字交叉點上觀想有一輪滿月,離我們好遠好遠,像是在太空之中一樣。逐漸地,月亮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大到中丹田的部份都是月亮,後來,甚至自己整個成了月亮,周圍的環境也不見了。本來月亮在心裡,結果自己消失在月亮裡了。  至於下丹田的觀法,男女有別,應特別留心。下丹田以臍下三指為中心,男性在作觀時,不要低於肚臍眼下三個手指寬的距離,否則,觀的部位太低,易產生生理上性慾的反應。女性則因為臍下三指處是近子宮的位置,若觀久了,可能使得月經提早,或是在月經來時,一直觀它而導致流血不止。所以作觀時,男性不要超過臍下三指,女性以觀自己的肚臍為佳,或觀肚臍眼下一或二指為宜。而且不要用專注的方式,當用若有若無地繫心該處。如果每天打坐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或是早晚各坐一小時,觀下丹田大致上仍是安全而容易攝心的好方法。  佛教把觀丹田視為修止的初步方法(系緣止)裡的一種,故在《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說,修成五種系緣止的方法之後,接著當修制心止及體真止,到第三種止,始開智慧。觀下丹田時,由於氣向下沉,重心在下部,便能把所有的能量儲蓄在這裡,所以於人有很大的幫助。能夠使得輕浮的人、緊張的人和講話講得很快的人,覺得穩重、沉著,也能使膽小而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以及沒有自信心的人,性格改善。智顗大師說:「若繫心臍下,臍是氣海,亦曰中宮,繫心在臍,能除眾病,或時內見三十六物,發特勝等禪。  下丹田觀到稍得力時,可能會產生幾種現象:首先是發暖,再則,這個暖的感覺會傅到你的全身;暖流或向後通過肛門,順著督脈從脊椎上達頭頂;或從小腹,順著任脈,向上經過胸口到達喉嚨,若以舌舐上顎,便易接通督脈,道家即謂打通任督二脈,唯與發慧無關。第二種現象,則是從小腹局部的溫暖感,漸漸擴散到全身都覺得柔和的暖感。經過暖的階段以後,身體所有的不舒服和緊張都沒有了,最後連身體的負荷感也沒有了,所以能治病健身;坐在那裡,已經忘掉自己在作什麼,但其享受輕安和舒服的感覺還在。


  觀丹田的極致是只能到這樣的程度,它可使你獲得到粗定的經驗,故尚不知深定何味。就佛教而言,尚未到初禪定境的離生喜樂地。觀上中下三種的任何一個丹田,到最後觀成時,情況皆同,其中尤以中丹田和下丹田較易得定。


  不淨觀  佛陀時代有兩個基本而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是數息觀,二是不淨觀,合稱為二甘露門,即兩種進入不死境界的靈藥,一直至今日,南傅佛教地區仍普遍沿用此二教法。數息觀已如前述,主要為對治我們的散心及昏沉心,現介紹可以幫助我們對治貪慾心,特別是淫慾心的不淨觀。


  不淨觀即觀身不淨,觀察我們的身體畢竟不清淨,此法觀成,能離五欲,故可得出世間禪,一般人之所以會有種種的煩惱,歸根究底,在於執著自己的身體,以身體為我,所以產生許多的慾望和貪心,由於身體經常是在不滿足的狀態下生存:肚子餓了想吃、口喝了想喝,冷的時候想穿、熱的時候希望涼爽……然而在沒有飢、渴以前,就擔優、防備著即將來臨的飢渴,因我們是常常會餓、會渴的。正是為了己身的飽暖、安全和舒適,必須積蓄更多的飲食、衣物、金錢、家產等,這種對身外物強烈的貪著心,便成了心理上沈重的負荷。同時,我們的身體,除了有飲食、衣物的基本需求,還有男女性慾的衝動,告子所謂「食色性也」,便是「飲食男女」,稱為「人之大欲」。當吃飽了、穿暖了時,第三個淫慾的問題馬上就會發生。一切的糾紛、煩惱,都是從身體而有的。因此,修不淨觀,即是針對此一妄執,對症下藥,若能觀成,便可以解脫煩惱。


  在南傅佛教地區,直到現代,尚有一些隱居山林的比丘,師父教弟子們修行這個方法的時候如果要很快地、非常徹底地修成,往往會去募化一具屍首來讓他觀。因為不淨觀有兩種,第一種是觀他身不淨,第二種是觀自身不淨,觀自己比較不容易觀成,總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不淨的,所以要先觀他人,觀他身不淨成功了以後,再觀自己,就容易了。  若是因緣巧合,修行者找到了一個瀕死的信徒,而這個人和他的家屬都願意把遺體捐出來,供作修行不淨觀用的工具,等他死後,修行者就把屍體帶到深山裡,放下來,面對這個剛死不久的軀體打坐,並留心觀察隨後發生臭爛不淨的種種變化。


  慢慢地,屍體改變顏色了,先變成黃色,再變成青紫色、黑色,繼而開始浮腫,腫了以後,經過日曬,就開始腐爛了,皮膚漸漸地裂開,一塊一塊、一條裂痕一條裂痕地裂開;在此同時,蒼蠅群集而來,直到整個身體都給蒼蠅蓋滿。隨著旦、暮、晴、雨等天候的轉變,蒼蠅時來時去,並且在屍身的腐肉裡產卵,因此屍身上就開始長出蛆來,這和露天廁所裡的蛆是一樣,是很肥痴的,牠們的嘴很尖,有點黑,鑽爬起來動作很快,一鑽一個洞,在腐肉裡鑽進鑽出的;大概最容易看到牠們鑽動的地方,是鼻孔、兩眼、雙耳、嘴巴,和身上已經出孔、流水的裂縫中。到後來,整個死屍都被蛆蟲佔據吃光了。


  這時屍體的味道是非常臭的,死老鼠、死貓死狗的味道,想必各位都聞過,死人的臭味則比死老鼠、死貓狗,還要濃上千百倍!聞到這種臭味,你會不想吃東西,看到那種景象,你會想到身體是如此的不淨,一向被貪戀的人體的色相、形容、威儀、音聲、細滑及相貌,都是不淨的;並且你也會想到自身死了也是這個樣子。  繼續觀察下去,這個死屍啊,本來是膨脹了的,現在經過蛆蟲一段時間的吸吮鑽營,蛆又變成蒼蠅了,蒼蠅又產卵,於是有第二代、第三代的蛆在裡頭。死屍被蛆越吃越瘦,最後只看到攤在地下黑黑的一堆。如果沒有遇到大風大雨的吹打,這個屍體就是髒髒的、枯枯的、焦焦的,像什麼野獸的骨頭堆。骷髏上面,身體還是連著的,但極為難看,面孔、五官完全沒有了,皮也沒有了,肉也沒有了,只剩下尚未爛掉的筋骨。


  遇到下大雨了,數日,或是一連數十天的雨季,乾枯的死屍又再度腐爛,筋也腐爛了。等到皮、肉、筋全都爛掉,便現出白骨。這以後,越看越乾淨,越看越清爽,逐漸地就像在博物館裡所看到的骷髏標本一般。可是博物館裡的骨架子是完整的,但是修行者所見的骨頭都是零散的,東一根西一根地散在地上。  然後再繼續看下去:有些細小的骨頭,或被風化了,也可能給雨水沖走了,或是給什麼小動物拖散了,只剩下幾根粗大、乾淨的骨頭。漸漸地,這些骨頭也不再是骨頭了,只見其潔白的顏色,然後,白色也不再是白色,從白色變成了白的光,而修行者四周的環境已消失不見,修行者自己就在這白光裡頭;接下來,甚至也感覺不到白光了,根本忘掉了環境,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已然入定了。


  修行者在修不淨觀的時候,是不見人的,因為他身上也薰染了濃厚的屍臭氣味。每隔幾天,他到一定的地方拿取他人供養的食物,直到修畢全部過程,過一段時間才能下山。  最初作觀時,他是從觀實體的死屍開始,一直到看見枯骨,看見白光為止,要相當長的一段時日。等到觀成以後,每次一打坐,便能快速地由屍體的腐化觀想到光,一直到自己消失在光裡面,每次觀的程序皆同。那時,已經沒有真正的死屍在眼前了,完全是觀想,但是對所有的步驟已經掌握得很純熟了。


  我們若依照如上所傷敘述的過程,用想像力,耐心而細心地觀察一個陌生的死者遺體,雖無實體,但當我們集中念頭觀想的時候,仍然可以得到力量,尤其是對於貪慾、淫念強的人,是有幫助的。  依據《禪法要解》所說,另一種從善師學習觀自身不淨,是觀自己身中三十六物,不淨充滿,觀所執著的他身亦然,若已達到厭離淫慾的目的,便息觀想之心。倘若欲著之心不息,當用兩種方式:其一是心理上貪瞋衝動強的人,最好用一點情緒性的意志力來輔助觀想,例如告訴自己:看到我自己,唉,真是難看透了!太可厭了!人死了是這個樣子!現在又變了……。每一個過程都提醒自己一下、強調一下,一直到白骨出現為止,再進入白光。第二種人不常因身體而產生強烈的煩惱,所以不需要用情緒,只是很清楚地、一步一步地觀想一切的變化經過,到看見白骨出現以後,接下來兩個方式就完全一樣了。而所謂白色的光,這光是明亮、清涼而柔和的,不是像夏天猛厲的陽光。  依上述的方法修行,能夠很快地進入定境,因為這其間觀想的過程較為複雜,在注意觀想的時候,便能排除許多妄念。一連串的境界顯現時,心也同時跟著對象的變化而在變動,但這個變動是連續的,而非散漫、紛雜的妄動。平日心很散亂、念頭很多的人,最好還是由數息觀入手,否則可能一開始就妄想紛飛,不淨觀觀不起來了。


  依據《坐禪三昧經》捲上的介紹,凡是淫慾多者,習不淨觀,當觀血肉之身,從足至發,不淨充滿。活著的時候,身中三十六物,皆是不淨,何況身死之後。又說多淫慾人,有七種愛,以觀七種不淨對治。(1)若著好色,當習青瘀觀法,乃至黃赤不淨等色。(2)若著端正,當習膨脹身散觀法。(3)若著儀容,當修新死血流涂骨觀法。(4)若著聲音,當習咽塞氣絕命斷觀法。(5)若著細滑,當習骨見及乾枯病觀法。(6)若愛著眾生,當習六種觀。(7)若都愛著以上六種,則遍觀一切。  該經又說:「人心狂惑,為顛倒所覆,非淨計淨,若顛倒心破,便得實相法觀。」「愛著心息,便知不淨。」身為「父母精血不淨合成,即得為身,常出不淨,衣服床褥亦臭不淨,何況死處(死後遺骸)!」可見,若能修習不淨觀法,初則可以離貪淫,終則能成實相無相的觀法。


  慈悲觀  依據《坐禪三昧經》捲上所言,凡是瞋 恚心重的人,當修慈悲觀,又名「慈心三昧」。可有三個階段,逐段觀想:


  一、最初修行,當教觀想,慈及親愛  也就是說,凡夫無不自私,首先愛自身受益,其次則推及親人以及所愛的人。慈悲觀的功能,第一階段,即是要使自己對於生活周邊的家人,以及私心覺得可親可愛的人,不要以瞋恚的心態相待。其方法則是當修行者獲得種種身心快樂之際,例如寒時得衣、熱時得涼、飢時得食、渴時得飲、病時得愈、貧時得錢、賤時得榮、勞累之時獲得休息、急難之時獲得救濟。應當推想觀照,自己的親人愛友,由近而遠,由少而多,希望他們也都能像自己一樣,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如願,不論是以自己的力量協助他們離苦得樂,或求他人的力量,使他們離苦得樂。繫念不停,不作異想,若起異想,及時回到慈悲觀的方法上來。  若在修行禪定之際,獲得身心輕安,心胸寬敞等的覺受之後,也當以慈悲觀,願諸親愛,獲得如是利益。若在聽聞佛法,讀誦佛典,自覺心開意解,亦當願諸親愛,同獲法喜。可知慈悲觀主要在日常生活中的隨所善緣,得善念反應,便當修習;但也可在修行三學六度之時,凡是善境,隨處隨時,均可修行。


  二、其次當修,慈及中人  所謂中人,是指既非親愛,亦非仇怨。常人不易對於陌生的路人,產生關懷的心,縱然覺其可憐,總是不關自己的痛癢,為何要照顧他們。所以有些西方的老人寧願把大筆的遺產交給他們心愛的寵物貓狗,也不願關懷無依無靠的流浪者及苦命人。作為一個修習慈悲觀的人,當在修成第一階段的慈及親愛之後,接下來必然會擴大慈悲觀的對象範圍,那就是要慈及中人。方法跟第一階段相同,只是當在自己的身心獲得種種快樂利益之時,也願一切與己非親非怨的人,都能獲得。也可以說,當親愛者有苦難時,自己固然要施予救援協助,當一切非親非怨的人有苦難時,自己也當施予救援協助,縱然未能採取實際行動,心中確存有深厚的慈悲心。繫念不斷,不作異想,若緣異境,立即回到慈悲觀的方法上來。


  三、終當修習,慈及怨憎  所謂怨憎,便是對於自己不友善者,是破壞者、誹謗者、打擊者、無理取鬧者。所以對於怨憎者,施予慈悲相當困難。一般而言,怨仇相見,瞋怒心起,是正常事。怨憎相會,乃為八苦之一,豈能反而以慈悲心相待?故此須在修成慈及親愛、慈及中人的兩個階段之後,才會修習。其方法與第一、二階段所修者相同,所異者乃在自己獲得身心種種快樂利益之時,既願一切親愛者都能獲相同的快樂利益,也願一切非親非怨者都能獲得相同的快樂利益,並亦希望一切怨憎仇家敵人都能獲得相同的快樂利益。  在《坐禪三昧經》捲上,對此第三階段的修法,特別強調,因為對於親愛及中人,起瞋 恚生怨怒比較不多,瞋恚心的生起,主要是在對於怨家對頭。故於該經說明:為何要慈及怨憎?如何來慈及怨憎?  設問云:「怨憎惡人,云何憐愍,復願與樂?」


  答云:「應與彼樂,所以者何?」列舉了七項理由及其修習方法:


  1、那人尚有種種好事,清淨法因,我今豈可以一怨而抹殺他的多善! 


        2、更當觀想,那人在過去無始以來無量世中,可能曾經是我親友善知識,豈可由於現在的怨惡,而更生怨惡!我當忍彼,是我自得善利。


  3、當念行法,仁德含弘,慈力無量,我豈可失!


  4、當再思惟,若無怨憎現前,從何修行忍辱波羅密呢?可知怨則能生我忍,作此觀想,怨憎的人即是我的親善。


  5、再作思惟, 瞋恚者受報最重,眾惡中上,無有過者。以瞋加物,其毒難制,雖欲燒他,實是自害。      6、當自念言:「外被法服,內習忍行,是謂沙門,豈可惡聲縱此,變色蔽心!」


   7、五受陰者,眾苦林藪,受惡之的。如刺刺身,受苦無量,眾怨甚多,當自守護,著忍革履。  統一以上三階,實則便是當以平等心慈悲對待一切眾生。為何能夠看他們是平等的?這要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看。我們當前碰到的怨家,在過去不一定是怨家,更不一定是未來的怨家;現在的親友,在過去不一定是親友,也不一定還是未來的親友。怨與親從無始以來,永遠是交互而並行著的。譬如一個家庭裡面,父母、兒女、親戚等等,有互相友愛之時,也有彼此摩擦之時,有的兄弟姐妹時常吵架打架,有的父母兒女彼此作敵人。但通過無窮無盡的三世,沒有絕對的怨家與親家,怨親只是因緣和合的臨時現象;而一切眾生都曾經跟我們有過人際關係,也可能將來會跟我們產生很好的關係;甚至今日的怨家,可能就是成就我們修行的菩薩。因此我們對任何一個眾生應抱有平等的慈悲心,利益眾生,並願同與眾生早離苦海。


  因緣觀  經說,愚痴偏多的人,宜修因緣觀。此所謂愚痴,是指不明因果法,也不信因緣法。對於人生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能了解,醉生夢死,而又煩惱終身。  傳統的因緣觀,是觀生死流轉的三世十二因緣的過程,觀成即知生死虛妄,若知虛妄,便能及時從生死流轉而轉變成生死還滅,即是從生死獲得解脫。  依據《坐禪三昧經》捲上所說,也可分為三個階段:一、初習行者  初習行者,當教其觀想生緣老死,無明緣行。如是思惟,不令心緣他念,若緣他念,立即令還,續觀:生緣老死,無明緣行——此是十二因緣中過去世及未來世的四目。即是觀想:人既有生,必將有老死;因有無明,必將有心意的行為,而帶動身口的行為。此處的「緣」,是指關係、原因、要素的意思,即是由於有了「生」的關係,便是有了老死的原因,「生」也就是「老死」的要素;若要無「老死」,先當無「生」。同樣的,「無明」是「行」的原因,由於有了「無明」的關係,所以一定會有「行」的結果;若希望無「行」,先當無「無明」。生及老死是過去生的行為結果,若盼今生無生、無老死,先當沒有過去世的行為,而其行為的產生,是因無明而來,無明是無始以來就已有了的煩惱之根本。若知無明是由夢想顛倒而有,本無實體,即是如空的實相現前,即是無我的智慧現前,無明頓時消失。若無無明,即無行,無行即無生,無生即無老死。若能如此觀成,便能返愚痴而為智慧了。二、已習行者  已習行者,初階段觀成後,當教其觀想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若外念諸緣,即攝之令還,繼續觀想,反覆觀想如上八目。此是十二因緣現在世的八目。


  此即是說,由於有了過去世的「行」為,便以行為而結集成為生命流轉的主體,稱之謂「識」。有了識的關係,便入胎成為胎兒,胎兒的形成是由精神及物質的結合,精神稱為「名」,物質稱為「色」,故當胎兒初成,稱為「名色」。胎兒成形出生之時,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已經具足,由此六根門戶,可以接受六塵的事物,而產生煩惱,故名為「六入」。出生之後,用身體接觸到世界的事物現象,名之為「觸」。有了接觸,即有感「受」,有了感「受」,便對欣喜者產生「愛」著,有了愛著,便有追求的爭「取」了,有了取(及舍)的行為,便有了未來的果報之因,名之為「有」。於是生死流轉,受苦受難。  若不希望未來再有生及老死的果報,最好便是現在生中不要有「取捨」的執著,若要無取無舍,先當對於所受的不起愛著;若盼不起愛著,先當不要執著苦樂諸受。若想不執著苦樂諸受,最好沒有六根與六塵的相互接觸。若想根塵無觸,先當不用六根;若想六根無用,先當名色不現。若盼名色不現,先當沒有過去世的「業識」積聚;若盼沒有過去世的業識積聚,先當沒有過去世的行為造作。若作如此觀想成功,即會明確地知道,人生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了。三、久習行者  久習行者,當教其觀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可見,初習因緣觀者,觀十二支中的過去世的生死流轉與未來世的生死還滅;已習因緣觀者,但觀十二支中現在世的生死流轉與生死還滅;久習因緣觀者,則通觀三世十二支因緣段落的生死流轉及生死還滅。  若對三世十二因緣過程及其每一段落的功能,都瞭然於心,作此因緣觀時也不困難,難是難在常人較無法專注來作連續的次第觀想。所以在修習因緣觀時,若發現心念別緣他境,隨時要回到方法上來。  三世十二因緣的罪魁禍首是「無明」。對於解脫者而言,無明已明,故為智者;身為凡夫,則尚未明,故稱無明,故一切不知生死中事,乃是可憐愍者,因由無明,能造後世果報而有生死。痴人不知生死起於無明,無明是從生死之間的造業受報而存續,一旦不造生死業,無明及業中斷,生死亦了。佛說所謂痴人有兩種類型:一如牛羊無知,二是外道邪見。因緣觀能對治如此的二類痴病。


   界分別觀  界的意思是差別界限,類別分際。一切現象,及至觀念,都有名相體用,每一種名相體用,均有其界限的範圍,名之為界。《大般盤經》卷三十六云:「著我多者,當為分析十八界等。」若依此經所言,先修不淨、慈悲、數息、界分別的四種觀行,如法修行已,次第獲得身受心法的四念處觀,得是觀已,次第後觀十二因緣。如是觀已,次得暖法,以暖法而得信心,以暖法而得智慧;暖法雖是有為的有法,卻能破除有為的有法,故此暖法,能為無漏的道相。


  若依此經,五停心觀的先後次第,應該是不淨、慈悲、數息、分析十八界、觀十二因緣。修行前四觀完成,即得身受心法的四念處,修十二因緣觀成,即入暖位。


  從諸經論所見,界分別觀的名稱各異,另有界差別觀、界方便觀、分析十八界觀等各。主要是從人生的身、心、環境世界,作統一和整體分析。因為人的煩惱淵藪,便是我執,我執之堅固,是來自對於自我心及身心所在環境的顛倒想:以非我為我,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不淨為淨。若能綜合地統觀十八界,便可發覺我們的身、心、世界,乃是無我、無常、空的,唯有如此,始能從苦、樂、不淨的無常之中,獲得智慧,獲得解脫。  所觀十八界的界分別,便是觀想:人生的存在,不過是身、心、環境,暫時的組合。以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為身的存在;以色聲味觸法的六塵,為環境世界;以覺受領知六根和六塵相接相對時所起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為心的活動。只要此三大類的任何一類發生殘缺現象,自我的感覺世界、自我的價值判斷、自我的執著範圍,便隨著變化。可是凡夫執著的自我,並非真實的自我,而是虛妄不實的以幻為真。若能經常提醒自己,自我執著的結果,除了增加煩惱,沒有一點好處,便是界分別觀的功能。


  十八界的構成要素,不出於精神與物質的兩大部分。物質的部份即是地、水、火、風的四大,我們的身體由此四大和合而成,我們處身的世界,也是由此地、水、火、風的四大和合而成。此四大類的元素,均在空間之中運動,知道並且利用這四大元素的便是精神,佛法稱之謂識。所以十八界能夠組合成一個人的完整的生命現象,換句話說,人的自我,也不過是十八界的個別零件的暫時組合,其中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叫做自我。  正由於在界分別中,以破除自我的執著為最重要,因此在《雜阿毗曇心論》卷五要說,觀自身界方便,即是觀自我身體的種種自性、種種業、種種相。被我人所執著為「我」的自身,即是地、水、火、風、空、識的六界。當觀地界為水界潤故不相離;當觀水界為地界持故不流散;當觀火界成熟故不淤壞;當觀風界動搖故得增長;當觀空界空故有食等出入;當觀識界合故有所造作。


  該論又說,再觀此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觀察此色身現象,猶如猛風,飄散聚沙。如是觀法成就,能得空解脫門種子;於彼生死厭離不樂,得無願解脫門種子;於生死不樂已,正向涅槃,得無相解脫門種子。若於此觀「得不作想覺已,觀一切有為,皆悉散壞,是名界方便滿。」也就是說界分別觀觀成,即見有為相壞,無作相現。


  根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將此界分別觀,稱為「界善巧」。並謂界有十八,即是觀想: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並且了知此十八種法的各別的界域,各別的運轉,即能於此因緣而得善巧。唸佛觀  五停心觀,應該只有五種禪觀法門,但在諸經論中,對於「界分別觀」則或有或沒有,沒有者乃以唸佛觀取代之,例如《坐禪三昧經》捲上的「第五治等分法門」,即是舉的唸佛觀,教人一心修唸佛三昧。《五門禪經要用法》所云五門,即是安般(數息)、不淨、慈心、觀緣、唸佛。其次第與本文所取者相同。因此有人說五停心觀可以稱為六門觀。故在中國淨影的《大乘義章》列出觀佛觀,天台的《四教儀》列出唸佛觀。


  依據《坐禪三昧經》捲上所言,唸佛觀是為「等分行及重罪人」而設的觀行法門。初修行者,當教其至有佛像處,專心一意,觀看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憶持,還至靜所,則以心眼,觀佛像相好,繫念在像,不令他念生起,若起他念,立即攝念,還住於佛像相好。若心不住,其師當教行者,自責其心,既責心已,心不散亂,此時便得以心眼見到佛的像相光明,如眼所見。進而要將佛像的三十二種大人相及八十種隨形好,一一憶持,用心眼一一觀想,能見一佛,接著便得見二佛,乃至得見十方無量世界諸佛色身,既得見佛,又得聞佛說法。既得唸佛色身,又復唸佛功德法身的無量大慧,無崖底智。如若以心眼唸佛色身相好,而空無所獲,仍當勤心專念不忘,以報佛恩。


  另據《五門禪經要用法》所言:「若心沒者,教以唸佛,若行人有善心已來,未得唸佛三昧者,教令一心觀佛。」此書對於觀佛唸佛,說明相當詳細,現在將之分層次第介紹如下:  第一、初步觀佛相好,觀佛像的三十二種相好,了了分明之後,即閉目憶念相好在心,若不明了,再開眼諦視佛像,至心明了,還坐靜處,正意繫念佛像相好,在感覺上如對真佛色身無異。  第二、已見佛像相好,了了分明,如見真佛色身後,次當還坐靜處,繫念自己額上,一心憶唸佛身相好,額上即有佛像出現,從一至十,乃至無量。如斯佛像從額上出後,去身不遠而還者,此修行者為求聲根性;去小遠而還乾,此修行者為求辟支佛根性;去甚遠而還者為求大乘根性。  第三、次見額出諸佛還近修行者身,地作金色,諸佛盡入於地,地平如掌,明淨如鏡,修行者自觀已身,亦明淨如地。此名得「唸佛三昧境界」。


  第四、繼續繫念在心,然後再觀整體佛像相好,即見諸佛從心而出,手執琉璃杖,杖頭出三乘人。末後一佛執杖在行者心前,正立而住,接著轉身還入於行者心;先出諸佛,一一回轉入心。若此行者是小乘人,諸佛入盡即止;若是大乘人,諸佛盡入心已,又從遍身毛孔中出,諸佛光明滿於四海,上至有頂天,下極風輪,如是照已,還來入身,如淨琉璃。如此觀成,能生諸定,故名「一切念處」。佛所執杖,乃是定相;光明相者,乃為智慧。此非外道神仙所見,乃是「內凡境界」之相。  第五、舍前二境界,繫念在臍,一心觀臍,不久之後即覺臍有動相,而心繫不亂,逐見有鮮白色物,大如雁卵。繼續用心眼諦視,即見有蓮花,莖似琉璃,台為黃金,有佛跌坐台上;此佛的臍中也出蓮花,花台有佛,第二佛的臍中又出蓮花,花台有佛,如是輾轉層出,乃至形勢如大海;末後一佛還入臍中,乃至最初一佛入行者臍中已;此時行者自身諸毛孔,遍出蓮花滿於虛空,此等蓮花又一一還入行者臍中。到此時,行者身體,自覺柔軟輕悅,自見身體明淨如雜寶色。


  第六、行者次觀自己頂有五色光焰,更觀五光有五瑞相,見有一佛在光明中結跏趺坐,更觀五光之中各有一佛,一一口中皆出蓮花,遍滿大地。更觀五光中佛,一一皆從其臍中出一獅子,吞食諸蓮花盡,還入五光中佛臍中;最後,五光及佛,皆入行者之頂。此名「獅子奮迅三昧」。  第七、次觀五光五佛入頂之後,行者自見己身作金色,並見臍中有物,圓滿明淨猶如日月。更觀即見佛出,滿腋下及腰中共有四佛出現,一一佛出無量圓滿明淨日光;以此光明,即見四天下一切景色,上至有頂天,下極風輪,悉皆明了,如見掌中,無有障礙。此名「白淨解脫境界」。  第八、見此境界之後,四佛還入行者腋下及腰中。然後復見白焰諸光,從行者身體的前入後出、後入前出、左入右出、右入左出。如是四種入已,行者即見自身明淨,及水四邊,圓滿淨光。此名為「明淨境界」。見此淨光之後,即名為「成唸佛三昧」,在四禪中。


  以上所介紹的唸佛觀,必須是在已有經驗的賢者老師的指導之下,進行修練。而且在每得一種新情況後,必須立即稟告老師,時時都在老師的照顧之下修練,才會正確安全。


  這裡的唸佛觀,是觀像及觀想的唸佛,與宋明以後中國佛教從所熟悉的持名唸佛,有所不同,然其唸佛的功能,都可獲得唸佛三昧的境界以上是快樂的根源及其對治方法,最後我們用大吉祥經中佛陀所說偈子結束這次講座;不要親近愚蠢者,應該奉侍值得奉侍者,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應該營造好的環境,切勿飲酒過度,對於諸事切勿放逸,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尊敬他人,為人謙虛,知足、報恩、利他,有時聽聽教法,都是好事,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事事忍耐而柔和,偶而訪問沙門,有時談談佛法,都是好事,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抑制自己,修行清純的身心,領悟四個真誠的道理,而能實現涅槃時,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無物可以勝它;勿以惡業為樂事,時常想念積修功德,時常自立純正的誓願,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廣泛學習,學技藝在身,學習有規律的生活,親近好言語都是好事,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對父母盡孝,對妻兒慈愛,勤於正當的生業,都是好事,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行佈施,守戒律,救助有緣的人們,不做羞恥的事,都是好事,這就是人間最高的幸福;不為毀譽褒貶而亂心,不為得和不得而動念,無愁,無怒,在無上的安穩之中,人間的幸福無物可以勝它;如果人能完成如此行為,在何處也不被打敗,到何處都能幸福富裕。如斯的人,才有最高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