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字形相同的字: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50:19

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陈力丹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演
日期:2011-08-29 作者:陈力丹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陈力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舆论学、传播学。
    
    1973-197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1976-1978年为《光明日报》编辑。1978-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师从温济泽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200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主要著作有《精神交往论》(1993)、《舆论学》(1999)、《世界新闻传播史》(2002)、《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200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2006)、《传播学纲要》(2007)、《新闻理论十讲》(2008)、《不能忘却的1978-198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过刊》(2009)、《艰难的新闻自律》(2010)等。
    
现代的“舆论”概念体现“人民主权”理念
    
    舆论(public opinion)这个词汇由“公众+意见”构成。“舆”即公众,“论”即意见。
    
    现代西方的“舆论”一词,直到18世纪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组。这个词组包含了“人民主权”的理念,而这种理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1762年,法国启蒙学者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公众”与“意见”组成一个概念,即“舆论”。
    
    马克思把舆论视为“一般关系的实际的体现和明显的表露”。他认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舆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概括了以下几点:
    
    第一,共同利益愈来愈成为较大范围内的舆论的基础。在古代社会和中世纪,舆论依附于范围较小的共同体,稳定少变,作用有限。工业革命后,因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舆论一旦激动起来,不解决问题是很难消退的。
    
    第二,先进的阶层和发达地区愈来愈成为舆论的晴雨表。现代社会生活不停地动荡,交往频繁程度的差距迅速拉开,于是在各方面和各地的舆论中,自然出现了“带头羊”。这种舆论的“位差”成为现代舆论演进的动力之一。
    
    第三,外部因素愈来愈容易引起舆论的变化。现代交往把每个人的生活同世界相连,遥远地方发生的事件也会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舆论变得十分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舆论的变化,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的进程。
    
    第四,政治自由愈来愈成为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舆论不发展的时代,舆论对政治自由的要求是微不足道的。动荡的现代社会生活,使得舆论发达起来,原有的种种限制人民发表意见的政策,如书报检查、保证金等等就愈发变得不可容忍,政治自由的各种要求被提上了日程。
    
    第五,舆论的逆向反映愈来愈强烈。政治自由实际上是对公众进行的一种公民素质的训练。由于舆论主体成熟起来,舆论的独立意识得到加强。那么,现代舆论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马克思认为:首先,舆论是对权力组织和政治活动家的制约力量。其次,舆论对立法是一种推动力量。第三,舆论能实现普遍的社会监督。
    
    马克思使用过“舆论的陪审团”、“名誉审判席”、“批判的法庭”等等用语,即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周围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的制约。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特殊的精神交往形式,传统、现实、社会关系、心理因素等等交织在一起。
    
舆论的八要素
    
    并非一些人发表了意见就是舆论。舆论应该有衡量的标准,否则,我们可能由于把不是舆论的意见看作舆论而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考察舆论,可以从以下八个角度来衡量。
    
    1、舆论的主体:公众。这里的公众,应该是能够自主发表意见的人。如果发表意见的人不是自主的人,发出的意见不是舆论。自主公众是否形成,对于估量舆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各种社会团体(这里是指具有一定权力的团体)、党派、学校、企业和政府机关等的宣传部门、接待部门和公关部门,传播代表自己组织方针政策方面的信息,组织社会活动,执行着一种与舆论群体性质相近的职能,但他们不是舆论的主体。现在网上意见的主体是无名的、在虚拟空间聚合的网民。
    
    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一般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把范围扩大一些,那么公众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观点,只要形成一定规模,表现出某些趋向,那么这种一般的“现实社会”本身,也应视为舆论客体。
    
    3、舆论自身。舆论的直接表现是公开的意见,但还有许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清晰地表达意见,而只是各种情绪的流露。当受到外部信息的刺激时,人们常常不以观察和分析为基础,不经检验而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反应。因此应把舆论自身看作是信念、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多数人对舆论的判断常常到此为止,其实,如果不具备下面一些要素,我们听到、看到的意见不一定是舆论。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一般用占某一范围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掌握了整体中的多少,能够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或者可以使整体感觉到一种重要影响的存在。这个在整体中的“点”显然是个临界点。应用数学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得出的计算结果,便是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的“0.618”。
    
    一般情况下,如果持某种健康观点的人在一定范围内达到61.8%,这就已经是可以控制全局的量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某种你不喜欢的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没有达到总体的38.2%,这种意见的存在对于当权者来说是安全的,没有必要非得剿灭它。只是在超过三分之一的时候,才需予以注意。这是运筹学的道理。一些事情做得形式上异口同声,显得颇为成功,其实已经把事情办得非常糟糕。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现象,高度一致反而不大正常。
    
    在一定范围内有三分之一多点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由于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故它已经从少数人的意见转变为舆论。在一定范围内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意见已经可以统领全局,当然更是舆论,而且成为主导舆论。
    
    5、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用行为舆论来表达,通常行为舆论比言语舆论的强烈程度大些。这种舆论的强烈程度,一般通过实际的观察、访谈和体验进行估量。另一种除了部分通过言语表达外,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没有用言语表达的内在态度,其强烈程度需要通过舆论调查来测量其量级。常用的量表对于舆论客体的态度通常提供择一的七个选择阶梯,中心为“中立”或“无所谓”,两边分别为正反两种意见的阶梯,例如“略加肯定、肯定、非常肯定”和“略加否定、否定、完全否定”。
    
    如果有约三分之一多的人所持的某种意见达到“略加”点,可以说这种意见转变为舆论,并表现出相对弱的强烈程度;如果三分之二人的意见处于“非常”、“完全”点上,则舆论的强烈程度趋向极点。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舆论客体的知晓程度相关。了解得越清楚,对表达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意见的强度也就越大。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有时又称“舆论的韧性”。舆论一旦形成,总要存在一段时间,即使舆论客体消失了,人们还会有所议论,因为舆论的发生总是滞后于舆论客体的。其是舆论存在的另一标志,短则几小时,长则多少年。人们对舆论的感觉,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舆论通过它的持续性存在,给人不断刺激造成的。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舆论存在的综合表现,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明显或隐蔽地影响着舆论客体。如果说一种舆论在它存在的范围内没有产生对客体的任何影响,那么这只是一种一般的无足轻重的议论。人们所以能够感觉到周围存在着各种相近或相对立的舆论,就是由于各种舆论在相互交织中时时影响着舆论客体,促使客体朝着主导性舆论的方向发展或转变。
    
    8、舆论的质量:含有理智与非理智成份。舆论不同于自为组织的纲领政策,可以对各种问题表现得十分理智,它的自在形态决定了它在总体上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的混合体。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舆论不是可以随便说的。说“舆论认为”,你必须拿出证据证明你说的那个“舆论”是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并且,也不要轻易把网上意见视为舆论。网民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人数,只占所有网民的2%,经常发表意见的人数更少。在具体的意见对象上,这2%的人中究竟有多少人发表意见了,无法确认。有可能极少数人激起了全社会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但是最初的网上意见,即使看起来似乎很多人在发表意见,也就不过数百上千人,与整个社会的人数相比,微乎其微。
    
舆论的形成
    
    对舆论形成过程的研究,需要涉及舆论内容的文本研究、舆论强度研究、舆论存在空间内居民态度的实证研究等多个方面。如果研究普通社会生活中的舆论形成过程,为了同时把握上述的几个方面,需要实时跟进调查,才能知道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强度和人们的态度,这显然对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网络论坛的出现,使得“网络意见”的形成过程在技术上可以做到跟踪观察,这些意见的强度也可以从网络论坛中每时每刻的网民发帖数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应,但是表达意见的人在一定范围内究竟有多少,能否推及整体,现在技术上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在掂量网上舆情时,需要经常问自己:这是舆论吗?
    
    这里着重说说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成的情形:舆论场效应的三个条件。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越大、交往频率越高,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空间的开放程度越大,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空间相互感染的因素越多或兴趣、利益的吸引力越大,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这三种情形在同一个空间同时出现,可能很短的时间内会形成某种强烈的煽情舆论,并即刻带来破坏性的共同行为。
    
    还有一种宏观的舆论现象,即社会动员带来的社会认识落差。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是一种改革,改革总要进行社会动员,动员总得展现美好的前景,然而,改革的实际进展通常总是落后于动员时所做的承诺,于是,就发生了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所说的下面的公式: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感所以,“适度动员”成为把握舆论的重要一环,不能把一切说得过于美好,但也不能说得很糟糕,否则动员没有意义。
    
如何看待流言
    
    在社会多变的时代,流言经常发生。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今年3月中旬在我国发生的“抢购食盐”风潮,这是由流言的大面积迅速传播引发的。流言不是个人智力游戏的结果,而是群体议论和传播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与传播有关的一种集群行为方式。然而,我们习惯于一出问题,就从传媒方面找“控制不力”的线索,以便进一步加强对传媒的控制。
    
    抢购碘盐事件属于同一类流言的循环再现。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的传闻之下人们抢购板蓝根,后来几年里发生禽流感、猪流感、大地震、泥石流,以及香蕉致癌、松花江水污染、柑蛆事件等等公共危机事件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抢购(或拒购)相关商品的风潮。
    
    这是公众对危机的应激反应,不论怎样防备,以后还会发生,但若对眼下流言发生和传播的特点有所了解,几乎同步发布权威信息,流言持续的时间就会很短。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舆情研究组的调查,今年的这次“谣盐”主要通过传统的人际口头传播、电话和手机传播,新媒体不仅不是主要的流言传播渠道,而且最早抵制了“谣盐”,尤其是微博,对“谣盐”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抵制。微博可能会传播流言,但更是制止流言传播的最有效的渠道。因为在微博上呈现的是一种意见多元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可能使健康的意见通过观点的交锋而战胜非理性的意见,在学理上这是一种信息载体的“自净化”现象。
    
    我们以往习惯于以“舆论一律”的标准来防范各种不喜欢的观点。其实,意见多元本身是最安全的和谐状态,希冀只有一种意见存在和流通,反而意味着潜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
    
    大众传媒若未能及时提供大众需要的信息,或传媒的公信力受到怀疑,都可能造成流言的进一步传播。对于尚未听到流言的人来说,这是提醒他们有这种说法,而对已经知道的人来说,媒介提到本身就证实了流言的影响力。
    
    因为所有的辟谣运动都是两种交流:一是使那些未听到流言的人知道了流言;二是试图影响那些已经听到流言的人。因而,辟谣一定要确有实据,而且时间上要抢先,二者缺一条就会造成谣言的再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