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银行股:没有大换手何来大行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9:44:25
行情启动条件之一:180金融季换手率70%

  导语:2011年第四季度的180金融换手率仅为7.06%,仅为产生趋势性行情的季换手率1/10,因此2012年一季度银行股不可能有趋势性行情,至于其箱体震荡还能蹦多高,我们拭目以待。


图一(来源:和讯数据中心)

  从上图我们看到从08年底到09年中,伴随着大量换手,出现了持续两个季度左右,且季度涨幅均超过30%的趋势性行情,可操作性最强。观测季度数据,如果要发生这种趋势性行情,那么就必须处于右侧交易区间,且单季180金融换手率连续达到70%以上才有可能发生,换句话说,持续23%以上的月换手率,可实现季度上涨,持续1%以上日换手率,可实现月度上涨;值得一说的是,银行股的走势基本上与大盘的走势同步,2008年四季度见底以前,尽管180金融指数换手率依然很高,但由于市场整体呈左侧交易区间,因此银行股也一直处于下跌过程。但趋势性下跌中的大换手为市场v型反转为趋势性上涨奠定了基础。

  2009年四季度开始,180金融季度换手率处于20%以下低水平时,那么180金融进入震荡市,季度涨跌幅最大不超过20%。其中唯一一次季度涨幅超10%,对应季度换手率17%。

  而2011年第四季度的180金融换手率仅为7.06%,仅为趋势性行情季换手率1/10,且2011年季换手率呈逐季下降的趋势。因此2012年一季市银行股不可能有趋势性行情,至于其箱体震荡还能蹦多高,我们拭目以待。(

行情启动条件之二:180金融成交量7亿手

   导语:银行板块产生趋势性行情,要满足季度成交量持续放量,且维持在7亿手以上,,但2011年四季度,180金融成交量仅为4.93亿手,与产生趋势性行情成交量仍有很大差距。

  无论是2007年还是2009年的牛市,均出现过持续的成交高峰,而自2010年7月份开始的2319点到3186点的反弹,由于受到大盘股的带动,也出现了一个成交量的峰值。回顾其走势,这三次的成交高峰,均对应了一轮趋势性上涨。

  第一个高峰是在2007年中旬时产生,当时银行股的流通盘远远小于现在,而且农行、建行还没有上市,因此其参照作用较弱(我们暂不考虑这一数值),但无论如何,上涨都是离不开持续放大的成交量配合。从第二个高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自2008年四季度开始,当180金融季度成交量突破7亿手时,且能够持续放量的情况下,该指数才有可能走出趋势性行情。也就是说单月成交量在2亿手以上时,我们就应该给予其重点关注。


图二(来源:和讯数据中心)

  从图中我们发现,第三波成交高峰,并没有使得指数季线有明显涨幅,这是因为仅2010年10月份单月的成交量就达到4.39亿手,这属于脉冲式的放量,其后成交量快速回落,因此出现急涨急跌的现象。

  从这张图表看,如果想使银行板块产生趋势性行情,那么就要满足季度成交量持续放量,且维持在7亿手以上,按单月来看,至少要保持2亿手以上才有可能支持该板块上涨,但2011年四季度,180金融成交量仅为4.93亿手,据这一分界线仍有很大空间。
行情启动条件之三:经济底确认

  导语:春节前的“煤飞色舞”是对货币政策微调的一种体现,当经济底部被探明,银行股才会启动,市场才会趋势性行情。

  银行股的启动一般都建立在大盘产生趋势性行情的大周期下,这个大周期的产生是由政策、流动性、市场预期的合力而产生,然而在这个大周期内,每个行情的启动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这跟经济变动的周期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一个大循环的顺序应该是自上而下的,首先受益的是上游的资源类行业,如有色、煤炭等,这些行业受到流动性的影响最大,同时他们的业绩也跟大宗商品价格有紧密的联系,预期对其非常重要,当市场预期经济底部即将探明时,大宗商品价格会率先上扬,资源类行业率先受益,因此先知先觉的投资者会率先进场,有色、煤炭等也成为了每轮行情中最先启动的品种。

  其次,当经济底部被探明,投资者对经济未来的前景重新抱有希望时,银行、地产、化工、水泥、钢铁等行业的前景就会更加明朗,因此由于基金等后知后觉的机构介入,这些行业就会同时启动,而这个阶段往往也是大盘趋势性行情的确认,市场情绪也是最高的时期,同时也是资源类股票调整等待继续上涨的时候。

  伴随着银行、地产等行业的启动,大盘会上涨到一定的高度,市场会进入到调整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由下游行业所支撑,比如工程机械、科技等行业。以上所述观点,基本上遵循了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自上而下的选股顺序。

  “煤飞色舞”的启动,更像是一种对于流动性改善所引发的“小周期”行情,经过一轮上涨后,近几个交易日也出现了调整,这个时候银行股的启动实际上也正是对这种“小周期”的诠释,未来中国的经济底确认、流动性能否得到有效改善、外汇占款是否会持续下降等一系列因素的结果我们都不得而知,因此,本轮市场的上涨,我们更加倾向于一种“小周期”,或者说是一轮自上而下快速的反应,大趋势性行情的时机可能仍需要等待。

  低估值并非行情启动条件

  导语:2007年流动性泛滥,银行股的估值最高至57倍PE,2008年流动性枯竭,银行股的估值最低降至13.18倍PE。但随又一轮流动性紧缩,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连续七个月维持在13.18倍PE之下,并且下探至8.25倍PE,可见,低估值并不是股价上涨的必要条件!


图三(来源:和讯数据中心)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银行股的估值最低降至13.18倍,这也曾经被市场定义为历史性底部,其参考作用的意义我们不言而喻。但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连续七个月维持在13.18倍之下,并且仍然维持向下的趋势,我们也并不能判断8.25倍的估值水平是否又是一个历史性底部,但从中我们倒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低估值并不是股价上涨的必要条件!

  
    截止到2月3日,建设银行H股收盘6.34港元,折合人民币5.15元,而A股收盘仅为4.85元人民币;工商银行H股收盘5.55港元,折合人民币4.5元,而A股收盘4.38元人民币。一直以来A股都对H股出现溢价是一种常态,而出现这种倒挂的现象并不是太常见,因此这也值得我们给与充分的关注。

  对此,北京格雷投资总经理张可兴表示,A/H股的倒挂,更加说明了内地银行股更被低估,由于香港股市充分的国际化,其估值一般都较为合理,A股还处于封闭的环境中,因此出现溢价是比较正常的,但目前的倒挂现象更加说明了A股的银行股被市场所低估。
目前张可兴所管辖的格雷基金早已经超配银行股,他对于今年银行板块的走势预测非常乐观,会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并表示不会卖一股银行股。另据了解,同样与他一样坚持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都比较一致的看好银行板块,但配置的都比较散乱,并无重点驻扎的某家银行。(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