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自弃的说说:李志刚《向脾胃要健康》 (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12:32

掌握食物属性才符合脾胃的养生之道(1)

  食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你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就是说,你是什么体质,就应该在什么季节、什么地域吃什么样的食物。

  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很多上班族稍不注意就频繁出现烧心、反酸等胃病。很多人认为忍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我有一位朋友,现在是某外企公司的高层了,事业家庭可谓是一帆风顺,就是有点小胃病。别看毛病不大,可每次都让他痛不欲生。这都是他不注意饮食惹的祸。因此,在这里奉劝年轻的朋友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虐待自己的脾胃,一旦伤了胃气,再想治就难了。

  有人可能问了,平时我们如何养好脾胃呢?我告诉大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好食物。什么样的食物才是好食物呢?上古之人通过对食物的外形与味道,食物进入我们身体所产生的寒、热、温、凉作用,向上向外或向下向内作用的方向,以及食物生长的地点、气候、季节的不同,来判断食物的属性。最后,根据食物的性质把它们分为温、热、寒、凉、平五性。根据这食物五性,我们可以对症待之,这样可以让食物与脾胃不打架、在体内相处和谐。

  也就是说,食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你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就是说,你是什么体质,就应该在什么季节、什么地区吃什么样的食物。比如说,你是热性体质,你可以选择寒凉的食物,如鸭肉、小米、黄瓜、西瓜、梨等来进行平衡;如果你是寒凉体质,你可以选择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生姜、洋葱等。当然,还有季节、地区的差异,但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具体情况我们再具体对待。

  看看我们周围,为什么很多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好了,住得好了,但是心态却变得越来越躁了呢?显然,整天吃牛羊肉等热性食物,人的身体也相继出现了阴阳失衡的状况。这些肉类食物多为热性食物。从阴阳角度来看,热为阳,常吃这些热性食物,人的心态便具有了与“阳”相似的特性,变得内心烦热、躁动不安了。因此,我们在吃大鱼大肉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加道“凉菜”调养一下脾胃,像大部分蔬菜、水果都属于“凉菜”范畴。

  此外,我们还应该不断地去适应周围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热寒凉。也就是说,春天你该吃什么,夏天你该吃什么,秋天你该吃什么,冬天你该吃什么,这都有一个规则。这便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顺时养生的精髓。比如说,天热的时候,你可以吃一些清热凉爽的食物,天冷了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这样才能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平衡。

  在很多就诊的病人中,有很多人是因猛吃冰镇食物,猛喝冰冻饮料等,“冻坏”了自己的胃,导致胃病出现或反复发作。脾胃最怕寒凉的食物,这个“寒凉”不单单指我们说的冰冷食物,还包括它的属性。像香蕉、西瓜这些都是寒性食物,吃多了影响消化、吸收。因此,胃肠不好的人尽量少吃寒性水果,多吃温热性水果,如桂圆、荔枝、桃等。

  凡事都要有一个度,我们说天热了吃点凉性食物,可清热降温,但是不能贪多。很多人喜欢在炎热的夏天里大量吃西瓜,西瓜的本性是寒凉的,吃多了是要伤脾胃的,会出现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及胃肠抵抗力下降等问题,所以夏天吃西瓜等性寒凉的水果时,一定不要贪多。另外,像冰镇啤酒、冰棍、雪糕更要少吃为妙。

  当然,这只是对大多数人的建议,具体该怎么吃,我们还要辨症对待。

掌握食物属性才符合脾胃的养生之道(2)


五味入五脏,五味均衡保健康(1)

  《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从流,腠理以密。”

  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平时饮食要讲究科学,但吃得饱、吃得多并不一定代表吃得好。吃得好就是说身体所摄入的各种营养的比例合理,符合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大体一致。这样的饮食方式才是最科学的。

  什么样的食物才符合身体的需求呢?中医里讲,食物的味道无外乎五种,即酸、甜(甘)、苦、辣(辛)、咸,这五味在人体里分入五脏。若我们能将这五味合理摄入,便可使身体所需营养达到一种平衡。

◇◇ 五味适度保五脏

  《素问· 宣明五气》指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具体如何分入五脏呢?

  1.酸入肝:就是说酸味食?如山楂、橘子、食醋等,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治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酸的食物还可以解酒,促进胆汁和胰脏消化液分泌,以防胸胁满胀。

  酸也能收敛,比如说男性朋友的前列腺肥大、女性朋友产后尿失禁、白带太多,或拉肚子,通常都可以用酸来收敛。中医学讲到酸,都会连带提到“涩”,酸、涩两个合在一起,涩有收敛的意思。

  收敛包括伤口的收口愈合,食物中以酸梅最典型,醋也一样。

  2.辛入肺:“辛”即为辛辣,“辛”有尖锐而强烈之意。我们常吃的?、蒜、姜、辣椒、胡椒都是以辛辣为主的食物。辛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气、通窍达表、通顺血脉的“三通”的作用。

  辛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解痉,意思是说对于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者心脏血管收缩痛,这时候给予一点辛,往往可以收效。

  3.苦入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平时适当吃些苦味食物以清心泻火,比如苦瓜、萝卜叶、大头菜等。

  中医讲,苦味入心经、心包经、小肠经,所以心火旺(包括打针的过敏反应,红肿热痛等)或小肠经旺(小肠、十二指肠感染、发炎,引起拉肚子、溃疡、糜烂,或熬夜后舌头肿胀刺痛,好像被烫到一样)时,可通过吃一些苦味食物来缓解。

  4.咸入肾:中医讲的“咸”不是专指盐,而略相当于现在讲的“矿物质”,包括咸寒、咸凉、咸温、咸干、咸平多种。咸味能滋养肾气,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喝一点淡盐水,可以保持正常代谢。

  5.甘入脾:就是说适当吃甜的东西如山药、香蕉、大枣等,可补养脾胃,补充人体的热量,解除身体疲劳。

  甜味还会使人放松,所以工作压力大的人适当吃点甜食可以睡得很香甜。冬天吃些甜食减少忧郁、低潮、沉闷。甜食不一定是糖果、饼干、点心、水果,事实上很多含淀粉、果糖的食物就很适合。

五味入五脏,五味均衡保健康(2)

  ◇◇ 五味偏嗜伤五脏

  看看以上“五虎上将”,可谓是各具功效,但是对每味过于偏嗜,是不可取的。一个大将再有本事,面对强敌,不取联合之道,自然将自己累死。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对食物的需求与营养无关,只是对某种口味的惯性依赖而已。比如说,很多南方的朋友特别爱吃辣,这与南方的气候有关,南方湿气大,吃辣可以除湿,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一种平衡机制。但北方地区就不同了,除了农历六月暑湿之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比较干燥的,此时若再多吃辣的就会使肝火上炎,容易上火。

  中医里讲中庸之道,凡事要讲究一定的度。五味入脏,五味适量、均衡,方可补益脏器,但偏嗜某一味,某一味过重,都会伤害相应的脏器。比如说,我们工作时比较累了,吃上一块糖,就会感觉有劲了,因为脾胃属于中焦,甘入脾,这样及时补足了中气。可是,甜味食物吃多又会伤害到肾脏。《素问· 五脏生成》中有言:“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如果过多地食用甘味食物,就会伤害到肾脏,引起骨骼疼痛甚至不能站立,还会使头发脱落。因为,甜味在五行里属于土,肾属水,脾土太过就会克制肾水。

  因此说,只有五味均衡、营养均衡,我们的脾胃才会健康,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正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从流,腠理以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平时应当慎重地调整饮食的五味,使它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应该是调配适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骨骼结实强壮,筋脉变得柔和灵便,气血充足流畅,肌肉丰满,皮肤细腻

饥饱无常是脾胃受损的导火索

  饮食要讲科学,食不可求饱,也不可过饥。那究竟吃到什么程度才算正好呢?无数的事实证明,每顿饭吃七八分饱是最舒服的。口中还留有食物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中医讲,脾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前面我们讲过,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冰冻饮料、雪糕、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除此之外,脾胃还最怕撑,平时你如果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脾胃肯定受不了。

  可以说,平时的饮食饥饱失常是我们脾胃受损的导火索。有一位白领朋友,平时工作特别的忙。他常向我说起他的胃。他的胃有时特别的难受,心中有一阵阵的燥热,有时还会有酸水涌出,让他有一种快窒息的感觉。平时自己也只是拿一些健胃药顶着,吃完药后还是如往常一样加班工作。我多次劝他要注意身体,他只是苦笑,没办法啊!后来我发现他的饮食也是非常不规律,有时早餐不吃,有时午餐省略,只等到晚上回家后才大吃晚餐。经常是这样的饥一顿,饱一顿的。我就明确对他说,如果你不改变你的饮食习惯,你这个病好不了。

  像我朋友这样饥饱失常又忙于工作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了。而饥饱失常必然导致脾胃受伤,脾胃受损,自然疾病丛生。《素问· 痹论》中有一句话极为经典:“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其中的意思很明显,吃得太多了就会损伤我们的肠胃。明代医著《医学正传》一书在“胃脘痛”一节就有这样的论述:“致病?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可以看出,饮食无节制,时饥时饱,过饥过饱,或偏食,或进食不洁食物,都是胃痛发生的重要原因。现代一些胃肠专家的临床经验也显示,几乎所有的暴饮暴食者都是肠胃疾病患者,而且因饮食不节致死者大有人在。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片面地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认为什么食物的营养价值高,就应该多吃点,这样身体就会好,结果饮食无度反伤胃气。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小患者,平时总是爱拉肚子,不爱吃东西,面色也不好看,做了很多的检查也查不出果,后来求治于我。我刚开始也是百般思索,不得其解。后其家人告诉我说这个孩子平时总爱在饭后吃西瓜、梨等水果。我判断这个小患者可能是过食生冷,使中阳受损。后嘱其家人,让孩子改掉饭后吃水果的习惯,一周后果然见效。其间我又为其开药一剂,一个月后身体无恙。

  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养生的尺度,养生追求的是一种“适中”,超过一定限度的东西,无论是外界的还是自身的都会出问题。我们强调,饮食要讲科学,食不可求饱,也不可过饥。那究竟吃到什么程度才算正好呢?无数的事实也证明,每顿饭吃七八分饱是最舒服的。口中还留有食物?道,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偶尔吃得过饱,进餐半小时后,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体育运动,如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让三餐成为脾胃健康的基石

  饮食一定要定时,要有规律,这样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素。饮食的定时原则,就是要做到“早餐宜好,午餐宜饱,晚餐宜少”。

人人都知道,一日三餐很重要。《千金要方》说:“饮食以时。”其意是说,饮食一定要定时,要有规律,这样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素。饮食的定时原则,就是要做到“早餐宜好,午餐宜饱,晚餐宜少”。

  可以说,一日三餐吃好了是养脾胃的根基。可是怎样的早餐才算好、午餐才算饱、晚餐才算少呢?

◇◇ 怎样的早餐才算好

  有人说吃早餐好,也有人说不吃早餐好,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日三餐的法则是从古留传至今的,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是有利的。

  现代人整天忙于工作,早上刚从床上爬起来就上,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而长期不吃早餐对胆囊是有很大危害的。现代医学的解释是,不吃早餐会使胆汁在胆囊中存留时间过长,容易使胆汁浓缩形成结石。这就好比是,流动的水不容易发生淤堵,而不动的湖泊就容易存积淤泥。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学说来看,辰时(早上7~ 9点,此时胃经值班)吃早餐最好,此时胃气充盛,吃好早餐可养护胃气。生活中,有一些女孩子为了减肥,早上刻意不吃早饭。这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辰时是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吃再多的早餐也很容易消化。

  早餐吃什么好呢?从中医角度来看,早餐最好选择温热的食物,样才可以很好地保护胃气。你可吃一些热的小米粥、大米粥、燕麦粥,然后再配着吃一些青菜、面包、水果、点心等。实在是急于上班,也要饮上一杯热牛奶,或是热豆浆等。

◇◇ 怎样的午餐才算好

  很多人不吃早餐,到了中午一顿海吃豪饮,吃得过饱,难免让脾胃受累。我们强调午餐宜吃饱,但也不宜过饱,凡事都要有一个度。

  对于上班族来说,午餐不管吃什么,以吃七八分饱为宜,并注意搭配,可以多吃蛋白质和胆碱含量高的肉类、鱼类、禽蛋和大豆制品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能使头脑保持清醒,对理解和记忆功能有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多吃些瘦肉、鲜果或果汁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要保证有一定量的牛奶、豆浆或鸡蛋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这样可以使人的反应灵活,思维敏捷。

  吃午餐前最好喝点汤,这样可以很好地调摄胃气。午餐最好在未时之前(也就是下午1 点之前)吃完,未时是小肠经当令,是保养小肠最佳时段。如果在未时之前吃完午餐,可以在小肠精力最旺

  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人体。

  ◇◇ 怎样的晚餐才算好

  晚餐应在酉时(17 ~19点) 完成,不要太晚,否则会导致“胃不和则卧不安”。

  晚餐总的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可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汤粥类的食品,辅以一些小菜,既有丰富的营养,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快乐的、健康的生活应该从吃好一日三餐开始,这样您以后的每一天也就变得健康快乐了。

吃得好才是福——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

  想要减少脾胃的负担,就要细嚼慢咽,最好坐下来,像老奶奶一样,从容地、慢慢地吃掉桌上的食物。

周围的人常问我脾胃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啊?那我告诉大家,脾胃最喜欢吃细碎的食物,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脾胃的工作量,不至于把它累坏了。

  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到来,现代人吃饭的速度也跟着越来越快了,不管是大鱼大肉,还是蔬菜水果,大多放到嘴里还没有嚼几口就直接进去了。用“囫囵吞枣”来形容现代人的饮食特点,一点儿都不无过。为什么会这样啊?他们急啊,急着上班,急着工作,急着喝酒,急着打麻将……所有的一切都是快节奏的。

  可以说,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人的脾胃直接受累。想要减少脾胃的负担,就要细嚼慢咽,就要坐下来,像老奶奶一样,从容地、慢慢地吃掉桌上的食物。

  国外医学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位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论亲自进行试验:他每餐不过 30 口,但每口食物都要反复咀嚼,直到嚼得很细很细才咽下肚。数十年过去了,他虽然变得老了,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却明显好于同龄人。可以看出,细嚼慢咽于我们的身体极为有益。

  《医说》中指出:“食不欲急,急则伤脾,法当熟嚼令细。”《养病庸言》中也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明朝的《昨非庵日纂》云:“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肌。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您若想进一步证实慢食的学问,还请翻开犹太教法典,书中曰:“慢食者长寿。”因此,我们要养护脾胃,在食物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易消化,温度适宜、不烫不凉,可口的食物;在进食方式上,要严格遵守细嚼慢咽的原则。

  此外,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平时吃一些粥汤类和细碎稀软的食物是很好的养护方法。你看,那些刚出生的小孩,脾胃的功能都是比较弱的,所以他们在刚出生时只能靠母乳喂养,然后才慢慢地去喝粥,再去吃一些细碎稀软的食物,直到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脾胃功能健全了才能吃干饭。

主食是补气血的主要原料

  很多时候,养生就是从身边的事做起,就是从身边最常见的事物中发现真理,而现代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大家都知道,气血流通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小天地,有一个小循环,脏腑经络,气血流通,循环不息。只有我们的气血充盈润泽,生命才能旺盛、才会强壮。

  现代人尤其是都市的上班族多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再加平时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又缺乏运动,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腰酸背痛、失眠、神经衰弱、手脚冰冷等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我们体内的气血出现了问题。

  气血能支持、供养、调节脏腑的功能活动,如果我们的气血受损,就会影响到脏气的运行,脾胃升降及其枢纽作用受到抑制,进而清阳之气不能散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水谷无法摄入,废浊糟粕无法排出,继而可变生多种病症。因此,想要脾胃健康、身体健康,先要补益好气血。

  要补气血,先了解一下气血从何而来。有人说了这还不简单嘛,血肯定是从心脏里来的。没错,但这只是单方面的认识。因为我们的心脏只是管理血脉的,并非是血的源头。那气血的源头在哪儿呢?我们说过了,脾胃为气血之源。中医里讲,胃主食,水谷精微进入胃里以后,通过脾主运化,将全部精华转为气血上输给心肺等脏器。脾胃是气血的源头,那就表明食物是补益气血的主要原料。

  什么样的食物才能补气血呢?《素问· 平人气象论》中指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就是说,人的生命以饮食水谷为根本,所以当断绝饮食水谷时,人就要死亡。这里的“水谷”,就是我们平时吃的主食,吃的五谷杂粮!粮食是植物的种子,可以说是最精华的、最有朝气的部分,吃下就会生成气血。

  历代养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需要“五谷为充”,也就是说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主食摄入不足,很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就是说,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主要有赖于肾脏精气的盛衰以及肝脏?液的滋养。

  现在很多青少年未老先衰,头发早脱或变白,这主要是肝肾中精血不足所致。这直接的原因是脾胃提供的主食营养不足。

  美国营养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另一项美国研究也显示,如果1 周不进食面包、面条、土豆等主食,大脑的记忆与认知能力就会受到损害。

  显然,我们体内的气血就好像是汽车的汽油,而主食则是气血的主要材料。

  生活中,还有一些女孩子平时为了减肥,不吃东西,尤其控制主食的量,这样的做法其实都是有失偏颇的。有这样一位女孩子,平?为了减肥就不吃主食,饿了就吃点水果。前一年,这个女孩子每天早晚都坚持跑步,但饮食上绝不碰米饭、白面等食物,就吃点蔬菜和水果,有时再喝点牛奶。的确,这一年下来,她的身体保持得很好。可是另外的事却来了。她经常感觉头晕恶心,每天工作时也提不起精神来,还经常感冒。后来到医院做检查,发现她患有缺铁性贫血。这其实主要是主食吃得太少惹的祸。大米、白面里面含有较多的淀粉,属于多糖,属于能量密集型的食物,这些能量被摄取后,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从而引发肥胖,进而有可能会引发各种慢性疾病。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现代?学的解释是:肥胖、糖尿病等都被称为代谢病,吃的比消耗的多就是代谢病的根源。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能量平衡的问题,往往多吃多动的人,比少吃少动和不吃不动的人更健康。从中医角度

  来看,肥胖的原因并不是吃得多,而是因为脾胃运化失调所致。

  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这个膳食宝塔共分层,它的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我们看,最底层、面积最大的是什么?是谷类、薯类及杂豆食物。底层是根基啊,根基若是过于单薄,整个宝塔还怎样屹立不倒呢?这其中,谷类?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按要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 400 克。平时我们除了多吃一些五谷杂粮、豆类等主食外,还要少吃那些精加工的食物。

  很多时候,养生就是从身边的事做起,就是从身边最常见的事物中发现真理,而现代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几乎所有的豆类食物都可补益脾胃(1)

  一般来说,长夏天气比较潮湿,容易引发脾胃病,这时可多吃一些豆类食物,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每年长夏到来,很多人就问我?这么热的天吃点什么好呢?一般来说,长夏气候比较潮湿,容易引发脾胃病,这时可多吃一些豆类食物,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这些豆类食物包括黄豆、绿豆、白扁豆、四季豆、红小豆、蚕豆、荷兰豆、豌豆、绿豆、黑豆等,这些豆与粳米一起熬粥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

  从中医角度来看,豆类食物有化湿补脾的共性,尤其适合那些脾胃虚弱的人食用。但是,根据种类的不同,它们的食疗作用也有所区别。



  ◇ 黄 豆 ◇

在豆类食物中,黄豆可谓是一个主角。中医认为,黄豆性味甘平,归脾经和胃经,有清热利尿和解毒的功效,它对于胃中积热、厌恶油腻有很好的疗效。同时,黄豆是素食主义者的蛋白质主要来源。

  1.平时多喝点豆浆、吃点豆类食物不但可滋养脾胃,而且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有美容养颜的作用。黄豆制成豆浆后,更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和运输,能排解脾胃中的胀气、解热润肺。

  2.用适量的黄豆与牛肉一起炖煮至熟烂后食用,可以补脾壮骨,

  是儿童“转骨”的好食物,也是全家日常保健的优质菜肴。

◇ 扁 豆 ◇

  扁豆性味甘平,归脾经和胃经,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的功效。对由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女性白带多等症状,可以起?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糖尿病患者由于脾胃虚弱,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平时最好多吃一些扁豆。

  1.将白扁豆15 克,粳米3 0 克,山药3 0 克一同煮粥,等粥快熟时加入适量的红糖搅匀即可食用。有补益脾胃、调中固肠的功效,适于脾胃气虚引起的便溏、消瘦的人食用。

  2.女性可以将扁豆炒熟研成末,每次6~12 克,用糯米酒或温水送服,能够缓解白带多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扁豆一定要烧熟煮透,否则会食物中毒,平时最好多吃焖、炖扁豆。

◇ 豇 豆 ◇

  豇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豆角。中医认为,豇豆性平,味甘、咸,归脾经和胃经,具有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养颜调身的功效,可治呕吐、痢疾、尿频等症。《滇南本草》中载:豇豆“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李时珍也曾称赞它有“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之功。大便干结的人应慎食豇豆。

几乎所有的豆类食物都可补益脾胃(2)

  ◇ 绿 豆 ◇

  绿豆性味甘寒,归心经和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止渴解烦、明目降压、利咽润肤、消脂保肝的功效。可用于暑热烦渴、疮疡肿毒、肠胃炎、咽喉炎、肾炎水肿等病的防治。当然,不是什么体质的人都可以吃绿豆的,绿豆吃多了,反而会损伤脾胃。因此一定适可而止。

  天气太热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没胃口、恶心欲呕,这时喝一些绿豆汤会有所改善。需要注意的是,绿豆汤不宜喝太凉的,因为绿豆本身性寒凉,若再饮冰的绿豆汤,会更加影响脾胃功能,易造成脾胃失衡、腹泻。脾胃虚寒者更不宜多吃。

◇ 豌 豆 ◇

  豌豆性味甘平,归脾胃二经,常吃能够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利小便,适用于气滞、打嗝、胸闷不适、腰痛等症状。用豌豆熬成粥,适于?胃虚弱所导致的食少、腹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