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污蔑小叮当:假如没有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49:48

这是在一本小小说中看见的文章。内容较为平实,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这个题目却引起了我的些许思考。假如没有读书,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呢?

我们很早就在父母师长的教育下知道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有的甚至打小也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且上学书读的好总是能够得到父母师长及同学的赞誉,这也是令很多人引以为荣的事。可不知何时,读书好的竟然找不到了自己的坐标?反倒是书读的不好的反而后来者居上。网上那个小明与小强的故事令多少人为之一震?

读书时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书读的多了,反而徒增了太多烦恼,有调查表明,高学历人群的心理不适是最高的。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书都是人写的,是人思想的文字展现。是人就有其思想的局限和狭隘性,况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同样一句话还有着不同的理解。书读的多了也许知道的道理多,可知道的道理多并不代表能够娴熟的运用这些道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生活往往是简单实际的,甚至不需要这太多的大道理!再者生活中知书而不答理的人也大有人在,不知这书是怎么读的,又读到哪里去了?

还有句话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话真是不假,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上过学的人似乎对此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要不罗大佑在童年里唱“总是在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什么是该念的书?这似乎不能单纯以“好”“坏”来界定和区分。很多“禁书”也有着其独特的文学和历史价值。书应该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读的人如何理解和把握了!

结合自己的成长来看,当年父亲明令禁止我们看课本以外的书。美其名曰,考试只考书本上的内容,其他书看的再多,能用的上吗?那个年纪还真是叛逆,竟偷偷背着父亲读了很多课外书。学业倒是真的没有什么长进,就是作文写的更好了一些。再后来因为书读的好,考进了师范,当了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都需要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给学生一杯水,只好自己努力的去打一桶水,唯有继续读书了!书这东西也真是奇怪,没有读的时候觉得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似乎无所不知,读的多了,反而发现自己竟是一无所知。怪哉,这书究竟读到哪里去了?

每个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年一起读书的那帮人,如今在各自的生活中奔波着。当年书读的不好的总是以一种羡慕的口吻对书读的好的人说“还是你们好啊,学习好,才有了现在的好工作,生活有了依靠啊,哪像我们为了混生活疲于奔命!”书读的好的人对书读的差却混的好的人是既羡慕又不平衡,因为书读的不好的此时是既有闲,又有钱,更重要的是他/她当年是那么的不如自己。看来,果真人生来就是矛盾的,先哲的那句“读书改变命运”还真富有哲理。只是这因读书而被改变的命运却不能单靠书读的“好”与“坏”来评说了。  

假如没有读书,命运就又会是另一番模样吗?也许天知道!但也许还真的是自己可以预见的!

假如没有读书,也许大字不识一筐的我此时种着几亩薄田,闲了打打零工,搞搞副业,守在父母身边,老婆孩子热炕头,与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扯淡吹牛。用赚到的钱供娃儿读书,教育他们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向他老子这样混个睁眼瞎。可事实是不会因你的幻想而改变和重来的。我读了书,甚至还要继续读书,没有薄田,给人打工,上有老人却不能守在跟前尽孝,年至而立却孑然一身,何谈一儿半女?虽令父母操心依旧,却也只能画饼充饥的安慰自己书读的好了会有用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假如没有读书,我们或就会努力的想要读书,自己不就是因为当年没有正经八百的读个大学而耿耿于怀多少年嘛!假如没有读书,我们也一样不会因为眼前既得的生活而满足,“贪”本就是人性使然!假如没有读书,等我们为人父母了,照样会鞭策我们的孩子用功读书。因为我们不知道假如没有读书我们的今天会是怎样,可我们能想象得到假如没有书读我们的明天将是哪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