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寺凉子h小说: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2:48:33

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七)

(2009-03-02 06:46:42)转载 标签:

面文

铁钱

光背

楷书

宋宁宗

嘉定

杂谈

分类: 古钱资料

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七)

 南  
 
215
 【建炎通宝】
   宋高宗赵构建炎年间(1127—1130年)铸。面文为真、隶、篆三种书体,直读,多为光背,可配对钱。小平径2.4厘米,重约3.5克;折二钱径2.8厘米、重5.5~5.8克,折三钱径3厘米、重9.3克左右;另有折五钱和铁钱。南宋诸钱大体按此体例沿传。铁钱小平篆书者甚精;而铜钱背“川”及“点建”者更为稀少。
 
216
 【建炎元宝】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铸。面文有篆、隶二体,旋读,光背,有小平、折二、折三各钱,今皆少见。南宋钱中愈小者愈为珍稀。
 
217
 【建炎重宝】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铸。传世为当十大钱。面文仅见篆书一种,直读,光背,径3.3厘米、重9.5克左右。铸行于江浙及两湖地区,今少见。
 
218
 【绍兴元宝】
   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对钱,有小平、折二、折三钱,多为光背。因“绍兴”年号行用32年,故铸钱量多而品杂。然小平钱奇少,折二中有背星月者及夹沙、私铸劣钱。另有大小铁钱,铜铁并行为宋代钱币流通重要特征,南宋尤甚。时斗米二百文上下。绍兴三十年(1160年)始行纸币“会子”。
 
219
 【绍兴通宝】
   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铸。面文为真书,直读,传为高宗御笔。有小平、折二、折三及折五钱,其中以小平钱为少见。折五旋读瘦金体者为稀世珍品。又有铁钱,折二背“利”者为绍兴十年(1140年)利州造,另有光背钱。
 
220
 【隆兴元宝】
   宋孝宗赵春隆兴年间(1163-1164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有小平、折二对钱。传世数量稀少,尤以小平钱为难见。另有铁钱,制同铜钱,其小平篆书及折二真书直读者,殊为罕见之品。
 
221
 【隆兴通宝】
   宋孝宗隆兴年间(1163—1164年)铸。至今唯见折二真书铁钱,面文直读,光背,为数甚少。
 
222
 【乾道元宝】
   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一1173年)铸。面文为真、篆二体,旋读,铜钱仅见折二对钱。光背及有星月纹者较多,背“正”者少见。铁母多种是为珍品。又有铁钱,面文为真、隶、篆三体,小平、折二、折三品种繁多。光背、背月纹及背有“邛”、“松”、“同”、“春”、“裕”、“丰”、“广”等字者达三十余种。近年江苏高邮出土“鱼钩乾”之“乾道元宝”为最新发现,其有小平、折二两种,甚为珍稀。
 
223
 【乾道通宝】
   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年)铸。折五铜钱面文为楷书,旋读,传世者极罕。近年江苏高邮又出土折二铁钱,篆书面文,旋读,径2.7厘米、重6.8克左右,背穿上有篆书“安”字,亦为新见珍品。
 
224
 【淳熙元宝】
   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铸。面文多为真书,亦见隶、篆。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有星月纹及“泉”字,以背穿下“正”字者为贵。淳熙七年(1180年)钱背始记年,自“七”至“十六”,为先欧洲三百年之世界最早记年钱。又有各种大小铁钱,除记年外兼记监记地,品类繁茂,版式近百种左右。近年更发现异品“纯熙元宝”钱,弥足珍贵。
 
225
 【淳熙通宝】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舒、蕲二州始铸之大小铁钱。真书面文,有直读、旋读二种,背文自“春十一”至“春十六”、“同十六”等计十余种。其中以小平“春十二下”及折三“春十一”者为少见。
 
226
 【绍熙元宝】
   宋光宗赵停绍熙年间(1190—1194年)铸。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记年钱,背文自“元”至“五”。又有记年记监楷书铁钱。背文有“春元”至“春五”、“同元”至“同五”以及“汉元”至“汉五”等小平、折二钱近三十种,另有背文为记值符号“?”(三)的折三钱。
 
227
 【绍熙通宝】
   宋光宗绍熙二至三年(1191-1192年)所铸铁钱。面文为楷、篆二体,有小平、折二、折三记年记监或记地钱十余品。背文“春二”、“定二”等多为折三钱。尤以“春三”、“定三”等篆书钱文尤为精致优美。
 
228
 【庆元元宝】
   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所铸折五铁钱。面文真书,旋读,背文繁杂,记地、记值、记范、记年均有,如“川三六”、“川六州七”、“利州五六”等,须仔细分辨。另有铁母钱数种,精美珍贵。
 
229
 【嘉泰通宝】
   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铸。楷书面文,有小平、折二记年钱,背文记年自“元”至“四”;折三钱光背无文,径3.4厘米,重10.2克左右,又有小平、折二铁钱,背文记年自“元”至“三”,记监为“春” (蕲州蕲春监)、“汉”(汉阳监)、“同”(舒州同安监)等共约二十种左右。有安南仿铸光背小平钱。
 
230
 【嘉泰元宝】
   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有旋读、直读之分,直读者为“元宝”钱直读之始。小平径2.4厘米,重4.5克左右,折二径2.8厘米,重7克左右,折三径3.1厘米,重8.2克左右;南宋铁钱大多循此体制,背文皆记监,记年均为“元”。蜀地所出者另行记范。
 
231
 【开禧通宝】
   宋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7年)铸。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两种记年钱。背文记年自“元”至“三”。铁钱制同铜钱,背文记年复加记监如“汉”(阳)、“同”(安)、(蕲)“春”等。以面文直读者为罕见。
 
232
 【开禧元宝】
   宋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7年)所铸折三铁钱。楷书面文,旋读,背文记地记范,有“利”、“利六十”、“川三”以及“三(值)川(地)四二(范)”等数种,今已不可多得。
 
233
 【嘉定通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铸。楷书面文,多为直读,有小平、折二及折五大钱,背文记年自“元”至“十六”,亦有光背无文者。南宋钱肉薄字浅,以此为显。铁钱形制与铜钱同。面文楷书多变,有直读、旋读之分;以折二钱为主,大小不一。背文记年记监,记年自“元”至“十七”;另有光背及背“用五”、“行五”折五钱等不同版式几近百种,为南宋各钱中数量最多者。
 
234
 【嘉定元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铸。铜钱为楷书当十大钱,背文“折十”,形制精美,传世有将“折十”磨去之光背者,以充异品。铁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四种,背文记年、记地及记值等不尽相同,制作粗浅,今亦不易得。
 
235
 【嘉定崇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有折二、折三两种,背穿上有记值符号“?”(折二)“?”  (折三)等。今已少见。
 
236
 【嘉定全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有折二、折三、折五三种。背穿上有记值符号“?”(折二)以及背“三”,折五钱未见。
 
237
 【嘉定永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有折二、折三两种。背文记地记值,有“定?”、“定三”等。今不多见。
 
238
 【嘉定真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钱文,字体朴拙,直读。传见仅见折三钱一种,背穿上为记值符号“?” 
 
239
 【嘉定新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仅见折三一种,背穿上为记值数字“三”。今少见。
 
240
 【嘉定安宝】
   宋宁宗嘉定年闻(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字意端庄有力,旋读;见折三钱一种,背穿上为“三”字。传世甚少。
 
241
 【嘉定珍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有折三、折五两种。今唯见折五者,背文穿孔上下为“使伍”二字,甚属罕见。
 
242
 【嘉定隆宝】
   宋字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传世仅见折三一种,背有“三”字,是属罕品。
 
243
 【嘉定泉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传世仅见折三一种,背有记值号“?”。制作工整,甚罕。
 
244
 【嘉定兴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有折三、折五两种传世。今可见者为折五,背文穿上下有“正伍”二字。
 
245
 【嘉定正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传世见折三一种,背穿上为“?”。
 
246
 【嘉定洪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显稚拙之美,旋读,今只见折三一种,背穿上可见“三”字,甚罕。
 
247
 【嘉定之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有折三、折五两种。折五背文“正五”。折三背文“利州行使”四字分列穿孔上下左右四面,为宋钱中所仅见者。
 
248
 【嘉定万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仅见折三一种。光背。可注意者,为钱文使用的乃简化“万”字,此例极少。遂有疑作“方”字者。
 
249
 【嘉定重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面文楷、篆二体,直读,均为折五钱。光宗绍熙年后,篆书钱文已属罕见,而背文为真书“行五”,楷书钱背文“用五”。“重宝”钱较其它各“宝”略多。
 
250
 【嘉定至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仅见折五一种,背文为“惠伍”二字,系惠州造折五钱。今不多见。
 
251
 【嘉定封宝】
 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直读,所见为折五大钱。背文为“权五”二字。传世者甚罕。
 
252
 【圣宋重宝】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利州绍兴监所铸之非年号铁钱。楷书面文,直读,为折五大钱。有背文不同者数种,其中以穿上“利壹”、穿下为篆“?”者稍多,品相亦甚佳好。
 
253
 【宝庆元宝】
   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1225—1227年)所铸铁钱。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三两种。小平背文为“汉⌒”,1985年江苏高邮出土少许;折三背文有“定三”、“惠三”、“惠正三”等,均属罕见之品。世传大铜钱系后人伪造。
 
254
 【大宋元宝】
   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年)  所铸之非年号钱。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两种。背文记年自“元”至“三”,亦有光背者。铁钱有小平、折三两种。小平背文有记地及记年记监如“汉”、“定”、“春元”等;折三背文为“定三”、“西三”、“泉三”等;品种较铜钱丰富。
 
255
 【大宋通宝】
   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所铸当十大铜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文为“当拾”二字,径5.2厘米,重31克。此钱制作精美,传世绝少,为珍稀之精品。世间所传者多为伪作。另有小平铁钱,背文“汉三”,亦不多见。
 
256
 【绍定通宝】
 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年)铸。楷书面文,直读;小平钱径2.4厘米、重3.2克左右,折二径3厘米、重5.5克左右,肉薄字浅,制作较粗。背文记年自“元”至“六”。另有铁钱,仅见小平,面文分直读、旋读二种;背文记年记监,有“春元”至“春五”及“汉二”、“汉三”等多种。
 
257
 【绍定元宝】
   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年)所铸铁钱。楷书面文,旋读,光背,仅见折五大钱。旧谱所列当十大铜钱及鎏金品数种,经泉家戴葆庭考订系后人伪作。
 
258
 【端平元宝】
   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铸。铜钱唯见小平,楷书,旋读,背文穿上记年为“元”。铁钱有折三、折五两种,楷书面文,直读;背文繁杂,有记地、记值及记范者等近十种。今均少见。
 
259
 【端平通宝】
   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铸。折五大钱有铜铁二种。铜钱直书面文,直读,光背,径3.5厘米,重10.5克左右,以“长脚平”者偏少。另有小平及折五铁母,均海内孤品。折五铁钱背文记监记值记范,品种多于铜钱。
 
260
 【端平重宝】
   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铸,为折五铜钱。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形制精好,传世仅见旧谱所列一种。
 
261
 【嘉熙通宝】
   宋理宗嘉熙年间(1237—1240年)铸。楷书面文,直读,背文记年自“元”“四”;有小平、折二两种。当十大铁母系后人伪作。铁钱唯见折五者,背文记值记范;有“五西上”“五东中”等光背及折二背“元”者为罕见。
 
262
 【嘉熙重宝】
   宋理宗嘉熙年间(1237—1240年)铸。面文楷书,旋读,光背,品相端好。另有背纹四出者为罕见。
 
263
 【淳祐元宝】
   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铸。面文楷书,旋读,小平钱径2.7厘米、重5克左右,折二径3厘米、重8.5克左右。背文记年自“元”至“十二”,配套完整,然以小平背“十一”者为希罕。未见铁钱、大钱,而宋代铁钱自此逐渐减少以至停铸。
 
264
 【淳祐通宝】
   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铸。面文楷书,对读,除“当百”者均为光背。以小平、折二、折三钱为稀世珍品。淳祐当百大钱为宋钱一绝,版式颇多,有大、中、小样之分。大样重35.5克,小者仅14克左右,以中样为罕见。另有当二十及当百铁钱,今不多见,以背文“庆当二十文”五字者为罕品。
 
265
 【皇宋元宝】
   宋理宗宝佑年间(1253—1258年)铸,因避重“宝”而行用之非年号钱,又称“南皇宋”。面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两种记年钱。背文记年白“元”至“六”,光背者罕见。未见大钱,但传有折二铁钱,迄今未见。
 
266
 【开庆通宝】
   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铸。楷书面文,直读,有小平、折二两种。因“开庆”年号仅行用一年,背文记年唯见“元”字;传为犒赏御蒙之师而造。另有背文“汉”字者,极罕。
 
267
 【景定元宝】
   宋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年)铸,为理宗在位40年最后所造之第十五种钱币。楷书面文,直读,有小平、折二记年钱,背文自“元”至“五”。钱文清秀端丽,然肉薄色暗,折二钱径3厘米,重5克不到,可见国力衰微。未见铁钱及大钱。另有安南仿铸阔缘小字之“景定通宝”。
 
268
 【咸淳元宝】
 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年)铸。因度宗身后五年三帝未见铸钱,故此为宋最后一代方孔圆钱。面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记年钱,背文自“元”至“八”。另见折二铁钱,为数甚少。
 
269
 【临安府行用】
   南宋末年临安府(杭州)发行之铜质钱牌(俗称“銙牌”),亦有铅质、银质者。据牌文书体推断,当铸于淳祐大钱之前或同期。面额分“准贰(一、又说二)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及“准伍佰文省”三等。“准”为“平”意,“省”即“省佰”,以七十七文充一百。钱牌上端有孔,呈狭窄长方形,四角圆钝,为古币中仅见之独特样式。今殊难得。世间多传铜厚字深、斑锈浮泛者,均系后人伪作赝品。
 
270
 【应运元宝】
   北宋淳化年间起义领袖李顺所建大蜀国应运元年(公元994年)铸于成都。隶书面文,字形质朴,旋读,所见为小平钱,铜色青白,背上隐约有孕星纹。行用于四川一带。因李顺称王五月即以战死告败,此钱传世极罕,至为珍贵。(马定祥氏称“传世仅三”)另有厚重大钱及通宝小铁钱,今几绝迹。
 
271
 【应感通宝】
   北宋起义军李顺大蜀国(公元994年)亡后,其部将张余、吴蕴转战蜀中十月所铸。隶书面文,旋渎,形、神俱似“应运元宝”而略小,铜铁钱皆有。1939年曾与“应运元宝”同时出土于四川,今极罕见。
 
272
 【招纳信宝】
   南宋将领、江东宣抚使刘光世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铸于江州(江西九江)。面文楷书,旋读,形同折二;有金、银、铜三品。然非行用钱,为策反金兵作招降纳叛之出境信物用,相当于佩牌。背文穿上“使”字,穿下为签押符号,各不尽同。此钱仅见铜品,罕极。银品一枚原执扬州方地山手,方卒(1936年)后下落不明。金品迄今未见。
 

 
      
 
273
 【大泉五铢】
   契丹文大钱。传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初创“契丹大字”时铸,约在太祖神册五年(920年)前后。面文“大泉五铢”直读,四字除“五”添笔,余皆由汉字减笔而成。钱文未铸年号而沿用六朝前五铢钱制,表明此泉为辽最早出现之货币。钱体铜色古朴,制作粗疏,径3.8厘米左右,重未详。此钱旧谱多所不载,传世仅一二品而已,故为我国古泉中奇珍之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274
 【开丹圣宝】
   辽太祖阿保机建契丹国前后铸,时限约在916年左右。“开丹”义“开创契丹”或“契丹开国”,含自祝自勉之意。“开丹圣宝”四字直读,体分二式:一式行楷,笔画拙朴具辽钱文风,制作粗犷,一式正楷,字形端庄,制作工整。两钱均为小平,径2.4厘米,重约2.7克左右,皆光背无文。开丹圣宝不太难见。然古今泉家有释为北宋厌胜钱,亦有疑为术士炼丹之祝语钱者,今姑存疑。
 
275
 【丹巡贴宝】
   辽帝巡守时赏赐臣僚之钱。“丹”即契丹;“巡”指帝王巡守;“贴”,契丹语,称钱。辽初太祖、太宗及中期圣宗都曾以“契丹”号国,故此钱确切铸期难定,多在兴宗(1031—1055年)大量造币之前。丹巡贴宝为小平钱,面文直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约4.5克左右。因其系赏赐钱,故制作厚重精好;又因小平值低,铸量遂少。迄今尚为罕见珍品,且多为各家钱谱所缺。
 
276
 【百贴之宝】
   辽帝巡守赏赐钱。“百贴之宝”四字旋读,“百”即当百,“贴”为契丹语,称钱(泉界有释“巡贴”为契丹币名者,实误),故此为当百大钱,制类同期北宋之折五钱。制作工整坚挺,文字遒劲朴茂,具十国美泉遗风。钱径3.4厘米,重未详,光背无文。此钱在辽东仅有个别出土,传世极为稀罕,故珍贵异常。
 
277
 【巡贴千宝】
   辽帝巡守赏赐钱。“巡”指帝王巡守;丹语,称钱。“巡贴千宝”四字旋读,为当千大钱,与“丹巡贴宝”,“百贴之宝”恰好配备成套(其间或有当十钱犹未发现),作为对巡守陪侍王侯的赏赐钱。此类钱制作及文字风格统一,出土均在辽之故地,故系于辽钱可安。巡贴千宝制同北宋当十钱,径4.4厘米,光背无文,品相精美。因属帝王赏赐物而非行用钱,迄今唯见一二孤品,故至为珍奇。
 
278
 【千秋万岁】
   辽代行用钱。据其形制、文字演变及传世数量推断,铸行期可从太祖阿保机(916—926年)始,延续至中期兴宗(1031—1055年)前后。此钱大小不一,径自1.3厘米起,渐增至2.7、3.4、4、4.9厘米等多种样式,钱文亦从拙朴的减笔,反书逐渐演变为健美的繁体汉字。“千秋万岁”四字旋读,寓永久通行意,仅一“万”字即有减笔、反笔、简写、繁体之别。背多无文,亦有少数铭“家国咏安”、“国太仁安”之类吉语。制作浑厚,边廓坚挺,少数内廓微显决纹。因其时辽使入宋多携此钱,故传世“千秋万岁”较同期别种辽钱为众,殊不难见。又有背铸龙凤及人犬图等厌胜钱数品,辨其文字可知为中原历代所出。
 
279
 【天朝万顺】
   契丹文辽钱。此品系1977年辽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出土之银币,然面文相同,质地不同之辽钱(含铜币)亦有数品。钱文为简笔“契丹大字”,背文阴刻笔画繁多的契丹小字。面文破译多种,如“天赞五万”、“天禄通宝”、“天朝万岁”等,均难征信;今从成例暂读“天朝万顺”,确论待考。背文八个小字至今未识,多属祝语吉语之类。此钱制作及书法均称上品,据析不作流通币用而仅作某种典庆之厌胜钱或纪念品。录于兹,以供泉家考释。
 
280
 【通行泉货】
   早期辽钱。1081年内蒙林西县(辽上京附近)又出土一枚,更确证为辽钱无疑。因其未用年号而援五代南唐“永通泉货”例,且书隶体,可推为太祖阿保机(916—926年)时代或其前,后所铸。“通行泉货”四字旋读,拙朴富辽钱风,仅见数品而版式不一,有大“通”小“通”之别,亦有光背或背上仰月之分。径2.3厘米,重4.4克。钱体浑厚,色泽淳古,为古泉中大珍之品。旧谱常刊为“通行泉宝”,误。
 
281
 【天赞通宝】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年间(922—925年)铸,系辽最早之年号钱。经审定的天赞通宝为隶书,旋读,其中“通”字走之呈虎尾状,俗称“虎尾天赞”。背无文,穿上或有仰月。径2.3厘米,重2.7克左右。旧谱所列一种楷书天赞通宝,经钱币学家郑家相、丁福保等鉴定为伪品。据载我国现存天赞钱仅数品而已,故属异常珍贵之品种。
 
282
 【天显通宝】
   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927—936年)铸。“天显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约2.7克。此钱制作工整,文字自然,古朴可爱。传世仅一二品而下落不明。1940年北京骆氏曾于大房山获得一枚,经南北泉家戴葆庭、方药雨、马定祥诸氏审定为真品无疑,惜于抗战后期辗转落八日人之手。天显珍品有待新的发现。世存一种仿制品出于清末,钱体较厚,字体呆板,无绣或锈色浮泛,鉴别时应加注意(《中国历代货币》所载一品亦伪)。
 
283
 【天禄通宝】
   辽世宗耶律阮天禄年间(947—950元)铸。此钱传世仅一见,泉家原多存疑。1981年内蒙巴林右旗(契丹发祥地)于出土三万多古钱中又发现一枚,品相完美,文字清晰,遂断为辽钱无疑。径2.4厘米,重4克,光背无文。“天禄通宝”四字隶书旋读,拙朴凝重,辽风蔚然。“禄”字右下部“水”字竖勾两旁赫然四点,与旧谱所录一品撇捺有异。可见天禄钱版式并非一种。然因绝少能见,迄今仍属古泉之极罕珍品。
 
284
 【应历通宝】
   辽穆宗耶律理应历年间(951—968年)铸。钱文 “应历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应历”二字已近楷书,然不减辽钱风韵,与天显、天禄钱有异曲同工之妙。径2.3厘米,重约2.7克,光背无文。此钱传世极罕,然从仅存品中可见面文“通宝”二字大小变化有异,遂知版式非止一种.传穆宗尚铸有应历铁钱,至今未见。
 
285
 【保宁通宝】
   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年)铸。此钱原以孤品传世,昔泉家曾疑为以后世道宗之“清宁通宝”改刻,后辽东又出土一品,方确认为辽钱无疑。“保宁通宝”四字隶书,旋读,边廓较窄,光背无文。径2.3厘米,重约2.7克。此钱多年未见出土,至为珍罕。在辽代年号钱中,系仅次于天显、天禄之第三大珍品。
 
286
 【统和元宝】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年间(993—1012年)铸。“统和元宝”四字隶书旋读,背有光平或穿上仰月、上月下星之分。钱体厚薄不一,大小数等,直径2.3~2.5厘米,重2.7~5.1克,为辽钱中版式较多的一种。“统和元宝”近年内蒙巴林右旗及林西县均有出土,日见其丰。1981年巴林右旗出土一品,“统”字“系”下从“一”而不从“小”,是迄今所见又一新种。
 
287
 【重熙通宝】
   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年间(1032—1055年)所铸。“重熙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2.7~3.4克。重熙钱传世稍丰,且不断有小批量出土.已见版式较多,钱文有大字、小字之别,“通”字又有“隶通”(走之从“?”)“楷通”(走之从“辶”)之分。其间“隶通”较少,大字钱尤少。重熙通宝的铸行是辽钱史上一座分水岭:重熙前出钱甚少,此后辽钱便逐代丰富起来。币值稳定,“斗粟六钱”。
 
288
 【清宁通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年间(1055—1064年)铸。钱文“清宁通宝”为楷书,唯“宝”字尚留隶韵,旋读,光背无文。此钱有大样小样之分,大样笔画质朴,小样四字清奇,“宁”字宝盖下从“下”而不从“心”,“通”字“甬”头为“丷”,制作亦较粗疏,想为清宁后期所出。径2.2~2.4厘米,重2.7~3.4克。此钱传世较多,历年均有出土,系“道宗五泉”之班首。又,世存一枚当十“清宁元宝”大钱,文字壮美具魏风,然其真伪容考。另有一枚“清宁二年”大钱,面文环书旋读,仅见孤品;联系1972年辽墓出土“大康六年”殉葬瘗(音义)钱,更究“清宁二年”文字风格,当为辽代殉葬瘗钱,而非正用品无疑。
 
289
 【咸雍通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年间(1065—1074年)铸。铜质红软,制作浑朴。面文“咸雍通宝”四字旋读,楷中蕴隶,布局匀称,辽钱古拙气韵甚浓。钱体有大、小样之别,径2.4~2.7厘米,重2.7~3.6克,光背无文。咸雍通宝于辽钱中传世最丰,求之不难。旧谱中有关“折二”、“折三”钱之说似甚可疑:“折二”或为小平大样;而“折三”大钱究其真伪恐有待进一步考订。
 
290
 【大康元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年)铸。面文“大康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2.3厘米,重3克左右。此钱制作粗疏,文字草率,笔画多变而有所不清。内蒙辽上京遗址及附近地区屡有出土,然品相精好者颇难一见,系辽铁铸造中质量低劣之品。
 
291
 【大康通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年)铸。面文“大康通宝”四字楷书,然隶味犹存,旋读;光背无文。径2.3~2.4厘米,重2.7~3.5克,版式变化较多,然无论制作、文字,通宝钱均较元宝钱工整匀称,少数钱堪称佳美。大康通宝传世甚丰,辽故地每有出土。又,1972年吉林辽墓出土“大康六年”(1080年)瘗(音义)钱一品,制作精整,至为珍奇,且可与“清宁二年”瘗钱互为印证。
 
292
 【大安元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年间(1085—1094年)所铸。“大安元宝”四字楷,隶兼备,一般“大安”二字为楷书,“元宝”二字存隶笔。面文旋读,光背无文,时见错范。钱体大小厚薄有变,径2.3~2.4厘米,重2.7~3.9克。制作较工,文字清晰,常见版式有两种:一为“短安”型,“安”与其余三字长短相仿,一为“长安”型,“安”字相当“短安”之二倍,一目了然。传世“短安”钱多于“长安”钱,然与咸雍通宝均为存世辽钱中之最丰盛者。
 
293
 【寿昌元宝】
   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年间(1095—1100年)铸,为道宗五泉之最后一品。此钱制作粗劣,因文字漶漫不清,《辽史》及旧泉谱上曾误载为“寿隆元宝”。面文“寿昌元宝”四字楷书,旋读,以阔缘长“昌”者少见;光背无文,然可见错范或八角菱花穿者。径2.3厘米,重2.7~3.9克。寿昌钱在辽故地时有出土,然与大康元宝一样,同为辽钱中品相最差者。
 
294
 【乾统元宝】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年间(1101—1110年)铸。“乾统元宝”四字隶书,旋读,“乾”作鱼钩乾为“乾”字,“元”字左挑,钱文较“道宗五泉”端庄整肃,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2克左右。文字有大小之别,边廓有宽窄之分,常见以大字窄缘小平为多,阔缘小字者罕见。旧谱每录当十大钱数种,然据考订均系后人伪作。
 
295
 【天庆元宝】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年间(1111—1120年)铸。面文“天庆元宝”隶书,旋读,“元”字欠工,“庆”字独大而失隶趣,然仍不乏辽钱风韵。制作尚工,文字清楚,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3克左右。辽天庆钱传世较多,然须与西夏“天庆元宝”区别。西夏天庆面文正楷,端庄秀丽,制作尤精,不难与之分辨。又,世传一种钱文直读之“天庆通宝”,旧谱有列入辽钱者,实误,其为安南所铸。
 
296
 【大辽天庆】
   传为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年间(1111—1120)所铸镇库钱。“大辽”为国号,“天庆”系年号,与“大夏真兴”同为集国号年号于一钱者。面文楷书旋读,制如当十,径4.4厘米,光背无文。此钱制作精工,厚重壮美,传世仅二品,然文字稍异。今钱币家卫月望疑为圣宗朝叛将大延琳据东京时(1029年)所铸:“大”系延琳之姓,“辽”为僭号“兴辽”之简称,“天庆”亦其所行年号。且东京素有钱帛司铸钱之例,故大延琳造此大钱以庆开国非为不能。又虑天祚之世府库空虚,兼以金兵威逼甚紧,复造“大辽天庆”势有所难。今存卫说,以供方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