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大猩猩和狮子:统一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2:42:20
统一党,民国元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该党以"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为宗旨"。③选举章太炎、张謇、程德全、熊希龄等4 人为理事,另设参事、干事、评议员若干人。其政纲有"完成责任内阁制","注重民生,采用社会政策","发达国民经济"等11 条

  统一党是民国初年的政党。1912年1月30日正式成立于上海,由从同盟会中分化出来的中华民国联合会预备立宪公会联合而成。
  推举章太炎、程德全、张謇、熊希龄为理事,以唐文治、赵凤昌、汤化龙、温宗尧、唐绍仪、汤寿潜等13人为参事。黄云鹏、林长民、孟森、章驾时等17人为干事。总部迁至北京后,吸收了赵秉钧、陆建章等人为参事。其宗旨是“巩固全国之统一,建设中央政府,促进共和政治”。在政治上拥护袁世凯的统治,同当时控制临时国会的中国同盟会对抗。1912年5月,统一党同民社、国民协进会、民国公会、国民共进会、国民党(由潘鸿鼎等组织的,非宋教仁的国民党)合并组成共和党。不久,又退出共和党,继续维持统一党。1913年5月与共和党、民主党合并,组成进步党,进步党成为国会仅次于国民党的第二大党。
  统一党理事章太炎、程德全、张謇、熊希龄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後易名为炳麟。嗣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顧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中國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樸学大师,民族主義革命者。


  
  程德全(1860年-1930年5月),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人。清朝末年曾任黑龙江将军,中华民国初期任江苏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1853年出生于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


  
  熊希齡(1867年8月-1937年12月25日),字秉三,中國湖南鳳凰縣鎮竿鎮(今沱江鎮)人;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起,12月熊由奉赴滬,擁護共和並加入章炳麟中華民國聯合會。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成為統一黨(後與共和黨和民主黨合併,成為進步黨)黨員,出任內閣財政總長。1913年7月28日,通電痛斥日本密謀利用「二次革命」分裂中國。

  民國二年(1913年)7月31日至民國三年(1914年)2月12日期間擔任袁世凱政府轄下的中華民國總理兼財政總長。該屆內閣歷史上被稱為「人才內閣」。[1]任期內副署了取締國民黨,解散國會等命令。

  民國三年(1914年)初,新聞界重提熱河行宮盜寶案,2月7日熊希齡以涉嫌被迫提出辭職,12日正式卸任。後被任命為全國煤油督辦。民國九年(1920年)冬設香山慈幼院,自任院長,收養無家可歸的孤兒。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熊希齡在上海與紅十字會同仁設立傷兵醫院和難民收容所,收容傷兵,救濟難民。京滬淪陷後,熊赴香港為傷兵難民募捐。同年12月25日因腦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7歲。

  统一党参事 唐文治、赵凤昌、汤化龙、温宗尧、唐绍仪、汤寿潜
  
  唐文治(1865年12月3日-1954年4月),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教育家,原交通大学校长。
  1892年中壬辰科进士,出任户部江西司主事。其后还担任过总理衙门章京,外务部榷算司主事,商部右丞、左丞、左侍郎,农工商部署理尚书等。1906年因母亲病逝而回乡奔丧,其后退出官场,开始从事教育事业。1907年起出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监督(校长),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后继任校长,直至1920年因病辞职。后在无锡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并任馆长长达30年,1950年学校(此时已改名中国文学院)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后任名誉教授。1954年在上海逝世。

  
  赵凤昌,1856年-1938年,江苏武进人,清末民初政要。洪述祖的姐夫。
  在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任总督衙门文案,后随张到湖广总督任上。因被人参克,被张打发出府,任武昌电报局驻沪代表。曾参与谋划“东南互保”。辛亥革命前后居上海,其居所上海南阳路十号“惜阴堂”成为南北双方非正式的议事之所,参与机密,出谋划策。编有《赵凤昌藏札》计109册36函,内收重要函电、文稿2729通(件),今藏国家图书馆善本部。


  
  汤化龙(1874年10月19日-1918年9月1日),字济武。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民国时期政治家、法学家。
  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进士,授法部主事。1906年自費留学日本,在日本法政大学學習法律。1908年回国,任湖北谘议局筹办处参事,后任副议长,议长。1911年5月,清政府組成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的皇族內閣,湯化龍入京參加各省諮議局聯合會議予以強烈抨擊。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参与组织湖北军政府并先后担任政事部部长、编制部部长。1913年当选民元国会众议院议长。曾与黎元洪、梁启超组建进步党,是研究系首脑之一。

  在张勋复辟解散国会后,追随段祺瑞,再造共和,任段内阁内务总长。反对孙中山的护法运动,遭南方护法军政府通缉。1918年随段内阁辞职,出洋考察,9月1日在加拿大維多利亞 (英屬哥倫比亞)中华会馆附近街头被国民党人王昌(理发师)击毙。


  
  温宗尧(1876-1947)字钦甫。广东台山人。历任驻藏参赞大臣、广东军政府外长、政务总裁、汪精卫政府司法院长。
  1906年温宗尧在两广总督岑春煊幕府,历任两广洋务局总办、广东电话局总办、广东将弁学堂总办、英藏订约副大臣、驻藏参赞大臣。曾参与镇压广东保路运动,引起公愤。   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在沪佐伍廷芳任革命军政府副代表,协助伍进行南北议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外交代表。后任驻沪通商交涉使。1912年8月,改任国民党参议。   1916年3月,偕岑春煊由港入粤,参与肇庆护国军务院的筹组工作,支持反袁护国运动。1916年5月,任肇庆军务院外交副使,参加“护国运动”。后曾任军务院外交副使、1917年12月,广东军政府外交部长、1918年5月,军政府总裁等职。1920年10月,辞去政务总裁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依附日寇,曾充当汉奸。任南京梁鸿志伪政权维新政府立法院院长,参与和日本华中驻屯军签订一切条约的活动,出卖国家权益。1939年7月参与汪精卫的所谓“和平运动”,力主与日、德、意法西斯结盟。1939年8月,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被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6月以汉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47年11月19日,病死狱中,终年81岁。

  
  唐绍仪(1862-1938),汉族,又名绍怡,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珠海唐家镇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官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881年归国。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与孙中山政见分歧后,政治消沉,后任中山县长。上海沦陷后,与各方暧昧不明,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于险境。盛传日敌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将其杀害于家中。


  

  汤寿潜(1856年-1917年6月),原名震,字蛰先(仙),浙江省会稽山阴天乐乡(今属萧山)人。清末民初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二甲第十一名進士,曾任知县,入张之洞幕。

  1890年(光绪十六年)写成《危言》四卷,主张变法;1905年任修建沪杭铁路总理;1906年与张謇组织预备立宪公会,任干事;1907年参与浙江杀害秋瑾事件;1909年(宣统元年)任浙江谘议局议长。

  清末曾任预备立宪公会副会长,辛亥革命任浙江首任都督,参与创立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的浙江兴业银行。后曾游南洋,1917年6月在家乡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