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车破天视频:缅怀抗战忠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37:30
缅怀抗战忠烈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戎与祀。”所谓戎就是战争,所谓祀就是祭祀。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祭祀占了多么重要的地位。而祭祀的对象,除了天地鬼神祖宗之外,自然就包括那些为国捐躯,为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祭祀国之英雄,国之功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而国之英雄,民族之功臣无人祭祀更是一种悲哀。国之功臣、民族之英雄无人祭祀,更是我堂堂中华之耻辱!

南岳衡山忠烈祠,是全国纪念抗战忠烈的总祠堂。“忠”者,忠于国家、民族之意,“烈”者,慷慨扑死,从容就义之谓,我在此简介一些忠烈的事迹。


曾宪邦,字雨初,湖南桃江人,1903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四期,1937年任第83师498团团长,七七事变的第二天,奉命率部在宛平一线抗击日军,7月13日在辽冀山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4岁,追赠陆军少将。

佟麟阁,字捷三,河北高阳人,1892年生。1911年投冯玉祥部,1936年任29军副军长。七七事变后,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南苑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5岁,追赠陆军上将。

赵登禹,字舜臣,山东荷泽人,1898年生。1914年投冯玉祥部,1933年任29军109旅旅长,在喜峰口重创日军有功,升任132师师长,1936年升陆军中将,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南苑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9岁,追赠陆军上将。

黄梅兴,字敬中,广东梅县人,1897年生。毕业黄浦军校第一期,1926年任88师264旅副旅长兼527团团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因功升任旅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8月14日在江湾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0岁,追赠陆军中将。

张树桢,河北人,早年投军,1937年任72师416团团长,七七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21日在河北怀来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蔡炳炎,字洁宜,安徽合肥人,1902年生。毕业黄浦军校第一期和中央陆军大学。任18军67师201旅旅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8月26日在罗店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5岁,追赠陆军中将。

张本禹,字文衷,安徽巢县人,1899年生。毕业黄浦军校第三期。1935年任13军4师12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在南口居庸关与日军作战,8月上旬在南口车站指挥卸运军火时遭日机轰炸殉国,年38岁。

秦庆武,湖南浏阳人,1903年生。黄浦军校毕业,1937年8月在淞沪会战中阵亡,年34岁,追赠陆军少将。

路景荣,江苏武进人,1902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任98师583团团长,师部少将参谋长,1937年8月在淞沪会战中阵亡,年35岁。

尉迟凤岗,字疏鸣,山西朔县人,1903年生。步兵专校毕业,七七事变后任7师21旅少将副旅长兼41团团长,1937年9月22日在河北保定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4岁。

梁鉴堂,字镜斋,河北蠡县人,1897年生。毕业于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三期炮科,七七事变任33军69师203旅少将旅长,1937年9月29日在山西繁峙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0岁。

姜玉贞,字连壁,山东荷泽人,1893年生。1930年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1934年任34军66师196旅少将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山西忻口会战,1937年10月11日在崞县原平镇突围战斗中阵亡,年44岁,追赠陆军中将。

杨杰,字子英,河北容城人,1893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1937年任1军1师1旅少将副旅长,8月参加淞沪会战,10月11日在蕴藻浜南岸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1岁。

郝梦麟,字锡九,河北藁城人,1898年生。保定军校六期毕业,1935年任9军中将军长,七七事变后,参加忻口会战,10月16日在南怀化一带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9岁,追赠陆军上将。

刘家麒,号锡侯,字铮磊,湖北武汉人,1894年生。毕业于保定军校和中央陆军大学,1937年任9军54师师长,七七事变后,参加忻口会战,与郝梦麟同时阵亡,年43岁,追赠陆军中将。

郑廷珍,河南柘城人,1893年生。1917年投冯玉祥部,累升至独立第5旅少将旅长,七七事变后,参加忻口会战,与郝梦麟同时阵亡,年44岁,追赠陆军中将。

秦霖,字松涛,广西桂林人,1900年生。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堂和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任7军171师511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会战,10月23日在蕴藻浜南岸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7岁,追赠陆军中将。

庞汉桢,字胤宗,广西靖西人,1899年生。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堂和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任7军170师510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10月23日,在陈家行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8岁,追赠陆军中将。

朱耀华,字强生,湖南长沙人,早年投军,任22军18师中将师长,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10月26日坚守的大场阵地失守后自杀殉国。

官惠民,字剑豪,广东曲江人,1901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后入陆军大学深造,任4军90师540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在罗店重创日军,升任该师270旅少将旅长,10月28日在嘉定境内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6岁。

刘眉生,字天嘏,贵州遵义人,1903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任85师510团团长,参加山西忻口会战,1937年10月28日在与日军争夺洪山阵地时阵亡,年34岁,追赠陆军少将。

吴克仁,字静山,黑龙江安宁人,满族,1894年生。毕业于保定军校五期炮科,七七事变时任67军中将军长,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11月9日在松江突围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3岁。

吴继光,江苏盱眙人,1903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二期,1935年任58师174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11月11日,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4岁,追赠陆军中将。

夏国璋,字超然,广西容县人,1894年生。毕业于湖北政法大学、保定军校和中央陆军大学,任48军174师师长兼522旅旅长,参加淞沪会战,调任7军172师少将副师长,1937年11月21日,在太湖南岸湖州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3岁,追赠陆军中将。

高志航,字子恒,吉林通化人,1908年生。毕业于东北陆军军官学校,1925年入法国莫拉诺高等航校和义斯特陆军航空战斗学校学习,1936年任空军4大队大队长,1937年11月21日从河南周家口机场返回南京,途中造日机袭击阵亡,年29岁,追赠空军少将。

饶国华,字弼臣,四处资阳人,1894年生。早年投军,1936年任21军145师中将师长,七七事变后,率部在安徽广德阻击日军进攻南京,11月30日广德失守,饶国华自杀殉国,年33岁,追赠陆军上将。

李伯蛟,湖南邵阳人,1897年生。早年投军,七七事变后任28军63师187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11月在金山卫阻击日军登陆,在激战中阵亡,年30岁。

朱赤,字幼卿,江西修水人,1900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1937年8月任88师262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2月12日在南京雨花台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7岁。

易安华,字福如,江西宜春人,1900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七七事变后任87师259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光华门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7岁。

萧山令,字铁侬,湖南益阳人,1892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军校,1932年任宪兵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参加南京保卫战,调任南京警备司令,12月13日南京失守,萧山令在掩护部队撤退时殉国,年35岁,追赠陆军中将。

高致嵩,字子晋,广西岑溪人,1898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1932年任88师中校参谋,淞沪会战后接任黄梅兴牺牲的264旅少将旅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12日在南京雨花台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9岁,追赠陆军中将。

姚中英,字若珠,广东平远人,1898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二期和中央陆军大学,1936年任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12日在南京太平门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9岁。

李兰池,字锦卿,辽宁锦西人,1898年生。毕业于东北讲武堂七期,七七事变后任57军112师57旅少将旅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12日在南京太平门反击日军时殉国,年39岁。

司徒非,广东平远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七七事变后任66军160师少将参谋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12日在南京紫金山与日军激战中阵亡。

李绍嘉,广西玉林人,在南京保卫战中任9师466旅少将旅长,12月12日在城陷时激战殉国。

罗策群,广东兴宁人,毕业保定陆军学校六期,七七事变后任66军159师475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后升任该师师长,12月12日在南京突围战中殉国。

赵锡章,字劳三,河北河间人,1901年生。毕业于北京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和保定陆军学校,七七事变后参加平型关、忻口战役,升任19军70师215旅少将旅长,1938年2月21日在山西温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7岁,追赠陆军中将。

刘震东,字曦洲,山东人沂南人,1893年生。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学堂,任东北军边防总司令部中将主任参事,918事变后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1933年任抗日同盟军第二挺进军23师师长,七七事变后,任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高参兼第二路游击司令,名震胶东、
鲁南、鲁北、苏北,1938年2月28日在山东莒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5岁。

王铭章,字之中,四川新都人,1893年生。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任22集团军41军122师师长,1938年3月参加徐州外围作战,3月17日在滕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5岁,追赠陆军上将。

赵渭宾,四川成都人,任41军122师参谋长,1938年3月17日与王铭章在滕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邹慕陶,任41军124师参谋长,1938年3月17日与王铭章在滕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范庭兰,字雅轩,河南温县人,1903年生。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任豫北别动第五总队少将总队长,1938年3月28日在河南修武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5岁。

杨怀,字绍卿,四川人,1897年生。早年投军,七七事变后任60师180旅359团团长,转战苏、皖,1938年4月5日在江苏溧阳戴埠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1岁,追赠陆军少将。

罗芳珪,号建唐,湖南衡东人,1907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任13军89师529团团长,1938年4月6日在台儿庄南口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1岁,追赠陆军少将。

刘桂五,辽宁朝阳人,1902年生。早年投军,1936年任骑兵6师师长,1938年4月22日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旗(即百灵庙)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6岁,追赠陆军中将。

陈钟书,字树潘,云南安宁人,1891年生。早年投军,参加护国、护法运动,七七事变后,任60军183师543旅少将旅长,1938年4月24日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7岁,追赠陆军中将。

扈先梅,字仲卿,河南安阳人,1895年生。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学堂第六期,任51军114师341旅少将旅长,1938年4月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3岁。

吕晓韬,河北河间人,1893年生。毕业于庐山军官训练团,1937年任17军84师501团团长,1938年4月在转战山西安泽途中遭日机轰炸殉国,年45岁,追赠陆军中将。

周元,字凯之,广西宁明人,1894年生。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任48军173师少将副师长,在淞沪会战中负重伤,1938年5月9日在山东蒙城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4岁。

李必蕃,字子祺,湖南嘉禾人,1892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第一期,1936年任27军23师少将师长,1938年防守荷泽,5月14日荷泽失守,李必蕃自杀殉国,年46岁,追赠陆
军中将。

黄启东,字霞鹤,湖南平江人,1891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军校第一期,1936年任27军23师少将参谋长,1938年5月14日荷泽失守坠城殉国,年47岁。

邓佐虞,毕业于中央陆军大学,七七事变后,任139师少将参谋长,1938年5月18日在山东萧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

马威龙,字云飞,广西人。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升任27军46师136旅少将旅长,参加兰封会战,1938年5月24日在河南兰考西部罗王寨与日军激战中阵亡。

陈蕰瑜,字怀珍,贵州平坝人,1900年生。毕业于贵州陆军讲武学堂,七七事变后,任8军102师304团团长,1938年5月在兰封会战中殉国,追赠陆军少将。

毛麟义,字运生,江西兴国人,1903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潮州分校第四期,1938年5月在河南开封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5岁,追赠陆军少将。

彭璋,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学堂,七七事变后任50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5月在安徽宿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

方叔洪,山东历城人,1911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七七事变后任51军114师中将师长,参加台儿庄战役,1938年6月在鲁南冯家场与日军激战中阵亡。

毛岱钧,字重威,湖南湘潭人,1902年生。早年投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任预备9师35团团长,1938年9月2日在南浔线北段庐山脚下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6岁,追赠陆军少将。

杨家骝,字季良,贵州荔波人,1904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37军60石306旅360团团长,转战于苏、皖、赣等战场,1938年在南浔线北段马回岭上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4岁,追赠陆军少将。

雷忠,字霆钧,湖南嘉禾人,1901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六期,淞沪会战后,任军委会游击第一支队少将司令,1938年4月任皖北军事联络员兼游击总指挥,9月28日在安徽霍邱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7岁。

陈德馨,字惟吾,河南鄢陵人,1904年生。早年投军,任29师86旅少将旅长,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9月,在湖北黄梅凤凰岭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4岁,追赠陆军中将。

范荩,字致博,江西丰城人,1899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第八期,任198师少将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9月在湖北黄坡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9岁,追赠陆军中将。

冯安邦,字化民,山东无棣人,1885年生。早年投军,任27师师长和宁夏省主席,七七事变后任第2集团军42军中将军长,1938年11月3日转战襄阳途中遭日机轰炸殉国,年53岁。

范筑先,字竹先,山东馆陶人,1881年生。任山东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改为第6区游击司令,1938年11月15日在聊城与日军激战中多处负伤自杀殉国,年57岁。

郁仁治,江苏海门人,1905年生。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一期,七七事变后任青岛国防工程处处长和军警督察处长,1938年任山东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少将军事特派员,11月27日在肥城突围战中殉国,年33岁,追赠陆军中将。

徐积璋,字耀堂,山西襄汾人,1906年生。毕业于山西陆军军校和中央陆军大学,任205旅少将旅长和晋西南18县保安司令,1938年12月5日在山西闻喜稷王山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2岁。

胡文臣,字相卿,天津人,早年投军,任8军33师游击3团团长,1938年冬在江苏宿迁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张廷玉,原名张声桥,江西兴国人,1906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任师政训处处长(部队番号不详),1938年12月19日在山西沁源遭日机轰炸殉国,年32岁,追赠陆军少将。

林英灿,字子文,湖北黄冈人,1896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第六期,任152师少将副师长,1939年1月13日在广东清远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1岁。

李国良,字兆彬,湖南长沙人,1896年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任17师少将师长,1939年任军训部辎重兵处处长兼天水行营中将处长,1939年3月7日在西安遭日机轰炸殉国,年43岁。

张谞行,字春生,浙江杭州人,1905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和中央陆军大学,任军委会少将高参,七七事变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部中将副参谋长,1939年3月7日在西安遭日机轰炸殉国,年34岁。

忠烈祠全貌



王禹九,浙江黄岩人,1902生。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七事变后任79军76师226旅副旅长,1939年2月27日在江西高安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7岁,追赠陆军少将。

陈安宝,字善夫,浙江黄岩人,1893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第三期,任29军79师师长,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升任该军军长,1939年5月6日在南昌会战中殉国,年46岁,追赠陆军上将。

唐聚五,字甲洲,黑龙江双城人,满族,1892年生。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学堂,918事变后任辽宁自卫军司令,辽宁省代主席,1933年任军委会北平分会中将参议,七七事变后任游击司令,1939年5月19日在河北迁安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7岁,追赠陆军上将。

陈世潘,江西都昌人,1889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和中央陆军大学,任江西浮梁团管区司令,1939年8月18日在景德镇遭日机轰炸殉国,年40岁,追赠陆军少将。

武汉卿,字中原,北京人,1890年生。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学堂,任骑兵师长、忠义救国军第十路司令兼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军事通信员,1939年8月在河北安次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9岁。

马秉忠,青海人,早年投军,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学堂,七七事变后任骑兵第一师2旅少将旅长,1939年9月早河南淮阳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9岁。

韩炳宸,字星恒,山东金乡人,任山东13区保安24旅少将旅长,1939年11月12日在山东莱阳与日军激战中阵亡。

邵一之,字镇堃,湖南湘阴人,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六期,七七事变后任200师600团团长,1939年冬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马玉仁,字伯良,江苏建湖人,1875年生。辛亥革命后任江苏陆军3师师长,1925年任孙传芳5省联军7军军长,1930年任晋军16军军长兼27军军长,七七事变后任苏鲁战区第1路游击司令,1940年1月3日在江苏阜宁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65岁,追赠陆军中将,为抗日牺牲年纪最大将领。

郑作民,湖南新田人,1902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一期,任2军军长兼9师师长,参加淞沪、徐州、武汉会战,1940年2月3日广西昆仑关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8岁,追赠陆军中将。

韦灿,字至祥,广西容县人,1898年生。毕业于中央军校南宁分校和中央陆军大学,1939年任131师782团团长,1940年2月24日在广西上思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2岁,追赠陆军少将。

吴赓恕,湖南长沙人,1908年生。毕业于岭南大学,1939年10月任军委会调查统计军少将主任,奉命赴上海制裁判逆的丁默村,不幸被俘,于1940年3月2日在上海就义,年32岁。

钟毅,字天任,广西扶绥人,1900生。毕业于师范学校、韶关讲武学堂和中央陆军大学,任31军138师414旅少将旅长,1938年升任84军173师师长,1940年参加随枣会战,5月9日在湖北枣阳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0岁,追赠陆军中将。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891年生。毕业于济南政法大学,1916年投军,918事变参加喜峰口抗战,1935年升中将军衔,先后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市市长,军政部部附、59军军长、27军团军军团长、33集团军司令,上将军衔,1940年参加随枣、宜枣会战,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9岁,是八年抗战牺牲的一位军衔最高的将领。

张敬,福建福州人,33集团军少将高参,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与张自忠同时殉国。

戴民权,字瑞甫,河南汝州人,1892生。早年投军,1932年任45师师长,参加淞沪会战,升任39军中将军长,第一战区豫南游击第5纵队司令,1940年5月在河南遂平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8岁。

燕鼎九,原名燕寿琪,河南蔡新人,1894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1940年任河南第8军分区保安副司令兼第一战区游击挺进军22纵队副司令,1942年1月28日,在汝南城郊与日军激战中被俘杀害,年47岁,追赠陆军少将。

朱鸿勋,辽宁人,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学堂,参加武汉会战,升任53军少将副军长,1941年湘西转战途中遭日机轰炸殉国,追赠陆军中将。

张雅韵,四川成都人,早年投军,1940年任72军新编15师44团团长,1941年3月24日在江西上高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蒋志英,字伯清,浙江诸暨人,1902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潮州分校,任浙江保安第2纵队少将司令,1940年任浙东沿海台州守备司令,1941年4月19日在海门西南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9岁,追赠陆军中将。

谢晋元,字中民,广西人,1905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任88师262旅524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坚守四行仓库,名震中外,被租界当局诱使其缴械,羁禁于沪西孤军营,1941年4月24日,日军收买叛兵将其杀害,年36岁,追赠陆军少将。

王竣,字杰三,陕西蒲城人,1902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1935年任陕西警备第一旅旅长,1939年任80军新编27师少将师长,在中条山展开游击战,1942年5月9日在运城东部张店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9岁,追赠陆军中将。

梁希贤,字哲生,陕西铜川人,1898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七七事变后在山西境内抗击日军,升任80军新编27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5月9日与王竣同时殉国,年43岁。

陈文纪,福建莆田人,1904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任80军新编27师少将参谋长,在中条山展开游击战,1942年5月9日与王竣同时殉国,年37岁。

唐潍源,字佛川,云南江川人,1884年生。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1939年任3军中将军长,1941年5月在中条山与日军激战中身负重伤,自杀殉国,年57岁,追赠陆军上将。

寸性奇,字念洁,云南腾冲人,1895年生。毕业于云南讲武学堂,1923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少将参军,七七事变后任3军12师34旅旅长,因有战功升任该师师长,在中条山与日军战斗四年之久,1941年5月13日为救唐潍源部,杀入重围,在夏县与日军激战中身负重伤,自杀殉国,年46岁,追赠陆军中将。

陈中柱,字退之,江苏建湖人,1906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六期,1939年任鲁苏皖边区游击第4纵队少将司令,1941年7月1日在江苏泰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5岁,追赠陆军中将。

杨生,江西南昌人,1906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1941年任第九战区南浔挺进纵队少将参谋长兼游击第2支队司令,参加上高会战,1941年7月13日在南昌外围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5岁。

金崇印,河北通县人,1890年生。早年投军,任17军少将参谋长,七七事变后率部在山西境内抗击日军,1941年5月在中条山被俘,坚贞不屈,7月16日在绛县横水镇被杀,年51岁,追赠陆军中将。

艾亚春,陕西米脂人,1899年生。早年投军,任17军84师补充团团长,参加中条山会战,1941年7月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2岁,追赠陆军少将。

刘克信,字彰民,河北石家庄人,1893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军校第六期,1940年任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少将参谋长,1941年参加中条山会战,1941年7月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8岁,追赠陆军中将。

石作衡,字子玉,山西浑源人,1905年生。早年投军,1940年任43军70师师长,1941年5月参加中条山会战,9月6日在绛县丁家凹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6岁,追赠陆军中将。

赖传湘,字镇之,江西南康人,1904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参加淞沪会战升任3师9旅18团团长,参加武汉会战、南昌战役,调任10军190师师长,1941年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 9月24日在长沙金井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7岁,追赠陆军中将。

李翰卿,字墨林,河南范县人,1895年生。早年投军,七七事变后参加淞沪、武汉和第一次长沙会战,1940年任74军57师少将师长,1941年9月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9月27日在长沙北郊捞刀河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6岁,追赠陆军中将。

武士敏,字勉之,河北怀安人,1892年生。早年投军,入中央陆军大学深造,任169师师长,七七事变后,任98军中将军长,1941年参加参加中条山会战,9月在沁水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9岁。

刘世焱,字耿光,广东始兴人,1899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二期,任暂编第8师某团团长,1941年9月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在常德石门东流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2岁,追赠陆军少将。

黄红,湖南邵阳人,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任95师284团团长,1941年9月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在岳阳新开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李挺,字忠弼,江西九江人,1908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六期,1939年第10集团军少将参义兼浙江桐乡县县长,1942年4月14日在桐乡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4岁。

朱世勤,字俭堂,山东单县人,1904年生。七七事变后,任第1路军游击第1旅旅长,参加台儿庄战役,1941年任山东11区行政督察专员,1942年任暂编第30师师长,5月4日在单县潘庄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8岁,追赠陆军中将。

戴安澜,字衍功,安徽无为人,1904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参加1933年长城抗战、武汉会战,升任第200师师长,率部在昆仑关战役中击毙日军中村正雄少将旅团长,
1943年3月率部随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5月26日在缅甸北部遭日军阻击负重伤,在缅甸茅邦村殉国,年38岁,追赠陆军中将。

岑见焯,海南文昌人,1901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历任虎门炮台总台长、军委会调查统计局股长等职,1940年任军统驻新加坡站少将站长,1942年新加坡轮陷,6月12日被日军杀害,年41岁。

胡义宾,江西兴国人,1907年。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七七事变后,在豫南、鄂北抗击日军,两度负伤,1940年任5军96师少将师长,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转战于缅甸平满纳、孟拱等地,6月27日在埋通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5岁。

王凤山,字鸣歧,山西五台人,1905年生。毕业于太原师范和北方军校第二期,1941年升任34军暂编第45师少将师长,1942年6月28日在临汾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7岁,追赠陆军中将。

窦来庚,字峰山,山东临朐人,1896年生。此人武术高强,任山东国术馆副馆长,七七事变后国术馆成员编成抗日战士队,任队长,兼山东保安第17旅少将旅长,1942年8月30日在莒县唐王山与日军激战,弹尽援绝,自杀殉国,年46岁。

张庆澍,字雨村,山东东阿人,1895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任苏鲁战区少将高参, 1942年8月在莒减唐王山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7岁。

周复,字旭人,江西临川人,1901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明治大学法学系,任军委会政训处设计委员,第一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1939年任苏鲁战区政治部任,1943年2月21日在山东安丘城顶山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2岁。

杨世立,陕西延川人,1903年生。早年投军,任17军84师251团团长,1943年4月在山西垣曲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0岁,追赠陆军少将。

高道光,出生年月籍贯学历不详,抗战期间任山东铁道破坏少将队长,1943年5月在山东执行铁道破坏任务时被俘,遭杀害。

彭士量,湖南浏阳人,1904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四期和中央陆军大学,1942年任72军暂编第5师少将师长,1943年参加常德会战,11月15日在石门西郊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9岁,追赠陆军中将。

许国璋,字宪廷,四川成都人,1898年生。早年投军,参加武汉会战,升任161师483旅旅长,1941年任150师少将师长,1943年参加常德会战,11月21日在常德西郊与日军激战中负中伤,自杀殉国,年45岁,追赠陆军中将。

孙明谨,江苏宿迁人,1905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六期和中央陆军大学,1940年任预
备第10师参谋长,参加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升任该师师长,1943年参加常德会战,12月1日在常德赵家桥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8岁,追赠陆军中将。

张惠民,早年投军,任第10军3师9团团长,1943年参加常德会战,在常德城郊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李竹林,湖北长阳人,土家族,1906年生。毕业于中央陆军大学,在淞沪会战负伤,任滇缅少将警备司令,1943年入缅作战殉国。

王家让,四川渠县人,1912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任88师参谋,第3方面军少将作战课长,13军13辎重团团长,参加豫中战役,1944年4月在河南临汝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2岁。

黄永潍,出生年月籍贯学历不详,任9集团军88师524团团长,1944年4月参加豫中战役,在河南新郑与日军激战中阵亡,追赠陆军少将。

吕公良,浙江开化人,1903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任89师参谋长,因战功升任13军参谋长,1943年任新编第29师师长兼河南许昌守备司令,1944年5月1日在许昌保卫战中殉国,年41岁。

卢广伟,字济吾,辽宁凤城人,1903年生。毕业于东北讲武学堂,七七事变后任骑兵第8师315旅旅长,1941年任第8师幅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4年5月5日在安徽颍上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1岁。

陈绍堂,四川邻水人,任104师少将师长,1944年5月12日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日军激战中阵亡。

李家钰,字其湘,四川蒲江人,1890年生,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堂,1936年升任47军中将军长,1938年先后任22集团军副司令、第4第36集团军副司令,1944年参加豫中会战,任第一战区后卫总指挥,5月21日在陕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54岁,追赠陆军上将。

王剑岳,湖南澧县人,1906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七七事变后升任57军8师副师长,1944年参加豫中会战,6月10日在灵宝毕家寨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8岁,追赠陆军少将。

王甲本,字立基,云南富源人,1901年生。毕业于云陆军讲武学堂和中央陆军大学,七七事变后先后任98师少将师长,79军副军长、军长,曾参加淞沪、第一、二、三次长沙、常德等会战,1944年9月7日在湖南东安山水铺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43岁,追赠陆军中将。

吴展,字镜清,广西恭城人,1909年生。毕业于中央军校洛阳分校,1940年任31军131师392团团长,1944年10月在桂林保卫战中殉国,年35岁,追赠陆军少将。

阚维雍,安徽合肥人,1900生于广西柳州,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学堂,入中央陆军大学深造,先后任19师副师长,31军少将参谋长,131师师长,1944年10月参加桂林保卫战,11月10日桂林失陷,自杀殉国,年44岁,追赠陆军中将。

陈济桓,广西岑溪人,1893年生。早年投军,任7军少将参谋,1944年10月参加桂林保卫战,任桂林守备司令部参谋长,11月10日桂林失陷,在突围战中殉国,追赠陆军中将。

吕旃蒙,字伯民,湖南零陵人,1905年生。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和中央陆军大学,任预备2师参谋长,1939年任第4战区司令部高参,16集团军31军参谋长,1944年10月参加桂林保卫战,11月10日桂林失陷,在突围战中殉国,追赠陆军少将。

史蔚馥,字从吾,江苏潥阳人,1891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第三期,任20师少将副师长兼参谋长,1940年任广西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944年参加柳桂会战,11月被俘遭杀害,年53岁。

曹向经,字月锄,湖南资兴人,1900年生。毕业于中央陆军大学,曾任浙赣铁路警务处少将处长,1945年春在与日军激战中被俘,遭杀害,年45岁。

萧健九,山东清平人,1912年生。民国大学毕业,先后任山东保安4旅旅长,保安22旅少将旅长,1944年任挺进军第2、3纵队司令兼临清县县长,1945年3月1日在临清县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3岁。

齐学启,字敦庸,湖南宁乡人,1900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若维琪军校,参加一二八、淞沪会战,升任新38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3月随军入缅甸作战,曾率部在仁安羌解救数千英军,5月23日与日军激战中负伤被俘,关押在仰光战俘营,1945年5月13日被日军收买的叛兵杀害,年45岁,抗战胜利后遗体运回长沙,追赠陆军中将。

胡旭旰,湖南长沙人,1915年生。毕业于中央陆军大学,1943年任第3战区第1突击队少将司令,1945年6月23日在浙江孝丰与日军激战中阵亡,年30岁。

77记念塔



戴安澜将军



张自忠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