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9速度之魔测评:江青为林彪摄影《孜孜不倦》的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0:47:38

人民网>>文史>>《文史参考》杂志专区——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江青为林彪摄影《孜孜不倦》的背后

文 | 丁东

2011年11月09日09:24  来源:《文史参考》

【字号 大 中 小】        微博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推荐至人民微博:用户名: 密码:  看看微博

1971年6月8日下午,叶群带着她从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拿的鸡血石等宝物到钓鱼台10号楼给江青看。江青则拿出她拍摄的得意之作请叶群欣赏。当叶群大捧江青的摄影水平之后,江青对叶群说:“明天如果林副主席身体好、精神好,请林副主席到我这里来,我想给林副主席也照一张相。”

江青拍摄的《孜孜不倦》林彪学习照(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6期(3月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孜孜不倦》是一幅影响很大的摄影作品。署名峻岭,其实就是江青。照片的内容是林彪捧读《毛泽东选集》。林彪秃顶,一般在公开场合都戴着帽子,这张照片没戴帽子,所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照片同步发表在1971年8月1日出版的第七、八期《人民画报》和《解放军画报》合刊上,一个多月后,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又过了五年,四人帮倒台。当时,这幅照片被说成是林彪和江青勾结的证据。这种说法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曾担任江青秘书的杨银禄,著文回忆了拍摄过程。原来,江青爱好摄影,并有一定的技术。在“批陈整风汇报会议”期间,大小会议都积极参加,显得十分活跃。会前会后,邀请了不少高层领导人到她的住地钓鱼台10号楼、17号楼照相,然后放大成16寸的彩照送给他们,照相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

  1971年6月8日下午,叶群带着她从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拿的鸡血石等宝物到钓鱼台10号楼给江青看。江青则拿出她拍摄的得意之作请叶群欣赏。当叶群大捧江青的摄影水平之后,江青对叶群说:“明天如果林副主席身体好、精神好,请林副主席到我这里来,我想给林副主席也照一张相。”

  6月9日下午,林彪、叶群如约来到了江青住地钓鱼台10号楼。江青放下手中的文件,快步走到楼厅。林彪同江青握手,互相问候。江青说:“看到林副主席身体这样好,我很高兴。”林彪是专门来照相的,却没有刮胡子,江青就动员他刮胡子。林彪说:“不用刮了。年纪大了,不要讲究了,有胡子没有关系。”江青劝说:“你是党的副主席,解放军的副统帅,照的相应该有领袖气派。”林彪勉强同意:“刮就刮吧。”林彪临时决定在江青住地刮胡子,没有带刮胡刀。他的警卫员李文普问杨银禄:“杨秘书,你有刮胡刀吗?”杨银禄说:“有,就用我的吧。”林彪的胡子是李文普帮他刮的。林彪坐在一张带靠背的椅子上。由于是干刮,所以刮得刷刷作响,他既不说疼,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林彪刮完胡子,在江青、叶群陪同下,乘坐各自的汽车到17号楼。

  进入照相室以后,林彪端坐着,一言不发,静静地等待着江青摁动相机快门。江青调整好焦距和灯光,准备摁动快门时,却突然对林彪说:“林副主席,请你把帽子摘掉好吗?我想给你照一张免冠相。因为我给你照相用的是顶逆侧光,你的帽檐遮挡了你的额头和眼睛的光线。”林彪看样子很不情愿,但是又不好说什么,于是不好意思地把帽子摘掉,递给了他的警卫员李文普。江青第二次准备摁动快门前,突然又说:“林副主席最好是拿一本《毛泽东选集》”。江青立即叫杨银禄跑回10号楼,把《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拿来,交给林彪。林彪被八盏大灯的强光烤得满头大汗。江青照完相以后,将胶卷立即送给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冲洗。拿到照片后,叫姚文元和叶群到钓鱼台10号楼研究如何刊登的有关事宜。姚文元说:“这张照片就叫《孜孜不倦》吧。”江青和叶群都表示同意

  如此看来,这次拍摄,江青是主动的,林彪是被动的。然而,此前的1970年9月,在庐山举行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等人向张春桥发难,江青领着张春桥、姚文元向毛泽东求救。就在拍这张照片的一个多月前,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人还在检讨。林、江两个集团已经势同水火。处在漩涡中心的江青对此一清二楚,但她为什么还要邀请林彪照相呢?

  对此,吴法宪在回忆录中分析:“1970年庐山会议以后,江青等人反而对我们几次故作姿态,表示友好。我想他们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对我们制造假象,麻痹我们。一个是到我们这里来看看动静,表面上嘻嘻哈哈,但实际上要把我们一棍子打下去。这方面江青实际上是受命于毛泽东。”而杨银禄认为,江青为林彪照相,不是毛泽东授意的,因为江青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毛泽东了。两相比较,吴法宪的分析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当然,最终的证实还需要证据。 

(责任编辑:吴皓)

  1973年毛泽东稳定政局愿望为何落空?

毛泽东眼中比林彪还厉害的人是谁?

  • 周恩来1958年险些被“上海王”柯庆施所取代
  • 苏俄禁书《古拉格群岛》“变身”成了中学教科书
  • 关羽为何能成神:清朝中叶全国关帝庙高达30万座
  • “文革”中的奇特现象:都找李立三“要材料”
  • 武昌起义引发剪辫风暴:自愿剪辫者送大肉面一碗
  周恩来早年留学时曾有一德国儿子?

蒋介石并非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得力继承人

  • 田家英“篡改毛主席指示”并最终自杀灭口的真相
  • 托遗响于悲风:阿炳与他的《二泉映月》
  • 乾陵的61尊石像为何都没有脑袋?
  • 奏折里的历史:李鸿章写折的本领比其师曾国藩"还要辣"
  • 舒同:“四清运动”得罪老战友胡耀邦